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高顺 >

第40部分

汉末高顺-第40部分

小说: 汉末高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问道:“我们初来乍到,能招到兵吗?”

    “东家,咱们现在代表朝廷招兵,只要薪俸不低,按时发放,有大批的人想从军,这是他们改善生活最直接的办法。”

    高顺心想,这包德不错,点醒了他,现在是代表朝廷招兵,信任度自然比在桃源堡要高很多,招兵容易很多。

    于是立即把几个县吏找来,让他们抄录征兵告示,并让张才等人拿着告示,分头去周围乡里宣传,3天后在军营招兵。

    高顺在告示中注明了薪俸待遇以及提拔标准等。

    县民遭受异族劫掠,生活困苦,早就盼着朝廷来人主持工作,领导他们抵御异族,建设乡里,这次县长招兵,且待遇这么好,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引起轰动,都想参军保卫乡里。

    六月二十八日,到县城来想参军的人数竟然超过500人,大大超出高顺的预计。

    由于来人太多,只能进行分步筛选。

    首先是举石锁。只要能把1石石锁连续举动10次,且每次皆高过头顶,则视为初选通过。分成5队测试,速度非常快,仅仅用了1个时辰便初选完毕,有419人通过。

    通过测试的人被允许进入军营训练场,接受下一步的测试。

    先招收骑兵,不会骑马的在一边等候。

    边郡之地,大部分人都会骑马,只是骑术有高有低,当然了,像戈虎家一样穷,根本就没有接触过马匹的人也有不少;只有58人在步兵待选区内等候。

    接下来便按照在桃源堡的选拔标准进行选拔,李强高喊道:“会骑马的分为两类,一是骑射,二是骑战,虽然选拔的时候分类,入选之后都要学习骑射和骑战,现在会射箭的出列。”

    有280多人出列,看来边郡之地,骑射之风还是很盛行的。

    与在桃源堡的选择标准一样,骑马在50的距离上对着5个稻草人连射3箭,中两箭便入选。高顺并没有因为急缺骑兵而放低标准,如果平时训练的时候能射中两箭,要是上了战场,心情紧张,甚至连一箭都射不中。

    有人骑术确实精湛,箭术高超,顺利通过。

    有人则显得非常紧张,要不就是骑术不精、要么就是射箭技术不行,骑术不行的被要求退到步兵待选行列,箭术不行的被退的骑战范围,一会再接受一次考核。

    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有71人通过骑射考核,顺利成为骑兵队的一员。

    接下来是骑战考核,要求他们骑马对战现有骑兵,一胜者便可成为一名骑兵,失败者退出骑兵考核,战平者再对战另外一名骑兵,如果再次战平,也算通过。

    有些人看到这种录取模式之后,自动的跑到步兵待选范围里去了。

    这一项考核需要的时间很长,一直到下午4点才考核完毕,最终有43人通过。这已经让高顺非常满意了,逐个查看他们的属性,有3人的武力值超过60,分别为孙庆71,王伟66,童山63,高顺当场任命孙庆为都伯,归许福屯,王伟和童山也被任命为都伯,分到曹性的屯,先把许福的屯安排满,达到154人,剩余的人分到曹性的屯,也是3个队,暂时不满编。

    饭后,进行步兵选拔。

    为了省事,高顺直接挑出武力值在50以上的,一共15人,专门作为一队,准备全部装备重甲,成为重步兵,归戈虎带领,他们享受普通骑兵的待遇。

    剩余的人要提着2个1石的石锁围着训练场跑一圈,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武力值皆在40以上,共有41人,被列为长枪兵,单独组建一队,归包德统领,这样每屯都是3个队;包德感觉这是领导度他的重视,欣然接受任务,保证好好训练这些士兵。

    落选的人大部分都非常失望,选拔标准也太严格了;不过也有人暗下决心,回家后努力训练,争取早点加入骑兵队,这里的待遇可是非常丰厚,足以养家,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李强等人问:“将军,咱们的选拔标准是不是太高了?五百多人仅仅选拔了不到二百人。”

    高顺解释道:“今天能有这么多人入选,我已经很高兴了。这次他们都知道咱们的选拔标准了,他们回去之后肯定会有针对性的锻炼,以后来参与选拔的人少了,素质肯定会提高;要是咱们降低选拔标准,以后来的也全是草包,而且咱们不缺炮灰兵,需要的话随时能从系统合成,连初步的训练都省了。”

    “现合成可来不及啊”李强抱怨道。

    “呵呵,我在系统空间里早就合成了2屯刀盾兵和2屯长枪兵作为预备,随时需要随时放出,哪能一点预备都没有?现在急缺的是骑兵和初级步兵。”

    招兵的结果,很快就传到三大家主耳中,马家主和田家主完全放心了,总共选择了不到二百人,能起多大作用?就算都是骑兵,也不会是鲜卑骑兵的对手。这些人守城的话还能阻挡一阵,要是出去与鲜卑人野战,分分钟钟就被全歼。

    只有张家主显得忧心忡忡。

    田家主问:“张族长,怎么了?”

