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先是讲述了一遍平定平州辽东郡乌桓部落的经过;战争准备近两年时间,进行的极为顺利;峭王苏仆延战败自杀;俘虏乌桓部众达十万人,牛羊无数,已按照惯例处理完毕,乌桓人从此消失于历史舞台。
沮授最关心的是兵力,便问道:“战损多少?事后扩军多少?”
郭嘉道:“回主公,沮军师,由于州牧和军师准备充分,且有内应,又是突然袭击,打了乌桓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战损极少,可以忽略不计;战后扩军四万,全部为骑兵,只是暂时还处于训练期,武器装备还不全;这些新兵如何安置、驻防,尚等主公的命令。”
沮授又问道:“平州此前有多少官兵?”
郭嘉道:“为了迷惑乌桓人,此前平州兵力不多,仅有三万五千骑兵和三万步兵,不过至少有一万五千步兵可随时转为骑兵。”
高顺决定道:“调两万乌桓新兵去幽州,与幽州兵混编一下,否则,难以控制。”
“是,主公!”郭嘉立即记录下高顺的命令,准备会后起草文书。
高顺又道:“先介绍一下最新各势力的情报。”
“是,主公!”郭嘉开始讲述,他此前已整理好材料了,汇报的非常清楚,很有调理,众人听的很明白。
高顺又说道:“那说一下你与志才商量好的意见吧。”
郭嘉道:“主公,我们预计,董卓现在集结兵力,不是对付我们的,他肯定会在袁术和刘表发生大战的时候趁火打劫;他对钱粮非常渴望,对富足的荆州早已垂涎三尺了,他岂能错过如此良机?嘉与军师祭酒商量过了,趁董卓南下之机,冀州和青州分别抢占兖州和豫州,剿灭各路诸侯,凉州官兵进军益州,并州兵力监视洛阳的兵力,平州、安州和幽州的兵力作为机动,随时支援。”
现在大家皆知高顺与徐州的关系,不再把徐州列为对手;兖州由董卓占领三郡,豫州被四路军阀占领,益州已宣布,在戏志才和郭嘉看来,占领这三州,乃是车骑将军的权力。
沮授心想,怪不得高顺这么看重戏志才和郭嘉,原来他们的思路是如此的接近,都看出了董卓的目的,且都想做暗中隐藏的猎手,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至少比他略高一筹。
周飞问道:“奉孝,若是现在拿下兖州,那不就与朝廷的关系破裂了吗?你们准备如何应对?且如何对待陈王刘宠呢?强行平定肯定不行。”
郭嘉道:“破裂就破裂,我们兵强马壮,何惧之有?至于陈王刘宠,擅自养兵,已违背朝廷律法,岂能留他?”
高顺道:“哈哈,你们的野心太大,战争摊子铺的太广,几线同时作战,绝对不行。”
郭嘉笑道:“哈哈,主公,军师祭酒早就猜测主公会如此说,若是主公不愿意多线同时开战,我们计划,几路大军齐聚洛阳,清君侧,驱逐或者消灭董卓,控制朝廷,挟天子之威,灭不令之臣,平定天下,统一中原,还百姓一个平稳的生活环境。”
高顺立即拒绝道:“哈哈,这违背咱们当初制定的计划,且顺当初承诺过先帝,绝不能有如此之举。”他现在不想执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怕到时候皇帝会成为烫手的山芋,还没想好处理皇帝的办法,难道像历史上的曹操那样终生不称帝?
沮授虽说对大汉还有一定的好感,不过他对郭嘉的方案并不反感,而是对戏志才和郭嘉更加佩服;历史上,他也曾向袁绍提过类似的建议,这是平定天下最便捷的办法,于是支持道:“主公,奉孝之言甚佳,若是能迅速平定天下,则主公功过萧相、卫、霍等人,必将青史留名。”
高顺有系统的帮助,不需要借助皇帝的名份便能轻松的平定天下,他所想的是如何打压士族,扶持寒门,并做到政权的平稳过渡,且不影响到他的个人品德,所以暂时绝不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于是说道:“你们想的太简单了,谁都想青史留名,可是我们务必做到一击必中,而当前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董太师有超过四十万的军队,且皆经历过战火的考验,实力强大;我们兵力虽然不少,可是新兵占半,所以我们在实力上皆不占优势;其次,董太师处于守势,咱们进攻,便需要更多的兵力,且我们还要预留充足的兵力防范蛮夷,暂时在兵力数量上也不具备优势;第三,咱们不占大义,若是主动进攻洛阳,那与叛贼何异?所以,咱们还是执行当初的既定政策,逐步收缩战线,发展实力,逼迫董卓让出对朝廷的控制权,还政朝廷,交出兵权,退出洛阳,如此和平解决,避免战祸,乃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周飞永远与高顺站在一个立场上,支持道:“主公说的不错,现在仅有我们能牵制董卓,若是我们兵败,后果难料,所以我们务必有十足的把握方可行动,否则只能继续隐忍。”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1章高顺的腹黑
(全本小说网,。)
高顺的想法还没有定型,不过有两个条件却是必须的,首先皇帝不能死在他的手里,其次大汉不能亡在他的手里,余者皆可商量,至于如何达到这两个条件,顺利统一中原,最后称帝,还需要仔细合计。
郭嘉心中暗叹一声,主公还是太保守了,当初他和戏志才等人皆欲先占领中原地区,然后图谋边疆诸郡,而高顺却以先打击蛮夷为理由拒绝了,现在幽州、并州和凉州的蛮夷和叛军皆被平定,应大肆进军中原了,而高顺又嫌摊子铺的太大,真不知道主公是啥意图。
于是郭嘉直接问道:“主公,明年便是咱们计划中进入中原的时间了,不知道主公有何打算?”
