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大郎新传 >

第169部分

武大郎新传-第169部分

小说: 武大郎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植此时也终于见到李清照真容了,李清照年纪并没有武植想像的那么大,看起来最多也就二十七八岁的模样,和林娘子差不多。她容貌非常温婉,穿着一身淡花轻群,肩上披着轻纱,十分的大方得体,又不失风华。

    而他的丈夫赵明诚,也不愧是能娶到千古第一才女的人,仪表堂堂,高高瘦瘦的,是个大帅哥,只是此时他那有些苍白的脸上却带着一丝倨傲,似乎对武植两人的唐突很反感。

    知道武植两人的来意后,李清照浅浅的笑了笑,这种笑不带丝毫人间烟火,就像是仙境如镜般平滑的瑶池中,荡起一圈微波一样。

    “音儿,拿纸笔来。”

    同样温婉醉人的声音响起,李清照身后的几名丫鬟中,便有一人从家丁提着的箱子里面取出了纸笔,笔自然是蘸过墨的,古代文人走到哪里笔墨纸砚是必备的。

    见李清照如此毫无架子,武植心里也是暗暗佩服,连忙和小七上前替她展开了白纸。

    “你们想要一首什么词呢?”李清照莞尔问道。

    “如梦令,当然是如梦令啦!”武植连忙道,中学课本里面有好几首李清照的词,不过大多都是她后期所作,现在还早着呢,只有这个如梦令武植依稀记得好像是李清照未出阁时候所作,如今李清照已经出嫁,要这首词不会出差子。

    这里小七看了看武植,明眸闪过一丝疑惑。

    “好,就给你题如梦令。”李清照一手提笔,一手轻柔的拈着衣袖,就在白纸上题起了字,便题还边温声念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不由自主背出最后一句的是小七,李清照书法娴熟,一首小令念完,她也刚好写完。

    题上了自己的名字,李清照洁白的手腕向上,将笔横放在身前,对武植道:“好了,你们可要好好收起来哦。”虽然是玩笑语气,可是依旧不带半点人间烟火,似乎她身上那点人间烟火都被其旷古的才华掩盖了。

    武植和小七都一脸激动的看着那白纸黑字,小令本已经绝妙,再经由作者本人亲自书写出来,已经算完美了,那两行娟秀清丽小字,如行云流水,可见李清照书法造诣也非常之高,武植小心的捧着那纸,仔细的吹干墨迹,似乎捧的不是纸而是珍贵又易碎的宝物一般。

    确实是宝物,这种李清照亲自手书、又是千古名句,放在后世什么苏富比佳士得拍卖,恐怕起步价都要以亿为单位。

    “小兄台,你要什么词呢?”

    见小七眼馋的看着武植手上的纸,又眼巴巴的看着自己,李清照又对小七温婉笑了笑,问道。小七在她眼里,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

    “李姐姐!你太好了!”小七兴奋的拉着李清照的胳膊,小心道:“我要你的浣溪沙,就是‘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那首!”

    小七开心的一口气将那首浣溪沙都背了出来。

    “好,我……”

    “我说,你们还没完没了了?”

    李清照刚准备答应小七,动笔书写,可突然间,旁边传来了一声冷喝,紧接着,一人走到李清照身前,一下将小七拉着李清照的手臂给分了开来。

    “赶快离去!不要再不知所谓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从武植和小七出现后,他就一直在旁边冷着脸,不曾搭理两人,眼下见小七还要求词,举止还那么随意,他再也不忍耐,直接上前推开了小七。

    小七被推了个趔趄,险些摔倒,幸好武植及时托住了她后腰。

    不过即使如此,小七的脸还是变的有些难堪了起来。

    “我们走,下次休要理会这种轻浮之徒。”

    一道轻蔑的声音响起,赵明诚拉起李清照就大步向前走去了,唯有李清照回头带着歉意的冲武植二人点了点头。

    “这……”

    事情来的太过突然,连武植都有些没反应过来,他们离去后,武植首先紧张的看了看小七。

    小七此时已经满脸通红了起来,她咬着嘴唇,一脸的委屈,大眼睛里面泪水不停的打转,似乎在强忍着不让泪水留下来。

    武植心中一紧,顿时心疼起了小七,小七毕竟是女孩子,被一个大男人这样粗鲁的推开本已经是很打击人了,而且还是在她的偶像面前丢人,更没有要到题词,她现在还没哭出来已经很坚强了。

    “七儿,别难过,他是把你当成男子了。”

    虽然这样安慰小七,可是武植对那个赵明诚也十分不爽,一首词不过几十个字而已,况且李清照都主动答应了,他居然还横插一脚过来搅局,真是好没肚量。

    而且小七身世已经这么凄苦了,他还推搡欺负小七……

    “呜呜……”

    终于,小七再也忍不住,一头扎进武植怀里哭了起来。

    “乖~别哭了”武植嘟着嘴拍着小七的后背哄着她,“放心,一会我一定帮你出气!”

    “呜呜呜……”

    小七似乎哭的更伤心了。

    “那个,不就是李清照的题词嘛,咱不要了!有什么好的?”

    “哇呜呜……”

    哭声又伤心又放大了一倍。

    虽然轻轻搂着小七武植心里很享受,可是武植更不想让她那么伤心的哭啊。

    “乖~要不…我的那张题词给你?”武植无奈道。

    “真的?”

