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帆 >

第14部分

宋帆-第14部分

小说: 宋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众人再次回到凉亭时,杨帆命人将炮盖好,拖到一边。火炮的表演结束,接下来杨帆亲自上场,进行步枪射击表演。

    三十米外的土丘前,牵过来了一头牛,牛旁边树起了一个披甲木人。看到那头牛,赵佶哈哈大笑,道:“杨卿你牵那牛做甚?大炮不是已打完了么?”

    “回皇上,臣要用这把火枪射杀此牛。”杨帆答道。

    “这怎么可能?”看着杨帆手中也就半人多高的“烧火棍”,高俅疑惑地道。

    杨帆不答,填装上定量的火药子弹,瞄准射击,只听一声枪响,远处便传来牛的哀鸣,在众人惊呆的目光里,牛咣当一声倒了下去。杨帆再次填装,瞄准了那靶子,扣下扳机。

    来到土丘前时,那头牛的头部仍在突突地冒血;靶子上的铁甲也被穿透,子弹射入木人里面。众人已不再多说什么,也说不出什么,这武器的威力彻底把他们震住了。杨帆暗道:拉栓的步枪我可没能力生产,你们若是看了它的威力,还不得惊为神兵。

    一切结束,杨帆将枪装入盒子,抱到赵佶面前,躬身说道:“皇上,这把枪与那两门火炮,便是臣要献与皇上的军国利器,望皇上满意!”

    “满意!满意!杨卿辛苦,杨卿辛苦,朕要好好赏赐!”

    “谢皇上,不过这两个月来,军器监梅大人及众工匠也是殚精竭虑、日夜操劳,臣也想为他们请功。”

    “哈哈哈,好好!但凡有功之人,朕都要赏赐,杨卿回去拟个单子,报上来,朕定按功行赏。”

    “皇上英明,臣为皇上贺!”杨帆还未来得及道谢,一边的童贯,突然闪到赵佶面前说道,“有杨大人的神兵利器,我大宋平西夏、收燕云,何愁不成?这可是不世功绩,皇上定会名垂青史!”

    “童枢密说得好,臣现在便请皇上准臣在禁军中推广应用这些兵器。”高俅也上前道。

    “两位爱卿不要着急,这事咱们慢慢议定,杨卿这两个月辛苦非常,且让他休息几天。”赵佶答道,他如何听不出童贯、高俅在向他要人?此时童贯总掌西北、河北、河东十一路大军,备战收复燕云之役,这枪炮对他来说真比命根子还重要——当然他是没有命根子的,所以志在必得;而高俅总领禁军,负责护卫京师,有了这些武器,自然也可高枕无忧,两人都想将杨帆招至麾下。

    见赵佶使了拖字决,两人便齐声应是。之后赵佶一声令下,摆驾回宫,众禁军护卫着皇帝,拉着杨帆的枪炮,缓缓向宫中驶去。童贯、高俅亲热地同杨帆告别后,也各自回府。

    杨帆和梅执礼指挥剩下的人收拾好了靶场之后,才回到铁器作坊。此时已是下午二点左右,两人又热又累,胡乱吃了点饭,便坐在椅子上猛扇扇子。

    “子航,你这是一炮而红啊,估计对你下一步的安排,皇上会费点心思,所以我估计这几天咱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梅执礼道。

    “嗯,皇上也说让咱们休息几天。”杨帆随口答道。

    “还真是一炮而红,难道“一炮而红”这成语便是由我的典故而来?”杨帆胡思乱想着。

    两人休息了一会,给工匠们放了假,便各自收拾东西回家。两个月的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在是享受收获的喜悦时间,皇帝的奖赏虽未下来,但依然高兴,就如后世高考被重点大学录取之后,等待开学的心情一般。

    杨帆背着一个包袱,在同梅执礼道别时,又吩咐道:“老梅,明天还得麻烦你拟个折子,把咱们每个人这两个月所做的工作列一列,皇上好进行赏赐。”

    “这个交给我便是!”梅执礼痛快地答道。两人相互拱了拱手,便各自上车回家。(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十二章 若英

    (全本小说网,。)

    回到家的时候,已是申时时分,午后的暑气开始渐渐消退。咣咣地敲了两下门,便听刘宝道声“来了”,将门打开。

    杨帆进门,却见今天院子里很是清静,便问道:“周老爷子他们呢?”