高顺道:“现在先歇一会,晚饭后再商量。”
“是,主公!”
周飞安排晚餐后与高顺进入后院,先见见妹妹高凤和万年长公主。
沮授与郭嘉两人继续交谈,等候晚餐时间。沮授先讲述了一遍凉州战事的经过;郭嘉暗叹于主公高顺每次都是付出最少,却获得最大的战果;麹义的先登营果然不凡,这次经受住战火的考验了,相似的攻坚营、力士营和陷阵营肯定战力更强。
郭嘉赞道:“主公起名代表了主公的意志和目标,先前设了安北郡,现在有了西宁郡,此后肯定还会有南宁郡和安南郡。”
沮授笑道:“呵呵,主公的愿望是美好的,此前设了平州和安州,就是希望大汉平平安安,设西宁郡只不过是希望西部安宁稳定罢了。”
郭嘉反驳道:“沮军师差矣,主公不仅希望平安和平,更希望开疆扩土,否则就不会设定西县了,此后肯定还会有定北,定南和定东县。”
两人的话语交锋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沮授希望高顺做一位忠臣,保大汉平安,而郭嘉希望高顺开疆扩土,建立丰功伟业,他们这些谋士也能借机名扬后世。
沮授比郭嘉稳重,不想在这种事情上与郭嘉斗嘴,因为最终决策权在高顺手中,他们仅有建议权,而高顺是很有个人主见的人,一旦确立目标,很难更改。
于是,沮授转移话题道:“若是主公调集二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分四路大军,分别以先登营、攻坚营、力士营和陷阵营为先锋,占领洛阳易如反掌,还不影响边疆的防御,无奈主公不接受这个建议,不知奉孝还有何良策?”
沮授内心还是很支持郭嘉和戏志才提出的挟天子之威,灭不令之臣的策略。
郭嘉不以为意的说道:“哈哈,沮军师真乃忠厚长者,难道不明白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吗?早在去年之前,主公便一直反对进军中原,只有把价码提高,主公即便还价,偏差也不会很大的;若是按照沮军师的兵力部署,别说拿下洛阳,就是统一中原、平定全国,也非常轻松。”
沮授笑道:“哈哈哈,没想到奉孝年纪轻轻已如此市侩,难道你们不知道主公自有主意,且很难受外力影响?”
郭嘉解释道:“哈哈,沮军师见笑,嘉的市侩也是跟主公学的,主公可从不做赔本买卖的,否则,咱们北疆可不会如此财大气粗;且嘉如此做也是迫于无奈,总比坐等主公自己转变思想要强吧”
沮授非常尊重高顺的人品,一直信守起家时的承诺,信守对先帝的承诺,一直以来以边疆安全为重,以打击异族为己任,关心汉人的福祉,把百姓稳定幸福的生活放在首位;至今位高权重,兵强马壮,钱粮富足,依然不纳妾,不享受,不奢侈,坚守本心,不骄不躁,实在难得。
于是沮授道:“哈哈,既然奉孝对主公有此信心,那就不用过于逼迫主公了,他肯定已有统筹安排,否则仅仅养着这么多的官兵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主公不傻,不会白养这么多兵的。”
郭嘉道:“哈哈,看来沮军师对主公的实力还不清楚啊,不说别的,沮军师肯定熟悉陷阵营吧。”
“是的,此前主公为授配了四屯的陷阵营官兵为护卫,即便是普通的士兵,也足以胜任屯长之职,战斗力非常强,主公说过,把几处的陷阵营官兵集中使用,形成规模,战斗力会更强的。”
郭嘉道:“沮军师说的不错,现在冀州共十二屯陷阵营官兵,在典韦的统领下,能轻松的击败五千人的攻坚营,战力高的令人咂舌;据将军府长吏李孟文说,这样的陷阵营士兵,主公秘密培训了几千人,当前仅练好十二屯,若是全部放出来,中原诸侯谁能抵挡?且主公的秘密基地培养的骑兵更是了得,若是全部以主公的护卫组成一支骑兵部队,别说中原诸侯了,即便是蛮夷的骑兵,也绝非对手;就这样的实力,统一中原,沮军师认为还有难度吗?”
沮授此前估计高顺还有隐藏的实力,只是没想到隐藏的实力会这么强;主公有如此实力,确实该尽快进军中原,解救朝廷,平定诸侯,结束乱世;军师祭酒戏志才和郭嘉制定的策略非常好,他必须给予支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沮授说道:“奉孝晚上还需劝谏主公早日进军中原,若是解救朝廷,平定天下,主公之名,必将永垂青史。”
郭嘉无奈的说道:“哈哈,沮军师高看嘉了,嘉尽力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况且,主公文成武就,即便是现有的诗篇,也足以名垂千古了,岂会在意那些虚名?”
州牧府后院,高顺见完妹妹和万年长公主,她俩在这里过的很不错,心情很好,特别是万年长公主,气色好了许多,他便放心了。
随后,周飞又与高顺独处一阵,对郭嘉提出的策略表达了他的个人意见。
周飞支持高顺先占四周,后进中原的战略,徐州刺史陶谦已是自己人,徐州地盘已是盘中之物,占领兖州也不困难,成廉已暗中投靠,只是暂时不能公开,否则让中原诸侯感觉恐惧而联合。
周飞希望以广陵郡为基地,趁袁术与刘表发生战争的时候,突袭袁术后路,抢占九江郡和庐江郡,提前在中原布局,达到围困豫州的目的。
周飞建议把秦关秘密派往扬州江东地区,以黄巾军的形式抢占地盘,且能起到锻炼水军的目的。
高顺心中暗喜,感觉周飞的建议非常好,若是他占领益州,暗中控制扬州,让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