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高顺 >

第223部分

汉末高顺-第223部分

小说: 汉末高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由李强培养一番,绝不能埋没了这棵好苗子;桃园堡现有的一万多骑兵和家属,由张辽率领去冀州。

    马贵做了一下变通,从雁门郡的骑兵中调一万归张辽率领到冀州,桃园堡的一万多骑兵保持不变,这样的话可减少调动军队的麻烦,高顺应允。

    到时候马贵也会前往冀州,桃园堡留有赵雄和张辽,便足以应付所有的事情了;至于戈虎,此后还是跟随李强,保护李强的安全尤为重要。

    至于桃园堡内的军官家属,高顺也会安排他们陆续前往各地,与他们的家人团聚,此后便住在一起,预防他们把这当成人质看待,影响大家的士气,或者对高顺有产生不好的看法。

    马贵再一条建议是关于陷阵营的,现在陷阵营被分成三部分,每部分只有4屯,根本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战力,纯粹是浪费,马贵建议把三部分陷阵营调回冀州,并把典韦和裴元绍调回来,他们仅作护卫太过浪费;麹民的攻坚营调给房良指挥,那里将来面对徐州、兖州和豫州作战,对付的是步兵,重步兵更能发挥出恐怖的战斗力;为了平衡,给程立、田丰和沮授每人配备一个部曲的高级步兵和一个部曲的初级骑兵做护卫。

    高级骑兵数量太少,还不足以给他人配备,只能留作高顺的护卫。

    马贵又建议扩大商贸,现在不在顾忌朝廷的看法了,可以加大对精盐、茶叶、棉布和玻璃片、玻璃杯的销售力度,趁大乱钱从中原地区搜刮一批财富,同时,此后贸易的中心将转移到冀州,桃园堡主要面对安州和河西三郡以及并州北部的雁门郡。

    高顺给予的答复是现在正在考虑,等考虑成熟后会立即执行;自从上次升级之后,系统可以合成匠师级的商人,高顺通过试验,他们的水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仅能满足郡县水平,至于以前的初级商人,仅相当于学徒水平;高顺现在考虑的是由他掌控全国贸易呢,还是将功臣分封各地,建立大的家族,把商业交给这些家族负责,让他们作为新兴家族,来对抗现有的士族,他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马贵又建议高顺尽快消灭辽东郡的乌桓人,这样的话北方的蛮夷将会被一扫而空,此后可以全力争霸中原,不再有后顾之忧。

    高顺准备与戏志才协商后再做决定;之所以在此前没有急着消灭辽东郡乌桓,主要是因为辽东郡乌桓还算老实,其次是现在即便消灭了辽东郡乌桓,在棉花还没有大量推广的时候,也不可能大量移民,且现在幽州、并州、青州和冀州还有大量荒地需要人开垦耕种,根本没有移民辽东的需求。

    最后,马贵请示如何对待魏郡太守公孙瓒,现在李强在魏郡郡治邺城有四万多骑兵,而公孙瓒在魏郡的军队实力也非常强横,收服的难度很大,最近与李强所辖的军队产生过几起摩擦事件,背后肯定有公孙瓒的支持;现在要么消灭公孙瓒,收编他的部队,要么驱逐公孙瓒,让其带领本部官兵离开,冀州户籍的官兵必须留下。

    高顺记得,前世公孙瓒发展成实力强大的军阀,袁绍凭借冀州之力只能与他打成平手,若不是他杀掉幽州牧,引起众怒,胜败尚难预料;即便如此,袁绍也是在联合乌桓骑兵的情况下才将其消灭。

    现在高顺对公孙瓒的情况还不清楚,准备找郭嘉了解公孙瓒的情报后,再与戏志才等人一起协商公孙瓒的问题。

    随后,马贵又汇报了一些中原的情报,东郡太守桥瑁似有起兵反抗朝廷的打算,兖州和豫州的州牧、刺史、太守等联系密切,且派人联络房良和周飞二人,希望他们出兵洛阳,维护朝廷颜面,中原地区将要大乱,务必提前做好应对准备。210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49章公孙瓒的烦恼

    (全本小说网,。)

    随着戏志才和郭嘉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他们俩的身体越来越壮实,已没有胸闷气短的症状,饭量大了很多,精力非常旺盛,不仅高顺心中为他们感动高兴,他们俩人内心也非常高兴,感觉非常幸运,神医不亏为神医。

    郭嘉的母亲看到儿子的气色越来越好,特地去了一次太平乡的医堂,当面向神医华佗表示感谢。

    他们也了解到,连黄叙多年的重病都被治疗好了,原来连喘气都困难,现在却生龙活虎,且能修炼武艺了;他俩对华佗的医术更加充满了信心。

    华佗也非常高兴,又传授他们两人练习五禽戏,以强身健体,并不失时机的多次暗示戏志才和郭嘉,为了给他们治疗,每人花费千金以上,更令两人对主公高顺感激不已。

    华佗最近一直在思索,这次从主公高顺手里勒索点什么好东西呢?要知道,上次有了高度酒,用于清洗伤口,以及用沸水消毒棉布的办法,使得战场上受外伤官兵的存活几率大大增加,这可是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啊。

    高顺把戏志才、郭嘉喝马贵招来,一起讨论马贵的几条建议。

    戏志才非常支持扩大商业贸易,积累财富,他对财富非常渴望,未来战争打的是钱粮,拼的是财富和人口,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好随时进军中原地区。

    现在不能发动对辽东乌桓的战争,边疆以稳为主,精力要集中到当前中原乱局上来,一定要趁乱获得足够的好处,不能因为小小蛮夷而影响夺取中原的大计;等夺取了中原地区,小小辽东乌桓,翻手间便打残,不足为虑。

