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的话虽然令荀彧等人不满,但是他们也开始反思。
钟繇问道:“陛下,那儒学该如何发展呢?”
高顺道:“在未来,儒学根据社会发展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一直保持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指导百姓的思想道德,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这也是我让儒学从高高的独尊地位,回归正常状态的目的,而没有灭除儒学。此后,儒学要想发展,首先要抛弃门户之见;其次,避免自私自利行为,单靠儒学,人类社会是无法进步的;最后,要站在汉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视野不要过于狭窄;如此,儒学方能发展成为一有高度的学科,成为指导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的典范。”
荀彧反驳道:“既然如此,陛下就不应该打压儒学。”
高顺笑道:“哈哈,那时候的儒学可不是你们现在口中的儒学,这是经过与异族的几百年的搏杀,幸存下来的汉人做出的调整,那时候已无九品中正制了,也没有大的士族政治了;可见你们这一代儒学给我们汉人带来了多大的伤害。”
众人非常愧疚,却不知道儒学的发展方向,既想霸占被独尊的荣尊地位,又不想为天下带来大的危害,以至于成为历史的罪人,所以内心非常矛盾。
这次会谈持续了三天,解除了陈宫等人对高顺的误会;与会者都向高顺发誓,要保护他的皇室长期存在,共同抵御蛮夷的入侵。
高顺对会谈的效果还算满意。
钟繇辞去公职,去历山大学任教,立志于楷书的发扬光大,按照高顺的指点,有了发展目标和方向。
众人不再反对高顺的文科科举考试,转向全面支持;他们现在认为高顺说的对,即便实行科举考试,他们士家大族有着良好的读书传统,还是占据很大的优势,而普通百姓忙于生计,能读书的毕竟是少数;若是有如此大的优势,士族子弟若是还不能中举,那就是个人问题了,而不是制度问题了。
至于剩下的事情,儒学到底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已非高顺能掌控,毕竟这个年代读书的人还是少数,没有替代者。
由于高顺严格限制后宫的规模,新皇登基之后,为了平衡,以房良的女儿和周飞的女儿为贵妃,以张飞的二女儿、陈群的孙女、任城公的女儿和曹操的小女为贵嫔。
此举算是稳定了文武官员的心,达到文武平衡,同时也消除了刘协的担忧。
而高顺的长孙已十多岁,高顺甚是喜欢,悄悄将其智力提升到95,新皇帝的智力被提高到了98;其他几位儿孙,高顺也悄悄的提升了他们的武力值,高顺坚信,有了如此优秀的儿孙,至少保两代无忧了。
高顺对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系统文武官员也没有忘记,高级文武官员退休后很多都居住于各郡郡治,组建了自家的小家族;那些中级文武官员,则在县城建立了自己的家族,初级文武官员则多成为乡老等级别的人,这些人将是朝廷稳固的基石。
李强、马贵等人也做好了出发的准备,空间戒指内装满了路途所需的生活物品;对家人也交代清楚了,他们要跟随高顺外出闯荡新的世界,也许此后不再回来,也需还会返回。
周飞等人前来皇宫,想把戒指交给高顺,高顺拒绝了,他知道,这戒指只能他们这些人能用,外人,那怕是亲儿子,都无法使用,仅仅是一枚普通的戒指。
高顺也在与家人告别,众人非常不舍,但是他若是继续在国内,将影响儿子的施政,而他对升级又是如此渴望,所以不能再等了,若是再等下去,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将要面对更多的生死,他实在不希望面对跟随他打天下的人一个个先于他而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7章离开
(全本小说网,。)
在儿子登基后的第二年秋冬季节,高顺等人乘坐一艘1500吨级的战船,从不其港出发南下。
皇帝率领百官以及众家属前来相送。
高顺不忍这生离死别,督促战船加速南下。
岸上的人已哭成一片。
高顺心想,即便他不能在全世界的陆地上都留下他的脚印,但他敢确信,他此后的事迹,将比在国内所做之事更加伟大,他将成为影响当时世界格局的人物,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最浓重的一笔,不枉穿越一回。
由于高顺能兑换物资,且他们的空间戒指中也有大量的物资,所以战船没有在沿海港口靠岸,而是顺着北风直奔后世菲律宾的马尼拉港;高顺上次便在此处建立一座巨大的港城,作为向外扩张的基地。
在船上,众人对国内的亲人还是非常不舍,皆显得闷闷不乐,为了刺激众人的心情和士气,高顺召集众人,问道:“大家知道咱们的目标地吗?”
众人不解的问道:“陛下,咱们不是去贵霜帝国吗?”
