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672部分

隋末阴雄-第672部分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牵到了路旁。多年的训练让他即使是在黑夜之中也是目光如炬,只见百余步外,三四匹高头骏马一路疾驰,烟尘都被远远地拉在马后,而马上的骑士们,却个个白布缠头,黑色的罩袍,看起来倒象是奔丧报信的人。

    柴绍自言自语地低语道:“真他娘的晦气,大半夜的看来报丧的家伙。”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高声道:“候护卫,候护卫。是你吗?”

    为首的一名骑士高声地“吁”了一声,猛地一拉疆绳,那匹骏马突然就收住了四蹄。生生地向前一个小跳,卸去了风驰电掣般地去势,后蹄立地,前面双蹄高高地举起,一声长嘶,如人般地直立而起。甚至连马腹处的黄色毛发都让柴绍看得一清二楚,只此一下,就能看出来人的骑术是何等地高明,竟然可以让奔驰如飞的骏马几乎就这样当场停下。

    马上的骑士双腿一夹马腹,这匹黄色的骏马前蹄重重地踏下,激起一阵烟尘,随行的几人也在奔出了几步后纷纷地停了下来,只见这匹马上的一人,身长八尺,虎背熊腰,头缠白带,剑眉虎目,国字脸,下颌和两鬓已经开始蓄起了短髯,面色微黑,但双眼极亮,即使是在这黑暗的官道上,也如两盏明灯一般,让人看到之后,都不禁要赞叹一声“壮士”。

    马上的骑士定睛一看路边的柴绍,惊道:“这不是柴护卫吗?你不是前一阵才离了大兴去了宋州吗,现在又怎么会?”

    柴绍哈哈一笑,指着这名骑士,扭头对身边的李秀宁说道:“秀宁,这位壮士姓候名君集,乃是陇西一带有名的壮士,世家子弟,跟我一样同为东宫千牛卫备身,也是我在东宫最好的兄弟。君集,这位李姑娘你应该认识,是唐国公的三千金。”

    李秀宁的心中一动,这候君集的名字她听说过,他是豳州(今陕西彬县)人,家中世代武将,祖父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候植,也是有名的关陇世家贵族,但因为家族中有人牵涉进了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专权弑君之事,所以在宇文护倒台之后,候家也开始没落,不过候君集却是候家的后起之秀,从小就便弓马,会驰射,武艺高强,勇名即使是在关陇子弟中,也非常出名,李渊曾任豳州刺史的时候,也对其加以关照过,有意引入家中,可候君集最后却选择了加入东宫成为太子千牛卫,还让李渊好是叹息了一阵呢。

    候君集的脸上却见不到什么喜色,向着李秀宁抱了抱拳算是行礼。柴绍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来的这几名壮士,除了候君集外,还有在东宫以神箭闻名,肩宽过人的千牛卫士王伯当,河州刺史刘升之子,壮如熊罴的赤脸大汉,东宫千牛卫士刘弘基,背着一把大弓,眼如鹰隼的千牛卫士殷开山,个个都是关陇一带年轻一代的军功世家子弟,也都是东宫里武艺最强的卫士,平时里跟着杨昭最亲近的几个人,可他们个个身穿黑衣,头缠白布,满面风尘,脸上尽是悲戚之色,甚至都隐隐地泛着泪光。

    柴绍的心里浮过一片乌去,睁大了眼睛:“君集,到底出什么事了,你们不在大兴东宫保护太子,怎么都到东都来了,还有,你们怎么这副打扮?”

    候君集的虎目中泪光闪闪:“嗣昌(柴绍的字),太子殿下他,他已经在前天夜里撒手人寰了,他走的时候还在念叨着你和杨柱国,蒲山郡公他们呢,走的时候都因为没看到你们,连眼睛都没有合上啊!”

