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高顺 >

第109部分

汉末高顺-第109部分

小说: 汉末高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安稳了不少。

    房良是援军,来自护乌桓校尉府,龚景不能怠慢,毕竟大军围城,关系到他的小命。

    黄琬是青州刺史,与房良皆为六百石的俸禄,算是平级官员,对房良更是客气。

    龚景最为心急,咨询道:“房司马,城外黄巾贼多达十万,其它郡县的黄巾贼也很猖狂,如之奈何?”

    房良笑道:“数量再多,亦不是骑兵对手,否则良不会如此顺利的抵达临淄城;待官兵休养几日,巩固城防后,便带领骑兵出城作战,必将杀黄巾军一个天翻地覆。”

    房良早有打算,便是把步兵留在城内,只带骑兵和高级步兵出城,没有了步兵的拖累,他可以采取高顺曾经教过他们的游记战术,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连续不断的打击黄巾军,积少胜为大顺,直到把黄巾军消灭,或者让他们转移到兖州或者徐州,到时候他则趁势去两州援助,获得更多的战功。

    龚景和黄琬虽不信房良有此能力,不过他们带来的几千步兵却是难得的精兵,有这些步兵加入守城,则临淄城必将更加稳固。

    黄琬非常聪明,从小便以神童闻名,怕房良大意轻敌,忙问道:“房司马,有何具体计划吗?”

    房良感觉这是对方不放心、不信任他,装作不知,便解释道:“良在来的路上,抓住了几个黄巾贼,经过审问,基本了解清楚了青州黄巾军的分布;他们以临淄为中心,四面开花,诸郡县皆遭劫掠,人们深受其害;黄巾贼薄弱之处便是北海国,那里地广人稀,不利于黄巾军的发展,且其离临淄城近在咫尺,若先解救北海之围,然后扫清东莱郡黄巾贼,则临淄东部便会平安,只对付西面之敌,几面被围的局面迎刃而解。”

    龚景听此言,心中大喜。

    房良作为青州目前最高的军事将领,黄琬和龚景放心的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房良。

    此后几天,房良整顿城内官兵,挑选出擅长骑射、骑战者,并整顿原来临的淄骑兵,总共挑选出400多人,组成了一曲骑兵,由一初级武官担任军候。

    房良不由庆幸来的时候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多带了些战马,现在派上用场了。

    步兵淘汰老弱,共剩余3000多人,被编成8个部曲,安排了8名初级武官任军候;淘汰下来的步兵被编入辎重队,负责搬运、警戒、后勤饮食等工作。

    经过整顿,原来的这些官兵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再是原来家丁时的模样,有了一丝军人的气息。

    每座城门,都安排2个部曲轮流值班,从幽州带来的9曲步兵居中支援。

    黄琬和龚景对调整后的城防大为满意。

    各大家族接到家丁们的回报,感觉房良确实有治军之才,短短时间便把一群由家丁和普通青壮组成的乌合之众训练的有精兵的样子了,心中顿时安定不少;几大家族联合犒军。

    对这些大家族来说,黄巾贼便是他们天然的敌人。

    黄巾渠帅卜己非常精明,等幽州援军进入临淄城后,立即传令各地将领加快掠夺的速度,特别是东莱郡和北海国的将领,掠夺之后尽快带兵西进,否则被官兵堵在半岛狭窄地域,必将逃无可逃,若转移到临淄以西,则他们四方皆可流动。

