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7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说呢,根据英国人的研究,他们曾经专门在地面上模拟了航空母舰的机库运作,如果以现在的飞机来做参照物的话,暴怒号航空母舰完全可以容纳140架以上的舰载机!即使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在20年之内,暴怒级航空母舰的载机数量不会下降到100架以下。而且暴怒级是因为采用了快速战列舰的船体才导致了重量如此之高,如果用正统的航空母舰设计的话,3万吨出头完全有希望拿下了的。这一点航空口的同僚可以作证。”严博勋回答道。
就在严博勋一人“抵挡”着海军部大佬们的嘴炮的时候,徐杰在一边也在不断梳理着原有的历史知识。盘算着航空母舰吨位到底多高才合适。2战期间,如果仅仅为了起飞螺旋桨飞机的话,那么即使是装甲航母,那么3万吨也足够了。而这个历史位面不太一样,因为技术进步更快,而且对方更加强大。战争拖延的时间也会更长,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如果要适应喷气式战斗机起降的话,那么航空母舰需要多大呢?而这一个问题上,真正有参考价值的就只有美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和英国的大无畏了。后者徐杰不太熟悉,但是对于前者,徐杰还是有些了解的,那么现在就看看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在实战中搭载喷气式飞机的情况吧。这个情况对于现在的华夏海军可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第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历史上朝鲜战争中美国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搭载情况(此前接受过改进,具体如何改,各位读者自己……!),历史上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佛吉谷号在1950年5月抵达西太平洋的时候上面一共搭载了如下的舰载机,2个f9f战斗机中队,一共拥有30架喷气式战斗机,2个海盗4战斗机中队,一共拥有28架飞机,以及一个拥有14架ad4攻击机的中队,一共是72架飞机,而后来随着战斗的继续,这艘航母又增加了一些电子战飞机和夜战飞机,甚至还有3架ad4w预警机和2架拍照飞机!最终这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数量高达86架!而参考2战的数据,一艘埃塞克斯的最大载机量也不过110架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是初代喷气式战斗机和螺旋桨飞机混编的话,飞机数量也就下降了30架左右。这还是埃塞克斯号并没有安装斜角甲板时的状态!
当然,因为没有斜角甲板的问题,飞机事故率是高了一些,具体多少,徐杰也记不清楚了,不过用还是可以的。至少美帝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至于有人问如果攻击机也都改成喷气式飞机呢?那徐杰只能告诉他,仅从对地攻击效果上看,螺旋桨飞机比初代喷气式飞机更好,因为后者燃油量太少,挂载炸弹量还不如ad,更悲催的是中低空性能捉急,直接导致命中率降低。所以说螺旋桨飞机对地攻击力在历史上50年代的时候是高于舰载喷气式飞机的。而美帝的ad攻击机更是用到了越战,这足以正面螺旋桨飞机在中低空轰炸中也是挺好用的。
即使到了越战期间,增加了斜角甲板并且拥有了蒸汽弹射器之后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还是披挂上阵,作为攻击航母(cva)参加了这次战争。(当然不是所有的埃塞克斯级都参战了,被称为cva型攻击航母的埃塞克斯级航母是经过sbc125改造的,剩余没改造的则被称为反潜航母。)在这场战争中,埃塞克斯级航母以3。3万吨的标准排水量可以搭载24架f8e型战斗机,和28架a4天鹰攻击机以及12架ad攻击机。还可以装4架e1预警机,再加上一些其它飞机,接近70架规模的舰载机也是十分的威武的。也就是说加上斜角甲板后,这些2战的老兵也是有相当的战斗力的。(当然持续作战能力肯定没法和新航母相比,但是具体数据作者也没有……!作者在这里只是说埃塞克斯scb125的潜力。)
那么现在又有人问了,既然埃塞克斯如此厉害,那么为何还要早中途岛、小鹰和企业呢?原因很简单,舰载机的发展所致,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最多也就只能搭载类似f8和f4这样的喷气式飞机了。而随着f14战斗机、s3反潜机和e2预警机投入现役,埃塞克斯再改也无法满足这些家伙的需要,所以最终在越南战争结束后,最后的几艘埃塞克斯也相继退出现役。由此可见,真正推动航母大型化的根本原因是飞机大型化。
如果仅仅以应付这次战争为目标的话,(就算科技再怎么发展,徐杰不认为这场战争结束的时候会出现类似f8十字军这样的飞机。出来米格15级别的就不错了!)经过scb125改进的埃塞已经足够了。也就是说使用斜角甲板的3。3万吨标排的非装甲甲板航母可以使用几乎所有的舰载机。如果换成装甲航母的话,考虑到防护性能的增加,3。8万吨也足够打住了。当然,如果想要一级航母用50年的话,最多到了中途岛级别也就到头了,加装个斜甲板,和一定的装甲防护,最终4。5万吨上下就差不多。而且这种航母估计就算出来也到2战结束了。因为以上的原因,徐杰认为即使是装甲航母,下一级最多也就3万吨出头,第三级舰队航母再考虑更大的吧。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f663026、书迷成精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铸造中坚2
