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485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85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奈何华夏陆军就将这个连接点作为了主要突破口,而且为了对付这些掩体,同时又考虑俄国炮兵火力的不足,华夏陆军攻击部队专门准备了大量廉价但是威力足够的和迫击炮!这些东西反炮兵不行,但是对付掩体和步兵却是再好不过了。
    在用榴弹炮清理掉外围轻火力点和碉堡后和重迫击炮如同重锤般的炮弹狠狠的凿击着已经标定的俄国炮兵掩体,虽然俄国人试图反击,但是俄军的80mm迫击炮和75mm榴弹炮并没有足够的shè程和威力,而级别的迫击炮则被统一变成重迫击炮而没有放置到一线。而是统一部署到后方。
    一发40多公斤的炮弹狠狠的砸在了一座榴弹炮掩体上,厚厚的夯土层和石块挡住了这发炮弹,但是内部填充的时机公斤炸药爆炸后依然在掩体顶部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大量的石块飞shè而出散落在四周。就在掩体中俄国士兵从惊慌中缓过劲来后,他们发现刚才的一击并没有带来什么致命的损伤,随即欢呼声和祷告声响彻整个掩体,俄国官兵手中紧握十字架不断的为自己祈福,而随后,又有几发炮弹命中了这个掩体,但是依然没有造成什么致命损失。
    “我们的掩体很结实,他们的火炮打不掉我们的。”感受着从顶部传来的沉闷的爆炸声,再看看掩体内部不过是漏了点土。俄国官兵对自己的掩体的信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甚至认为即使火炮也无法打掉这些加固后的掩体,毕竟迫击炮的弹重并不比6寸榴弹炮轻多少!
    “好了,上面的夯土层和石块应该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让后面的6寸重炮换炮弹吧。”一名华夏陆军炮兵军官命令道。面对这些坚固的掩体,华夏海军也曾经烦恼过,当年华夏陆军的前身北洋陆师曾经利用无数的掩体来恶心过rì本陆军。而现在面对俄国的掩体,华夏陆军虽然也不舒服,但是绝对不至于无计可施!
    考虑到冗长的防线,俄国人不可能将整个防线弄成钢筋混凝土的。绝大部分还是土木结构,顶多加一些石子什么的。这些掩体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厚度足够!不过上面的夯土和石子可以用大装药的爆破弹清理掉一部分,失去了外层保护的掩体下面就是大块的原木,面对这种东西,华夏陆军专门搞出了带被帽,小装药而且弹重比较大的“掩体杀手!”这种重达50kg的炮弹使用减装药发shè。比普通榴弹重了5kg以上。炮弹弹体外面有一个软钢制成的被帽,专门用来穿甲,而足够厚的弹体也可以保证炮弹的强度不至于提前爆炸或者弹体发生碎裂。减装药则会使炮弹初速下降,弹道更加弯曲,更利于攻顶!
    就在俄国人信心满满的时候,隐藏在远处的6寸火炮终于发威了!伴随着一道道火舌,数发“掩体杀手”带着刺耳的尖啸声飞向了目标!没有了上面的碎和夯土的保护,区区几根原木如何能挡住专门为了对付掩体而生的穿甲弹?软钢被帽轻易的击碎了掩体顶部的原木,随后一头扎在了炮位之上,tnt炸药爆炸后将一门75mm榴弹炮撕成了碎片,随后纷飞的弹片将放置在旁边的弹药点燃。仅仅不到1秒钟的时间,华夏陆军就又观测到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爆炸,一个巨大的火球从掩体上部窜出,随后一道夹杂着碎石断木和钢铁碎片的灰褐sè烟柱直冲云霄,剧烈的爆炸直接将整个掩体掀了个底朝天!
    类似的一幕在战场上不断重演,在细致的炮火准备下,俄国陆军苦心经营和数载的外围防御体系面临崩溃,虽然并没有杀伤多少人员,但是失去了掩体和堑壕保护的步兵在优势敌军面前会有什么后果是个人都能想明白!“敌人就要进攻了,他们不会要俘虏的。打退了敌人我们就可以回去休整。”在指挥官连吓带哄的吼声中,一队队俄国士兵从遮蔽所中冲出,他们将继续前往已经破损的堑壕来抵御华夏陆军的冲锋!