    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是戏志才一贯的思想,也是当时世人的一致观点。

    郭嘉更是提出,可以扩大精盐、玻璃等贸易,但是务必压缩对中原地区的粮食贸易,只能进不能出;这是配合高顺吸引百姓前来投靠的一大前提,且能大大减弱中原地区未来军阀的战争潜力;高顺对此非常赞同,与马贵的想法差距不大。

    戏志才的观点,当前最紧迫的是如何处理好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加强对辖区的统治,稳定后方,逐鹿中原。他也意识到,在董卓和袁家的一系列措施下,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必须提前做好战争准备,占得先机。

    冀州不同于其他几州,拥有数量更多的大族,且在地方有很大的影响力,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得他们对抗官府,甚至有反叛的可能。

    马贵的看法是缴抚并举,对有异心者,必须强力镇压,对投靠者可以给予一点好处。

    对此,高顺并不担心,现在他手中还有一张底牌没有暴露,那就是太行山里秦关的黄巾军,若是有并州、冀州和幽州的大族敢背叛,可借助秦关的手将他们除去。

    见高顺不以为意的态度,戏志才的内心有些不满,郭嘉对此却毫不在意,现在高顺兵强马壮,岂能惧怕单个的大族反叛?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立场和出身不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不同;戏志才乃士族出身,虽然是衰败的士族,那也是士族,当然希望高顺能与士族和平相处了。

    高顺关心的重点是如何对待魏郡太守公孙瓒,至于桥瑁联合诸人对抗董卓的事情,高顺并不陌生,他判断,应该与历史差距不大;那是袁家和士族的游戏,他却不想参与其中,为他人做嫁衣,只需坐山观虎斗便可。

    戏志才建议高顺,年前便要前往冀州,就任冀州牧;对于公孙瓒,能收复便收复,否则只能歼灭或者驱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与高顺和马贵的观点相似。

    公孙瓒,字伯珪,来自偏远的幽州辽西郡。他的家世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母亲出身卑贱估计是小妾,连带着影响了他的身份,使他只能当个州郡小吏。

    但公孙瓒本身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人长得英俊潇洒,声音洪亮有力,记忆力超强,反应又快,且非常忠义;郡守对其相当欣赏,便将女儿嫁给了他,使他身价倍增,也有机会拜大儒卢植为师。

    刘备第一次见着这样一位出色的同窗,深深为之着迷。

    公孙瓒也很喜欢这个闷骚型的小弟,两人便走得很近。好景不长,没多久公孙瓒便回辽西属国当官去了,不过两人这段非比寻常的关系,却成为之后刘备出道的重要基础。

    几年之后,刘备已经长大成人,他的确是有些本领,人长得够高大,相貌够特别,会做人,会说话,喜欢和一些“豪侠”来往,以他的个人魅力,一下子便吸引了涿郡附近的“少年豪侠”争相投靠;尤其是他身上有一种莫名的亲和力,加上他自称皇室宗亲,让许多人乐于死心塌地地跟随他;其中最坚定的跟随者便是涿郡的简雍耿雍,对刘备充满了信心,不离不弃。

    由于高顺的到来,强势崛起,建立了强大的幽州军,轻松剿灭了幽州和冀州的黄巾贼,使得刘备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其后,公孙瓒就任辽东属国长吏,在都尉宗员的支持下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刘备带领他的伙伴,到辽东属国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

    公孙瓒被调往凉州,刘备等人跟随前往,希望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

    随后,公孙瓒获得大将军赏识,顺利投入大将军门下,有了坚强的后盾,不管是官职还是军队人数,都在急速提升,刘备在公孙瓒势力中的地位也在水涨船高。

    后来,在大将军何进的安排下,公孙瓒被朝廷任命为魏郡太守,成为大将军的外援,刘备又跟随到魏郡,当时他已是别部司马的官职了。

    在冀州,公孙瓒与州牧兼太尉刘虞相处的还算不错,公孙瓒负责对辖区内的黑山军进行狠狠的打压,刘虞负责招抚、安置;两人紧密配合,一文一武,使得冀州魏郡和赵国的黑山军陆续出山,接受官府的招安,被安置到各地垦荒种地,落户为民。

    公孙瓒也在对付黑山军的过程中,不断收编投降的黑山军,实力不断壮大;他原来的官兵都是经历过凉州对羌人作战的老兵,对付黑山军这些乌合之众,自然手到擒来,轻松之至。

    刘备借机发展,手下的官兵也发展到五千人之多,有了一定的实力。

    以公孙瓒和刘备的性格,岂能屈居人之下?他们当初即便选择了投靠大将军,也仅仅是为了获得自身发展的条件,并不是真心投靠,否则,后来大将军调公孙瓒入京的时候,他便不会借故拖延了;所以,他们更不会投靠冠军侯高顺,岂能甘愿做一带兵打仗的将领?他们野心勃勃,定要在乱世中闯出一份属于他们自己的基业。

    大将军意外被杀,洛阳一片混乱,公孙瓒被惊吓一场,心中暗道庆幸,幸亏没有进京。

    不过随后朝廷的调整,却让公孙瓒陷入了困境,内心非常烦恼,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朝廷调刘虞入朝担任大司马,并任命冠军侯高顺为冀州牧,随之,高顺便命令李强带领四万多骑兵到魏郡驻扎。

    让公孙瓒感觉到了庞大的压力和威胁,他非常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冠军侯高顺一定不会像刘虞那么好对付。

    到十二月,还有从北地郡调来的骑兵和家属陆续到达,加上高顺任命的太守和都尉逐渐接管冀州各郡的军政,让公孙瓒如坐针毯。

    对刘备来说,只要有兵,他能随时撤离这是非之地,去别处发展;对公孙瓒来说,却不想轻易放弃好不容易获得的地盘,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