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第7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就是西夏内部矛盾,以前西夏和宋军作战,基本上都是各部落军队,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大家想过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十五)
众人都在思索中,李延庆又继续道:“根据我的了解,从前西夏从各部落征兵并不是由各部落统帅,根本就不分部落军,而是各部落混在一起,由朝廷大将直接统帅,西夏朝廷异常强势,但这一次就不一样,居然由各部落各自成军,加上李至宗没有经验,缺乏军威,所以就导致今天这个后果,一支西夏军分裂成了八支西夏军。
但根本原因还是西夏朝廷衰落,朝廷统御各部落能力大大降低,在我们出兵前,西夏朝廷正和各部落为税赋对峙,双方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次出兵虽然是朝廷妥协,解决了税赋矛盾,但各部落绝不会因此把军权交给朝廷,相反,他们对朝廷更加警惕,一个王朝出现了朝廷和地方之间互相猜忌,上下不齐心,当大敌来临,这个王朝焉能不败?”
都统领的分析十分透彻,让众人都恍然大悟,对这次战胜敌军,灭亡西夏更加有信心了。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走到李延庆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延庆眼睛一亮,“现在人在哪里?”
“就在偏帐等候都统!”
李延庆想了想,对刘子羽使了个眼色。
李延庆让大家继续吃喝,他起身向外走去,不多时,刘子羽也跟了出来,“都统,出了什么事?”
“漠北有部落派人来求援了。”
刘子羽立刻明白了,惊喜道:“都统,这是一个机会啊!”
“先看看再说。”
两人来到偏帐,帐中出来一人,正是在西夏负责运货赚钱的张九,他连忙上前行礼,“小民参见经略使大人!”
李延庆和他很熟,便问道:“是哪个部落来人?”
张九是这次漠北部落前来求援的牵线人,他连忙道:“是室韦部和乃蛮部!”
李延庆眉头一皱,“室韦不是在辽东一带吗?”
“启禀经略使,室韦部早就不在辽东了,他们被契丹所逼,已经迁到了漠北草原,这次又遭到金兵大举进攻,漠北战事吃紧,已经连败几战,达旦部已经被攻灭了,所以他们便联合让室韦部的乃蛮部出面,向大宋求援。”
“见了面再说吧!”
李延庆快步向大帐内走去,大帐内坐着两个中年人,打扮都大同小异,剃发黑面,留着小辫子,脸庞宽大,眼睛细长。
“两位,这位就是李经略使!”
两人对望一案,心中大喜过望,李延庆亲自来接见他们,两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李都统!”
两人说得都是汉语,倒省去了防御的麻烦,两人随即介绍自己,一个叫木鲁达,另一个叫做翰别尔,都是各自部落中的重要人物。”
李延庆又给他们介绍了刘子羽,众人这才坐下。
木鲁达是乃蛮部的代表,是现在大酋长古勒的兄弟,他率先开口道:“金国从去年秋天开始大举进攻漠北,已经攻灭了草原上一半的部落,到处是杀戮,整个草原都在流血,我们都在极力抵挡,但总是败多胜少,不得已,也只能向大宋求援。”
李延庆点点头,“金兵的目的是征服你们,难道连投降都不允许?”
木鲁达叹了口气,“达旦部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开始是投降了金国,但金国核定他们的税羊是每年八十万只羊,这是每年新增羔羊的一半,达旦部觉得税赋太高,又起来反抗他们,结果连败五战,各部落的酋长全部被杀,酋长的女人被送去犒赏士兵,部落之民送给其他投降部落为奴,作为投降的奖励,金国的手段残暴,投降他则先征极高的税赋,让子子孙孙为他们的奴隶,反抗他们则灭族,比契丹人凶狠得多。”
旁边室韦部的翰别尔又补充道:“金人的策略很明显,他们主要是把大部落灭掉后肢解,然后草原上就只剩下无数的小部落,无力反抗他们,只能任由他们奴役,所以在灭掉达旦部后,他对大部落基本上不接受投降了,如果投降也要进行肢解,然后用高压高税控制。”
李延庆大概也明白了,他沉吟一下道:“我原则上愿意帮助你们抗击金兵,但具体怎么帮助,还需要再详细商议,有一点我需要说清楚,如果是需要撕毁宋金之间的停战协议,这就不是我能决定,你们需要去临安和朝廷商议。”
木鲁达连忙摇头,“我们失败主要是兵器装备十分落后,兵甲挡不住箭矢,我们射出箭矢也射不透对方的皮甲,又十分缺少生铁,我们甚至用木矛和绳套和对方作战。”
见李延庆有点疑惑,旁边张九解释道:“草原各部之前是由契丹统治,契丹人就十分防范他们,严禁生铁流入草原,不准他们制甲,防狼弓箭也只允许土制,所以草原各部的装备一直就很落后。”
“你们是希望我援助你们兵甲吗?”
木鲁达和翰别尔对望一眼,异口同声道:“正是如此!”
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他缴获了大量西夏人的兵甲,支援草原各民族抗金不是不可以,但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他必须要有所防范,比如室韦部下面一个分支部落,叫做蒙兀部,后来就是著名的黄金家族部落,这里面就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平衡和控制比如送鱼不送渔,送冷兵器不送火器,另外也不能白送,他们也必须有所付出等等。
当然,支持他们是一定的,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削弱金国的力量,这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女真人死得越多,将来宋军反攻金国也就越轻松。
最好让他们互相残杀,难以停止下来。
沉思良久,李延庆笑道:“我们都是被金国欺凌,当然要互相协助,共同反抗金国的压迫,我可以无偿支援你们盔甲一万副,战刀、弓箭和长矛一万套,如果你们还有更多的需要,那就用牛羊或者皮革草药来交换,具体价格,就用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允价格,你们觉得如何?”
