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生在唐人街 >

第158部分

生在唐人街-第158部分

小说: 生在唐人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听说苏木即将发布一款划时代的超级浏览器程序,哪有不来凑热闹的道理,只要能够将互联网接入更多用户,整个行业将会获得极大好处,苏木作为c联盟创始人,本身又是硅谷企业家,在推广互联网方面打出了声望。

    来到现场的记者,有些连bee是什么都不清楚,更加不清楚这家名为galaxy的公司,即将发布什么产品,部分是冲着苏木买下帝国大厦的名声才过来,试图找到些亮点新闻,大报社就寥寥三家,《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剩下的记者一半出自于不知名小报社,影响力加起来都没这三家报社大。

    最近美国人对互联网非常感兴趣,即使不明白什么是互联网,但因为身边时常有人提起,好像不知道它就落伍了一般,因此报社喜欢刊登此类新闻博人眼球,提高自己报社的“逼格”,跟高科技沾沾边。

    《纽约时报》派来的记者苏木认识,就是买下帝国大厦后过来采访他的那位女记者,这场发布会举办得像模像样,苏木面对两百多位宾客,倒是有些紧张了,本以为满打满算也就百人左右,现场来宾比他想象中多出一倍。

    没有花哨的介绍,到了晚上八点钟时候,苏木就这样拿着话筒,身穿白衬衫走上台前,说了句:“晚上好,各位先生和女士们,欢迎参加今晚的galaxy公司产品发布会。”

    稀疏掌声响起,有人双手拍了拍,但没发出声音,完全是出于礼貌才鼓掌。

    随即听见苏木继续说:“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发布了bee聊天软件,截止发布会之前,它的注册用户人数突破十一万三千人,总共发出一千四百多万条消息,反响还不错,正在以不断扩大的数字增加当中。

    今天晚上,我想介绍galaxy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二款主推产品,oc浏览器让人很方便地接触到了互联网,我认为它就是让所有人都能轻松查找网络资料的程序。”

    现场不少人来了精神,坐直身体看着屏幕上那行经过变形的艺术字体“owo”,有人脑海中想着:“所有人?这怎么可能。。。。。。”

 第267章 展示

    人们摸不清it产业的未来,许多创业者都无比断定,自己开展的项目就是未来,有人成功了,也有人失败了。

    自从电脑出现过去几十年,人们倒是想明白了一件事:无论未来这个产业怎么发展,都肯定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作用远比手机、电视机之类大得多。

    回首已走过的路,探月计划、精准导弹、卫星等等的成功,都跟电脑产生密切关系,因为有了电脑的出现,才能完成这些技术和工程的开发。可以说每一天科技都在向前,一天一天潜移默化改变着世界,乍一看总觉得似乎没什么,然而别说跟四五十年代相比,就算跟七十年代比,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已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木做出了成就,并且被硅谷那一小撮成功的创业者们接纳,听见这番话后倒没人反驳什么,有c浏览器,就能轻轻松松访问某个网站,靠点击鼠标就能进入网页里?

    并不激昂,苏木依旧在用平时说话语气介绍道:“c浏览器实现了将绝大部分网络资源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且供用户们轻松访问的目标,但在我看来它并不实用。

    网络用户们需要先知道某个网站的准确地址,才能通过浏览器进入它,距离我想实现的目标差了一大截,于是这五个月时间以来,galaxy旗下数百位员工参与新型浏览器的研发项目,在完善原有浏览器的同时,增加一项新功能,我们称它为……搜索引擎。”

    苏木身后是个大屏幕,几年前史蒂夫·乔布斯先生风头正劲的时候,曾在发布会上播放了由电脑放映的动画,成功引起人们轰动,到了八十年代末的今天,那项技术早已显得幼稚,利用大银幕展示产品内容的方式,被各家公司偷学了过去。

    此刻上面显示着owo搜索引擎的输入窗口,许多嘉宾正在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介绍再多也不如让人们亲自体验,苏木对正坐在台下的一位陌生年轻人问道:“可以上台吗?有没有兴趣在那台电脑上亲自试试这款程序,放心,只是随便输入几个单词,一点都不麻烦。”

    被苏木指着的年轻人,左右茫然看了看,发现是在问自己,高兴站起来往那台电脑走去,在人们的好奇目光注视下,询问苏木说:“我应该输入什么?”

    “任何东西,比如新闻、汽车、某个人的名字等等,输入完之后按下键盘上的回车键。”苏木告诉他说道。

    故弄玄虚的做法,成功吸引了现场嘉宾们的注意力,只见年轻人在搜索栏里输入了“马修·苏斯曼”这个名字,怕现场人们不知道,还大声解释了句:“这是我的名字,目前我正在开发一款数字图片处理程序,它就快要成功了!”

    居然在别人的发布会上介绍自己产品,现场发出一阵轻笑声,等到缓慢加载出他在网络里的资料,不少人笑容僵硬在脸上,就好像见了鬼一般!

    只是搜索名字,居然就这样显示出内容了!?不用输入网站,就只是个名字而已,竟然被成功检索了出来!

    超文本链接的字体,显示出淡紫色,示意用户可以点击,这位名叫马修·苏斯曼的年轻人声音惊讶喊道:“嘿!第一条是我创建的个人主页!连我在论坛里发布的消息都有!”