    “同鲁深大师和岳小哥出门了,说是一会就回来。”刘宝答道。杨帆“嗯”了一声,向后院走去。

    走到客厅门前,隐隐听到有女子的对话的声音,估计是秋霜、樱桃她们,杨帆便推门进去。等进了门,却见三个女子围坐在堂前的桌子边,不知在干什么。三人见杨帆进来,赶紧起身行礼。杨帆一看,除了秋霜樱桃之外,另一个却是换了女妆的周若英。见到周若英,杨帆不禁一呆,她今天换了一件淡粉色的薄衫外加一绿色褶裙,黑缎般的长发,简单地在脑后绾了个髻,用一支装饰着蝴蝶的银钗簪着,发髻前面别了两朵红色绢花,发髻下面两缕秀发自然地垂到胸前。看到杨帆呆呆地望着自己,周若英双颊微红,如施粉黛,本就玉润的脸蛋更显俏丽。这些天,杨帆看周若英女扮男装,原以为是个十分俊秀女汉子,却不想换了女妆之后,竟是个如此婉约的漂亮姑娘。

    “老爷,奴婢在跟若英姐姐学着记账呢,你看,这是上个月咱们家的收支。”杨帆正看得出神,秋霜的声音传入耳中。

    “咳咳!这样啊,我看看。”杨帆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尴尬地拿过账本,随身坐下。

    快速地浏览了下账本,杨帆发现秋霜记得很仔细,各种收支流水一般记下,每日、月底都有结算,只是那些大写的数字让他看得头疼,用惯了阿拉伯数字的杨帆,这些大写数字无法在脑中形成一种直观认识。

    “嗯,不错,要是用阿拉伯数字记会更方便。”杨帆将账本递给秋霜,随口道。

    “阿拉伯数字?”秋霜接过账本,看着周若英,疑惑地道。

    周若英也将疑惑的目光盯向了杨帆,道:“恕小女子无知,却不知大人所说的阿拉伯数字是什么。”

    “噢!是这个。”杨帆拿过笔,将十个阿拉伯数字写在了纸上。见三人围了过来,杨帆便将这些数字的组合应用以及加减乘除法的算式讲解一遍。

    秋霜、樱桃显然无法理解这些东西,躬着的身子逐渐立了起来。周若英却如发现了宝藏一般,俏目中的两道精光紧紧盯着那些算式,不时地问杨帆一些问题,杨帆只得躬下身来,挨到周若英身边,一点点地给她解惑。佳人在侧,吐气如兰,余光中周若英那粉白的脖颈、起伏的胸脯,将杨帆的心撩拨地咚咚直跳。

    时光无限好,只恨近黄昏,暧昧的气氛很快被鲁智深豪爽的笑声打破,然后前院传来周侗、岳飞等人的声音。周若英起身道:“义父他们回来了,这些算式小女子想拿回去研习,若有不懂之处,还请大人不吝赐教。”说罢使将写有数字和算式的纸稿收了起来。

    “嗯,没问题,咱们出去看看罢。”杨帆回道。

    四人来到前院,但见智深、岳飞正将买来的许多酒菜往餐厅里送去。这些天来,智深、林冲经常买些酒菜送到府上,名义自然是孝敬师父,不过在杨帆看来当然也有还他人情的意思,那些酒肉什么的,周侗正戒着呢,自然便宜了其他人。彼此推让了几次,见两人坚持,杨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周若英见到周侗,上前搀着问道:“那御医可又给义父瞧过?”

    “哈哈,瞧过了,这些天粗茶淡饭,果然对身体甚好,大夫说我已无大碍,以后注意就是。唉!杨大人,老夫在此谢过了,要不是你这些天如此上心,老夫怎会好得如此之快,只是实在是叨扰了。”

    “老爷子这就见外了,你们在我这住着,我高兴还来不及,自己一个人在家,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怎比得上大家一块喝酒、一起聊天来得痛快?”

