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详细情况还不能跟自己的部将说,一来是保密,二来是加里波第型战舰还没有最终完工。
“即使北洋舰队可以保证海路的安全,那军的补给也需要大量的商船,别的不说就这南方5万大军运往战场就是一个异常繁重的任务。不知道北洋是否有足够的商船保证兵力和弹药运输无忧?(天津机械局显然无法供应10万大军的消耗,有一部分要从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局补充)是否有足够的舰艇保证南方航线和朝鲜航线的通畅?”彭毅追问道。虽然依照他对徐杰的了解,看到日本如此大规模的扩充海军,徐杰不可能坐以待毙。可是他并不了解情况,姑且暂时相信李鸿章海军无忧的论断。
“呃。”李鸿章咽了一口口水,他现在是彻底郁闷了,当年统领淮军征战四方的时候也有感觉多费事啊,怎么现在一旦要和日本人决战了,反而事那么多了呢?新式机枪和火炮老李也见过,当年老李观摩“赛电枪”的时候就3字的评语,太快了!!这东西给李鸿章的第一感觉就是用不起,但是现在,给老李的第二感觉就是弹药运输你也运不起!!
“那各位的意见呢?”李鸿章是彻底无了,无论是北洋老人还是淮系部将亦或者南洋华人,这回居然统一起来反对自己的意见,自己心里还有这个朝廷,但是这些交兵悍将之中怕是一个个都在考虑自己的生死,早把这个啥都不给的朝廷踢到九霄云外去了吧?
“这出兵朝鲜是可以,坚守鸭绿江防线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核心还是要放在金州大连和顺。朝廷让我们出兵,我们自然可以派一些旧军出去,一方面阻击敌人,一方面为南洋,两广和台湾的新军进驻北洋各要地争取时间。这能参战的所有新军中外省军队占了一半以上,我北洋派出2万旧军,朝廷也绝对说不出什么。”叶志超说道。
“应付,这是裸的应付!”李鸿章心说道。不过叶志超等人说的也在理,什么时候开战没人知道,几万外省军队不可能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就直接进驻北洋,朝廷不同意,他李鸿章也养不起。所以只能在局势紧张的时候有了朝廷的允许,他李鸿章才能大规模调兵,否则一切设想就是空谈。而依照中枢的反应速度,想让他们趁早准备,确实也不现实。
“末将和各位大人商讨了一下,第一道防线将以金州为核心,第二道防线以大连一线为核心,最后一道是以旅顺为核心。兵力采用纵深布置与重点地区要塞设置相结合。要塞之间用堑壕连接。整条纵深防御由前哨,主防御地,纵深防线,和位于后方的炮兵阵地构成,其中前哨在主防御前500到1000米左右布置,防御阵地将有3道连续的堑壕构成,3道堑壕后面将是2KM宽的纵深防御体系,这部分主要是支持点与堑壕相互配合,再靠后,就是炮兵阵地。”彭毅说道。这是他结合了在德校中学到的知识并和徐杰交流后得到的结果。其中徐杰更是把后世德军一战中的堑壕防御体系到了现在。(这个防御体系绝不是作者杜撰,大家可以看看《海陆空天惯性世界》88期)
“嗯,想法不错,不过老夫更是关注指挥的问题。这如何解决?”李鸿章说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要说新军中北洋所占实力也就一半。让外省客军全听叶志超的显然不可能。而且叶志超的才能也不足以领导如此大规模的军队。但是主导权让给别人,他李鸿章又心有不甘。
“其实这各省新军配合完备的防御工事和大的火力,独当一面是可以的,各省负责各自的防线,遇上需要大家统一协作的事时,需要成立一个西洋人谓之参谋部的机构予以定夺。不过还需要一个人协调全局。”聂士成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们大家觉得济世就是这个各方都可以信任,而且也有能力可以统领全军的人。”
“济世将是我北洋海军快速舰队的总兵了兼顾陆军怕是力有未逮吧?到时候再说吧?”李鸿章嘴上这样说,其实心里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这个门生以后是要替他接管北洋乃至淮系全局的,获得部下的认同是件好事。
多谢书友逍遥美酒浪子的打赏,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吧,这样作者才有动力啊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战列舰计划
“维托里奥库尼伯蒂,我的朋友。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踏上了回国的航程,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在不久的将来,我将指挥着你我共同设计的战舰为我的祖国而战。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在罗马的教堂中为我祈祷。在我走之前,我的助手严博勋先生将把我还没有来的及完成的战舰设计规划转交给你,并由您和他共同完成,如果我能活着度过这场战争的话,我希望我们还有机会能继续合作。”看着徐杰留下的信,刚才还在为徐杰的不辞而别而生气的维托里奥终于稳定了情绪。他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位徐杰推荐来的年轻人,然后由看看那个装满了新式战舰设计草图的箱子。维托里奥有一种预感,也许,他的新的人生巅峰可能就要来到了。
“维托里奥先生,这是老师让我转交的图纸,请您先过目。如果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新式战舰将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设计。”严博勋把箱子打开。放到维托里奥面前的桌子上。
“这很像是加里波第改进型的放大版,把一艘2级战列舰放大成一级战列舰,强化了一下火力防护和航速后的产物。”维托里奥看了一会说道。
