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高顺 >

第398部分

汉末高顺-第398部分

小说: 汉末高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名字为永固帝国,都城为永固城,在后世巴黎位置,处于帝国的中心;地盘南至山脉,西至大海,东南到撒丁岛,东北边境为阿尔卑斯山脉,现在高顺为其改名为中央山脉,北方以莱茵河为界;总面积比后世的法国大很多。

    高顺有系统地图协助,且战事不利,他能随时增加兵力,甚至直接将兵力投放到敌人的后方,所以,所向披靡。

    然而,赵雄和孙成没有这些优势,以至于险象环生。

    他们依靠汉人的威势和所带的强大兵力,以及有安息帝国和西凉王国做后盾,逼迫贵霜帝国北迁,他们战领了贵霜帝国的地盘。

    贵霜帝国北迁,首先遇到的国家便是康居王国,而这时的康居王国已被西迁的匈奴人征服,且匈奴人继续向西扩大势力范围,正与阿兰国争夺地盘。

    当他们得知大月氏人北上侵略的时候,令他们非常愤怒,立即从阿兰王国撤兵,准备对付大月氏人。

    当初大月氏就是因为被匈奴人驱逐,才南下建立的贵霜帝国,现在他们北上又遇到匈奴人,心中自然恐惧,所以,他们立即向赵雄等人求援。

    这时的赵雄等人还在忙于建立北凉王国;在此地建立北凉王国,赵雄感觉非常不错,一是有贵霜帝国留下了良好的农业基础,二是离西凉王国很近,便于支援,三是这里便于与魏国联系、交流,连接东西商路,受益于发达的贸易。

    本来赵雄在协助孙子建国完毕后就西征,追赶李强等人,还认为没有油水可捞了,现在有匈奴人、康居国和阿兰国存在,正好击败他们,战领他们的地盘,作为北凉国的地盘。

    且赵雄和孙成两人受高顺的影响,对匈奴人可没有一点好感,必须将他们全部消灭。

    不过孙成却不建议立即出兵,希望匈奴人和大月氏人先打,他们好收拾残局。

    赵雄感觉那样的话太浪费时间了,他们的时间耗费不起,便带领两万高级骑兵以及三千强弩兵和三千床弩兵向北进军;留下了一万高级骑兵和一万高级步兵防御北凉国。

    赵雄心想,贵霜帝国经过萨珊王朝的打击,加上几次迁移,实力已非常虚弱,联合他们对战匈奴人,待消灭掉匈奴人后,贵霜帝国的实力更弱,正好一举消灭,免除北凉王国的北部威胁。

    而且他感觉,这时候匈奴人的实力定不会太强大,他们连年战争、迁移,一直没有固定下来,部民损失很大,否则的话定不会继续在这寒冷之地放牧,而是南下或者继续西进;再说了,连一个他没有听说过的阿兰王国都没有打败,实力能强到哪里呢?

    孙成又建议,派人联络阿兰王国,袭击匈奴人的背后。

    赵雄却不这么认为,阿兰国也是他们要消灭的对象,岂能与他们联合?若是他们这次不主动进攻匈奴人的后方,事后正好借机对阿兰国开战。

    历史上记载,匈奴人战领阿兰国之后,才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给欧洲人造成了沉重的灾难;阿兰国处于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中下游平原地区。

    孙成又建议借此向贵霜帝国索取高额回报,赵雄采纳了他的建议。

    贵霜帝国的人也做着美梦,他们认为,汉人击败匈奴人之后,必不会在如此偏僻地区建立王国,他们可以成为康居王国的主宰,甚至向西部的阿兰王国扩张,于是爽快的接受了孙成和赵雄的勒索。

    孙成和赵雄的武力值和智力都相同,但是高顺任命赵雄为指挥官,且两人所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孙成考虑的整体利益,而赵雄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更加为北凉王国的未来考虑,为他的孙子和儿子的王国考虑,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战场地域狭窄,西部是咸海,东部是乌孙国,只能正面决战;匈奴人和贵霜帝国都不敢进攻乌孙,因为乌孙国是汉人的番薯国。

