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太上章 >

第359部分

太上章-第359部分

小说: 太上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将军的亲卫。
    这几名亲卫并不知道自家将军是来干什么的,甚至不清楚西岭其实是被软禁在此。舆轩做这种事情,当然不想走漏风声,外人只道是宇光派人到府上保护这位西岭大人。今日东门已被攻破,红康将军反而带着他们先来到这里。
    如今都城即将失守,红康将军来找西岭大人又能有什么办法,还不如赶紧撤离,晚了可就来不及了!
    可红康将军说是有秘事,不让他们跟随。独自一人进了屋。几名亲卫等了不一会儿,只见西岭大人走了出来,其中一名亲卫赶紧行礼道:“西岭大人。我家将军呢?”
    西岭长叹一声:“红康将军见都城难守,来到我这里请守城不利之罪,已以身殉城了。……你等也赶紧自寻去处吧,别忘了将你家将军的遗体带走。”
    四名亲卫吃了一惊,赶紧冲到后厅,只见红康手握长剑倒在地上,脖颈间的鲜血流了一地。显然已是拔剑自刎了。他们大为悲恸,但也不敢久留。抬起红康的遗体就走,但刚刚冲出前院大门,便骇然站定了脚步,抬着红康的尸身动也不敢动。连大气都不敢喘。
    西岭的府门前是一条巷子,此刻巷子两端都站着衣甲鲜明的军阵,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威严肃杀之气,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看这支军阵的装备和军姿,也未免太精神了,不仅像是来打仗的,简直就像是来炫耀的!——这是当然,来的是少务的亲随卫队,也是国君的仪仗。
    只见院门外停着一辆马车。不知以何种名贵的木材打造,通体雪白带着天然的纹路,车辕上套着两匹没有丝毫杂色的白马。关于这辆车的传说。相室**中的很多将士都听说过,不仅是五百年前盐兆所乘之车,更是如今巴君少务的战车。
    车上坐着两个人,当然就是少务和虎娃,车前还站着一名浑身黑衣的佩剑将军。这时少务开口问道:“你等是何人,这里又发生了什么事?”
    少务的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更有一种令人无从抗拒的威严气势,领头的亲卫下意识地便答道:“这是我家红康将军。因都城失守,到主将西岭大人这里请罪、并以身殉城。”
    车前那黑衣将军又问道:“西岭大人何在?”
    那亲卫又答道:“西岭大人就在院中。”
    少务暗叹一声,摆了摆手道:“我不为难你等,解下兵甲武器,带着你家将军的遗体去吧。”
    四名亲卫赶紧解下皮甲佩剑往墙角一扔,抬着红康的尸身匆忙离去。方才众人的谈话,西岭在院中就已经听见了,视线穿过院门也看见了外面的情形,怎能不知道是谁来了!他也是呆立当场,少务刚刚率军攻破东门,怎么就和彭铿氏大人直接到自己家来了?
    就在一愣神的功夫,那位黑衣将军已经进了院子,朝西岭行礼道:“师兄,刚才是怎么回事,那位红康将军是您杀的吗?”
    这位妖修心思单纯,但也不笨,早就觉得方才的场面很蹊跷。在别人眼中,西岭只是个言官,据说前不久得到某位高人指点、迈入初境得以修炼,但也不知真假,因为从未有人见他显露过什么神通,想必就算有修为也不会太高、顶多是初境而已。
    可与西岭同在若山门下的林枭却很清楚,这位师兄虽然迈入初境得以修炼的年纪偏大,但这三年来修为精进亦不慢,如今已突破四境,假如他突然出手,斩杀那位事先毫无防备的红康将军并不难。
    红康将军以身殉城,本就令人起疑,此人真要有这种胆色,为何不去东门作战?就算想殉城,也不必跑到西岭家里来自杀吧!