“确实如此,在徐先生看来,加里波第改进版已经十分完善了,中轴布置的主炮火力最大程度的提高了主炮的利用率。而炮塔化的副炮则提高了火炮射速以及扩大了副炮射击的范围。水管锅炉和硬化装甲还是延续,飞剪首,不装鱼雷这些特点也予以保留。”严博勋拿出一张对比表继续说道:“加里波第改进版战舰PISA级,标准排水量9300吨,满载10500吨,尺寸为长126米宽18米吃水7。25米。其主武器为在中轴线上装备双联装40L10寸炮3座。在战舰四角布置双联6寸炮4座。主装甲带厚8寸,上装甲厚6寸。首尾装甲厚度达100MM。主炮塔装甲厚10寸,副炮装甲厚6寸。指挥塔厚10寸。最大输出功率为1万8千马力。正常航速20节,强压通风情况下输出马力2万1千马力,最大航速21节半。标准载煤900吨,航程为10节3000海里。然后我们再看新船。”
“新船标准排水量是1万4千吨,满载排水量预计为1万5千多吨。主尺寸为长141米,宽22米,吃水8。29米。其主武器为在船身中轴线上布置了3座3联装40L10寸炮塔。在舰体两侧各布置3座双联6寸炮。主装甲厚达10寸,上部装甲厚达8寸,覆盖了船体长度的75%以上,首尾装甲100MM。炮塔防护与PISA级相同,同时在船体的水下部位,加了一层30MM的高弹性钢。这个设计是首创性的,用于对抗可能出现的鱼雷打击。与水密隔舱一起组成战舰的水下防护体系。正常动力输出是1万7千马力,航速19节,强压通风情况下是1万9千马力,航速20节。最大载煤量1500吨。航程为10节航行4000海里。”严博勋指着手中的列表说道。
“我有个问题,这个3联装的10寸炮塔的炮圈为何和双联装12寸炮塔的炮圈大小规格完全一样呢?难道仅仅是一个巧合吗?”维托里奥指着图纸问道。
“自然不会是巧合,其实徐先生在新舰计划中是考虑到换炮的,现在先用10寸炮,9门10寸炮可以提供很高的投射量。而在适当的时候则把火炮换成双联装12寸。”严博勋解释道。
“可是无论是10寸炮亦或者是12寸炮面对硬化装甲都是无能为力的,我曾经和徐一起讨论过,现在的海战模式就是击穿非重点防护区使对方战舰进水,同时用大量的苦味酸高爆弹来窒息对手。在这个原则下,我个人认为,12寸炮不如10寸炮,而且现在12寸炮射速有些慢,而10寸炮的射速已经达到2发每分钟,新型的炮塔可以达到3发每分钟。而现在12寸炮塔,即使是法国人的速射12寸炮,也只有每分钟一发。投射量差的太多了。”维托里奥有些不满的说道。
“现在的12寸炮当然无法有效对抗硬化装甲,我曾经看过一些相关报告,炮弹的弹头在撞击硬化装甲硬化层时往往都碎掉,造成了弹体无法穿透装甲。但是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弥补的。徐先生走之前提供了一条思路,第一,在弹头前面加上一个软钢帽,用这层软钢来对付硬化层保护弹头,第二,引信延时要长一些。保证炮弹穿过装甲后再爆炸,第三,装药使用钝化的炸药,不要用苦味酸这种烈性装药了。徐先生的意思是采用炸药,并在装药和弹体之间加上一个木套。第四就是将装药量缩小,强化弹体结构。照着这个思路新式的穿甲弹应该可以对付硬化装甲。”严博勋说道。
“看这个原理貌似是可行的,但是实际能造出什么样的炮弹来就难说了。”维托里奥对前景不是很乐观,因为他知道,别看弹体和引信这些都是小东西,但是这才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尤其是引信,炸早了或者不炸都不行。“不过这个必要时换炮的设计还是很不错的,我的设计局将会继续完善这个计划,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交到海军部,不过我想问一句,大清国北洋舰队回去订购这艘战舰吗?”
“如果徐先生能活到战争结束,而且还是北洋高层的话,北洋水师一定会订购该型军舰的。”严博勋说道。
“那就好,我想意大利船厂的老板和股东们会十分高兴再赚一笔的。”维托里奥满意的说道。
维托里奥和严博勋正在为新型战舰忙碌和筹划这,而与此同时,徐杰和林永升、林颖启等人则正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归国路漫漫,漫长但是并不枯燥。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为今年就要开始的甲午战争做最后的谋划。
“这回去的第一步就是想方设法把南洋水师,尤其是那艘8000多吨的铁甲舰镇海号留在北洋,如果南洋水师可以加入的话,这对于今后的作战将是极大助力,广东水师和澎湖水师一个是李翰章大人的,一个是刘铭传大人的。他们自然会鼎力相助我北洋的。而广东水师和澎湖水师一共6艘1500吨级的穹甲快船也是一个不小的战力。可以用作侦查和辅助只用。”徐杰说道。
“我现在更关心的是琅威理大人统领的3艘万吨级战舰何时可以到达我北洋?有了这3艘巨舰,我们就不用怕日本人了,如果没有,即使大清海军合在一处,也是绝对劣势。”林永升有些焦急的问道。
“我走之前和琅威理大人询问过,最早起航时间在8月,再加上回航和修正的时间,能在11月份投入战斗就不错了。”林颖启说道。
“这战争如果要爆发的话,最好能在今年11月以后。”林永升说道。
“怕是不太可能,看着态势,很有可能会在8月份左右爆发,我们要先想方设法撑过这3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为了保守秘密,此次3舰回航是以意大利海军环球航行为幌子的,一些场面上的事情要做足,所以世界可能会更长点。”徐杰否决道。
“其实如果日本人知道我北洋海军添购新式万吨级战舰后很有可能就不敢与我大清争锋了。我北洋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林永升说出自己的假设。
“那日本人肯定会再等几年,然后等实力上超过我北洋后再开战,早晚躲不过的一战,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