    并令乐安郡黄巾军前来临淄一起围城;平原郡和济南国的黄巾趁势占领地盘、发展势力,与临淄黄巾互为犄角,并作为临淄黄巾军的后方基地,若临淄事不可为,可方便他们撤退。

    从济南国可方便的进入兖州或者徐州,泰山山脉能为他们提供掩护,方便黄巾军四处流窜;平原郡则是他北上与冀州黄巾军主力会师的跳板,同时能便捷的得到黄巾大本营的支援。

    渠帅卜己的命令正合几位将领的胃口,青州黄巾军迅速行动起来。

    随着乐安郡司马俱的部队陆续到达,临淄城外的黄巾军实力更加强横,渠帅卜己对围城的信心大增。

    平原郡张绕、济南国的徐和、东莱郡的黄龙也加快了劫掠的速度。

    渠帅卜己的一系列调整,使得青州黄巾军比历史上发展的更为猛烈,实力更加强大;且在幽州军到来之后,迫于外部压力,使得黄巾军的内部矛盾被弱化,各部更加团结,这是渠帅卜己的意外所得,使他非常兴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165章救援北海

    (全本小说网,。)

    五月一日,经过十多天的训练,新整编士兵的素质大幅度提高,只需坚持训练便可;房良感觉临淄城的防守已无任何问题,便留下徐晃负责临淄城的防御,他带领所有骑兵和2屯高级步兵去解北海之围。

    还好,从幽州带来的马匹足够多,高级步兵也骑马随行。

    并且,房良对骑兵又进行了整编,徐晃的7屯骑兵,加上1屯初级骑兵,和4屯新组建的骑兵,重新调整一下,被组合成3个部曲,由三位初级武将任假军候;2屯初级骑兵和2屯高级步兵被编为1个部曲;总共分有4个部曲。

    半个多月的时间,黄巾军只围城,而没有发动一次攻城战;而临淄城内的守军也没有出来作战一次,双方一直对峙。

    房良突然带兵杀出,打了黄巾军一个措手不及。

    黄巾军内无懂军之人,纪律散漫,没有统一的管理;营区也没有合理的规划,更没有设置栅栏、拒马、壕沟等防御设施;战役战术对他们来说就是人海战术,打顺风仗的时候一涌而上,男女老幼齐上阵,战事不利的时候一哄而散,然后再慢慢集结。

    由于是在炎热的夏季,黄巾军的帐篷少的可怜,营地内最多的是草棚,主要作用是白天遮太阳;黄巾军东一堆,西一堆,全都寻阴凉处躲避火辣辣的太阳。

    所有的黄巾军处在一种懒散、懈怠的状态。

    房良带领2屯初级骑兵在前冲锋,左右两侧各一个部曲的骑兵;身后是2屯高级步兵,骑马并带着百匹战马驮运着粮食、食盐和行军锅等辎重,处在被保护状态,再后是一曲骑兵殿后。

    整个骑兵队伍像一个箭头,前有房良和初级步兵负责开路,非常锐利,所过之处,黄巾军被杀的人仰马翻,更多的人则是遭战马冲撞和践踏而死。

    黄琬等人站在城墙上观看,直呼杀的过瘾,幽州铁骑果然名不虚传。

    房良带领骑兵从西门杀出,杀人黄巾军营,然后一路向南杀去,到尽头,又折向东;黄巾军中无人能阻挡,看到骑兵杀来,纷纷四散逃离。

    房良也不追赶,只顾保持队形,一路杀去。

    对抗骑兵最好的办法是用骑兵;若没有骑兵,队形严正,装备精良,配合默契,纪律严明的步兵也能克制骑兵;可是黄巾军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如何是骑兵的对手?渠帅卜己对房良的骑兵无计可施。

    见黄巾军如此不堪一击,房良临时决定,在杀到城东之后,又折向北杀去,一直杀到尽头,才意犹未尽的带领骑兵向北海国而去。

    经过这次骑兵冲杀,黄巾军人员伤亡惨重,至少在万人以上,虽说对数量庞大的黄巾队伍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此举却沉重的打击了黄巾军的信心,原来他们在正规军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渠帅卜己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意识到黄巾军的战力太差,以后对官府的正规军不能硬碰硬。

