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个时候,范祖禹强行让河中府的厢军和边兵出城堵截这些饥民的生路的话,肯定会在河中府引起一片大战的。这些河中府的将领们自然是心知肚明。
可是,范祖禹还真就是这么下了这样的命令。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范祖禹下达了命令,命令河中府内的厢军负责出城堵截住饥民,并且重兵把守好风陵渡北岸的渡口。而河中府府城自身的安危,范祖禹硬是从边兵中抽调走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用来加强府城的安全。他也不是傻子,一旦厢军出城,肯定会跟饥民们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真到了那个时候,范祖禹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何况,边兵可比那些如同仆役一般的厢军强出太多了。
这是范祖禹在想清楚之后,做出的最终选择。说到底,他并不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而是一切以文官集团利益为主。
他最终做出的这个决定,还是偏向了北方世家大族和保守派这一方面的利益,至于河东路百姓的生死,不是他这个河中府知府应该去关心,也不是应该由他去管的。
这些河东路的饥民可是郑侠治下的百姓啊!
可是,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范祖禹却忘了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作为保守派中一员的同时,他也首先不是上朝官,而是地方官,还是河中府的知府,他首先要对河中府几十万的百姓负责。
所以,当范祖禹真得下达了这个指令的时候,这些将领们都极其配合的领兵出征了。
也许在此之前,这些厢军的将领们还会有些犹豫不决,毕竟,大宋朝内文官的权限实在是太大了。几乎到了可以无须圣旨,对于武官生杀予夺的地步。可是,在有心人的引导之下,在得到了一些善心人士的暗示之后,他们便都做出了自己的抉择——阳奉阴违。
不过,这些军官为了防止范祖禹利用他们的家人胁迫他们,便都提前将自己重要的家人全部都接出了城。
接着,便是带着充足的粮食,率兵出城去了。
最后,这些厢军的军官立刻做出了同洛阳府厢军一样的决定,在风陵渡渡口找了一个地方安营扎寨,花狻猊派出五十人的骑兵队伍和他们相持。
这样做,也就算是对范祖禹有了一个交代了。
花狻猊为什么会派人来呢?
因为这是蔡道原谅他之前无视自己的其中的一个条件罢了。
为了整个狮子寨的全体成员的安危,花狻猊不得不亲自跑到了太行寨里,去向蔡道请罪。
其实,蔡道并有多么生气。
在蔡道眼里,只有孝慈里蔡家的人和那些心悦诚服归于自己属下的人,才能算作真正的心腹。
就比如花狻猊和他的那些心腹,其中也就是之外遇刺事件中,为了蔡道差一点死掉的张大肚子才算是才的真正的心腹。
花狻猊虽然跟蔡道认识的最早,可是,这个人却一直跟蔡道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他自己都没有真得信服蔡道,蔡道又怎么会拿他当心腹。
他这次能够当上狮子寨新任大寨主,那也是因为他自己有那么点小本事,而且,穆老寨主的闺女也瞧上了这厮。说到底,那也是他自己的造化。
人难免都会有自己的***和野心,就蔡道自己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真正没有这两样东西的人很少很少,可是,能够控制这两样东西的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
显然,出了汴梁城以后,少了瞎眼的母亲在一旁教导,其实就是唠叨,之后,花狻猊便少了这么一份自知之明了。他在经历过中条山和太行山剿匪行动之后,整个人都开始极度膨胀起来。
表面上,太行山里面所有的山寨如今都成了狮子寨的分寨,而他这个狮子寨的大寨主也真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镇三山’。可是,他却忘了,他这个狮子寨的寨主,如今也只能管辖吕梁山的狮子寨而已,太行山里的山寨如今都是蔡道的手下在坐镇。
太行寨原先的那些当家信服与归降的是蔡道,就连王敢这个寨主,虽然他出身狮子寨,可如今却对于蔡道是死心塌地。
花狻猊上了太行寨之后,蔡道也没有再继续刁难于他,毕竟,这个时候,耽搁一分一秒,都又可能让狮子寨损失更多的弟兄。
于是,在说了三个条件之后,蔡道就给花狻猊出了一个解决狮子寨大雪灾之中如何取暖的问题。
这三个条件是,第一,之前,尤飞熊带回来的马匹全都留在了太行寨。花狻猊在走得时候,蔡道从他控制下的其他山寨给他凑够了一百匹可以骑乘的牲口。
当然,这些牲口大部分还是马,不过,都是一些拉货用的驽马,这一百的数目里面,还有二十几头骡子。至于尤飞熊带回来的那一百匹蒙古马,就成了太行寨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花狻猊的心中还是有些愤愤然,去交易的人,他狮子寨出了一半的人手,可是,到如今,他却连派出去的人都收不回来了。不过,他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敢在蔡道的面前表现出来自己的这点小情绪。
第二,蔡道要求花狻猊派他自己得力的手下去和河中府的厢军们演一出戏给范祖禹看看。
第三,让花狻猊趁着大雪都去攻破一些为富不仁的商人、贵族和世家大族在城外的庄园和粮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69 大行动2
(全本小说网,。)
第三,让花狻猊趁着大雪都去攻破一些为富不仁的商人、贵族和世家大族在城外的庄园和粮库。
