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少枭宠纨绔军妻-第1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拘束,难道还不是最好的疗养地方?这里空气好,吃的都是自家种的东西,更养人呢。”
这话被她这么一说,易崇昭那些话反倒说不出口了。
“可是……”
他还想让聂然再考虑考虑,结果就听到聂然毫不犹豫地下了决定,“没什么可是的,就这样说定了。”
接着就看到聂然端着碗筷进了厨房。
易崇昭知道她其实是担心杨奶奶,想要陪陪她,所以才说这番话。
因此最终他也只能顺了她的意思。
不过,虽然是这样决定了,但是易崇昭还是不放心地又留了几天。
这几天里,他将杨奶奶家的屋顶给补了,然后又去山上砍了一些柴木,随后又去村头挑了水,将屋子给打理得干干净净。
聂然呢就和杨奶奶聊聊天,说说话,大部分说得还是杨树在部队里的那些事儿。
老人家听得既怀念又自豪的,情绪也逐渐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这样的改变,也让聂然微微放下了不少心。
老人家这把年纪,情绪稳定,能吃能喝,不沉浸在悲伤之中,就是最好的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在这个小村子里竟分外难得的过起了几天悠闲的小夫妻生活。
但是,悠闲归悠闲,眼看着易崇昭在这里待了快一个星期了,聂然终于还是忍不住催促起了他。
而这个时候,李宗勇给他打了电话,让他尽快回去。
毕竟,虽说边境都已经解决了,但是后续的稳定问题还需要几国之间的合作,这谈判必须要由易崇昭来做才行。
于是乎,在聂然和李宗勇的催促之下,他最后还是踏上了回归的路程。
572 这样的男人世上少有(三更)
在离开之际,聂然将易崇昭送到了村口。
站在村口,易崇昭又对聂然叮嘱了起来,“你在这里一定要自己小心,我不在你不能乱来。”
“知道了,知道了,你这一路已经说过很多遍了。”聂然真是要被他给打败了快。
这人怎么可以这么啰嗦?
明明是一个大男人,却像个老婆婆一样啰啰嗦嗦地对她念叨了一路。
“我说那么多遍,还不是怕你不记到脑袋里去。”易崇昭听到她那吐槽的话,便轻戳了她的脑袋,“既然你说我烦,那你重复一遍我刚说的话。”
“你刚说,让我不要在这里乱来。”聂然乖乖地重复了一遍话之后,又忍不住地嘀咕了起来,“其实,在这里我就是想乱来也没办法乱来啊。”
这话事实上不过是她随口的一句吐槽而已。
结果被易崇昭听了,立刻就拧起了眉头,“你说什么?”
聂然心里暗道不好,当即就改了口,“好了,我知道了,我一定乖乖地陪着奶奶,绝对不生事。”
她的连连保证这才让易崇昭的眉头微微舒展开,他抬手替聂然缕了缕耳边的碎发,说道:“我那边的事情结束了,我就回来接你。”
“好,我知道了。”聂然乖巧地再次点头。
“想我了,记得给我打电话。”
“嗯,我会的。”
两个人在村口又聊了一会儿,易崇昭惦记村口的风太大,便让她早点回去,随后自己就上了车,行驶离去。
当越野车渐渐地消失在了她的视野之中时,她才真正的感受到易崇昭的离开。
在村口又站了半分钟,她才转身往回走去。
回到了小院里,就看见杨奶奶正在小院里晒着太阳。
这一个星期,聂然和易崇昭的陪伴让她的情绪已经稳定了不少,也从失去亲人的痛楚间渐渐地走了出来。
她听到门口有动静,就睁开了眼,看到聂然一个人从外面走进来,不禁问道:“把人送回去了?”
“是啊,奶奶。”聂然走进了小院里,准备将过冬时剩下的那些玉米棒子都给掰了,然后做成玉米粉,晚上打算做点玉米饼给奶奶吃。
这段时间,聂然从隔壁婶子那里学了几招,正好可以试试。
她脑子里正想着晚上再做些什么给奶奶吃,但却让坐在那里的奶奶给误会了。
她看聂然一言不发地忙着,像是情绪低落的样子,就说道:“其实我没问题的,你就直接跟他回去不就好了。”
聂然听到这话不禁回过了神,挑眉,故意逗她道:“奶奶,你其实是嫌弃我做饭不好吃,还不能给你砍柴挑水,所以才想赶我走吧?”
杨奶奶嘴巴一努,斥道:“你这小丫头!我哪儿说过这话了,奶奶巴不得你们都不走呢。”
“那还让我走干什么。”聂然顺势而为地笑着道。
“这不是看小易舍不得你嘛,我这老婆子哪儿能拆散你们啊。”杨奶奶一副不识好人心的样子,轻瞪了她一眼。
聂然笑眯眯地坐在那里,“不都说,小别胜新婚嘛,没事儿。”
这些日子她和杨奶奶相处的很是融洽。
不知道是因为两世没有亲人的缘故,还是因为对杨树愧疚而产生的难得的耐心,让她对这位老人家格外的有耐心。
以至于到最后,那亲切的样子不是亲孙,都快胜似亲孙了。
坐在那里的,杨奶奶听了这话,又瞪了她一眼,笑骂道:“还新婚,你个丫头还没嫁人呢就说这种话,羞不羞。”
聂然听了,顿时笑了起来,“不羞呀,他是我喜欢的人,我想他不是很正常的嘛。”
杨奶奶听着也不禁乐呵了起来,“想当年啊,扬子他爷爷也说想我,说什么就喜欢我,就想我,他没文化,也不会说话,就很直白地说想我,把我给臊得呀……”
老人回忆起以往的生活,竟难得地笑了起来。
“这还不会说话啊?这要是不会说话,那怎么把您给娶到手了。”聂然看她舒展开联脸上的皱纹,露出了笑容,便笑着打趣了一声。
杨奶奶听了这话,思绪回拢,又是一声笑斥,“你这个小丫头!居然还敢笑话我!”