    城头上的官兵士气高涨,兴奋的呐喊助威,他们对守卫城池充满了信心;黄琬等人大赞幽州官兵。

    从临淄城到北海国仅有百里之遥,出了黄巾军的包围圈之后,骑兵停止前进,寻一河边稍事休息,然后下午慢慢赶路,保持体力,明天达到北海国便可。

    北海国康王,最近生活在恐惧之中,被几万黄巾贼围城,虽说他们没有进攻,可是切断了城内与外界的联系,导致负责守城的官兵士气低迷,无人敢出城做战,若长此以往,城池非破不可。

    这种煎熬的生活,他已经忍受了一个多月了,若是持续下去,不等黄巾贼被消灭,他就先崩溃了。

    五月初二,萎靡不振的康王突然感觉地面震动,城外传来冲天的喊杀声,他认为是贼人开始攻城了,吓得他腾的一下站起身来,脸色蜡白,手中的漆碗“咣”的一声掉在地上,两眼呆呆的望着城门的方向。

    若城被攻破,首先惨遭毒手的便是他们这国王和城内的各级官吏,然后才是那些士家大族。

    仔细的倾听,喊杀声先是从城南传来,逐渐向东,又像北,半个时辰的时间,喊杀声又传到城西,绕城一周。

    在康王还在迷惑的时候,国相朗朗跄跄的跑进王府,一边跑还一边喊道:“大王,大喜!大王,大喜!”

    “何喜之有?”康王的脸色有些缓和。

    “大王,来救兵了!正在城外与黄巾贼厮杀。”

    “哈哈哈,终于来救兵了,陛下没有放弃寡人。”康王张开双臂,仰头大笑,笑的流下了眼泪,也可能是激动的。

    国相建议道:“大王,请更衣,然后迎接援军。”

    国王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身份高贵,国王出场,以示礼节隆重。

    “哈哈,好,好,寡人险些贻误大事了。”

    等康王和国相、长吏等人登上城墙,发现城外一片狼藉,一支骑兵,如一股黑色的洪流,席卷整个黄巾营地,所过之处,只留下一地的残肢断臂。

    黄巾贼被杀的四散逃离,跑慢者瞬间便丧身在骑兵的长矛之下,被随后的骑兵践踏成泥。

    康王疑惑的问道:“何处来的援军?”

    “大王,肯定是陛下派出的,待他们进城后,一问便知。”国相辨别不出援军的来历。

    康王非常高兴,大喊道:“开城门,迎接援军。”

    其实康王如此已经是越权了;不过那些士兵早就等的急不可耐了,现在出去就是白捡战功,哪管命令合适不合适?

    相国见群情激奋,不好阻拦,只好顺势而为,同意他们出战,迎接援军。

    康王非常激动,亲自击鼓助威。

    有了昨天的冲杀经验,今天各部曲各屯间的配合更加娴熟,队列更整齐,战果更丰硕,杀的黄巾贼胆破心寒,无人迎战。

    相国心惊,这是何处来的援兵?即便大汉羽林郎也没有如此高的战力,几千骑兵便杀的几万黄巾贼血流成河、溃不成军、四散逃离,北海之围轻松解除。

    城上的士兵,大都是城内各家的家丁和城内的青壮,见此情景,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更多的人随着康王的鼓点,大声的呐喊,为城外奋勇杀敌的骑兵助威。

    城内部分胆大的官兵士气大振,杀出城门,跟在骑兵之后,追杀逃跑或受伤的黄巾贼,城外的黄巾军更加恐惧。

    一场痛快淋漓的大战,北海之围顺利解除。(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66章卜己败逃

    (全本小说网,。)

    感谢书友:林子和孤独想有爱的打赏,谢谢打赏。

    谢谢每位跟读和订阅的书友,谢谢您的支持!

    。。。。。。。。。

    黄巾贼四散逃离,北海国安全了。

    康王率领北海国军政官员迎援军进城。

    北海国的民众在城门口列队欢迎。

    房良在城门前下马,向康王行礼:“护乌桓校尉府军司马房良,见过大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