“好了,各位,该说的严博勋都已经说了,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航空母舰不是越大越好,而且英美的航空母舰之所以大是因为他们的船体所致,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小的吨位实现更好的性能。至于第三级航母到底怎么造的问题,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总之,现在我认为,第二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不应该超过3。2万吨!当然了,对外标称,就说2。8万吨好了。预计我们将建造4艘作为我们条约期内海军海基航空力量的主力!”看双方讨论的差不多了,徐杰最后一锤定音。
而在敲定了航母吨位之后,剩下的就和杨用霖等人没什么关系了,苦逼的严博勋同志需要自己继续他的设计工作,开始为华夏第二级航空母舰开始忙碌。总体而言,华夏第二级航空母舰可以看做历史上日本海军大凤级航空母舰的优化和改进,一样的装甲甲板,一样的双层机库。甚至就连防御标准都差不多,不是徐杰不想往上提升了,而是飞行甲板到了100mm厚度几乎已经是极限了,当年纵然以信浓那么大的船体,想抵御800kg穿甲弹还是不行,因为上部装甲板的重量太重了,用箱型支撑体都有些吃不住劲。
徐杰以大凤级航母为基础进行的改进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增加原有双层机库高度,至少要保证在5米上下,至于增加的重量造成的吃水加深的问题则通过增加防雷突出部来解决。此外。放弃船体舯部舯部的升降机,整艘航母机库上部为一块平整的甲板,在左舷部署两台可折叠式侧弦升降机。在右舷部署一台升降机。因为下层机库几乎贴近水线,所以三台升降机只是沟通上部机库而无法沟通下部机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则通过内部再布置一台只联通上下机库的内部升降机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布局虽然繁琐一些,但是至少避免了中轴线布置升降机然后一发炸弹摧毁或者卡死的情况出现。
同时因为取消了一台中间升降机(另外一台用于沟通上下机库,只是没在飞行甲板上开口,依然会占据船体空间。)机库有效长度增加了约15米,最终有效机库长度达到了165米左右。进不一定增加了载机量。
其次。就是在船体左舷部署倾斜8度左右的斜角甲板。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阴谋
“虽然意大利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国内依然有巨大的矛盾,意大利把太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了战争之中,造成了国民生活水平的下降。虽然现在意大利依然在努力的医治着战争留下的创伤,但是因为要兼顾新增加的殖民地的建设,所以这个过程非常的缓慢。意大利是一个弱国,它不具备像我国以及其它强国那样迅速恢复的能力。”
“而在意大利高层,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中海军出身的官员与其它派系以及陆军的矛盾。诚然,在这场战争中意大利海军的作用相当巨大,取得的胜利和对战局造成的影响不是意大利陆军可以比拟的,在战争结束后,海军的力量进一步膨胀,这造成了陆军和其它政府高层的不满和反弹。而这还不仅仅是利益分配不周的问题。意大利海军倾向自保,而与我国疏远的态度让其它高层感到不满,他们中的一些人想和德国一起继续争夺阳光下的土地,这一点是陆军和海军矛盾的焦点,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陆军将领都希望继续扩张,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倾向扩张,并且对德国友好的,这一点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一个叫里宾特洛甫的德国陆军上校曾经在一篇内部报告中这样评价此时的意大利。
“也就是说,我们的这个朋友也在踌躇之中?”威廉二世看着这份报告问道旁边的国防部长小毛奇元帅,眼神中充满了得意。威廉坚信。没有人会拒绝送上门来的蛋糕,在他看来,此时的意大利最好的选择是跟着德国打下偌大的南亚然后从中分一杯羹。而不是抱着地中海和非洲的一亩三分地闭关自守,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威廉二世认为没有力量可以组织同盟国的前进了!
“是这样的。海军获得的利益太大了,引起了国内其它各方的不满,而意大利的恢复过程又太慢了,他们把不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和巩固殖民地却忽视了本土的发展,现在的政府处于飘摇之中。也许一次合适的风暴就会让这个国家彻底变天。”小毛奇在一旁附和道。
“这个人分析的很到位,着实看到了意大利内部的矛盾,并且很快的抓住其中的关键!更重要的是。他的想法和我国目前的战略非常吻合,我们如果要南下东进,首先就要保证有一个安稳的后方。意大利这个变数影响太大了,如果我们可以在行动前就将其拔除掉的话。自然免去了后顾之忧。不过我们现在还是先不要行动过急,我们需要等待一个机会。”威廉二世说道。
威廉二世狂妄,但是却依然对国际形势有一定对方了解,他深知此时的环境并不适合采取过激的行动。首先,从实力对比上来说,意大利再弱,也是一个工业强国,目前德国公海舰队正在恢复实力。南部位于希腊的前进基地并没有完工,舰队主力还在北海。而地中海能动用到的只有奥匈帝国海军和土耳其海军。西班牙人能不能参与进来还难说。毕竟还被法国人盯着你。如果想要直接插手意大利的话排除不成熟的空运,最好的办法就是海运,但是这两个国家想要和意大利海军刚正面?还是洗洗睡吧,什么?打算从陆上进入?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群山就是意大利最好的防御。
其次,如果德国没有一个合适的盟友作为傀儡的话,一旦意大利政府和协约国联系上,那么非但这次干涉会最终失败,同样也会把意大利彻底推到协约国一边。而此时的德国实在是不想打仗。德国虽然恢复到快,但是依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消化掉新增加的领土。威廉二世虽然好战,但是也知道此时和平才是对德国最为有利的条件。更何况,就算退一步讲,德国在协约国反应过来之前就拿下了意大利,但是没有民众基础,同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