    林枭猜得不错,西岭本想劝红康离开,可这位将军已经动手要杀他。但红康根本不知西岭的本事,剑芒刚刚斩出便被对方闪过,自己随即被当场斩杀。西岭不想再杀不知内情的红康亲卫,顺口编了个理由让他们将红康的遗体带走,却没想到巴君少务已来到门前,而师弟林枭竟然同至。
    西岭苦笑道:“红康确实是被我所杀,此事一言难尽。……师弟怎会出现在这里,方才门外又是怎么回事,来的难道是巴君少务与小先生吗?”
    林枭有些兴奋地答道:“是的呀!是师尊让我追随虎娃师兄的,他就是巴室国的彭铿氏大人、相室国当年的小先生。师尊还向主君举荐了师兄,所以主君刚进城,就和彭铿氏大人一起来拜访您这位贤士。”
    西岭:“师尊居然将我举荐给巴君?”
    林枭:“当然是师尊了,他老人家前段时间带我去了趟飞虹城外的白溪村,当面见到了主君。他还让我给您带话,相穷若败是咎由自取,他老人家亦清楚您的遭遇和处境,不如就此追随巴君,一展才学抱负……”
    西岭闻言不知是何滋味,赶紧摆手打断林枭道:“有什么话回头再说,怎能让国君车驾于院外久候?”言毕快步出了院子,向少务车驾拜伏行礼道:“相室国败军之将、弃用之臣西岭,拜见巴君、见过彭铿氏大人!”
    也就是林枭这位尚不太懂礼数的妖修,才会将国君车驾晾在院子外面,自己跑进来和西岭说了这么多话。西岭站在院中本不知如何是好,见到了林枭又听见了若山的交代,这才决定出来主动拜见少务。
    虎娃已下车站在一旁,而少务下车弯腰扶起西岭道:“久闻相室国有一位采风大人,才华出众渊博多知,今日方知您竟然还有这样一身修为,难怪若山先生和欣兰先生都向本君举荐您。相穷弃用您,您也不必遗憾,这也许正是先生之幸。但您自称败军之将,又是怎么回事、方才哪位将军又为何要杀您?您和林枭说的话我都听见了……”
    西岭满面愧色,低头道:“原来巴君不仅已见过我师尊若山,还见过我的道侣欣兰……请入寒舍品茶。”
    西岭的态度还有点矜持或者说有些难堪,虽然拜见了少务,但毕竟身为相室国之臣。因为其师尊的引荐,此刻请少务进府中品茶,礼数上倒也勉强能说得过去。可是西岭也不好主动表示就此归顺少务,他的脸皮还没那么厚,就算少务开口,他恐怕仍有些犹豫。
    少务是个精明人,很清楚西岭此时的心态,没多说什么,很大方地就随西岭进了屋子,只有虎娃和林枭相随,将卫队都留在了外面的街巷上,就是一副拜访贤士的样子,而且丝毫不担心西岭可能在屋里设什么埋伏,显得非常诚恳坦荡。
    西岭府中的仆从都不在,只有他一个人,将少务等三人请进厅中,亲手煮茶奉上,坐下后才回答了少务方才的疑问。前因后果解释起来也够复杂的,因为他给相穷的谏言,得罪了赤望丘在相室国中的主事者梁易辰。
    舆轩带着相穷诸子与朝中群臣西撤之前,曾找到梁易辰向赤望丘求助,梁易辰则想借机除掉西岭以泄私愤。舆轩任命副兵正宇光和西岭为守城主将,实际上他却被宇光软禁在家中。今日城破之时,红康将军便来取他的性命,并打算对外宣称他是以身殉城……
    西岭最后说道:“我听闻梁易辰带走了相穷之子宫怀,还有舆轩向赤望丘供奉的一件传国神器,正赶往赤望丘欲禀报相室国求助之事,不知巴君如何打算?”