    “嗯,你们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县长这些人不简单,他们招兵的标准非常高,别看他们招的人数少,可这样的人组成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一般军队不是对手;我听族人讲了,他们的纪律非常严格,别看每个人的战斗力或许不如鲜卑骑兵,组成部队之后,战斗力很强,鲜卑骑兵不一定是对手,而且他们还能从桃源堡向这调兵,时间久了对我们非常不利,我们要趁其立足未稳,尽快将他们赶走,明天再派人催促一下部落大人。”

    “呵呵,张家主不要杞人忧天了。”

    张家主不满的说道:“杞人忧天?你们还没有考虑到他们的财大气粗,步兵的待遇虽说不高,骑兵的待遇却不低,直逼御林军了,招收的这些壮士,能不为他们卖命?如果两位这样想的话,还是赶快考虑一下后路吧。”

    田家主苦笑道:“我们还能有什么后路?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张家主内心鄙视,他可是秘密安排人去江南买宅院田地了,心中合计着,要尽快把一些直系子孙安排到江南躲避,万一事情败露,还可以给张家留下根,还有再崛起的机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章高顺买官

    (全本小说网,。)

    六月二十九下午,杜边风尘仆仆的来到马邑县。还是由魏巍带领一个什的骑兵负责护送。

    在县衙大堂后边的内室,高顺说道:“孟远辛苦了,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在不停的奔波。”

    “东家客气了,边不辛苦。”

    “那你把从京城打探到的消息详细的述说一遍。”

    “是,东家。先说县令这一级的,分为三等,第一等为中原富裕地方,购买县令需要六百万钱到一千万钱;第二等为江南、中原穷地方,和北方非边郡的县,每县至少需要四百万钱,第三等是边郡的非沿边县,至少需要一百万钱。这马邑县属于边郡的沿边县,随时有陷落的可能,所以这里属于不要钱都没人愿意来的地方,要算等级的话就是第四等了。”杜边解释道。

    李强说道:“这也不多啊,四百万钱也就四千贯而已。”

    “李队长,可不能这么算,大汉有上千县,只是按四百万算的话就是四十亿钱,大汉每年的赋税才多少?这还没算县丞、县尉,要是算上的话会更多;再加上各郡、各州和朝廷官员呢,汇总起来是个庞大的数目;且这只是针对士族的价格,要是咱们购买的话我估计还要贵上一些。”

    高顺打断他的话说道:“再说一下郡守的价格。”

    杜边的话被打断,有点尴尬,忙说:“是,东家,郡守也是分为三个等级,中原富裕郡的太守标价为两千万,这是针对士族的,咱们要是购买的话至少要四千万,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为中原非富裕郡和江南以及凉州、并州、幽州等非边的郡守为两千万;第三等为边郡太守,价格为一千万。”

    高顺问:“常山国是不是二千万的档次?”

    “是的,东家,常山相需要二千万钱;冀州只有常山国、中山国和赵国三个山区穷地方需要两千万,其它郡国都需要两千万到四千万钱。”

    李强又说道:“也不贵啊,二万贯而已。”

    “呵呵,你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杜边解释道:“东家,队长,这仅仅是任期五年的价格,超过五年还要交钱,要么一次交齐,要么分年交,分年交的话价格翻一番。”

    李强说道:“将军,这样的话买边郡就不合适了,两个边郡就能买一个中等富裕的郡了。”

    高顺解释道:“咱们不是士族,买富裕地方的郡守,士族很快就会找咱们的麻烦,没必要。”

    杜边说道:“东家,队长,我都打探清楚了,要是买下代郡、上谷郡和常山国,仅需三千万钱;要是买两个边郡太守的话仅需一千五百万钱。”

    “呵呵,买官还能打折?”李强笑道。

    “李队长有所不知,现在很多边郡没有郡守,皇帝安排去的人要么不给钱,要么象征性的给一点,这算是打折促销。”杜边解释道。

    高顺说道:“这种危险的边郡,当了郡守也赚不到钱,还要花钱组建军队,否则被异族砍了,皇帝又能卖一次了。”

    杜边笑道:“东家说的不错,比如咱们雁门郡,谁都不愿意花钱来,又不能不派郡守,所以士家大族就推荐一位,这种方式任命的郡守是不给皇帝钱的,皇帝巴不得有人买。”

    “孟远,还有其它要求吗?”

    杜边说道:“东家,明面上的要求没有,不过确实像东家所说,中原富裕地方的郡守都是士家大族购买,这些人非常仇恨外人买官,谁要是买官,则显得与他们势不两立的感觉;不过边郡郡守则没有这种事情,他们巴不得有人买,好替他们镇守边疆,我感觉他们非常矛盾。”

    “呵呵,你做的不错,打探的非常仔细,我很满意。”

    “谢谢东家夸奖,这是边应该做的。”

    高顺看重常山国,主要因为他的底盘够大,便于升级,只是每月产生的系统赠分就非常合算,且紧靠并州,便于管理和支援;他还有一个目的是冲着偶像赵云去的。至于幽州买两个郡,是为了提前在幽州建立声誉、收集人才,将来好与公孙瓒争夺,且上谷郡把守居庸关,可以直下幽州,关起门来的话就可以发展个人实力,不受外界打扰。

    高顺又问:“孟远,买官的时候需要本人到场吗?”

    “东家,这倒不必,只要金钱到了便可!”

    杜边说着,从怀中拿出一木片,是马贵写给高顺的信,高顺仔细看了一下,原来是3座堡垒已完工,正在内部建设,请示是否还建设其它堡垒;还有就是王轩已经把100匹战马领走了,共82匹下等马,18匹稍差的中等马。

    看完信件,高顺暗骂,被他们给算计了,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只是换来了一个无人问津的马邑县,亏大发了,不过这让他认清了形势,靠人不如靠己;以后与这些老狐狸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否则说不定那会就被算计了;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处事真不讲规矩,收了钱都不一定给办事;真不如皇帝明码标价的好,至少显得光明磊落。

    高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