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军魂-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新单位的要求和以前一样,他也同样对职位完全没有任何要求,一句老话打更当门房都行。
许南关看着刘援朝那张略带羞涩的大黑脸,好悬没一口茶水喷上去,用手指着刘援朝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半天才说出一句:“我看你刘援朝不是想打更,是想到军区装备部当调研员!”
“行啊!”刘援朝一下子就高兴了,琢磨着自己真要是到军区装备部当了调研员,那还不是可以到下面各厂,各研究所随便跑!
“我呸!你老小子一个大专学历考了六年,要不是人家学校看你岁数实在太大了,私下里放了水,你估么着现在都拿不到学历。还想当调研员?不怕丢人啊!”
许南关不留情面的损了刘援朝一顿后,琢磨了很长时间,一杯茶下去了大半,才用手指了指他再次开口:
“你呀就是当主官年头太长了,我看给你安排到哪儿,你都呆不长。这样吧,年底我退休你转业。这几个月,我好好琢磨琢磨把你弄到什么地方去合适。”
刘援朝一听要让自己转业,大嗓门瞬间响彻了军区办公大楼。完全不管对面坐着的是谁,扯着嗓子大喊:“让我转业?想都别想,六十岁之前,天王老子也别想让我脱军装……”
叫嚣声在许南关的一句:“滚蛋!再敢喊,老子让你明天就脱军装回家!”后戛然而止。
没一会儿,刘援朝气势汹汹的“杀”出了办公大楼,坐车离开了。
许南关真没开玩笑,那天之后就开始寻么着到底把刘援朝安排到哪,才能让他消停的干到退休。
说到安排到地方,首先就要面对一个很大的选择,就地安置,还是安排回老家。
许南关在这方面管都没管刘援朝的想法,直接打电话问了范阿姨的意见。
范阿姨没怎么考虑,就表示想回老家。还说刘援朝自从上了岁数以后,已经几次跟儿女说过,等他死了,得埋回老家去。
许南关有了地域目标后,在军事地图上,以刘援朝老家为基点画了一个圈,然后发动自己所有的关系,在这个圈儿里,给刘援朝寻么安置地点。
大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许南关一个在警装局工作的老战友给了他一个可选位置。
表示在那个“圈”里,有一家警装局下属的无线电生产厂家。
这个厂属于当年国内第一批,使用自主技术投产的无线电生产企业,生产的警用无线通讯器口碑十分良好。
只是无线电这东西系统内部需求毕竟有限,企业创收要想养活工人,主要还是靠民用产品。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市场上同类企业很少,所以厂子产品卖的一直不错。
可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民用无线电生产厂家大批冒出来。这家厂生产的产品因为型号和外观老旧跟不上发展,市场份额逐渐变小,后来基本被挤出了民用市场。
厂子的现任领导班子接手后,也曾想过拿出新产品重新抢回市场份额。
但因为产品定位不够精准,功能上也换汤不换药。挣扎了大半年,钱没赚到库房却被滞销产品给堆满了。
现在的情况是,年底这家厂的厂长面临着退休。可一个理论上会被很多人盯着的厂长位置,现实中无论是厂内还是厂外都,没有人愿意接手。
许南关让老战友把那家无线电生产厂家的详细资料发给了自己一份,看过后直接转给了整天闲的五脊六兽的刘援朝。
给了刘援朝一天的时间,傍晚的时候许南关直接拨了他办公室的座机,开口就问:“看过没有?”
“看过了。”
“有什么想法?”
“跟我的团一样,战术落后,装备过时。”
“敢不敢接手?”
“……”
刘援朝沉默了,他收到警通厂的资料时,就明白了许南关的意思。老实说,在马上就要过去的一天里,他的心情很复杂。
想到脱军装,刘援朝不舍得,但也明白那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理智的说,与其留在部队混日子,不如到地方看能不能再干出一番事业。
但去管理一家企业,刘援朝又没有信心。他虽然没有干过类似的工作,但也非常清楚,当一个厂的厂长和当一个团的团长,虽然都是主官,但是是有本质上区别的。
要是换一家企业,刘援朝肯定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还会加上一句:“让我一个带兵的去管个厂子,这不扯淡嘛!”
但资料里那个警通厂和自己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步兵团,又是那么的相像。这让手里拿着听筒,话到嘴边的刘援朝,怎么努力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没有保住自己待了半辈子的团,是刘援朝心里最大的痛。一个濒临倒闭的厂,落到自己手里会怎么样?
