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孙成前去大别山内清理山越人,并考察天柱山的地形地势,为建设天柱山宫殿群做准备。
冯勇前去考察庐山,也为后期建设做准备。
高顺撒出大批的钱粮,五郡大兴土木建设,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高顺准备与李强忙于安庆城的建设。
安庆城建造的非常庞大,边长为十里,每侧设三门,地上高度为七丈,地基下挖三丈,护城河宽二十丈,深两丈。
高顺宫殿的位置在城内正中偏北,大门外便是东西主大道,通东西两城门;宫殿的边长为两里。
正中的东西大道北侧,高顺宫殿的东西两侧,各建设三座住宅;正南大道东西两侧各建三座住宅;共十二座住宅;边长皆为半里多;准备分给李强、马贵等人居住。
西北地势较高之处为粮仓和军营,东部角为郡县衙门和官员住宅;东南、西南皆为民宅和商业街等,并驻有守城兵马。
城南和城西设有为码头服务的仓库、居住区等,令设有大量的居民点从事耕种和养殖,为安庆城就近提供青菜、肉、蛋等。
城南与城西的中门皆有宽阔的石板大道直通码头区域,便于物资运输。
除在城北建设大龙关外,在城西的狭窄之处另设一座小城,为山南城,作为安庆城的西部门户;城南大湖命名为南湖,建设安庆码头,挖通至长江的运河,保证安庆城被围困之时,仍然可以通过水路联通外部,保证物资和援军的进入;并派人整修、扩建枞阳县城和码头,作为安庆城的东部门户。
在山南城之西南引皖河之水,注入新挖的西湖{七里湖},并与长江联通;在城东挖东湖,引入长江之水,并汇集陆上多条河流入湖;两湖做为安庆城的东西屏障。
城墙和河堤皆选用的巨石为建筑材料,非常坚固,高顺相信他们屹立千年也不会被摧毁,除非出现口径在一百以上的火炮;城内建筑选择坚固结实的黑砖,宫殿和房屋为土木结构。
开挖西湖和东湖的泥土正好用来烧砖和烧瓦。
同时,高顺又派人考察北部的大龙山,在山上设置防御设施,并建设休闲场所。
安庆城背山面水,风水极佳,李强等人极为喜欢,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非常适合生活居住。特别是李强,他的寿命悠长,这里便是他此后长久生活的地方,所以监督建设的时候特别仔细。
高顺之所以把安庆城建设的固若金汤,就是担心有朝一日,汉人实力衰弱,游牧民族崛起,汉人被逼建立南朝的时候,安庆城可以作为南京城在江北的门户,即便丢失了襄阳城,只要安庆不失,也能保证南京无忧;若此,至少能保住汉人的半劈江山,获得喘息之机。
在新安郡的铜官县安置伤残军人,同时派去了大量的男**隶从事挖矿、冶炼等体力劳动。高顺记得,前世的时候那里叫铜陵,号称“铜都”,铜矿开采几千年而未衰竭。
剩余的奴隶皆参与道路维护和建设、码头的建设、河道清淤、河堤防护、开挖水渠等重体力劳动。
三个月后,那些去庐山和天柱山考察的匠人返回,开始规划、设计;只有通过建设方案之后才能开工建设。
马贵返回后,高顺又在后世的池州设立一县,安置那些伤员和官兵;所带回来的蛮夷奴隶,高顺还是让他们以筑路为主,他准备修通庐陵郡至广州、福建郡和钱塘郡的山间道路,扩大对这些地方的贸易和影响。
秦关和孙成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抓了大量的山越人;高顺下令,女子分给受伤的官兵为妻或奴,男子全部贬为奴隶。
现在他兵强马壮,实力强大,没有必要与此前那样温柔的对待他们;即便一时难以剿灭干净,也可以让官兵用来练手,避免官兵过快的腐化而失去战斗力,且他们是长期的稳定的奴隶来源。
高顺不仅投下巨资建设,带动了周边贸易的繁荣,还迅速出兵,打击、震慑了山越人,江东和江南诸郡的山越人更不敢有异动;皇帝和朝廷官员皆非常兴奋,为朝廷解决了一大难题;当地的百姓对传说中的高顺和他的十一护卫更是敬若天神。(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1章支持道教
(全本小说网,。)
高顺兑现了他的承诺,半年后果然又升了一级,令众人大为高兴。品書網
外界之人不知,只是感觉高顺等人不显老,越活越年轻了,虽有百岁之龄,但是看去仅有四五十岁的样子,高顺显得仅有三十多岁的样子。
这次升级,高顺的寿命增加了四十岁,而众人的寿命皆增加了二十岁,对周飞、房良等人来说,效果更加明显。
不过此后,他们已对再次升级不抱有希望了,他们感觉这已是最后一次升级了。
只有高顺知道,再有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地盘的话还能升一级,他把目标定在了后世的几内亚岛,不过最近他还不想去战领,等建设好现有的根据地,发展几年后再说吧。
现在空间戒指内的空间无巨大,他猜测还有其它功能,却没研究透彻。
道教是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
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道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
道教与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国历史紧密相连。
对外部传言,反应最为强烈的是正一道,本身高顺便是正一道所认可的神灵之一,如此便验证了他们当初的决定;且他们得知正一道核心地龙虎山已划在高顺的王国之内,这更让他们欣喜。