    少务不动声色地说道:“大军自太禾城前来相都城之时,本君在路上遇到了梁易辰,但不知他的车队中有相室国供奉的神器,还有相穷之子。”
    西岭提醒道:“算算路程,那梁易辰应该尚未走远,国君已知此事,还能将之截下来。”
    少务却摆手道:“我就算当时不知这些,也能猜到他赶往赤望丘大概有何事,既然已放他离去,那就让他离去吧。相穷我尚且不惧,难道还会担心一个流亡的公子宫怀吗?赤望丘若有心做什么,有没有宫怀在手它都会做的,在其态度未明之前,我也不想有所冲突。”(未完待续)

068 虎娃的信物(上)
    星煞时往相室国和巴室国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就在相穷猛攻巴都城之后,都城守卫形势看似危危可及,赤望丘在巴室国的主事者齐星衡,也曾找到工正大人伯劳。齐星衡言称如今巴都城很可能被攻破,巴室国是否要向赤望丘求助?假如这样,他愿意赶往赤望丘禀告宗主。
    当时巴都城正被相穷大军围困,只有齐星衡的车插着白节才能出得去,齐星衡还善意地表示——他还可以带走后廪的一个儿子。
    伯劳何尝不知赤望丘的企图,很客气地向齐星衡以及赤望丘表示了感谢,并表示尚不必高人费心,相穷大军不日便将退去。齐星衡认为伯劳只是不敢轻易做这样的决定,便说若形势不妙可以再来找他,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不料形势果如伯劳所言,相穷大军并未继续攻城,过了几天竟然自动解围退走了。伯劳又登门送上了份厚礼,以感激齐星衡在危急之时主动援手之情。而星煞布置的任务,齐星衡是没法完成了。
    就在齐星衡找到伯劳的当天,伯劳就写了一封信,用岩鸽送到了太禾城。少务率大军进入相室国后,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收到岩鸽传讯的,但是太禾城可以,这是早就做好的安排。巴室国一直暗中派人到这里养岩鸽,开战前又悄悄带回了巴室国。
    少务在攻打相都城之前,便接到了伯劳的信。已知赤望丘曾有这种打算。结果是相室国是都城被破,赤望丘使者带走了相穷之子,少务对此倒不是很意外。
    梁易辰之所以能这么做。只因相室国战败了。而在这种时候,只要赤望丘不是公开站在与巴室国敌对的一方,少务也不想主动得罪,同时亦不想被其左右国事。越是这样,表面上的尊重便越要有,面子也是必须要给的。
    说完了这些,又聊了一些闲话。少务以请教的语气,询问了西岭一些相室国中的事情。越听越是暗暗心惊,不得不赞叹西岭是位人才。相室国各城廓的山川地貌、桥梁道路情况,西岭是了如指掌。每座城廓下辖多少村寨,历年统计是多少人口、多少赋税。都有什么物产,西岭是对答如流。
    各地有哪些重要宗族以及部族,其历史源流以及现状,史上曾出过什么人物甚至有过什么传说,他们在相室国中的地位以及处境如何、对相室国宗室的态度怎样、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怎样,西岭了解得也非常清楚。
    这是一个尚无成体系文字的年代,当然更没有记录各种复杂信息的书册,各种知识都依靠口口相传、记在人的脑海之中。西岭的天资,已是相当惊人了。难怪他拜在若山门下之后,很快就迈入初境得以修炼,短短三年时间。便已突破了四境修为。
    更难得的是此人的见闻学识如此渊博,对相室国甚至巴原各国的各种情况都很了解,假如能得到此人效命,对少务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西岭出身寒微,因才华受任用,能拥有今天。在很多人眼中已经算是成功地身居高位,可是在少务看来。相穷还是没有真正重用这位人才。
    想到这里,少务又问道:“先生在相室国任采风大人,而采风亦称风正,从您的遭遇来看,在朝中似乎人微言轻,那么先生又是如何看待风正之职呢?”
    西岭答道:“风闻不正,民心何顺?世风不正,礼法难行。舆论风闻,国之要事,可成人之美,亦可毁人之誉,甚至可为攻心之师。巴君大军未到,相室国各城廓传言先起,我想巴君比相君更明白这些。对于贵国的采风大人,西岭是既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