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高顺-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飞接着说道:“根据主公交代,上郡所辖范围内不允许不受控制的异族存在,除龟兹县外,不管是羌人、匈奴人还是乌桓人,敢反抗者皆尽杀掉,只有死去的胡人才是好胡人,熟化的异族可以令其参军,军人的家属可继续在上郡生活,没有家人参军的异族,全部运到河东郡卖为奴隶。”
“是,君侯!”徐晃大喜,这样的话他管理起来就方便了,要么杀,要么参军,要么卖为奴隶。
周飞最后安排道:“管都尉由于对西北环境和军事还不熟悉,这次带领所有留守安邑,保证后方的稳定,并保证后勤物资的供应。”
“是,君侯。”管亥立即应下。
随后,周飞派一中级文官为使者,前往离石,与匈奴左贤王进行会谈。
徐晃和关羽预备出兵以及后勤事宜,并先期派人前往汾阴县,整修码头,预备船只,为过河做准备。找本站请搜索“6毛”或输入网址:。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46章徐晃出兵
(全本小说网,。)
十一月初三,徐晃带领所有部队启程前往皮氏县。
这是他第一次领军出征,内心非常激动;且他追随主公仅两年时间,便从一郡吏成长为一名太守,内心对高顺充满了感激之情;此前,对他这种良家子出身的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内心暗自决定,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负主公的重托和信任。
徐晃虽说是河东人,却远离黄河,对黄河水清并不熟悉;其他人,包括周飞、关羽等人亦是如此。
先期前往皮氏县的的官兵回报,声称此时黄河已结冰,便于部队通行,不用经龙门古渡过河,可直接从汾阴县通过冰面过河。
徐晃大喜,这样的话行程可缩短两天,且更加安全、便捷;立即派出骑兵侦查,回报的结果与事实相符,于是徐晃立即派人将这一消息汇报给周飞,将汾阴县作为临时物资供应点和过河地点。
此事给徐晃的触动很大,作为一名领军将领,对当地气候不了解,实在不该,以后务必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夏阳县北30里有龙门山,山下有龙门关,关下为龙门渡,也叫禹门渡,乃秦晋交通要道。
初六军队到达汾阴县,稍事休整后,于第二天一早,徐晃便命令军队过河。
此时已接近冬至季节,天气非常寒冷;好在有主公的支持,乌桓骑兵全部身着羊皮袄,而汉人士兵则穿上了新式的棉袄、棉裤、棉鞋以及皮帽子,虽说显得非常臃肿,不过却极为暖和,且重量比羊皮衣服轻很多,并不影响战术动作的发挥。
黄河冰层很厚,徐晃却不敢大意,先是派出一屯骑兵做试验,果然无事,随后大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向对岸前进。
先是2曲骑兵从右路过河,另外两曲从左路过河,他自带剩余骑兵从中路过河。
为了确保安全,每路骑兵分成五列,间距和行距都很大,且放慢了速度,下马缓步而行。
宋宪带领步兵携带辎重殿后,辎重车辆的间距更大。
夏阳县和汾阴县隔河相望。
左右两路骑兵很快过河,迅速包围了夏阳城。
此时夏阳城并没被羌胡占领,官军撤走后,当地大族组织家丁,招募城内青壮,推荐懂兵之人组织防御。
见大汉官兵到来,城内之民众奔走欢庆,守城之人忙开门迎接,并上报各大家族。
不过骑兵未得命令,没有进城,在城外继续警戒,等待徐晃的到来。
城内世家得知消息,大受鼓舞,他们早就得知消息,朝廷已任命新的上郡太守,很快将收复故土,他们的坚守终于有了好的回报,以后不用再提心吊胆的生活了,忙组织犒军事宜。
很快,徐晃到来,各家族长和临时守城军官忙向前拜见。
“我等拜见太守!”
徐晃很随意,笑道:“呵呵,诸位请起,你们坚守住了城池,保护大汉百姓不受劫掠,你们皆是大汉的功臣,本官初来乍到,以后还要依赖诸位相助。”
临时军官向前一步道:“太守,请官军入驻城内军营,不过闲置日久,需要一番修整。”
“哈哈,无妨。”
随后,骑兵一曲进城警戒,并检查军营;一曲骑兵在城外警戒,接应步兵到来;检查无误后,剩余骑兵率先进入军营,开始修整房屋。
而徐晃则入住太守府,早已有家族派出家丁清扫干净了。
宋宪入住军营,掌管城内事务。
徐晃对当地的情况非常满意,夏阳城未失,使得他们在河西有了落脚点。忙派人把原守城军官请来,他要了解当地情况。
“代理县尉孙凯拜见太守!”
“孙县尉请坐,毋须多礼,先说一下城内情况。”
孙县尉说道:“是,太守。洛水以东诸县皆落入羌胡之手,只是夏阳城高,且靠近河东郡,加上城内军士誓死防守,羌胡未能攻克,不过城外却被劫掠一空。现城内有正式守军三千人,青壮一千五百人,还有老弱辅兵两千人,年龄从十六至六十岁的男子皆被征募;若是太守再晚来一月,城内粮食将耗尽,城内之民也将被迫东渡。”
“城外是何状况?说的详细一些。”
“是,太守。按照羌胡一贯的作风,他们会抢年轻妇女和壮男为奴,或者强迫青壮从军,老弱被残杀,所有物资都会被劫掠一空,他们焚毁房屋,毁坏城池,然后撤离到安全区域放牧;没能及时逃离之人皆遭不测,估计此刻城外已无人眼。”
“何处是安全区域?”
“太守,离黄河岸百里之外,便是羌胡认为的安全区域。”
徐晃又问:“城内之人可有愿意从军者?”
