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塞德利茨号沉没了,下一个就是吕措夫了。”看着缓缓下沉的战舰,希佩尔知道这一次自己输了,而且输的很惨,自己用两艘精锐的快速战列舰换了对方两艘老旧的无畏!一场惨败啊!塞德利茨号的沉没预示着用不了多久,4艘英国快速战列舰就可以腾出手来攻击自己,这时候要是不走的话,那就真的没机会了!
“全速撤离!”没有一丝的迟疑,希佩尔果断指挥全部战舰扯乎。而托马斯在迟疑片刻之后,也并没有指挥舰队追击。这让希佩尔有些失望,他还打算重演一次回马枪呢。
事后,有人问到托马斯为何没有继续追击而是放走了对手,托马斯的解释很简单。“根据俄国人的情报,他们只发现了4艘国王级战列舰,那么剩下的6艘无畏舰在哪里?如果他们来到战场的话,我的舰队将处于极端不利的情况。”俄国人是牵制了波罗的海的德国舰队,但是同样,他们无法保证牵制对方全部舰队。舍尔只带了4艘国王级和辅助战舰与对手对峙,另外6艘战舰确实没有出现,那么他们现在在哪呢?
它们没像托马斯想的那样正在前往战场或者准备前往战场。这6艘战舰其中4艘正在船台上接受改造,巨大的3联装炮塔将被换成双联350mm主炮。这将是舍尔的战力提升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另外两艘战舰此时已经改装完了,不过正隐藏在基尔港的一个角落里,等待着在某个时候给对手一个惊喜。
吕措夫表现的很不错,他一直在抵抗,并且将阿姆斯特丹号的1号炮塔摧毁,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其最终战沉的命运,在摧毁了所有主炮之后,英国战舰大胆的抵近攻击,在不到8km的距离上开火,一发发穿甲弹毫无压力的击穿了吕措夫号的装甲,也许是因为距离太近的问题,所以炮弹大部分都落在了上层建筑和上装甲部分,所以水线上的损伤不是很大。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吕措夫号最终失去了全部的火炮。整艘战舰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炬一般在海面上漂浮着。
“用鱼雷打沉他,然后我们走。”托马斯看了一眼后说道。伴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英德两国第二次海上交锋落下来帷幕。英国皇家海军以2艘旧式无畏舰的代价换取了德国公海舰队两艘快速战列舰。德国海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托马斯也因为这一战而声名鹊起。
“我就知道你会成功的。兄弟!”杰里科亲自出来迎接这位大不列颠王国的新英雄。托马斯的行动一扫了过去一年中英国海军的沮丧和晦气。更是将德国公海舰队快速舰队打的名存实亡,只剩下2艘毛奇级快速战列舰了。德国海军那支曾经让人感到可怕的前卫已经烟消云散。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会让德国人血债血还!我们将要为战沉的皇家海军战舰以及在战斗中牺牲的官兵报仇!早晚有一天我们会扫清北海,并且将地中海的协约国舰队也一通消灭。这个时间也许会很长,但是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来完成他!”面对记者,托马斯这样说道。
在照片中,托马斯身后是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硕大的15寸炮口。而这张照片最终登上了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英国民众为了这场胜利而欢呼,为了皇家海军中诞生的新星而振奋。托马斯以无可辩驳的战绩最终走进来英国皇家海军的核心层。在这一刻,就连丘吉尔都不得不承认,托马斯的表现确实要比贝蒂好上很多。他更适合掌握大舰队。
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当英国人在庆祝自己的胜利时,希佩尔则在品尝着失败的苦果。两艘主力舰的战沉让德国现有战舰从18艘下降到16艘,而在短时间内可以出动的战舰数量甚至不超过8艘。现在德国海军可以立即使用的战舰也就4艘国王号、2艘刚刚升级成超无畏的战舰,外加自己的毛奇和戈本。4艘凯撒级每艘都带伤,需要进行修理,4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将在未来4个月中陆续服役。他们会顶替战损战舰的位置,但是让人绝望的是,现在德国海军在2个月的时间里是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
敲打一下俄国人没啥问题,但是想要阻止大英帝国舰队的南下,那是几乎不可能的,英国人现在甚至可以调动2个战列舰分队的兵力进入地中海,从而一方面掩护法国陆军前往北非,而另一方面则可以发动对同盟国地中海舰队的攻势。北海也许会平静一段时间,但是地中海将重新陷入血与火的较量中。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八百九十一章 下一步怎么办
“尊敬的第谷海军上将,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阁下,介于公海舰队在最近的一场海上大战中的失利,公海舰队短时间内失去了牵制英国大舰队的能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英国舰队极有可能抽出2支甚至是3支战列舰分队前往地中海帮助他们的盟友,而这其中既有可能包括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为此我希望阁下在指挥舰队的时候,密切关注周边的形势。避免陷入英国人的全套。”