    贵霜帝国负责西部靠近咸海的防线;赵雄和孙成负责东部防线。

    赵雄和孙成协商后决定,赵雄带领五千高级骑兵以及一千强弩兵和三千床弩兵正面防守;孙成带领一万五千高级骑兵和两千强弩兵借道乌孙国,饶到匈奴人的后方,发动突然袭击。

    匈奴人连续几次向赵雄的阵地发动攻击;赵雄利用床弩和强弩等进行自卫,给匈奴人造成巨大的杀伤;从营内射出如此密集的箭支,迷惑了匈奴人,他们没有意识到汉人已分兵。(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2章欧洲联军

    (全本小说网,。)

    孙成身穿重甲,手持长枪,冲在队伍的最前方,左挑右扫,杀出一条血路。

    汉人骑兵突然从背后杀出,令匈奴人大惊,认为汉人来了援军。

    骑兵在前冲锋,强弩兵随后用连弩对匈奴人进行密集射击;紧跟在强弩兵后的又是一批高级骑兵冲杀过来。

    赵雄又从正面发起攻击,床弩和连弩配合,令匈奴人无法抵挡,伤亡惨重。

    匈奴人遭到内外夹击,阵型大乱,迅速向西撤退,准备与主力会和。

    赵雄和孙成可不想轻易放过这些匈奴人,带领骑兵猛烈追击。

    匈奴人被打的溃不成军,损巨大,逃回去的不足三分之一。

    汉人缴获了大量的辎重物资。

    几百年来,匈奴人早就被汉人打怕了,现在东线部队遭到重创,汉军营地近在咫尺,他们已有逃跑的想法。

    西部的阿兰国没有被战领,他们能逃的方向只有北方寒冷地区。

    他们又怕撤退的时候遭到汉人的追击,撤退变成溃退,将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甚至全军覆没,即便逃脱追击,若是丢失了后勤辎重和妇、儿,他们部落也会有灭绝的危险,所以他们商量后决定留下一部分骑兵断后,掩护大部队逃走。

    见到匈奴人分兵,赵雄咨询大月氏人的意见,是去追击呢还是留下来歼灭这些断后者。

    大月氏人感觉,这些断后者肯定都抱有必死的信心,且他们就是胜利了,也没多少油水,大月氏人也急需补充物资,所以他们选择去追击逃跑的匈奴人;他们认为,即便不能将匈奴人全歼,缴获一些战利品还是很有可能的。

    赵雄尊重他们的选择,便带领部队准备歼灭这些断后的匈奴人。

    待大月氏人去追击匈奴人后,赵雄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而是派人劝降;赵雄认为,匈奴人肯定不会留下太多的食物,即便他不进攻,这些匈奴人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这些匈奴人担心的是汉人,并不担心那些去追逐的大月氏人,大月氏人是他们匈奴人的手下败将,从没有获胜过,他们去追击的后果就是被匈奴人痛击。

    六日过后,果然如匈奴人所料,大月氏人狼狈而回,他们被匈奴人伏击,损失惨重,不仅丢失了大量的后勤物资,还被消灭了近一半的骑兵。

    这些匈奴人心中大喜,他们的家人已安全了,他们的任务也完成了,准备向汉人投降;能有活命的机会,谁也不愿意去死。

    汉人增加了五千匈奴兵,令大月氏人既羡慕又嫉妒,但他们现在不得不佩服汉人的战斗力;匈奴人被汉人打的损失惨重,狼狈而逃,他们却被匈奴人痛击,如此看来,他们离汉人的水平差的实在太大了。

