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宁郡的官吏以及下属各县官员的任命皆有韩遂自主决定,西宁郡也不用缴纳税收,只是名义上归服朝廷。
高顺接到黄衍传回来的信,立即沮授安排,先由州牧周飞任命韩遂为西宁郡太守,随后再上报朝廷;同时安排出金城郡太守以及各县官员。
金城郡郡治从允吾县搬迁到榆中县,并把勇士县和祖厉县划归金城郡管辖。
榆中县和勇士县的人口不用搬迁了;并在勇士县和榆中县的东南方向,成立定西县,安置从西宁郡搬迁来的汉人百姓,也归金城郡管辖。
麹义因战功,被高顺提升为杀虏将军,仍兼任护羌校尉,负责对金城郡、陇西郡、汉阳郡和西宁郡羌人的管理,驻守大夏县;所辖步兵增加五千,包含庞德的三千步兵,所辖骑兵增加四千。
麹义成为高顺势力的黄忠和李强之后的第三为杂号将军,有着崇高的荣耀。
沮授对高顺更是佩服,韩遂出乎意料的同意了高顺关于地盘的强硬要求,和平收复金城郡,打通与雍州的联系线路;凉州诸郡暂无后顾之忧。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9章中原巨变
(全本小说网,。)
金城郡的事情已定,韩遂所部开始搬迁,高顺派去的地方官员开始接受各地政权,并开始运作,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
对于金城郡的驻军,高顺与沮授商量好久才定下来。
金城郡地跨黄河东西,高顺把郡治设在河东的榆中县,并把勇士县和祖厉县的部分地盘划归金城郡,又设立了定西县,明显把重点放在了黄河以东地区;西部的金城县,作为郡治之西的安全屏障。
若是按照高顺规定,边郡仅有两千五百骑兵和三千步兵的兵力,金城郡的兵力绝不够用,除非放弃河西地区的防御。
按照沮授的想法,若是韩遂再次反叛,河西几县即便驻守大军,也无济于事,白白成为牺牲品,还不如不驻兵,或者少驻兵,仅仅作为侦查之用;像允吾县,即便驻守三千骑兵,若是韩遂反叛,县城也会被一鼓而下,白白损失三千官兵,得不偿失。
高顺却不这么认为,好不容易取得的地盘,若是不驻军,这些地方很快便成为蛮夷的牧场,等于壮大了蛮夷的实力,不利于将来剿灭他们,所以,河西五县绝不能放弃。
仔细思虑之后,高顺决定重点建设金城县对岸的枝阳县,作为河西五县的经济中心和军事中心;在允吾县、允街和令居等四县,各驻守一个部曲的骑兵,维持当地秩序,并负责警戒西宁郡的蛮夷;在枝阳县驻守大军,随时支援其他四县,或者坚守待援。
枝阳县在黄河北岸,能非常方便的从金城县或者榆中县得到补给和支援。至于河西五县的汉人百姓,乐意内迁的便内迁,不愿意内迁的继续在原地居住,全凭自愿。
沮授品味着高顺的方案,感觉比他考虑的要全面很多,枝阳县面河而建,若是继续加高加固,加强防御,即便驻守少量的官兵,韩遂来攻,也能坚持到援兵的到来;在河西有这么一个桥头堡式的坚城作为落脚点,便于组织对河西的支援或者反击,对韩遂有着很大的震慑力。
对于驻守人员,高顺决定调驻守萧关的孙观为中郎将,驻守枝阳县,负责金城郡河西五县的防御,配备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的兵力。
本来高顺想调走麹演去雍州或者去萧关担任别部司马,沮授反对,怕削弱了麹义的力量,不利于三郡的稳定,也担心影响到麹义的情绪。
高顺知道麹义性格高傲,怕他想不开,便接受了沮授的建议,另调李蒙为萧关守将。
随后凉州地区兵力调动不断。
孙观单身来到狄道县,被任命为中郎将,接收五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前往金城郡驻扎;李蒙被任命为萧关守将,只身前往萧关,接管孙观的部队;马腾被任命为军司马,接管李蒙的五千骑兵,总兵力达到一万,调武关驻守;此举是将李蒙和他的军队分离,便于对李蒙和他原辖军队的管理。
别部司马庞德被调回狄道县,被任命为中郎将,所辖官兵增加五千骑兵,调冀州驻扎,归李强指挥,所辖官兵的家属一起前往冀州安置。
中郎将臧霸和范财的兵力各增加五千人,达到一万五千人,在军司马的率领下从狄道县出发,分别前往冀县和华阴县;高顺计划,等凉州的这三郡稳定之后,范财便没有继续在冀县驻扎的必要了,可调回长安驻守,那时,只需加强陈仓城的驻军,既就近可支援武都郡,也可随时支援西部三郡。
陇西郡和金城郡的都尉皆为系统高级武官,各辖两千五百骑兵和三千步兵;两郡太守以及各级文吏、县令等也是系统官员。
黄衍由陇西郡郡丞改任沮授的参军,接替杨会的位置;高顺主要考虑到他曾是叛军的主要文官,不放心把他放在陇西郡,另外,考虑到他的年龄和阅历,足以承担凉州外事,算是废物利用;能离开凉州蛮荒之地,且便于接近州牧和军师,此后机会多多,前途更加光明,黄衍欣然接受。
杀虏将军麹义到大夏县驻守,增加五千步兵和四千骑兵,实力更加强大。
高顺加强麹义所部力量还有一个目的,若是韩遂以后敢于反叛,麹义可率军从南线直插湟中地区,打击韩遂的老巢,切断他的归途;短时间内,他的主要目标乃陇西郡南部的白马羌以及郡内的诸多羌人小部落。
所俘虏的韩遂的官兵以及先零羌和北地羌的青壮,被安排修筑、平整、扩宽从榆中县,经定西县到冀县的大道;他们在凉州服五年苦役后将被安排为军屯;所清缴回来的先零羌和北地羌的部民中的老弱杀掉,妇女优先婚配麹义的官兵,剩余女子和少男少女皆被卖往内地为奴;至于那些中年女子,则被当做军营仆妇,或者婚配给当地单身的汉人百姓。
高顺的举动,旨在消除蛮夷的繁殖机会,加速与汉人的融合;并严令麹义和各郡太守、都尉,此后务必按照此法执行,相信蛮夷数量会越来越少,且与汉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一直陆续进行的是士兵及其家属的搬迁。