他们认为,若是高顺继续支持正一道,此后正一道便能得到顺利的发展;他们在商量后决定,正一道完全投靠高顺,借助高顺的影响力将正一道发扬光大。
张道陵是正一道创始人,他是祖天师,又称第一代天师。
正一道是张道陵创立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以老子为教主,为最高信仰,符录斋醮为传播方式,以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宗教组织。
高顺对道教没有排斥之心,便同意与张家众人合作,首先修筑庐山和天柱山,把这两座山建设成南北两大道教圣地。
由高顺出钱粮,张家负责设计和修筑。
高顺现在忙于修筑安庆城,没精力建设庐山和天柱山,再说了将这两地建设为道教圣地,也是名垂历史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非道教人员,根本不会设计道教建筑。
他只是提出要求,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建造他们十二人居住的别院,用于修炼,其实是避暑度假。
李强建议道:“陛下,毋须建立十二个院子,可建设一个大院子,多设几个小院子便好,我们皆住在一起,岂不更热闹?若是皆如安庆城内的住宅,太空荡了,很没意思。”
高顺采纳了李强的建议;张家之人更是高兴,这样的话,高顺等人居住在道观,便是他们正一教的人了,且是正一教的代言人了。
张家得到高顺的委托,大喜,这两座山可龙虎山更有知名度,且有高顺不限量的钱粮支持,正一教必能获得飞速发展,并成为道教最重要的一个派别。
且在他们拜访高顺的同时,也仔细观察了高顺、李强等人,确实与传言相似,外表他们想象的更加年轻,单看外表,无人相信他们已是百岁之人,这可是道教追求长生的最好的活教材啊。
他们商量之后,便决定将李强等十一人也作为道教的神仙,其李强和马贵为左右尊者,高伟更成为船运、打鱼等行业的保护神。
他们派人咨询高顺的意见,高顺只是笑了笑,便点头同意了;如此,也不枉李强等人跟随他一场。
张家之人咨询高顺等人是否是修炼者,高顺笑而不语。
张家之人咨询高顺等人是否会法术,高顺还是笑而不语。
这个年龄有这个外表已是惊世骇俗了,他不想过多的刺激世人。
张家之人建议道:“陛下,不若以行善为长寿的修行秘诀来教化众人,想当初我边郡汉人任由四方蛮夷杀戮,边郡百姓苦不堪言,陛下率领李尊者等人以击杀蛮夷、保护边郡百姓为己任,开创盛世,又在原之外建立诸多封国,让我们的智慧传播四方,这是多大的善业?以至于感到苍,使得陛下等人长寿无疆。”
高顺感觉这个解释很好,省去了他们的苦恼,便说道:“劝人为善,好!”
张家之人非常高兴,这可是看得见的实例,不像其他宗教,说的很玄、很神,却只存在经书,看不见,摸不着;他又说道:“谢谢陛下支持,待庐山和天柱山的道观建成之后,还请陛下率领诸位前去接收信徒的膜拜。”
“好。”高顺估计,两座山的建设没有几年时间完成不了,他可趁这机会,多研究一下系统空间,到时候争取为众信徒展现法术,如此,可确立道教的核心地位了。
张家之人兴奋的返回,开始整体筹划。
安庆城好建设,但是内部的宫殿却非常麻烦。两年时间了,也仅仅是把十二座四合院建好,高顺的宫殿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完工。
高顺只得暂住在西侧的四合院内,把郡治也搬迁到安庆城,皖城只是县治。
大龙关和山南城早已建好,成为安庆城的外部门户。
南湖码头、仓库等设施已经建设好,吸引来了大量的客商,使得安庆城还没建设好便已成为南方的贸易重镇。
安庆城周边的土地寸土寸金,高顺却不允许买卖;城内的房价更是远超洛阳,高顺大部分将之出租,每月仅仅拿出几套小院子对外出售,房价逐月升高。
行善能长寿,教化普通百姓还好,那些精明之人却是不信;不仅李强等人的后辈来咨询他们是否有长寿秘法,是皇帝也派太子以拜见为名,前来咨询长寿之事,令人烦不胜烦。
李强等人建议道:“陛下,反正也无聊,不若收他们为徒,教授他们武艺和章,也算是为朝廷培养人才。”
高顺心想,闲着也是闲着,便同意了他们的建议,李强等人的后辈每代人可派一年龄在十岁之下的嫡系子孙前来学习,高顺的后辈,每支可派来一人,每人教授五到十年。
众人非常高兴,皇帝可很高兴,别说接受高顺的教导了,即便获得高顺的一点好感,对他们也有莫大的好处。
李强以教授大家枪法为主,马贵多教授众人兵法,房良等人则是大家很好的陪练,高顺闲暇之时教授大家数学、哲学、逻辑、学、地理等百科内容,每季度还根据他们的练习的刻苦程度以及武不同,分别提升几点武力值或者或者智力值。
一年后他们回家省亲,皆坦言收获颇丰。
道教之人更是高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52章一晃十年
(全本小说网,。)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安庆城才彻底完工,而庐山和天柱山的建设则要慢许多,不过却造就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安庆城完工之后便成为魏国最富庶、繁华的大城,往来商旅不断;有高顺控制价格,粮食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