“不过,在此,我向阁下保证,公海舰队会尽最大努力来恢复自己的战斗力,并且重新担任起牵制英国海军的重任。4艘强大的俾斯麦级战列舰即将服役,我们很快就会有能够和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旗鼓相当的战舰了!”最后斟酌再三,舍尔在给第谷的信中还是加上了这样一句话,虽然说他都不确定德国海军什么时候可以重新恢复到全盛时期。
德国海军是真的承受不起两艘超无畏的损失吗?显然不是这样,德国人虽然不如英国人那么土豪,但是损失区区两艘主力舰还远不止于打折公海舰队的脊梁。关键是时间和物资!德国公海舰队不缺乏战舰,缺乏的是恢复战斗力的时间和物资!4艘凯撒级战列舰刚刚修好就被托马斯重新送回来船厂。
德国公海舰队需要对6艘无畏舰进行改造,把他们从无畏升级到超无畏。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劳动力。4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虽然已经收尾,但是依然还需要继续投入!再加上4艘凯撒级的维护。德国海军第一次发现他们准备的物资和劳动力突然不够用了!接二连三的战斗消耗和大规模的改造计划让本来就紧张的德国船舶工业达到了极限。不要忘了,还有两艘新开工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正在施工中!这要是需要数万吨钢材和大量人力的项目。
在得知希佩尔战败后,舍尔几乎一天三个电话的催问后勤部门这些宝贵的战舰到底什么时候可以重新投入战斗。但是等待他的回复永远只有一条,没有4个月的时间,不可能使4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全部战伤战舰和无畏舰改进完成。也就是说德国舰队在4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回复全盛。
在海军会议中,有的军官提出,德国海军完全可以在4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完工后就投入到新的战斗中。毕竟在英国人分兵后,他们的海军力量不会超出德国人太多。乍一看确实如此。即使5艘r级战列舰都服役了,英国人也不过28艘主力舰,再派出2个战列舰分队前往地中海后。剩下的不过20艘。即使6艘无畏没有改完,德国人也有20艘主力舰,其中4艘还是15寸炮战列舰。就算硬拼都没关系。
但是,有一点别忘了。在北海对抗英国人的时候。德国海军还要时刻看好自己的后院!埃森舰队是不是的出现在德国人家门口实在是不能忍啊!为了防止这支舰队在自己家门口捣乱,德国海军至少要抽出4艘主力舰,这样仅仅是均势,而且随着俄国剩余战舰的完工,没有两个超无畏支队根本就镇不住场子。当然,在这里,德国人高估了俄国人的效率,但是这其中潜藏的风险让德国人不敢将主力全部调集到北海!去掉两支超无畏舰队后。德国海军还剩下什么?
俄国人不需要和德国人硬拼,只要在潜艇和驱逐舰的保护下时不时的到德国人那晃悠一圈就可以了。天上有飞艇、海面上有驱逐舰、水底下有潜艇,后面还有雷场!天气不好可以不去。心情郁闷了也可以不去,但是就这样,舍尔敢把主力都集中在北海吗?诚然,雷场可以保护港口,但是也需要舰队的配合。而且现在不一样了,德国陆军正在沿着波罗的海沿岸前进,海上补给肯定比陆上补给更加方便,德国陆军的运输船你总不能不管吧?当然,你要是指望德国陆军打到里加来解决俄国海军的威胁,那也是不可能的,单纯凭借俄国海军的那些14寸重炮,就足够把德国陆军打的找不着北!再猛的陆军也不能和海军炮刚正面吧!
结果经过一番推演后发现,即使德国海军恢复了全盛,只要无法摆脱两线作战的尴尬局面,那么公海舰队想有什么作为那是不可能的。舰队分成两队的结果就是北海方向被英国碾压,波罗的海方向仅仅自保。当然,主动出击也是可以的,但是埃森压根就没还有和你硬拼的意思,你出来我就回去,怎么着?就德国一个分舰队还想试试俄国水雷阵加岸炮加战列舰的三重防御?
就在德国人正在为悲催的情况而郁闷的时候,同盟国地中海舰队在塔兰托也在研究下一步的对策,意大利海军舰队司令第谷上将,德国公海舰队印度洋分舰队的斯佩中将,以及奥匈帝国海军司令霍尔迪中将,此外,还有一名让协约国绝对想不到的人也参与了这次会议,他就是华夏海军东南亚舰队司令林永升上将。他是和龙翔号战列舰一起来到地中海的,名义上是参观学习,而实际上,他和他手下的华夏海军官兵将参与到这场战斗中,原因很简单,徐杰认为协约国的海上优势还是有些大了,如果同盟国不能再赚一点的话,一旦美国加入,那么同盟国就彻底没得玩了!
首先,在座的各位盘点了一下手中的家当,意大利人再一次充当了地中海的土豪的角色,4艘卡拉乔诺级超无畏和3艘加富尔级无畏舰,外加刚刚买到的凯撒大帝号(龙翔号)战列舰。意大利人有8艘主力舰,然后是德国人,斯佩伯爵带着4艘华夏的外卖型超无畏,最后是悲催的奥地利人,虽然他们加班加点的完成了第三艘超无畏,但是总数量依然只有3艘,位居最后,从舰队构成上来看,同盟国海军居然有15艘主力舰!其中12艘是超无畏!这个规模也相当恐怖了!
然后呢,在坐的四位大佬开始评估对方的实力,法国人还剩下3艘超无畏和1艘无畏。(在此期间法国人完工了布列斯塔尼级的4号舰。)贝蒂指挥着原大英帝国印度洋分舰队,4艘海外领级超无畏舰。这就8艘战舰了。再看了费舍尔的电报后,众人得知,在未来,德国公海舰队没有力量牵制英国人了,英国人很有可能派遣8艘到12艘左右的主力舰来到地中海,借此打通整个地中海的通道,并且配合陆军重新夺回北非。
同盟国舰队可以不出击吗?理论上是可以的,毕竟有水雷和潜艇的保护,再加上多达15艘主力舰的强悍实力,协约国舰队就算强行攻击估计结果也是被打的灰头土脸。但是奈何同盟国陆军不行啊,好吧,准确的说是驻扎北非的意大利奥匈和土耳其三家陆军相对于英法陆军来说堪称悲剧,如果任由协约国的运输船为北非运送兵力的话,那么从阿尔及尔出发的法国大兵打垮同盟国非洲军团只是个时间问题,然后他们会占领意大利人的殖民地甚至直接冲到亚历山大港重新掌控苏伊士运河!这个结果太可怕了。
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