    柴绍只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地,一下子就晕了过去,外面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

    五天之后,已经改名为紫微宫的洛阳皇城内,一片仙境般的九洲池内,龙船艘艘,其池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池中的一块人造小洲上,盖着一座金光闪闪的宫殿,名曰瑶光,这里正是杨广的一处新的行宫,住在陆上的宫殿住腻了,这位大隋的新天子很喜欢在这里人工岛上的宫殿,吹着清凉的江风,连在陆上闷热潮湿的暑气也不那么让人生厌了。

    这会儿的杨广,正坐在一张翡翠玉石制成的大案之后,看着跪伏于自己面前的王世充,嘴角边勾起一丝冷笑。

    王世充跪在地上已经有小半柱香的功夫了,但杨广却一言不发,只是这样看着自己,他也不知道杨广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有一点他是知道的,今天的这个述职谈话很重要,也许会决定自己的生死,尽管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布势天下,但全是在地下,现在在这个昏君的面前,万一露出什么破绽送了命,那可是哭都哭不出来的事,尤其是封伦和宇文述已经勾结在了一起,背后可能还有萧皇后的参与,今天的这番谈话,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杨广终于还是开了口:“王爱卿,你可知为何这回朕要把你从郢州?哦,不,现在应该已经改名叫安陆郡了,召回吗?”

    王世充恭声道:“陛下圣明,登基之后废州为郡,所以名义上天下所有的州刺史都自动免官,回朝另行安排官职,微臣愚钝,不敢妄自揣测圣意,只能以诏书上的说法来回复陛下。”

    杨广哈哈一笑:“王爱卿就是王爱卿,说话永远是这样滴水不漏,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会真不知道朕的心中所想吗?”

    王世充马上抬起了头,脸上闪过一丝谦恭的笑容:“那,那微臣就大胆揣测一下圣意了,如果猜错,还希望陛下不要降罪。”

    杨广点了点头:“朕希望你在朕的面前一直说实话,你说吧,朕赦你无罪。”

    王世充清了清嗓子,直起了身子,伏在地上这半天,让他的腰有些不舒服,可没杨广的命令,他也不敢站起来,他说道:“微臣的这个刺史,乃是楚国公所举荐的,楚国公卒后,陛下想要收回微臣的官职,那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

    杨广的面沉如水:“王爱卿,你是想说楚国公和朕的关系不好吗?还是想说楚国公的死是朕所希望的事?”

    王世充“嘿嘿”一笑:“楚国公多年来权倾朝野,又在陛下登位过程中出力甚巨,本来从先皇到陛下对他的恩宠都可谓天恩浩荡,不仅让他位极人臣,还让他杨氏一门富贵,可楚国公却是不知收敛,不仅一手操纵朝政,还大批地举荐自己的亲族门客,朝堂之上,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是楚国公所举荐,微臣虽然愚钝,也知道无论是先皇还是陛下您,都不可能喜欢和纵容楚国公的这种做法。”

    杨广冷冷地说道:“王爱卿,朕喜欢你的实话,但你这些话,太犯忌讳了吧,再怎么说,你也是楚国公所举荐的,现在他刚刚死去,你就这样说他的坏话,太不厚道了吧,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会让别的同僚怎么看你?还有,为什么楚国公在世时,你不说这些话?”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四十六章 表忠心

    王世充收起了笑容,换上了一副忠贞不渝的表情,大声道:“陛下圣明,微臣在楚国公在世时不说这些话,是为了效忠陛下,现在楚国公不在了,微臣说这些话,还是为了效忠陛下!”