    大月氏人的实力不是不强,单兵战斗力也不低,但是他们的统帅实在太差劲了,可以这么说,若比较谋略,他们甚至不如汉人的一位地主老财。

    随后,赵雄宣布,康居王国的故地此后将是北凉王国的地盘了,贵霜帝国必须迁出。

    大月氏对汉人已有恐惧心理,岂敢违背赵雄的命令?这时候,汉人没有落井下石已非常难得。

    孙成极力反对赵雄要歼灭大月氏人的计划,赵雄最终只得放弃;他指挥匈奴人向阿兰王国发起攻击。

    在床弩的协助下,阿兰人的城门很快便被床弩击的粉碎,匈奴人趁势杀进,双方在城门口处发生激战。

    谁都不能退让,若是匈奴人敢退却,后面督战的汉人绝不会放过他们。

    对阿兰人来说,城内有他们的家人,他们必须拼死一战。

    赵雄也不希望匈奴人一战就全部消耗殆尽,便让官兵对其它城门也发起攻击。

    几面受敌,阿兰人最终崩溃。

    畅快淋漓的大胜。

    还是以往的措施,老弱杀掉,青壮和少女准备送去北凉国为奴隶;现在北凉国不仅缺兵,缺百姓,还缺大量的奴隶。

    为了刺激这次匈奴人的战斗力,赵雄分给幸存的匈奴人每人一位大龄妇女为妻,这些匈奴人根本不在乎女人的年龄大小,皆高兴的接受了;城内缴获的财富却归汉人所有。

    接下来的战争皆极为顺利,阿兰**队兵败如山倒,在匈奴人不要命的打击之下,再无反抗之力。

    派两千五百高级骑兵将这些奴隶全部押送去北凉国,赵雄和孙成带领部队迅速前去追赶李强等人,匈奴人随行,不过这时已不足三千人了。

    再说罗马帝国遭受严重的饥荒,大量的百姓饿死,逐渐达到一个平衡,局势反而稳定下来了。

    而中央山脉以北的野蛮民族遭到李强的疯狂杀戮,已顾不上来劫掠罗马帝国了,使得罗马帝国内部获得了短暂的和平稳定。

    那些野蛮民族也不傻,若是继续分散开来,必被汉人全部屠杀掉,所以,在哥特人的组织下,野蛮人迅速组成一强大的联盟,准备共同对付汉人。

    在外部压力之下,日耳曼人也停止了内部杀戮,迅速组成日耳曼联盟,各自退回原行省范围之内。

    只有马贵,还在沿着多瑙河杀戮,不过四周皆为山脉,中上游地区不同民族的人联合起来,依靠有利的地势,节节阻敌,马贵的进军步伐变的非常缓慢。

    这时,罗马帝国皇帝发现了一个契机,那就是联合外部几大势力,共同对付汉人,汉人才是对他们威胁最大的人,他认为,只需击败了汉人,罗马帝国依然能逐步收复各行省,重振往日的荣光。

    于是派出使者联络各部;面对强大的汉人,各部不得不接受罗马帝国的意见,毕竟罗马帝国的影响仍然存在。

    由罗马帝国组织,联盟变得更加牢固。

    这对罗马帝国来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派出军队参战,减少国内粮食的消耗,还能抢夺战利品,缓和皇帝和军方的矛盾,胜利之后不仅能获得崇高的荣誉,还能更容易的获得军队的效忠。

    罗马帝国的皇帝可没有汉人皇帝那么大的权威,他们必须拿出成绩,让军队和子民发财,有让子民和军队效忠的资本,否则军队宁愿换一位能力更强的皇帝。

    他们最终把首要的攻击目标定为李强,李强的攻击速度最快,兵力更多,有横扫欧洲的倾向;这也是尊重日耳曼人和哥特人的要求,只有消除了他们的威胁,才好集中力量对付马贵这支部队。

    马贵进攻缓慢,给他们造成的损失反而不大,他们还能承受的起,时间也来得及。

    欧洲联军的选择,正对李强的胃口,他可不害怕罗马人,若是组成联军而来,正好省去了他四处搜索的麻烦。(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33章灭亡罗马帝国

    (全本小说网,。)

    以李强等人武力值达到一百的身手,欧洲联军无一合之敌。

    即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