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高顺 >

第177部分

汉末高顺-第177部分

小说: 汉末高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佗把黄叙放到高背椅子上坐好,高顺忙取来另外一张椅子,让华佗坐在黄叙的对面。

    华佗先是仔细的端详黄叙一阵,看其面色,观其口舌,听其呼吸,又仔细为其把脉,期间还不断咨询相关信息。

    黄忠夫妻和三位中级医生分别仔细回答。黄氏神情非常紧张,脸色有些白,双手紧紧的抓着黄忠的胳膊不放。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华佗脸上终于露出难得的笑容,众人见此,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想来神医已有医治之法。

    华佗站起身来。

    黄忠立即向前一步,一礼后关切的问道:“神医,病情如何?能否医治?”

    华佗笑道:“哈哈,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如论老夫医术如何,皆无回天之力;若是君侯的家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高顺忙说道:“请神医明示!”

    华佗没有理会高顺,而是转过身来,看着三位中级医生问道:“看来三位医术不凡,对病人的滋补非常正确,用量把握的也很到位,为何没有为其下药医治呢?”

    其中一位医生尴尬的解释道:“当初我们判断为风寒之症,可是很多表现却与风寒的症状相悖,故不敢盲目用药,只能先温养其身,稳住病情,调理身体,等待神医的到来。”

    华佗赞许的点点头,继续道:“同样是风寒,有人吐黄痰,有人吐白痰,有的是受热风、潮湿影响,有的是寒风、冰冷所致,有人内虚,有人却内热,很多症状皆是相悖,必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你们诊断的很正确,只是还不够仔细,日后若是多接触病例,仔细归纳总结,皆可成为一代名医。”三人皆二十多岁的样子,能有如此医术,已非常难得,华佗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我等谢过神医夸赞!”

    华佗笑道:“其实你们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此子身体虚弱,滋补身体后方可用药,老夫医治,也需要先进行温养一段时间的身体,然后逐渐增加用药量,否则其身体承受不起,反而坏事,你们这样做,省去了老夫的许多麻烦。”

    三位中级医生听华佗如此说,脸上顿时露出了放松的笑容。

    华佗转向高顺道:“哈哈,从滋补药单上看,只是温补身体,每日耗钱便要上万,若是医治,耗钱更多,君侯财力充足,些许药费不值一提,一般家庭岂能承担?”

    黄忠夫妻听华佗如此说,心中大惊,幸亏他们来到桃源堡,否则的话,即便寻得神医,他们也无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药费。

    高顺忙道:“请神医开药。”

    “好,君侯稍等!”能医治一位疑难病患者,华佗心情也很好。

    早有下人预备好了笔墨白帛。

    黄氏向前,激动的抱起黄叙,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叙儿有救了,叙儿有救了。”

    黄忠也悄悄擦擦眼角的泪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苍天不负有心人!

    高顺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在华佗开完药后,高顺立即命令三位中级医生抓药、煎药。

    随后邀请华佗去前院,设宴为其压惊。

    华佗推辞道:“谢过君侯美意,老夫还要观察病情,还是与三位坐堂医一起居住、食宿为好。”

    高顺感觉以后的时间还长,不急于一时,便同意了他的要求,安排华佗与三位中级医生住在一个小院内,并交代三位中级医生,一切食材、药材充足供应,务必保证神医满意。

    病情诊断清楚了,药材供应及时,且都是上等药材,在华佗的精心治疗下,黄叙的身体日渐见好。

    三日后,脸色已变的红晕起来,不再是以前的苍白色;五日过后,已能小跑,且不再大喘气,呼吸顺畅许多,他不再难受。

    黄忠夫妻一改往日愁眉不展的神态,整日笑容满面。

    三位中级神医每日与华佗一起食宿,不断向其请教,华佗耐心指教,让三人受益匪浅。

    高顺让厨房每天供应华佗美酒佳肴,热情招待。

    闲暇之余,三位中级医生陪华佗在桃源堡、太平乡和楼烦县参观、放松,华佗震惊于边郡危险之地竟然如此富庶,百姓乐业,商人马队往来不绝。

    高顺多次做华佗工作,让其在此坐堂行医,招收门徒,实现他医治天下的宏愿,并支持他编写医,青史留名。

    华佗被其诚恳打动,愿意留下效力。

    高顺大喜,忙从太平乡的临街房屋中划出一套最大的院子供华佗居住行医,并合成三十位中级医生为其副手,跟随其学习。

    高顺根据前世所知道的常识与华佗交流,比如,医生要做到专精,可设立专门类别;有些病的传染性很强,如何杜绝传染等;把前世的常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与华佗交流,很多地方令华佗豁然开朗。

    而中级医生跟随华佗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医术提升很快,华佗大为振奋,若是这些弟子将来外出行医,效率将大大提高,能医治更多的病人,确实如君侯所言,医治天下绝非难事。

    由于采取廉价医治,使得远近病人蜂拥前来,为他们提供了众多的病例。

    有了助手,有了财力支持,华佗利用闲暇时间,对各类病情进行分类、归纳,对药方进行区别、校验,对药材重新定理药性、药量,他本人的医术也在总结中不断提高,逐渐消除了与高顺间的芥蒂。

    高顺心中说不出的高兴,华佗在此为他服务,断绝了为其它势力效力的机会;且仅仅是医治好黄叙的病,便是大功一件。

    。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75章黄忠拜主

    (全本小说网,。)