木鲁达点点头,他们也并没有想过白拿宋军的军事物资,木鲁达便道:“不需要李经略无偿赠送,我们用牛羊来交换,只是我们想要兵甲十万套,一套兵甲包括盔甲、弓箭、战刀和长矛,按照草原上的价格,一套兵甲我们出五十只大羊,或者十头健牛,这个价格李经略能接受吗?”
目前宋朝一只大羊的价格是十贯钱左右,五十只羊就是五百贯钱,而宋朝一套皮甲为主的兵甲,成本价格大概要三百贯钱,西夏兵甲的质量稍差,那就二百五十贯钱左右,这个价格还不错。
李延庆又迅速瞥了一眼张九,张九轻轻点头,这确实是草原的公允价格,李延庆便笑道:“就这个价格吧!我们一言为定,那怎么交货?”
木鲁达和翰别尔大喜,两人连忙道:“李经略可以用皮筏将兵甲运送到北面的河套,我们约好一个月后,在河套的海城交货。”
“这一个月,你们顶得住金兵的进攻吗?”
“我们已经向西撤退到金山一带,目前金兵正在攻打北海的翰朗部,至少要两三个月,时间上应该来得及。”
李延庆也估计自己一个月内能灭掉西夏,他便欣然点头,“就这样说定了!”
两名草原使者不肯留下来休息,他们心急如焚地离去了,李延庆又问张九,“目前漠北草原除了室韦部和乃蛮部外,还有哪些部落在和金兵作战?”
张九躬身道:“这两人实际上是代表四大部落过来,包括室韦部、乃蛮部、梅里急部以及辖戛斯部,他们都被金国击败过,人员损失很大,否则他们还会买更多的兵甲。”
“如果他们投降金国呢?”李延庆又问道。
张九笑道:“他们被契丹奴役了一百多年,已经不愿再被奴役,如果投降金国,也是因为实在承受不住损失,达旦九部被金兵屠杀灭亡,把他们都激怒了,连乃蛮部和辖戛斯部这对百年冤家都能携起手来,足见他们抗金的决心。”
李延庆点点头,回头对刘子羽道:“一个月后的兵甲和牛羊交割,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十六)
西夏是农业和畜牧业并存的国度,农业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从汉唐时期就进行耕作,开辟了大量农田,主要是由汉人和一部分转为农业的党项人耕种,而西夏的畜牧业更加发达,主要集中在三块地方,一块是北面的河套地区,一块在贺兰山脚下,另一块则是河西走廊,所有肥美的牧场几乎都被党项八部瓜分殆尽。
党项八部在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都有自己的牧场,但他们部落本部却集中在贺兰山脚下近千里的草原上。
自从各部落联军和宋军进行了一场激战后,双方都没有继续作战,保持了一种对峙状态,这种对峙已经延续了近十天。
这天下午,一支两万人的宋军骑兵出现在贺兰山脚下细封部的牧场边缘,这里距离西夏军大营约三百里,需渡过黄河才能抵达,两万宋军骑兵是由统制曹猛和向淮生率领,属于龙骧卫,也是京兆军成立最久,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悍的骑兵。
远处是一片大帐,约有千余顶,这里只是细封部的一个分支小部落,由数千牧民组成,当两万宋军骑兵出现在数里外时,牧民忽然发现了他们,众人开始没有注意,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危险,牧民们惊恐万分,迅速向北逃离。
这时,宋军骑兵迅速发动,向营帐驻地席卷杀来,俨如黑色风暴席卷而至,宋军骑兵下手狠辣,绝不容情,千余名来不及逃走的牧民全部被杀,他们养的十几万羊和羊乳也成了宋军的军粮,军队随即点燃了大帐,又向下一片牧场杀去。
短短一天一夜,细封部的十四个部落便被端了八个,牧民被杀死数千人,草场上到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细封部大酋长叫做细封黑塔,眼看细封部要被灭族,而细封部的军队却在数百里外静州和宋军作战,细封黑塔惊恐万分,急派人分兵两路,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兴庆府和静州求援。
接下来另外两个比较大的部落,费听部和往利部也同样遭到了宋军骑兵的血腥杀戮,伤亡惨重,损失巨大,一时间,贺兰山脚下人心惶惶,很多部落都开始向山上转移。
兴庆府王宫,李乾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来回打转,他已经接到来自党项各部的紧急求援,宋军骑兵开始屠杀党项各部牧民,这就等于是在抽西夏国的脚筋了,一旦党项各部被屠杀殆尽,西夏的立国基础也就坍塌了。
当然,党项人还有百余万农耕党项,这也是党项人的立国基础,西夏的八万常备军就是从农耕党项中招募而来,但这些常备军已经全军覆灭,只剩下一万最精锐的骑兵保卫着都城。
李乾顺缓缓停住脚步,叹口气对英贵和焦彦挺道:“李延庆下手狠辣,连老弱妇孺也不放过,我们偏偏又无兵可救,这可怎么办?”
焦彦挺急道:“李延庆派兵攻打党项部落,显然是在扰乱静州军心,一旦军心失去控制,各部落军队很可能就会杀回去,联军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