孙凯坚定的回答道:“皆愿从军!”
徐晃见对方谈话条理清晰,有意栽培,便说道:“说一下你本人的情况。”
“太守,凯乃当地人,早年曾从军,官至屯长,后因左臂伤残,返回家乡,这次是城内乡亲信任凯,故被推举为临时县尉,请太守勿怪。”
徐晃内心很高兴,有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他将省事不少,便说道:“好,汝守城有功,本官任命你继续署理县尉之职,享四百石薪俸。”
孙凯大喜,忙拜曰:“凯谢过太守!”
徐晃又安排道:“下午带领城内官兵和青壮前往军营参与选拔,胜任骑兵者参加骑兵,胜任步兵者可为步兵,被淘汰者可从中雇佣部分辅兵。”
孙凯更喜,忙拜曰:“是,太守。”这样的话新太守不仅解救了城内之人,还能为他们提供一条活路,否则,他们将无粮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随后,徐晃命令正式开衙,一起前来的由中级文官和初级文官组成的太守府主薄、郡丞以及各曹吏以及夏阳县县令、县丞等人正式开始工作。
首要的任务便是开设粮铺,低价售粮;其次是户籍统计,救济贫穷的老弱。
军事方面由徐晃主抓,首先是派步兵接管城防,加强防御;其次派出骑兵,前往周边侦查敌情;还有便是下午的官兵选拔。
骑兵和步兵的待遇一经公布,立即得到城内居民的热情响应,即便能参加步兵,也能缓解他们的危机,让家人度过难关,况且太守还会雇佣部分辅兵,这将大大缓解城内居民的困境。
让大家失望的是招募标准太过严格,经过一下午的选拔,仅有选出一千一百百骑兵,一千八百步兵,这还是徐晃和宋宪稍微放松了一下标准,否则入选人员更少。
徐晃把其中一百步兵划归孙凯指挥,维持城内治安。
第二天上午,城内大族到军营举行犒军事宜,送来了大量的黄金、铜钱、粮食和肥羊等。
徐晃投桃报李,允许各家族可派两位年轻有为的后辈入太守府为吏。
uu4711021(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47章匈奴出兵
(全本小说网,。)
使者到达离石匈奴左贤王大帐,左贤王於夫罗热情接待。
匈奴衰落日久,不敢得罪汉臣,特别是使匈奴中郎将,接连几任匈奴单于都被使匈奴中郎将或废或杀,他一个左贤王,必须小心谨慎。更何况现任使匈奴中郎将是帝婿,还兼着河东郡太守,且就在他的南临。
虽说左贤王部落的放牧群被严重挤占,内心非常愤怒,但是他必须笑脸相迎。
北部牧场被高顺割走大片;南部牧场原来都快到达河东郡汾河流域了,现在却被新来的乌桓部落抢占;东部是并州太原郡,不敢去占地盘,而西部地盘却被羌人等不断蚕食。
再加上匈奴单于对各部的控制力日减,各部各自为政,且右贤王部军事实力发展迅猛,都给左贤王很大的压力。
“贵使前来,所为何事?”
“奉使匈奴中郎将之命前来拜访,实为贵部送份厚礼。”
“哈哈,贵使此话何意?”
使者把大汉要收复上郡的计划说了一遍,希望匈奴出兵,并借道左贤王部所控制的地盘合围上郡南部的羌人和乌桓人。
“那对我部有何好处?”左贤王部见兔子不撒鹰。
“左贤王想要什么好处?”
“哈哈,贵使爽快,对我们匈奴人来说,重要的东西无非是钱粮、牧场、牲畜和奴隶。”
使者也不墨迹,立即把周飞交代的条件,稍微压缩后提出,“若是贵部出骑兵万人以上,并接受我军调遣,则收回的西河郡地盘中,奢延水以北,到圜阳县之间的牧场皆归贵部;至于骑兵的消耗,皆由我军承担;贵部所斩杀的异族青壮男子,每颗首级可领赏十石优质米,俘虏则根据情况加大封赏力度。左贤王以为如何?”
“我部伤亡如何抚恤?”
“伤者十石米,亡者二十石米。”
左贤王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了,若是出兵,则会减少部落上万骑兵的消耗,还能获得大片的牧场,奢延水东岸可是水草肥美之地,若是获得,他部实力将迅速提升,且获得异族首级和俘虏后还能获得奖赏,这比以前大汉调军优惠多了。
不过为了争取更好的条件,左贤王故作为难的说道:“贵使知道,我们草原部落特殊,这种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做主的,必须与手下诸位将领相商,请贵使暂等几日。”
“好,请左贤王速度快些,我们的先头部队已过黄河,若是贵部不想参与,那我们会行动。”使者不相信左贤王不动心。
使者被安排在驿馆歇息。
左贤王立即派人把手下诸王全部请来议事,不管驻地远近,四日内务必到达他的大帐。
现在左贤王所辖牧场范围小了很多,距离都不远,各王准时到达。
左贤王立即招诸王议事,他首先把大汉朝廷任命了新的上郡太守,他准备派兵与使匈奴中郎将一起收复上郡,以及西河郡被羌人占领的地盘,坚决消灭羌人、乌桓人以及零星的鲜卑人、氏人等;并把大汉的奖励办法公布于众。
匈奴诸王大为振奋,特别是左大将军,因与鲜卑的战争而损失惨重,更想借大汉的出兵之机获得发展,于是发言道:“大王,臣得知,使匈奴中郎将兼河东郡太守和上郡太守,以及他们的兵马,皆来自大汉冠军侯,战斗力很强,若是他们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