    俄国人拿捏的时间点非常好,至少他们是这样认为的,华夏陆军的炮击正在向后方延伸,而对方的陆军还来有冲上来,这个时候俄国守军可以抓紧时间进入阵地展开。但是奈何对于这套华夏陆军早就玩烂的把戏,华夏陆军不可能不知道怎么对付,就在大量的俄国官兵进入阵地的时候,又一轮短促而猛烈的炮击覆盖过来!
    与前面jīng确的shè击不同,这是真正的火力覆盖,覆盖了几乎华夏陆军能找到的所有俄军设施。还未进入阵地的俄国官兵瞬间被猛烈的炮火撕碎,一团团的血雾充斥了整个前线,正面负责防守的2个营的俄国官兵还没看到对手就已经被报销了一半了!而且还失去了几乎全部的重武器!这场战斗在开始后十五分钟内就已经决定了胜负,俄军第一道防线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感谢书友心飘浮的打赏,以及书友地狱女皇、赤备、招考、flay007、翱翔于宇宙的星群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八十八章 轻松的首战
    失去了重武器,兵力损失巨大,剩下的部分又被打散,炮兵几乎已经为进攻部队做好了一切准备,看了看远处残破的阵地,蔡锷感到索然无味。杀鸡用牛刀啊,这可真是大材小用,随即蔡锷回到指挥坦克中,命令所属装甲部队发起进攻。装甲部队大规模使用的第一次战斗,华夏海军将拿俄国西伯利亚军团来试刀!
    一队队坦克以连为单位展开,最前面的是装备有37mm呯呯炮的1号坦克,坦克编队后面是装备有短75mm炮的1号突击炮,间或有一些装有47mm长管炮的1号变种坦克。再后面就是自行迫击炮和卡车炮。这就是华夏陆军能够拿出的第一支装甲部队。因为没有步兵战车,所以绝大部分伴随冲锋的步兵都是在坦克上搭乘。一辆坦克上大概有有4到5名步兵。他们和坦克的联系方式十分简单,手中拿着一个木槌,根据事先联络好的方式进行联系。
    按照规定,他们将在距离对手防线400米左右的距离上跳下战场准备战斗。5名步兵中两名步枪手,两名冲锋枪手,还有一名掷弹筒手。这样搭配确保了远近火力始终,毕竟从400米下车后,这样的距离上,冲锋枪根本毫无精度可言,步枪将提供远距离掩护,同时还有掷弹筒配合,但是当冲到150米以内的距离后,冲锋枪这杆战场扫把的作用可是太明显了!足够将掩体中的俄军士兵清扫干净,至于为何不配机枪?坦克上都有机枪还有速射火炮还给步兵配机枪干嘛?而且5人一组的战斗小组还真不方面携带机枪。
    陆明作为一名小队的队长还是十分老实的按照战前规定在距离对方阵地400米的距离上。他轻轻的敲了敲坦克的炮塔,随后坦克减速,陆明和他小队从战车上跳了下来。两名步枪手掩护掷弹筒手随时准备对付露头的俄军,而两名冲锋枪手则跟在坦克后面继续前进,战场出奇的安静,好像对面并不是对手的阵地一般,坦克慢慢的减速并且用压低了炮管,又驾驶员控制的车前机枪也瞄准了前方,随时应对俄军的攻击。几十辆坦克配合几百名精锐步兵组成的攻击楔子狠狠的想俄军阵地冲去!
    在距离俄军阵地200多米的时候。对方终于打出了稀稀落落的几发子弹。反击异常脆弱,有组织的抵抗根本没有,最多也就是十几名俄军在连级军官的指挥下徒劳的反击着。而这对于武装到牙齿的华夏陆军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位于队首的坦克连速射炮都不用,不过是车首机枪不断扫射战壕中露出的敌人。而对于一些所处位置比较刁钻的俄军,后面的掷弹筒一发榴弹也基本就可以搞定。
    在用手中的冲锋枪打死一个拿着手榴弹准备发起自杀性攻击的俄军后,陆明抬起头来看了看周围的情况。不由的骂出声来:“一群懒鬼。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出来逛街的呢!”陆明自己老老实实的下来了。但是少量步兵依然在战车上待着,恍惚间,陆明感到自己不是在打仗而是出来郊游的!
