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谦上书朝廷,推荐公孙瓒为豫州牧,护送文书的骑兵,不敢经过战火弥漫的兖州和豫州,而是经过鲁国、东平国,到达东郡,然后折向西,经河内郡抵达洛阳,绕了一个大圈,耗费的时间比较长。
董卓问道:“文优对此有何看法?”
李儒沉思一阵后说道:“太师,这是陶谦想甩掉公孙瓒这个包袱,同时避免客大欺主,这一定是冠军侯为其出的好主意啊。”
董卓冷笑一声道:“哼,打的好算盘,朝廷可不是他们想用就用,想踢开就踢开的,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诡计得逞。”
李儒仔细想了一下,笑道:“太师,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估计冠军侯是想借此提醒我们。”
“何意?”
李儒仔细解释道:“太师,豫州地盘狭小,已有四路诸侯,若是公孙瓒再加入豫州,便有五路大军,而豫州人口和地盘有限,为养活大军,肯定会自相残杀,这对我们来说岂不快哉?”
“若是他们团结起来,一致针对我们,如之奈何?”董卓有些不明白李儒的意思。
李儒道:“太师,现在袁绍和袁遗算是一股势力,曹操算是一股势力,韩馥也算是一股势力,若是公孙瓒再加入,四股势力势均力敌,相互提防,谁都不会接受他人的领导,肯定不会团结在一起。”
“何以见得?”
李儒道:“太师,若是能团结的话,现在他们就该团结起来了,可是现在的曹操、袁绍和韩馥还是各自为战,而公孙瓒更是不甘屈居人之下,否则的话早就投奔冠军侯或者陶谦了。”
“难道就这样便宜了陶谦村夫?”董卓心有不甘的问道。
李儒道:“太师,陶谦采取柔和的施政策略,很得徐州官民的爱戴,对徐州的控制比较完善,且徐州太远,与我们不搭界,暂时没法对付他,只能先稳住他,等收拾完豫州,便可对攻打徐州了,此时需忍耐一番。”
“难道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坐等他们变强?”
李儒耐心的解释道:“太师,我们不对付徐州,却可以对扬州动手脚,袁术只是名义上完成了对扬州的控制,有效控制的只有九江郡和丹阳郡;袁术的扬州刺史也是自封的,名不正言不顺,我们可以任命新的扬州牧,让他们相互内斗,而无暇北顾,我们只需坐看好戏便可;哈哈哈,我们还要谢谢冠军侯,是他的主意提醒了我。”
现在的董卓,可比历史上相同的时间滋润许多,不用顾忌凉州叛乱,不用担心北疆异族为祸,还有荆州、冀州和青州三州上缴税赋,控制司隶俩郡和兖州四郡,还能经常劫掠豫州,非常富庶,官兵的凝聚力非常强;他现在担心的是关东诸侯的地盘太稳定和平了,希望的便是天下大乱。
李儒如此说,让董卓心情大好,不过他更贪心,问道:“何不用相同的办法对付徐州?”被陶谦利用,董卓还是耿耿于怀,心有不甘。
李儒摇摇头,反对道:“太师,陶谦原来邀请公孙瓒和刘备驻守沛县,便是防范我们和其他诸侯,现在他敢有恃无恐的甩掉公孙瓒,肯定有所依靠,儒估计徐州已与冠军侯达成秘密协议,当前我们还不宜得罪冠军侯,所以还是不要招惹徐州为好。”
董卓心情瞬间变差,哪里都有冠军侯的事,不过高顺的实力过于强大,不是他能招惹的,只能忍下。
过了一会,稳定了一下情绪,董卓又问道:“文优,那派谁为扬州牧为宜?”
李儒道:“只能派文臣,而不能派武将,否则将来发张壮大了,又是我们的一大劲敌。”
董卓点点头,同意李儒的意见,示意他继续说。
“扬州士族遍布,实力非常大,必须派一名颇有声望者方能整合各方力量,与袁术对抗,否则被袁术一击而灭,是打击朝廷的脸面。”沉思了一会,李儒接着说道:“综合以上考虑,儒认为刘繇颇为适合。”
刘繇,156年生人,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汉室宗亲,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原兖州刺史刘岱之弟。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任郎中,授任下邑长,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辟司空掾,除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于徐州。
刘繇颇有勇武,十九岁时因为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繇为搭救其堂叔,召集十多人混进贼窝,趁隙将盗匪头目斩首成功救出堂叔后而出名。
刘岱是被牛辅残杀,与董卓势力有很大的仇恨,于是董卓立即反对道:“不可,若是刘繇实力发张壮大,肯定与朝廷为敌。”
李儒笑道:“哈哈,太师多虑了,袁术岂能容忍刘繇发展壮大?且此举可彰显朝廷和太师的大度,有容人之量,定能博得一部分人的好感。”
董卓还是不同意,说道:“不若把曹操调到扬州为州牧,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且他现在的实力发展太快,以至于颍川太守魏续和南阳郡太守杨整、中郎将段煨等人都对其无可奈何,将其调离可减轻我们很大的压力。”
李儒反对道:“太师,曹操实力发展过于迅速,其手下的夏侯渊、曹仁等人皆为出色战将,无人能敌,魏续和杨整两人智谋一般,武艺平平,岂是曹操的对手?而中郎将段煨只求自保,不愿进攻,所以才成就了曹操;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曹操的潜力,好不容易才将他们围困在豫州狭小地带,让他们相互内斗,岂能轻易放他们离开,否则,曹操便有龙入大海之势,此后将更难控制。”