    “大人乃是豪爽之人,老夫倒是矫情了,哈哈,走,咱们吃饭去吧。”

    又是一顿丰盛的晚餐,众人酒足饭饱之后,喝着茶,聊着天,讲些近日的奇闻佚事,谈些研究的武功阵法,待到觉得倦了,便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杨帆一觉睡到自然醒,起来的时候已是日上三杆。樱桃服侍着洗漱完毕,杨帆来到前院餐厅。此时,周侗等人也是刚刚吃完早饭,正在同林冲夫妇说着话。杨帆这几天休息,林冲难得有空,今天便陪娘子出来游玩,顺路也过来看下师傅。杨帆一边吃饭,一边听众人聊天,待听到林冲一会要陪娘子去游园听戏,不禁也来了兴致,放下碗便道:“我一会也去游玩,你们谁还去?”

    周老爷子摆摆手道:“老夫不去,你们年轻人去吧。”

    智深的尚也摇头摇头:“我白天要补觉,去不得。”

    “还是那兵法有意思,我也不去。”岳飞跟着道。

    其他三个女孩子则毫无反应。

    见无人响应,杨帆顿觉无趣,总不能跟着林冲夫妇去做电灯炮吧。这时周侗却道:“还是让若英陪你去罢,他第一次来京城,这几天也未出去过,你正好带她见识一下。”

    杨帆一征,心下却有些欢喜。周若英这边也未说话,算是默认。

    杨帆胡乱扒了几口饭,便去后院换衣拿钱。等回来的时候,却见林冲夫妇在前院等着,两人见杨帆过来,向他招招手。杨帆走过去,问道:“周姑娘呢?”林娘子诡异地笑道:“换衣服去了,一会便到。”林冲则将手中的扇子“唰”地打开,晃脑道:“大人莫急,师妹去换身利索衣服,好保护大人。”

    杨帆无语,斜睨他一眼,心里暗道:你个骚包,明明是个粗鄙汉子,装什么文化人,还拿把扇子。。。”

    ——被人说让女人保护,总是不怎么爽的。

    不一会,周若英出来,却是换成了男装。四人出门,也不坐马车,沿着门前的大道向东走去。杨帆宅子离御街不远,四人一会便来到御街,然后沿着御街向南走去。北宋开封商业发达,朝庭也实行开发式管理,即便是御街,两边也允许设立商铺,只是中心一带被单独隔开,为皇家专用,行人不得入内。四人边走边看,很快来到汴河州桥。过了州桥,两边就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与住家,四人也没有什么东西要买,便径直穿过朱雀门,来到外城。外城朱雀大街两边依然繁华,除了酒店商铺之外,还有很多瓦肆,里面有小唱、杂剧、说书等诸多伎艺。林冲夫妇想去看影戏,周若英却不喜欢,看惯了电影、电视的杨帆更不感冒。林娘子见状,掐下林冲,格格笑道:“咱们去看罢,叫大人和师妹两个人去转转。”林冲似是恍然,挽着娘子便进了瓦肆。

    杨帆周若英便继向南,略微沉默了一会,杨帆找话道:“汴京很是热闹呢!”

    “是啊,说起来,四五岁的时候父母也带我来过汴京,记得那时好象哭闹着要父母带我去看影戏,所以现在不敢看,怕忍不住……”

    “啊?你父母……”杨帆欲言又止。

    周若英脸色戚然,也不答话,两人便又这样默默地向前走去。待走到又一架桥前,看河边成排的杨柳树下,有供人休息的石櫈,杨帆便道:“咱们去那休息下吧。”

    周若英“嗯”了一声,两人来到河边坐下。

    “大人刚才是问我的父母吧?唉!”周若英幽幽叹道,“若英州祖籍翕州,出身商贾之家,父亲乃太原商人,多年经营之下,家境也算殷实……然而变故却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