    1号坦克配合着精锐步兵如同麦田中的收割机一般扫荡着俄军的防线,分散在堑壕中各处的俄军根本无法阻止反抗,个别人红着眼睛抱着成捆的手榴弹准备发起自杀攻击,但是随后就被装备着冲锋的精锐步兵扫掉,在坦克用机枪清理掉了地标阵地后,在冲锋枪手的掩护下精锐步兵以班为单位深入堑壕之中扫荡着残敌。在突破外围阵地后。战场部队并没有停歇,开始向阵地稍微靠后的遮蔽所前进。这些遮蔽所一般作为出发阵地和居住的场所。其中还有少量没有冲出的俄军官兵以及指挥人员。
    面对这些比较结实的工事,华夏陆军的1号坦克上装备的37炮自然无法将其轻易摧毁,后面的装备有75mm短炮的突击炮倒是可以试试,但是很显然,冲在前面的进攻集团不想让这份战功落到别人手中!1号坦克的机枪打出一条条火舌形成密集的火力锁住了对方的射击孔,随后在几发烟雾弹抛出后,一群携带爆破筒或者炸药包的步兵开始前突,在烟雾和火力的双重掩护下迅速接近,然后用爆破筒和炸药来解决这些工事。
    伴随着一阵阵沉闷的爆炸声,一个个掩体的开口处喷出一股股腥辣的烟雾,其中还夹杂着一些血腥的味道。间或还会有几个地堡被剧烈的爆炸炸的四分五裂,可以预见,这些地方应该是弹药库或者残存的重火力点。伴随着后续步兵的跟进,整个阵地最终易手。从装甲部队发起进攻到最后一个抵抗的俄军被击毙,整个过程不过20多分钟的时间!
    外层的防线崩溃的非常快,在轻易的突破了阵地后,装甲部队分成三支,一支继续前进侦察,而另外两支则向两翼进剿,扩大突破口,以便后续步兵可以跟上,同时可以等待随后的补给。这个结果虽然在让绝大多数官兵赶到意外,但是对于蔡锷来说很正常,自己一个旅打对方两个营,而且在火炮准备极其成功的情况下突然发难,所以摧毁对方的前沿防御并不困难。甚至连俄军对最前沿被突破也没有太大的震惊,因为他们的核心防线是第二道!
    “第二道防线距离前沿阵地有3公里左右,在阵地前有雷区,并且配有一些小口径火炮,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和机枪,并且有环形工事群,守军也多了不少,我们的前面应该有一个团又一个营。硬冲的话肯定不行,我正面佯攻,两翼包抄,对方阵地核心的主堡无法直接摧毁,我们最后再打,压制住对方火力后,用工兵爆破解决。”蔡锷将手下几个营长招过来后命令道。
    如果说俄军的第二道防线核心阵地是一个乌龟壳的话,那么周围的堑壕和碉堡则是这支乌龟的四肢,唯一不同的在于这只乌龟是死的,没法收起自己的四肢,既然这样,面对缺乏死磕能力的华夏装甲部队,最好的选择就是避开最硬的部分,断其四肢后最终用重炮和爆破的手段来解决核心阵地。
    在增援的步兵接手了阵地之后,蔡锷手中的第一装甲旅再次冲击。蔡锷抽出了8成的坦克向两翼迂回,而中间则是突击炮和重迫击炮为主的火力支援编队。对方是一个团又一个营,兵力多出第一道防线数倍,同时有了更好的火力配置,这才是检验装甲部队突击能力的最佳试金石!
    “我们的6寸炮必须用来压制对方的炮兵,所以能依靠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要用速度和密集的火力快速冲击和切割对手的防线,他们是一体的时候,我们很难打,但是只要能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