刘援朝虽然有心,但真的无力。
许南关拿着电话等了大概有三分钟,没有等到刘援朝的答复便直接挂机。电话那一头的刘援朝拿着听筒呆坐了良久,直接收拾东西回了家。
到家后完全不理会跟自己说话的老伴儿,一个人进到书房把门一插就彻底没了动静。
刘援朝没有坐在书房里发呆,而是拿起许南关寄来的警通厂的资料,再次看了起来。将近二十页的资料他不知道第几回逐字逐句看过之后,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沉思了良久。
当书房里的老式挂钟,慢慢悠悠的发出了十二声提醒时,刘援朝睁开了眼睛。伸出一根手指按下了桌子下方电脑机箱的电源键,然后又用手指按了一下桌上显示器的开关。
电脑完成启动后,刘援朝笨拙的控制着鼠标,在拨号上网的图标上连着点了好几下。
因为一直以来都掌握不好双击的节奏,一会儿不小心把图标拖到了一边,一会儿鼠标连着点到了下面的文件名字上,不小心进入了改名模式。
气的刘援朝把鼠标扔到了一边,喘了几口气后,想起了儿子教他的办法。再次把鼠标移到了拨号上网的图标上后,把食指挪到了鼠标右键上。
按了一下后,等右键菜单出来,小心的拖动着鼠标,把光标对到了“打开”选项上。再次把食指移回鼠标左键,轻轻点击了一下,拨号上网的画面终于弹了出来。
成功让电脑联网后,刘援朝又把鼠标移动到了桌面上那个蓝色“e”的图标上,用之前的方法顺利打开了浏览器。
浏览器的主页,是儿子帮他设置好的搜索引擎页面,刘援朝看着画面中的,那条长长的输入框皱了皱眉头。
坐那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接下来的操作步骤,转脑袋看了看显示器边缘贴着的便条,仔细的读了一遍,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使用步骤后。
先调整好了输入法,用鼠标左键在输入框里点了一下,伸出左右手的两根食指,在键盘上一下一下的按着。输入了一串拼音字母后,刘援朝按了一下空格,在输入法选词界面上看了一下,按下了键盘上方的数字键“1”。
随后搜索框能出来了一个中文词组“对讲机”。
再次按下空格后,看着显示出来的一列带“对讲机”字样的标题,刘援朝开始逐个的点击,慢慢的看起了每个标题链接里包含的内容。(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六十九章:竹篾无人机
(全本小说网,。)
凌晨三点多,许南关家里的座机忽然响起。
被铃声吵醒的许南关脸色很不好,不是因为被吵醒不高兴,而是因为通常这个点儿家里电话响起,多半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喂,我是许南关。”
“我,刘援朝……那个警通厂的厂长,我干了!”
“知道了。”
见许南关说了两句便挂了电话回到床上。许南关的老伴儿忍不住问了一句:“谁啊,这个点儿打电话。”
“刘援朝。”许南关答了一句。
许南关的老伴儿不但认识刘援朝,而且很熟。一听是他打的电话,马上关心的问了一句:“援朝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好事儿!”许南关脸上带着点儿笑容的回了一句,伸手关上了床头灯接着睡觉。
————
过完农历新年刘援朝正式上任,像蒋国安说的那样,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盘清了厂子里所有的家底,然后召开了全厂大会。
在会上刘援朝没有说任何鼓动人心的话,而是很直接的告诉所有人,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拼、要么死。
拼一把,把厂里能卖的全都卖了,换成现金。然后跟上面要也好,贷款也好完成设备更新换代。虽然会花出去一笔大钱,但能把后续的生产成本降下来,厂子还可以转型生产技术含量较高,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数字化无线通讯设备。
等死的话,就比较简单了。继续混日子,直到系统内部通讯手段完成升级,彻底淘汰老式无线设备,然后厂子解散或者破产拍卖。
一番话说完,刘援朝宣布给大家三天的考虑时间。三天后全场公投,何去何从,大家自己决定!
即使思想再僵化,再没有魄力的人,也不愿意眼睁睁的着厂子倒下。三天后的公投大会上,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选择了拼一把。
于是全厂进行了一次彻彻底底的“砸锅卖铁”,一共筹集了两百万零一点儿的资金。刘援朝又整天泡在警装局,挨个领导的软磨硬泡。
最后愣是用厂里闲置的一块无用土地作为抵押,换回来了三百五十万的资金支持。
账户上有了五百多万,刘援朝和厂里的技术人员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选择出了适合警通厂的,性价比最高的数字化生产线和数字化制模设备。
又用设备做抵押,向银行贷款了五百七十万元,终于艰难的完成设备换代。
一批中青年技术员被送出去做设备培训后,刘援朝带着厂里剩下的人开始收集市场资料,寻找合适的设计单位做新产品的设计。
然而准备工作还没做完便收到消息,警装局要进行一次内部招标,确定生产小型警用无人机的生产单位。
刚刚完成设备更新换代的警通厂,不但完全符合招标要求。而且和其它竞争企业比起来,还拥有者绝对的技术优势。
在准备竞标期间,刘援朝和厂里的头头脑脑们,好好的研究了一下,小型无人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要研究,自然就得查找相关资料。
能找到的资料里,除了从国外网站收集到的相关介绍和产品信息,国内能找到的信息,除了有限的新闻报道,再就是文献库里的那篇论文。
论文中非常详实的介绍了小型无人机的技术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能。
警通厂的技术人员们一番钻研后,忽然意识到一个可能,那就是这种小型无人机,在民用方面是有非常可观的前景的。
而且,现在国内市场是还没有同类产品出现,厂里完全可以抢先开发出民用型号推向市场。
不过大家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谁也不敢保证这个办法行不行。毕竟厂里上一次向民用市场发起冲击,后果就是积压产品堆满了库房。
最后,还是总工何国良说了话,他认为厂里可以先把警用无人机项目做好。反正现在国内市场还处于空白期,大家完全不用着急,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