    杨广的眉头一皱:“王世充,朕再提醒你一次,在朕的面前,要说真话,你那套漂亮说词和口是心非还是收起来的好。刚才你这话什么意思?朕听不懂。你说得清楚点。”

    王世充正色道:“楚国公在世的时候,从先皇到陛下,都是朝中重臣,由于楚国公对陛下有拥立之功,又在先皇朝时帮着斗倒了高熲,因此权倾朝野,势力极大,因为他是功臣,元老,又有大功于先皇和陛下,所以先皇和陛下出于尊重功臣的考虑,对其要求一概照准,甚至明知有不少楚国公专权,做得不对的地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如以微臣的卑微出身,又没有明显的大功于朝廷,按理说是无论如何也爬不到一州刺史,身穿紫袍的这种程度,可是楚国公一个举荐,就让陛下准了奏,虽然此举有利于臣身自身,但其实并不利于朝廷,只是楚国公位高权重,微臣当时得到了他的举荐,远放州郡为官,也只能尽力办事,为朝廷治理好郢州,以报君恩,也对得起楚国公的举荐之情。”

    杨广的嘴角勾了勾:“王爱卿,你还真是个聪明人,分得清你的官是谁给的,这是个好事,只是不管怎么说,楚国公都举荐了你,没有他的举荐,你现在也只能在兵部里当一个员外郎,最多做到个四品侍郎,而不会穿上这身紫袍。现在他人刚死你就在朕面前说他的不是,就不担心朕怎么看你这个人?”

    王世充的嘴角勾了勾:“当初微臣从高熲高仆射的门下转投楚国公的时候。陛下当时又是怎么看微臣的呢?微臣斗胆揣测,只怕和今天也没什么不同吧。”

    杨广先是一愣,转而笑了起来:“王世充,敢跟朕这样说话的。天下恐怕现在也只有你一个了,如此口出大逆不道之言,你就不怕朕真的一声令下,就让你的脑袋,还有这条不安份的舌头给搬了家?”

    王世充也跟着微微一笑:“微臣要说忠。那可比任何人都不差,但微臣只忠于至尊,忠于大隋,高熲也好,楚国公也罢,对微臣虽然有举荐之恩,但一旦他们的举动为陛下所不容,为国家所不容,那微臣自然要坚定地站在陛下这一边,站在朝廷这一边。这是弃私恩而尽忠义,舍私情而忠国家,微臣以为这才是身为人臣的本份。”

    杨广的笑容渐渐地收了起来:“你若真有忠义之心,为什么在楚国公生前的时候不好好劝谏他,或者在那个时候就站在先皇和朕的这一边?”

    王世充平静地回道:“因为当时的楚国公,虽然跋扈,虽然弄权,但还不至于起了不臣之心,他确实打击政敌手段残酷,所举荐的人也多是自己的亲族或者故旧。但对于大隋和陛下还是忠心不二的,这从他上次平定杨谅叛乱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如果楚国公真有二心,当时拥兵在手的时候。就可以作乱了,微臣当时也奉了陛下的密令全程监控,对这点还是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的,绝无虚言。”

    杨广冷冷地说道:“王世充,你刚才都说得清楚明白,杨素专权。想要在朝堂之上尽是他杨氏一门的人,朝中重臣和领兵大将尽数出于他的推荐,这样的行为,还叫作忠于我大隋?”

    王世充摇了摇头:“至少楚国公举荐的人里,象微臣这样的人是只忠于陛下,忠于国家的,不会念他楚国公的私恩而站在他那一边,所以对于微臣来说,这个官职是楚国公所举荐,但说到底还是陛下给的,真要说忠,也是忠于陛下您,在那郢州刺史的任上,作好刺史的本份,就是对陛下的效忠。”

    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嗯,王爱卿,你这话朕听起来还算高兴,不过你刚才还说,杨素的做法在他死后要得到纠正和修改,也是忠于朕的事情,这话又是什么意思?”

    王世充的眼中闪出一丝狡黠的神色:“楚国公这些年来举荐了太多的人,尤其是杨氏一门的亲族,他的几个儿子和兄弟,从兄弟,族人们,个个位居高官,而象微臣这样通过他举荐而得官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朝廷的官员名额是有限的,他举荐了一个自己的人,就意味着陛下可用的人就少了一个。而且现在外面有不少恶毒的流言,说楚国公之死,乃是陛下的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