李儒是绝对不想放曹操离开,否则便是放虎归山了,定要将他们困死在豫州。
董卓担心的问道:“曹操实力壮大,离洛阳近在咫尺,此后必为一患。”
“哈哈,太师多虑了,洛阳几大关口皆由凉州猛将驻守,岂容曹操威胁到洛阳的安全,就让他们在外相互争斗吧,反正是消耗的奉先的嫡系兵力,这对太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过奉先也是虎狼之人,不宜长时间在外地为官,否则野性起,将难以控制,儒建议尽快将其调回京师,严加看管;且此举也是减轻对豫州的压力,配合公孙瓒的上任,让他们安心内斗,我们好坐收渔利。”
董卓沉思一阵,感觉李儒的计策,考虑的比较全面了,便批准了李儒的建议,任命公孙瓒为豫州牧,让豫州几路大军相互内斗;任命刘繇为扬州牧,让其与袁术相互内斗,分化袁术在扬州的实力;调吕布回京,任命成廉为济阴郡太守,既然减轻对豫州的军事压力,又能分化吕布的实力。
至于让董卓担心的曹操,暂时只能先将其困在豫州。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93章幸运的刘备
(全本小说网,。)
一 话说刘备狼狈的逃出徐州,一路不停的奔波,直到豫州辖区,才感到安全;所辖骑兵仅剩一千五百人,士气低迷;沿着豫州的南部,一路向西赶去,准备借道荆州南阳郡前去洛阳。
豫州的军队皆在北部与董卓的军队对峙,南部空虚。
这么一支实力强大的骑兵入境,立即引起了豫州地方官员的震惊,立即向袁绍汇报。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刘备宣称他是广陵郡太守,曾参加过诸侯会盟,现在前去拜见盟主。
袁绍好大喜功,刘备来投,让他倍有面子,急令地方官员提供粮食等便利条件。
所以刘备等人一路畅通无阻。
由于战争连连,各军阀不断招兵买马,需要大量的财力,各地方官员不得不横征暴敛,方能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官差蛮横无理、盘剥敲诈、借机自肥,更加剧了百姓的负担,总的来说,豫州百姓民不聊生,极为艰难,卖儿卖女者时有发生,易子而食者也不鲜见;地方豪族趁机落井下石,让老百姓更没有活路。
豫州百姓大量逃离,要么逃往徐州,要么逃往扬州;地方官员严防死守,宁愿百姓被饿死在辖区内,也不希望他们逃亡外地。
所过之处,满目荒凉,很多耕地已是荒草丛生而无人耕种,不时遇到逃难的人群以及饿死或者病死在路边的百姓,曾经富庶无比的豫州,如今衰败到连当地百姓都养活不了。
看到那些目光空洞、骨瘦如柴的百姓,让人黯然伤感。
刘备很想挽救他们,可是现在他自身都在逃难之中,前途难测,又如何能带给他们安稳的生活呢?
按照刘备和简雍的计划,一切非常顺利,八月底,渡过汝河,到达汝阴县,众人暗送一口气,剩下的几条河就比较容易渡过了。
九月初,众人到达固始县,休整一天,带好辎重,刘备带领部队,突然折向西南。
徐盛带领一个部曲的骑兵在前开路,刘备与简雍带领部队在后。
大军直奔新蔡县方向。
徐盛先率军过河,占领新蔡县城;刘备率领大军随后赶到,接管了新蔡县的县令之职。
先是开仓放粮,挽救处于危难边缘的百姓,然后是招兵,刘备认为,若是兵力不强,即便到达洛阳也得不到重视。
由于刘备宣扬他乃汉室宗亲,且行仁义之举,周边活不下去的百姓蜂拥而至。
徐盛亲自挑选,要求非常严格。
让刘备大喜的是,一青年竟然与徐盛战至不相上下,立即让人喝止住他们,把青年招到跟前,徐盛继续招兵。
“拜见使君!”青年立即向刘备行礼。
“哈哈哈,快快请起,坐下谈!”刘备看人的水准还是很高的,这人与徐盛打的看似不相上下,不过他显得非常轻松,而徐盛却非常吃力的样子,估计武艺远在徐盛之上,这对落难的刘备来说,真是意外之得。
“谢使君!”
待青年落座后,刘备问道:“军营重地,为何打斗?”
“使君招兵,可是那位军官嫌我不够年龄,故此小小比试一场。”
刘备心中大喜,还不到十八岁就这么厉害,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又说道:“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是,使君,我姓陈名到,汝南人,父母亲人皆饿死了,现孤身一人逃难至此,希望使君收留。”说着,陈到起身对刘备一拜。
孤身一人,无牵无挂,刘备非常高兴,决定道:“哈哈哈,好,看你年纪不大,武艺了得,以后做我的护卫,你可愿意?”
陈到大喜,忙拜道:“到拜见主公。”
“好,此后你便做为护卫队长吧!”
“是,主公!”
刘备又安排道:“可从现有的兵丁中选拔一百人,作为你的手下,担任护卫之职。”
这个时候的刘备还不出名,不会认为陈到是其他势力安排的密探,即便安排密探,其他实力也不会安排一个未成年人,且武艺如此高强的人,这样的青年,在任何势力都会被当做宝贝级别的亲信去培养,这白白便宜了他刘备。
“是,主公!”陈到大喜,一来便成为屯长了。
护卫的薪俸更高,危险性相对要小一些,不过主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以命相搏,故此最重要的是武力和忠诚。
更让刘备感到幸运的是,陈到不仅识字,还能写一手好字,简直是文武全才。
陈到选人的标准很严格,就一百人的名额,他可不想浪费了;首先要求是单身的,无家属拖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