    十天后,黄叙身体康复的差不多了,在屋里待不住了,想外出玩,这是孩子的天性,以前不愿意动,是没有精力,现在身体好了,自然不愿意继续在屋里闷着。

    黄氏给其换上新做好的棉衣,穿上棉鞋,戴上棉帽和手套,全副武装,就怕冻着,病情复发。

    黄忠非常高兴,孩子愿意玩,说明孩子身体好了。

    以前黄叙非常喜欢让黄忠抱着或者背着,自己一步也不想走,现在,却喜欢在地上跑。

    出了桃源堡,去太平乡,几里远,黄叙独自在前小跑,黄忠夫妻抱着舞蝶在后追赶,对儿子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到了太平乡,先去济民堂向华佗表示感谢。

    华佗检查一遍,对黄忠说道:“恭喜汉升,再过半月,叙儿身体便完全康复了,多活动一下,对身体更好;有君侯的大力支持,汉升毋须担忧了。”

    黄氏非常小心的问道:“华神医,大约需要多少诊费?”

    华佗笑道:“哈哈,黄夫人,以前的花费老夫不知,老夫来后的花费就不小,仅仅是药材费用便不下百万钱,若是没有君侯的关系,有些药材怕是有钱难觅;黄夫人还是不要担心钱的问题了,能治好叙儿,这是缘分,若是再晚两年,神仙也束手无策,更不要说老夫了。”

    黄忠问道:“华神医,叙儿以后能否练武?”

    华佗看了一眼黄忠,不满的说道:“呵呵,汉升贪心了,叙儿便是因为练武而营养跟不上,导致气血不足,再受风寒,加上医治拖延,形成顽症,以致危及性命;若不是君侯花大代价温补,恐难医治;若想练武,除非继续用名贵药材温养一年以上,彻底改变其体质,恢复到病前状态,耗费甚巨,要不古人言,穷副武,否则便是透支寿命。”

    黄忠对此深有体会,他年轻时练武,饭量巨大,为了能吃饱,不得不很小便去打猎,这才练就百步穿杨箭术,若是没有那些猎物增加肉食,估计他也没有今日的武艺。

    黄忠内心纠结,强装笑脸,辞谢华佗,与家人开始游览太平乡。

    对各种事物,黄叙都感觉新鲜,各种小吃,他都眼馋,黄忠现在不差钱,一一满足孩子的要求,那怕买了孩子只吃一口,他也高兴。

    中午,一家四口在一羊肉馆就餐,黄叙跑了一上午,胃口大开,连汤带肉,吃了满满一碗,还加一个大烧饼;黄忠夫妇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的吃相,笑逐颜开,非常高兴,这才是男孩该有的表现。

    下午,华佗身边的助手便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向高顺做了详细的汇报。高顺心中大喜,对华佗这个老头的表现非常满意,若此,黄忠跑不掉了。

    此后几天,黄氏处于幸福之中,而黄忠则是愁眉不展,他内心非常渴望继续为黄叙温养半年,康复到能练武的水平,可是想到那巨大的花费,他又不知如何向高顺开口。

    若是不向高顺摊牌,华佗最多再为叙儿治疗半月,此后儿子只能做个普通人。

    以前没有机会,他想为儿子治疗,只盼儿子不再如此难受,没有奢望儿子能够康复;现在有了机会,他不仅希望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更渴望儿子能成武就。

    可怜天下父母心!

    而他却一无所有,君侯如此大的花费,他何时才能偿还?

    十天便花费上百万钱,一月下来,要超过三百万钱,这只算药材费用;若是再治疗一年,那便是天大的花费,以他的水平,终生都难以还清。

    若是卖身给君侯,他也愿意继续为儿子治疗一年。

    想到此处,他豁然开朗。

    君侯如此对他,便是看重他的武艺,现在只能拜君侯为主这一条道了。就是不知道做了君侯的家将,君侯能否继续为儿子治疗。

    这个年代,主人对家将可生杀予夺,家将失去自主权,一切以主人利益为重。

    半个多月以来,黄叙病情稳定,并逐渐好转,黄忠的心情也逐渐变好,为了方便,经常在军营待着,既方便熟悉军队,与王越、李强等人接触、切磋,在食堂就餐,也比较省事、方便。

    不说军官食堂的饭菜好到没边,就是士兵的饮食也足以让外人眼馋。

    军官的薪俸自不必说,住房等待遇等也非常优厚。

    就是士兵的军服都是非常昂贵的棉衣。

    君侯对普通士兵和家将的用心照顾可见一斑。

    拜君侯为主,便可还清所欠君侯的人情了,若是君侯能继续为叙儿治疗,则是他的福气,若是停止了治疗,则是命该如此。

    想到这里,黄忠释然了,一些事情,无法强求,只能顺其自然。

    以老夫人和少夫人对叙儿和舞蝶的喜爱,以及君侯对家将的态度,黄忠相信,他的选择不会有错。

    心意已决,黄忠立即起身去寻高顺。

    在前院房,高顺正与李强和马贵讨论诸多事宜。

    见黄忠的脸色,他便猜出了黄忠前来的目的,和蔼的说道:“哈哈,汉升,来,坐吧。”

    黄忠神情严肃,向前一步,对高顺长拜曰:“忠拜见主公,请主公收留!”

    高顺大喜,忙起身,向前扶起黄忠,说道:“哈哈,好,好,好!汉升快快请起!”

    “谢主公!”黄忠心情一松,像是完成了一件艰巨的任务,肩上卸去了沉重的负担。

    “哈哈,顺得汉升,如鱼得水。”

    李强和马贵起身祝贺道:“恭喜主公再添一员大将。”李强又对黄忠说道:“哈哈,汉升,以后便是一家人了,不要如此客气,还是随意一些好。”

    高顺道:“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