按照现有的军事编制,骑兵军司马下辖四个或者五个部曲,两千多人,连同家属内迁,每个军司马所辖官兵的家属被安置到一个县内,由县令安置,胡汉杂居,这样便于管理和统计;骑兵皆去长安城驻扎,在那里将接受更全面的训练。
到九月,高顺和沮授陆续收到周飞传来的信息,中原局势巨变,两人顾不得当地事务,急急的返回长安城;郭嘉接受戏志才的派遣,在赶往长安城的路上。
让高顺欣喜的是鲁肃已控制广陵郡局势,水军在大都督高伟的支持下已初具规模,控制长江下游、广陵郡范围内的水面。
兖州和徐州局势稳定。
扬州江东处于稳定状态,刘繇和笮融达成协议,和平共处,共同抵御江北的袁术。
豫州形成四家诸侯和平共处的局面,陈国国王陈宠的突然崛起,令高顺大感意外。
现在,全国的注意力皆放到扬州袁术与荆州刘表的战争上,不管双方胜负如何,中原地区的平衡都将被打破。
军师沮授已通过简单的情报,对事情有了通盘了解,问高顺道:“主公对袁术和刘表的战争有何看法?”
回忆历史上的事情,联系现实情况,战争都难以避免,于是高顺笑道:“哈哈,袁家的霸道有目共睹,袁术占有扬州两郡,四面皆敌,抢夺荆州地盘是唯一的选择,不知军师有何意见?”
沮授道:“主公说的不错,袁家早有图谋荆州之心,只是被刘表捷足先登,袁术岂能罢休?且刘表协助刘繇在江东站稳脚跟,也是从袁术口中夺食,袁术愈加痛恨刘表;现在袁术仅有两郡之地,向南有大江阻隔,向东是徐州,有主公的支持,他肯定不敢大举进攻,向北是豫州,混战不堪,唯一的出路便是荆州,只需打败刘表,他便鱼龙入海,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高顺却看出了问题的实质,更深层次的内容,便说道:“哈哈,军师,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所有人都能看到,问题的实质不会如此简单?”
“主公有何高见?”
高顺意味深长的说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原大变在即。”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60章郭嘉的野心
(全本小说网,。)
沮授会心的一笑道:“主公是要做螳螂还是黄雀?”
高顺笑道:“哈哈,咱们可是最精明的猎手,不管螳螂还是黄雀,都逃不出我们的手心。”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现在他还看不透董卓的布局,不敢明确他的目标,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渐完善;幸好这次亲自出马,稳定了凉州局势,暂无大的后顾之忧,且壮大了自身实力。
“主公看出什么问题了?”沮授不解的问道。
高顺道:“根据传来的情报看,董卓在调集大军,收缩兖州兵力,重点部署洛阳兵力,动作不小,肯定有深意,他的具体目的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感觉他肯定没安好心,要知道李儒的智谋非常人能及,往往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必须早做安排,避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的仓促应付。”
沮授又问道:“主公有何决定?”
高顺道:“暂时还不急,等到达长安城,估计郭奉孝也该到了,先听听他与志才的意见以及最新情报,再商量决定吧。”
沮授在个人问题上很感激高顺,授予他在凉州很大的决断权,并对他的家族非常照顾,且儿子也被安排到田丰手下担任参军,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不过对于人事安排上却对高顺有些不满,他感觉资历最老的程立、田丰和他,皆被外放,而将军府却由戏志才和郭嘉两人主持工作,更对他俩特别看重,位在他们三人之上,即便年龄比他们俩更长的审配和郭图,要么被外调平州任军师,要么专管外事,受重用程度差距非常明显,让他郁闷的是郭嘉竟然未及弱冠。
还不满的是,高顺任用的州牧皆为二十出头的人,周飞和房良两位帝婿先不说,并州牧、幽州牧、平州牧和安州牧,皆为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雍州牧程武年龄最大,也未满三十岁;大部分郡的太守、都尉、郡丞和主薄等也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且皆为寒门出身,这严重压制了士族的扩展,与士族的矛盾加深,对立难以避免,且易让其他州郡的士族产生敌视心理。
看这沮授的脸色,高顺问道:“沮军师,现在各州力量对比,凉州实力最强,你还有什么不满?”
沮授思维敏捷,意识到走神了,忙顺着高顺的话题道:“主公,授就是为如此多的官兵而担忧,单说薪俸就不是凉州能承担的起的,更不要说其它费用了。”
“哈哈,这都是小事,些许费用,将军府还能承担的起。”
待高顺回到长安城的时候,郭嘉早已到达等候了。
高顺不顾旅途劳累,立即召集周飞、沮授等人召开会议。
郭嘉先是讲述了一遍平定平州辽东郡乌桓部落的经过;战争准备近两年时间,进行的极为顺利;峭王苏仆延战败自杀;俘虏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