花狻猊根本就不需要去攻打什么县城,州城之类的城池,这么做非但得到的好处不是太多,反而会引起大宋朝朝廷的警惕,到时候,他们面对的将会不是河东路的边军或者厢军了,而是更为精锐的禁军部队。说不得,在朝廷的压力下,折家人也会插手其中。
狮子寨的人马只要攻破这些庄园,他们就会从这些地方得到有大量的粮食和人手。
蔡道自然不会、也不屑却占狮子寨费尽全力得到这点便宜,狮子寨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得到的所有东西,蔡道是一毛也不会要。而且,进攻这些庄园的时候,蔡道还会主动派自己手下一半的大筒手去协助花狻猊的这次行动。毕竟,地方上有些城堡修建的比有些小县城的城防还坚固很多。
在蔡道的大筒面前,整个河东路除了少数几座城池之外,其他的城防比纸糊的也差不了多少。
而蔡道给花狻猊出的主意,用以解决狮子寨冬季取暖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就在安排给花狻猊的这个任务当中。
石炭这个东东,在古代,蔡道并不是第一个用它来取暖的。
晋国这片大地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煤矿,河东路的一些世家大族手里面就把持不少的煤矿,蔡道之前就让七色领打探清楚了。
所以,花狻猊在攻打那些庄园的时候,也可以顺便打下这些煤矿,庄园里那些奴仆们就是做好的矿工,而原先的那些矿工就是花狻猊天然的盟友,也是煤矿监工最好的人选。
在这场大雪灾之中,所有的大宋军队都选择了在一旁划水。
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河东路的厢军,狮子寨大肆进攻那些矿区的时候,这些以往结堡自顾的大地主、大矿主修建的坚固的城堡也变成了纸糊的样子货。
当然,蔡道给花狻猊标注出来那些可供进攻的目标,都是一些在朝中没有什么奥援的商人或者为富不仁的地主,自然是不包括那些真正的世家大族,比如介休的文彦博家,田土、产业、粮食都不缺少。可是,如果花狻猊真得胆大到去捅这个马蜂窝的话,其造成的后果,就是蔡道自己也难以估计。
狮子寨在花狻猊的率领之下,这场劫掠之战打得是得心应手,所有山寨里的头目和小喽啰全都打疯了,疯狂的扫荡着吕梁山脉这一线,而蔡道也没有让太行山脉所有的山寨停下来。大雪最终还是阻碍了煤炭的开采,所以,蔡道不得不让这项工作停了下来。
不过,他也并没有让山寨里的这些头目和喽啰们就此在山寨里躲懒。
如今,虽然大雪盈天,可毕竟这时还不是冬天里最为严寒的时候,所以,蔡道便命令各个山寨的头目率领手下,迅速出击。由于这场雪来得太突然,所以,七色领在河东路的人也没有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控整个河东路各州县的情况。所以,蔡道给这些头目的指令就是根据那些小喽啰们向他们举报的信息为目标。
偶然无伤善人,自然也就难免,可是,那毕竟是少数。
在事后,蔡道也让七色领的人详查了此次行动,把那些因私报仇,伤害良善的头目和喽啰全都当众斩首示众。
事情越闹越大,城外的商人们和地主们遭遇洗劫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太原府。
可是,河东路那些军队如今都谨守自己所在的城池,外面又是白茫茫一片,这些士兵自然不愿意出去,和那些发疯了的山贼在冰天雪地里打仗。
郑侠知道这个消息以后,自然也是着急了。他知道这些商人或者地主虽然地位不彰,可这些人却是保守派执掌地方的根基,也是这些保守派大臣的金主。一旦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他将来在河东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将来可言。
于是,郑侠立刻下命令,让太原府内的一些厢军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立刻出城,进兵围剿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中的山贼,另外一方面,他还写信命令折克行,要求他立刻向太原府派出一部分援军。
可是,折克行毕竟不是一般的武将,郑侠自己也不并是河东路观察使,边境的安危说到底也要比内地更为重要,而且,折克行这个家伙做得更绝。
早就预料到郑侠很有可能会向他求援,折克行在完成交易之后,就彻底封锁了府州四周的陆路通道。让手下人装扮成西夏人的样子,在府州周边劫掠各个方向过来的信使。
如果是汴梁城里来得人,折克行当然不会造次,他会与自己的手下演一出戏,救下送信来的钦差。可是,如果是郑侠传过来的信,那就直接让他消失在西夏人手里吧!
而且,折克行按照既定计划,在交易之后,立即彻底放弃边境上一些不太重要的磐堡,利用新得到的那一万匹蒙古马,将那里的士兵和物资全都撤了下来,之后,便把这些人和物资都分散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磐堡之内。大雪继续蔓延下去,大家还是抱团取暖为上。
这样做,既收缩了防御面积,也降低了物资供应的困难度。何况,河东路的这些山贼的动作非常迅捷,大雪也掩盖了他们行动的痕迹。
没有了救援,一些靠近太原府的地主和商人立刻抛下家业,携妻带子直奔太原府。这些人,郑侠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开城将这些人放了进来。
漫天的风雪当中,蔡道高高地站在太行寨寨墙的门楼上,直愣愣地盯着那些兴高采烈归来的头目和喽啰们,以及他们身后丰富的掳获,心中却没有一点喜悦。
这些天,送上山来的小孩子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河东路的老百姓宁愿相信那铁石心肠的汴梁城大人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卖给他们这些山贼。一方面,自是山贼这个行当毕竟不合法,更为重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