    原本安静的会场,瞬间响起一片吵闹声,记者们被惊动,硅谷的创业者们则是惊喜,只要能够推广互联网的技术,在他们眼中都是好东西,尤其是那些夹杂在人群中,可能身价数亿美元的潜在投资人们,更是眼睛一亮,瞬间估算出这项技术的广阔市场,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

    至于价值多少钱,只要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就算苏木现在叫价一亿美元,都有人会仔细考虑要不要买下它,至少拉里·埃里森肯定会,这家伙眼睛已经放光,早在去年他就打算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买下超文本链接专利。

    一叶知秋,精明的投资者和创业者们,会先猜测it产业未来大概的发展方向,然后再看某家公司或者某个项目有没有发展潜力,苏木所说的搜索引擎技术在他们眼中,就是超级潜力股,一旦拥有众多用户,还愁没机会赚钱?

    bee聊天软件的成长性,在他们眼中都比owo差一些,主要原因是做这行可以大规模投放广告!

    苏木见真的搜索出来,顿时松了口气,他没听说过这家伙名字,加上网络蜘蛛还能将资料全部检索完,只完成大约百分之三十五,还有众多网络内容没有抓取到,刚刚在担心服务器里没有关于他的内容,现在看来小看了服务器里的资料,也小看了身边这家伙的“知名度”。

    脸上挂着笑容,继续对现场嘉宾们说道:“谢谢马修,这就是搜索引擎大概的作用,我们设计出一款名为网络蜘蛛的程序,从互联网内抓取各种资料,为网站提供免费推广服务,蜘蛛跟普通访问者一样只能通过链接来抓取和爬行网页,是无法通过输入密码登陆后台抓到私密信息的,所以不必要担心泄露隐私。

    假如不希望被网络蜘蛛抓取,只需要加入爬虫协议,全称是网络爬虫排除标准(robots exclusion protol),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我们公司的技术服务于人类,同时尊重信息提供者的意愿,并维护其隐私权,同时网站也有义务保护其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侵犯,具体准则已经被放在我们galaxy公司的首页里。”

    时不时出现闪光灯,记者们被成功勾起了兴趣,其他嘉宾们也更加认真,只有那位站在电脑前的年轻人,依旧在忙着输入不同单词,从服务器里检索各种网络资源,看那嘴巴咧开的表情,简直开心坏了……

 第268章 展示(二)

    美国人最重隐私,天生就有种强烈的危机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苏木从没刻意提起过关于用户隐私的想法,那帮专家们却自发帮忙想出了“网络爬虫排除标准协议”,并且跟互联网工程小组协商完,纳入了规则当中。

    苏木刻意提起它,就是为了让从事网站经营的人们了解到,owo的网络蜘蛛并不会涉及到他们希望保留的隐私,只要通过某种方式,就可以让网络蜘蛛在抓取资料时候,将他们的资源排除在外,不去收纳进服务器对用户们展示。

    五个月的开发周期,前面大半个月都在构想,聚在一起谈论如何让这款程序能够高效、精准地展示出用户们想要的资源,为此专门设计一种算法,让owo变得有了“思维”,判断出用户究竟想要什么,并为他们呈现出关联度极高的资源。

    出发点非常棒,可第一代还没经过用户检验的程序,还是存在许多毛病,例如赖在台上没有离开的年轻人马修,在搜索“硅谷”这个词时候,出现了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源,有餐馆、有斯坦福、有旧金山、最多的则是一家家公司的名字,甲骨文官网就在其中。

    在开发人员们的构想中,它应该具备“成长性”,按照用户点击量,还有出现关键字的频率等等进行排序,如今它们在公司服务器的点击量几乎都为零,自然会出现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网站,主要以搜索词的出现次数进行排序,斯坦福大学的某个论坛出现在首位。

    除了不能精准搜索这个缺点以外,资源少也是重点,整个跟“硅谷”相关的网站数量,总共就三百多个,事实上远远不止如此,这点可以原谅,毕竟加入超文本链接协议的资源还不多,网络爬虫也没完全将它们收录进公司服务器,现场人们被惊艳到,没人闲到蛋疼去思考这方面。

    只是初代产品而已,又不是不更新了,最近bee就接连发布了三次更新,几乎保持在一周一次,解决不少小毛病的同时,还对聊天窗口的外观进行了优化。

    人们只想着它的市场规模、它背后的专利数量、它的经济价值等等,也有人在想这款程序对互联网的重要作用,无异于打开一扇大门,如同苏木先前所说的那样,让人人都可以使用互联网,真正实现互联网存在的意义:信息传播!

    微软的那位副总裁坐在靠前位置上,手里拿着电话,另外一头是正待在西雅图微软公司总部的比尔·盖茨,听见热烈掌声时候怅然若失,懊恼于自己错过了投资的好机会,想着就算微软董事会没同意,自己也应该私人投资才对,因为一点点犹豫,最好的时机就这么错过了,以后再想投资它,可不止原先的价格,这点已经毋庸置疑。

    这个年代比盖茨还更有钱一些的拉里·埃里森先生,正抬头望向大银幕,嘉宾马修先前从没接触过owo,此刻却轻轻松松上手,甚至不用苏木多介绍,足以说明它的便捷性,实用性更加不用多说。

    听见坐在身边的甲骨文股东,同时也是硅谷著名风投家斯威特先生,小声问自己这款产品怎么样,地位在硅谷数一数二的埃里森,破天荒没有嘴贱嘲讽,反而夸赞了句:“今天之后,人人可以使用互联网,它就是进入互联网的那把钥匙,抱歉了。”

    斯威特先生表情茫然,追问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