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兵王-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你的小箭支,瞬间就射在了树干上。
见状,陆尘立即冲向那棵树前,只见那支并不是很长的小箭,此时已经没入树干近三分之一。见到这一幕后,陆尘眼前顿时一亮,他之前并没有想到,弓弩居然能够有如此恐怖的力道。
要知道,面前这棵树可是一棵生长了几十年的老树了,树干在老皮的覆盖下,很是坚硬。但即便是如此,这支小箭依旧射进去了三分之一,若是刚才那一箭射在人的身上,恐怕那人会直接被射穿。
见到这一幕,陆尘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打算。若是他能够将这种弓弩做上一番改良,到时候,他们只需要埋伏在一侧,等太守的军队进入了射程范围,绝对能够在短时间内杀掉对方很多人。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九十九章 枪弩弩弩!
(全本小说网,。)
陆尘当天在自己的房间里呆了一天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他一直都在纸上勾勾画画的设计着弓弩。陆尘想要将普通的弓弩改良的射程更远,并且更换箭支也要变得更加方便。只有这样,他这一千多人,才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对手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不过,因为前世陆尘对于弓弩方面接触的并不多,。以,这一天的时间,陆尘设计了不知道多少种类型的弓弩,但成果他都不满意。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尘就仿佛魔怔了一般,一直都在自己的房间内设计着。中间他尝试着让让人按照他的构造图制作了一把弓弩,虽然射程够远了,而且更换箭支也比之前方便了很多,但是,太容易损坏了,没射几箭弩身就出现了一丝小裂痕。
没办法,陆尘再次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重新构造。五六天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而逝。这天中午时分,陆尘从房间内无精打采的走了出来。虽然他全身乱糟糟的,脸上布满了疲惫之色,但是,这一切却都无法遮挡住他眼中所散射出来的精芒。
五六天的时间,陆尘不知道设计了多少种弓弩。仅仅是找工匠制作就找了四五次。就在今天,他终于制造出来了一款让他满意的弓弩,并且,陆尘还给自己制造出来的这种弓弩,起了个名字—枪弩弩弩!
之所以叫做枪弩弩弩,主要是因为他现在设计出来的这种弓弩,实在是跟前世的枪支太相似了。
长长的弩管,在下面有着一个扳机,而在后面还有着一个弯弯的手柄。并且,陆尘特地在枪弩弩弩的弩管上,装了一个小型的瞄准器。
箭支是从枪弩弩弩的弩管后面插进去,很方便。最重要的是,这枪弩弩弩可以用一只手就可以射出去了。
这样,他那一千人就可以瞬间爆发出两千人的战斗力了。没办法,谁让他现在人少呢~
陆尘当即找到工匠,再次将设计图纸交给他。见到又是陆尘来制作弓弩,这工匠也不敢怠慢,急忙将接过图纸,就去制作了。
下午,当陆尘再次来到那家店铺后,工匠将一柄涂着黑漆的枪弩弩弩递给陆尘,他忍不住问道“世子,不知这把弓弩您是否满意?”
闻言,陆尘接过弓弩,很是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又用手轻轻的弹了弹枪管。经过一番摸索后,陆尘满意的点头道“不错,很符合我的要求,这是你的报酬”
将报酬给这人,陆尘就拿着制作好的枪弩弩弩回到了陆府。回去后,他自己再次制作了几个小零件,然后将其插入枪弩内。这些小零件都是些核心部件,若是缺少了这些小器件,枪弩弩弩根本就不能使用。这是陆尘防止别人将制作方法学去,才故意不让那工匠接触到几样核心零件的。
虽说只是几个简单的小零件,但没有这些小部件,没人会知道此枪弩弩弩会有多大的威力。况且即便是外人自己制作了出来,他人也不知道,这些小部件应该如何的安插到枪弩弩弩里面。
当将最后一块小零件安插进去后,陆尘握住枪弩弩弩,轻轻的对着前方扣动了扳机。只听到‘噗’的一声,枪弩弩弩里的迷你箭支瞬间被射了出去。最终射在了不远处的石头上。陆尘有些忐忑的走向那块石头,只见那支迷你的小箭此时已经斜插在了石头上,箭尖没入石头很深一截。
陆尘走上前,用力一拽,居然没看抓下来,随即他加大力度再次拽了一下,这才将插在石头上的箭支给拔了下来。看着眼前足有半根手指深的箭孔,陆尘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枪弩弩弩的威力比起之前他要来的那把臂张弩,无论是在威力上还是在方便程度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再次尝试了几下,陆尘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他就该让人批量给他制作这些东西了。不过,大批量制作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这可是在长安城内,若是陆尘就这样公然的大量制造弓弩,一定会引起朝廷的主意。到时候,朝廷肯定会派人前来调查情况的。一旦真的被查到,陆尘即便是制作来出来,恐怕也要充公。
虽说这大唐王朝现在已有败落的迹象,但这毕竟是在长安城内,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有人这么明目张胆的大量制作军火,哪怕陆尘是镇国将军的儿子,也不管用。
陆尘在经过短暂的思索后,还是打算去找宋财,毕竟在长安城内,陆尘基本上是没有机会制作这些东西的。如此大量的军火,陆尘就算是再怎么隐藏,也不可能一点风声都不透露出去。
还不如直接去找宋财,让他派人去其他的城池,暗中让人分批打造出来。因为在地方上的城池,朝廷监督肯定没有长安城这么严格。而且,陆尘这样将各种零件都分散开让人制作,就不会有人往弓弩方面考虑了,也不用让陆尘冒着被发现的危险了。
想到这里,陆尘当即回到屋中,将自己之前就画好的设计图纸取了出来。他按照这张图纸,将各个器件分别画在了一张纸上。看着几张纸上的图样,陆尘相信,除了他恐怕没人会将这几样东西往弓弩这上面想吧,毕竟,本来他改良过的枪弩弩弩就跟弓弩在外表上就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又拆开了,跟普通的弓弩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将这些图纸画完后,陆尘就再次来到了宋财这里。当陆尘将这些奇形怪状的图纸交给宋财后,他看了老半天,都没有看明白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见到宋财疑惑的表情,陆尘也是彻底的放心了。既然宋财看不出来,那其他人肯定也无法看出来。最终,宋财只能将疑惑的目光望向陆尘,却见陆尘只是微微一笑,然后从自己的腰间掏出来之前制造的那把枪弩弩弩。
在宋财那不解的目光注视下,宋财插上了一支小箭,然后轻轻的对着前方扣动了扳机。伴随着一声轻响,两人面前的桌子直接被射穿了。见到这一幕,宋财差点将眼珠子给瞪出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章 小樱受伤了!