“我哪儿敢啊,我这是羡慕您。”聂然坐在那里,抿唇一笑。
“羡慕我?难道小易不好吗?我看那个年轻人对你就很好啊,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奶奶是过来人,看得出来他对你是真心的。”杨奶奶苦口婆心地道。
“这个我知道。”
“这样的男人世上少有哦,要抓紧。”杨奶奶又说了一句。
“这个我也知道。”
“哼!知道还不嫁呀,你们这些个小姑娘哦要求真多……”
杨奶奶看她那自信的笑容,虽然嘴里念叨着,可脸上还是带着淡淡笑意的。
午后的日光洒在小院里,祖孙两显得格外的和谐。
------题外话------
三更结束~!大家晚安啦~!
573 杨家丫头(一更)
聂然就这这样留在了这个小村庄里。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无比规律。
家里有了她的存在,那些原本杨奶奶做不了的,她都一手包揽了下来。
什么打扫,修补,她都能做下来。
那些坏了的木凳子,她都砍了当柴火烧,然后找隔壁的大叔一起去镇子上买。
然后还把塌了一半的灶台也修了。
最后看小院里那块烂泥地也看不过去。
有一次,她见杨奶奶差点在这泥地里摔一跤,本来嘛老人家腿脚本来就不方便,周围的村民们早就都换成了水泥地了,杨奶奶家里穷,又没人帮,所以到现在都迟迟没换,索性聂然就召了一群工匠,该修的该补的该换的,一次性全都给弄了。
就半个月的时间,聂然就把杨奶奶家里给弄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特别是屋子里那些纸糊的窗户,也同样逃不过被聂然拆了的命运,全部换上了玻璃的,阳光从窗子里透进来,整个屋子都亮堂了起来。
村子里所有人都知道,这部队来的小姑娘能力一顶一,做起事来比男人都厉害。
再加上,聂然嘴会说话,人长得也漂亮水灵,这村里就没有村民不喜欢她的。
在村子里大家也不都喊人名字,就喊聂然是杨家的丫头。
就连杨奶奶也遇到人会介绍一句,这是我家丫头。
后来久而久之,聂然就有了第二个名字,杨家丫头。
“杨家丫头干什么去啊?”
一天午后,聂然刚吃完饭打算去挑点水,结果正巧遇上了隔壁邻居的牛大爷。
因为上次修小院的那块泥地时,牛大爷家的儿子和儿媳帮忙帮得最多,这些聂然都记在心里,为此笑着应答道:“我去村口挑点水。”
易崇昭走的时候把家里的水缸给挑满了,但是这时间一长,水还是喝完了,以前杨奶奶是靠着隔壁邻居帮衬,偶尔自己去挑水,现如今她在家里,自然这个活儿就落在她身上了。
聂然看了看牛大爷手里的桶,也寒暄地道:“牛大爷,您也去挑水?”
“是啊,家里水用完了,就打算挑点水去。”牛大爷是个典型的农民,淳朴、善良的很,举了举手里的空桶就中气十足地回了一句。
不过这举到半空时,他的手却突然垂了下来,就连那张笑脸都拧了起来。
聂然一看,连忙走上前去,问道:“您手怎么了?”
“没事儿,刚不小心在田垛上摔跤,撑了一下,有点扭伤而已。”牛大爷勉强一笑地摆弄着自己的手腕。
聂然受伤那是家常便饭,一眼就看出来,的确是扭伤,但是以牛大爷的年龄,还是要尽早擦药才行,免得到时候有什么后遗症落下,那就不好了。
“那这样吧,我给您挑水,您去看看大夫吧。”
聂然对他提议了一句,就很自然而然地准备去拿他手里的水桶,但被牛大爷给拒绝了,“这怎么行,这水那么重,哪儿好让你一个女娃子来挑。”
听了牛大爷这话,聂然顿时不禁笑出了声,“您不知道吧?在部队里,咱们都要负重跑,这点水对我们没什么稀奇的。”
但牛大爷还是拒绝,“那也不行,你到底是女孩子,哪能让你做那么多重活。”
在他心里,聂然总是个小姑娘。
那细细弱弱的小胳膊小腿的,实在是不舍得让她去做这么重的活儿。
可聂然却还是一把将桶给抢了过来,说道:“真没事,您啊就赶紧去看下手吧,不然明天都不能下地做农活儿了。”见牛大爷还想说什么,便立刻马上提醒道:“您可别忘了,马上就要播种了,您这手要不行,到时候可就亏大发了。”
这农民最关心的就是春天的播种,秋天的收割,所以聂然这一句话还真的就让牛大爷有些迟疑了,“那……那……那行吧……我现在就去看看,这水……就麻烦杨家丫头了……”
“没事儿,我等会儿就送您家去。”聂然笑着挥了挥手,就催他赶紧去看病。
“行,我家儿媳妇在家,你叫一声,她就会来给你开门了。”
牛大爷交代完了这些话后才转身离开。
聂然拎着两个空桶就朝着村口的打水处去打了两桶满满当当的水,然后慢慢地朝着牛家走去。
已经是春末的天气,温度渐渐热了起来,午后阳光热烈,她提着两桶水在村里这样走,没一会儿就感觉背后有些汗渍。
等到好不容易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