    小七立刻从武植怀里钻出来,一双微红挂着泪水的大眼睛盯着武植,竟然有些欣喜道。

    武植愕然,看她哭倒是真的,不过她那“贪婪”“狡猾”的眼神……似乎同样是真的。

    “真的,喏,给你。”

    武植带着苦笑一脸不情愿的把那首李清照亲笔题的如梦令,给了小七。

    小七感动的看着武植,手也利落的接过那纸,一边将纸小心的收入怀中,一边嘟囔道:“那个赵明诚真不是个好人……”

    丝毫不提如梦令的事,当然,武植送给小七也是真心实意,她的就是自己的嘛!

    “人家兴许是心情不好呢。”武植见小七瞪自己,立刻又改口道:“嗯,看他那高傲的样子,一定不是好人!李先生嫁错人了啊!待会帮你出气!”

    “这可是你说的!”小七欣喜一笑,也没在意武植有没有实力教训赵明诚,武植能这样说,她就很开心了。

    “你倒是个好人!嘻嘻!”

    “那是,不然能让你趴在我身上大哭嘛……你看眼泪都弄我身上了,我这衣服很贵的……”

    “笨蛋,那不是眼泪啦!”

    “那是什么?”

    “口水咯……”

    ……

    “还好不是鼻涕……”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2章 樊园词会(一)

    (全本小说网,。)

    华灯初上,夕阳刚落了一半,樊园里面到处都挂满了各种彩灯,树上,柱子上,亭台四周,走廊两边,全是亮莹莹的灯笼。

    除了灯笼,园子里几处好景色的地方都有长桌放置,上面是各种美酒点心瓜果,供客人随意取用。

    不怕浪费,就怕不美观不热闹不周到,这也不是樊楼财大气粗,而是整个国家都是这个风气……谁让咱们有钱呢,简单节俭那是周围那些蛮夷之国才会提倡的。

    园子里如今早已人头攒动,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正是樊园的最中央地带,那里是词会举办的场地,也最是明亮。

    中央地带有一处一尺高的方形台子,台子上面摆着几排桌椅板凳,每个桌子上自然都有一份酒水点心瓜果,台子不算小,桌椅连起来倒也能坐下三五十人。

    进园的书生们都很自觉的围站在台子下方,没有一个人逾越跨上台子的,武植和小七并肩挨着站在人群最前面中,有武植的保护,小七倒不至于被拥挤的人群挤到。

    当然,台子下方,也少不了几条细长方桌摆放酒水吃食。

    没一会儿,台上陆续来了一些人,并落了坐,武植见到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都到了台上,并且夫妻二人坐的位置仅次于主位那个儒袍老者,看来李清照在当今文坛地位,确实是非常高。

    见到台上那些人出现,台下书生士子们又是一阵欢呼,上面那些一个个似乎是名家大儒的家伙们,也都一脸深沉的对着台下拱了拱手,以示回应大家的热情。

    三五十的空位,才坐了十来个人后,那主位的老者便笑盈盈的起身,对着两边的文士们互行了一礼后,便走到台前,对着众位书生士子致起了开场词。

    “七儿,怎么上面人还没来齐,词会就要开始了?”武植啃着一块甜瓜对小七问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上面其它那些空位,是为台下的我们准备的!”小七也端着一个酒杯在慢悠悠的品着。

    “为我们准备的?”武植摇头道:“不懂。”

    “嘿嘿!其实啊这樊园词会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台上那些名家拿出他们最近的新词,然后只亮出上半阙,让台下的我们自行对下半阙,每次最多选出五段接近原作,或者十分工整的下阙,并给予柳叶。第一阶段结束后,选出得到柳叶最多的三十位台下书生,才有资格上台落座。”

    说完,小七挤了武植一下,着急道:“所以说啊,待会一定要认真想好词句,不然第一轮没有被选上台落座,那么后面就只能沦为看热闹的了。”

    武植心说你们城里人真会玩,这样一来不仅让词会充满了有趣的竞争性,还没有丝毫水分的选拔出一批有文采者进入下一轮,真是高明。

    “看热闹就看热闹呗,我压根就不懂词,反正我就是来看热闹的。”武植无所谓道。

    小七白了武植一眼,无奈摇了摇头:“哎!草包啊~看你长的倒还可以,怎么肚子里面一点墨水都没有呢?”

    武植毫不在意的咬了一口甜瓜,问道:“难怪这些人这么兴奋了,来的这些名家们,第一轮应该都有新词拿出手吧?”

    “当然咯,尤其是李先生,她可好一段日子没有新词了,不知道这次的新词又会何种惊艳呢!期待!”小七一脸的花痴。“这次谁若是能对出李先生词的下阙,哪怕是接近,也足以一举成名了!”

    武植莞尔,这场词会其实就相当于后世歌手的新歌发布会,而且似乎都是天王天后级别的歌手。

    “诶?那个说话的老头是什么来头,好拽的样子,比李先生都要有名吗?”开场致辞还在继续,武植指着说话的老者问道。

    “噗~”小七被逗乐一下,回答道:“什么老头不老头的,那位老先生正是大名鼎鼎的清真居士周彦邦老先生,是本朝太学正,李先生夫妇都是他的学生。”

    其实武植对于后世课本上没出现,或者存在感很低的文学家都不怎么熟悉,不过听到这个周先生的简历后,武植还是唏嘘了一下,能指点李清照夫妇,说明此人的文学造诣绝对不低。

    更牛的是此人的官位是太学正,太学在宋代发展到了巅峰,真正成为了全国的顶级学府,里面也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从里面一毕业,那就有资格当官了,太学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