高顺指着海图笑道:“哈哈,不,这里才是咱们的第一站,战领这片新大陆可比战领贵霜帝国简单多了,我相信,咱们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就能升一级。”
听到升级,李强和马贵最为兴奋,每升一级,李强的寿命便能增加10年,他现在的寿命已比马贵等人多了几十年了;而马贵现在的武力值为98,再升两级便能达到100了。
高伟支持道:“陛下选择的这个地方不错,且距离很近,我们顺路可以建立几个补给点,方便此后与国内联系。”
高顺指的位置为后世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高顺准备把这里当成与国内联系的港口,且沿途岛屿众多,很多岛屿都适合人类居住,他准备在合适的地方,多建设几个补给港城,成为汉人扩张地盘的支撑点。
而且高顺更希望他将要放在澳洲的汉人,在不受外界影响的前提下,发展成独特的汉文明;澳洲有煤炭资源,有铜铁金银等金属矿产资源,且地盘广大,气候多样,以汉人的繁殖能力,定不会令他失望。
秦关和冯勇等人对发展文明不敢兴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升级,这与他们的有切身的利益,也是他们愿意跟随高顺外闯的原因。
带他们到达马尼拉的时候,已是近两个月之后了。
这里被高顺任命为东州城。
当高顺他们到达东州城的时候,那里已发展的非常不错了,不仅粮食等能自给自足了,还在西、南和东部建设了三个附属城市。
他们抓获了大量的当地奴隶,那些奴隶在皮鞭的威慑下,为当地的汉人进行耕作,建城、修路,挖矿,砍伐,建造房屋等;而当地的土人女子,则成为他们的女婢或者小妾,成为他们繁衍后代的工具。
高顺对当地的发展非常满意,至于能发展到什么状态,那就不是高顺所能控制的。
稍微休息几天,高顺等人继续南下,有海图的协助,让他们省事不少。
让高顺欣喜的是,离开东州城后,他的系统地图和系统级别皆没有变化,系统还是认定魏国的地盘是他的地盘,每月依然会产生大量的积分,这让高顺对建设港口城增加了积极性。
在出发前,他专门积攒了几年的积分备用,就怕离开之后,地盘从零开始算,现在的结果远远好于他的预期。
若是他多建设港城,这些港城便是他的地盘,即便他去了其它地方,这些港城扩张的地盘,系统也会认定为他的地盘,尽管速度很慢,但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也是不少的数目;且这些港城每月也能贡献一定的积分。
高顺南下建设的第一座港城为后世的三宝颜所在地,并命名为魏州。
在这里,高顺放下了五千高级步兵、五千初级步兵,还有三千高级骑兵,并各色工匠、官员等一万人,这些人皆有配偶,便于繁殖。
由于有了大量的积分,高顺所放出的工匠增加了许多,兵力也增加了许多,特别是冶金和造船工匠增加了不少。
有了造船工匠,他们便可制造船只,向周边的海域探索、发展。
在此地忙活了三个月,在众人的努力下,建设起了高大的石头城;由高顺提供的巨型石块,每块都重达一吨以上,城池异常坚固,非当地土著能攻克的。
高顺又协助他们建造房屋,开发耕地;毕竟有空间戒指的特殊能力,建设起来非常便捷。
由于上次已在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建设了多个港城,这次高顺便没有再去该岛,而是继续南下。
又在后世万鸦老的地方,建设了港城汉融。
这里既能向内陆扩张,又能为航海的海船提供补给,便于航海事业的发展。
在这里,高顺留下的人员比魏州略少,因为这里的扩张余地要小很多,主要用于自保。
建设的第三个港城在后世的安文,高顺命名为汉文城,基本与汉融城一样。
在这两个港城待的时间仅有两个月,建设的城池也小很多。
第四站为后世的东帝汶,高顺命名为汉帝城,岛屿为汉帝岛。
在此地又是两个月的时间。
众人已是非常不满,若是如此速度,何时才能到达南魏州?且南魏州地盘广大,仅是战领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将严重后延升级的时间。
南魏州是高顺为澳大利亚大陆所起的新名字。
高顺感觉这几个港城是南魏州联通国内的必经之地,必须建设牢固,否则,此后南魏州就被封闭起来,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且这几个地方的原住民非常野蛮、原始、落后,竟然还有食人现象,必须建立坚固的城池自保。
不过高顺也发现了一个好印象,每次建设一座新的港城,放出大量的汉民,众人的心情也会好很多,已没有刚离开时的低落情绪了。
高伟指着地图安慰众人道:“从汉帝城到南魏州,仅有十多天的航程了,很快便可到达。”
马贵不傻,反驳道:“饶着南魏州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呢?从我们开始建设到在那里站稳脚跟,又需要多长时间呢?”
为了刺激众人的积极性,高顺宣布道:“我计划将南魏州分成五个国家,分别以你们的名字命名首都城市,并刻石勒功,让你们留名于后世。”
众人大喜,心情立即好了许多,即便晚升级几年,他们也不虚此行了。
高顺现在也在思索,他要用新的办法来战领这个大岛,否则,战领的速度太慢,待到系统承认这个岛屿的地盘归他,还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后的事情呢,这将严重延迟系统的升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8章开发新大陆
(全本小说网,。)
澳洲大陆,现在叫南魏大陆,或者叫南魏洲。
高顺等人到达的第一站却偏离了后世的达尔文市,而是到达了约瑟夫。波拿巴湾,高顺等人寻一河口靠岸,打开系统地图,发现东南方向有一大湖泊,西南部是高原,高顺感觉那里比较适合生存,且有河道连接湖泊和大海,便在河口处建设一小城。
高顺的印象中,南部和东部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其它地方不适合大面积开发,便沿西海岸继续南下,准备饶整个岛屿一圈。
高顺准备参照海南岛的经验,只要控制沿海地区,整个岛屿就归他所有,而不用去战领内陆地区,这省事不少;且现在他的系统地图能显示512公里的范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