(全本小说网,。)
虽说他面前的这张桌子并不是太厚,但毕竟是一张由枣木做成的桌子,平时即便是用刀剑砍都不一定砍得断,现在居然被这小箭给射穿了。想到这里,宋财再次看向陆尘手中的那玩意儿时,莫名的背后有些发毛,这东西若是对人来上一箭,恐怕整个人都会被射穿了。
正当宋财乱想着,陆尘却是出声解释道“这东西的前身是军队里常用的弓弩,不过,在经过我的改良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给它起名叫做枪弩弩弩,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要远超过那些普通的弓弩。并且,这枪弩弩弩最大的优点是,它更换箭支的时候非常的方便。”
听到陆尘的解释后,宋财一脸惊叹的接过这把枪弩弩弩,脸上带着浓浓的不可思议。在把玩了一会儿后,将枪弩弩弩还给陆尘,道“少主您这次要制造的这些灵零件,难道就是用来制作这种枪弩弩弩的?”
陆尘点了点头,道“是啊,本来我是想在这长安城内找家工匠铺制作的。但我怕朝廷起疑心,所以就想到,让你将这些器件分别找不同城池的分部制作。等他们制作出来后,再运到长安城来。这样,即便是人们发现了其中的部件,应该也不会往弓弩这方面想吧”
听到陆尘的想法后,宋财赞同的点了点头,道“好主意,这些分散开的器件与枪弩弩弩之间看不出丝毫的相似之处。况且也没有人见到过枪弩弩弩的样子,就更加不可能往这方面想了。不知少主要制作多少?”
闻言,陆尘略作思索后,道“先制作八百把枪弩弩弩所需要的零部件吧,毕竟我也没有过组装的经验,就先制造这些。若是效果好,以后再批量生产”
听到陆尘的打算后,宋财点了点头,接过陆尘递给他的那几张图纸,道“等那些其他城池的人回来汇报消息的时候,在下就将这些图纸给他们带上”
陆尘点了电头,叮嘱道“这几张图纸尽量不要让同一个城池的人来制作,最好能够多分配几个城池,这样被看出来的几率就很小了”
宋财答应了一声,随即他话锋一转道“昨天益州城那边传来了最新消息,双方的战争在经过几次试探后,局部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如今,双方战斗的规模已有增大到了五六千人,而在这几场战斗中,双方都是有输有赢,谁都没能够占据上风,所以双方都不敢轻易地发动大决战”
听到益州的局势后,陆尘点了点头,道“既然局部战斗都已经开始了,我想全面开战也是指日可待了,你让那些制作枪弩弩弩器件的人抓紧点时间,等过几天恐怕就要用上了”
闻言,宋财只是转念一想,就明白陆尘为何这么着急制作这些枪弩弩弩了。
陆尘从宋财这里回去后,又开始琢磨起来。毕竟他只有一千多人,即便是有了枪弩弩弩,但依旧不是很保险,陆尘想要的是万无一失。若是这次战败,以后那益州太守绝对会对他怀恨在心,再加上罗家的事情,恐怕太守益州在胜出后,会第一时间率领着军队去进攻他的圣城。
因此,这次无论如何,陆尘都要让益州太守战败,最好能够除掉这个潜在的祸患。而现在就是除掉对方的一个大好时机,若是陆尘不把握好这个机会,一旦益州太守将山南西道节度使打败,到时候,益州太守的实力肯定会暴增,而陆尘也就没了与之抗衡的实力。
回到自己的房间,陆尘不断的苦思冥想着。这到底要用什么东西才能够改变战局呢?
前世强大的武器倒是有不少,但他在前世毕竟只是个特种兵,不可能对这些恐怖的兵器都了解一番。况且,即便是他知道这些武器的内部构造,但是以大唐落后的制作技术,也无法将那些东西给制作出来。
陆尘正在想着,只听到屋外传来敲门声。陆尘轻声道“进来”
只见小樱端着一个瓷碗走了进来,她看到陆尘那疲惫的样子,有些担心的小声道“世子,您要多注意休息啊。这是夫人让厨房做的莲子羹,世子还是趁热喝。。。啊~”
小樱的话还没说完,只见她一个趔趄手中的瓷碗直接掉落到了地上。
砰~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瓷碗被彻底的打碎了,地上全部都是碎片。
见到这一幕,小樱顿时吓得脸色煞白,他急忙道歉“世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马上让厨房再给您做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