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454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454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萨托夫和俄国骑兵震惊的目光中,已经有数辆轻装甲车冲进了骑兵队列中。当这些勇敢无畏的华夏军人决定发起冲锋的那一刻起,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就只能用分钟和秒来计算了,双方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距离。机枪、步枪甚至是手枪,只要能开火的都已经用上了,甚至连车体也成了杀敌的利器!密集的弹雨反复敲打着车体,其中不乏一些钢芯穿甲弹。薄薄的车体在不断的打击下开始出现松动。而是不是扔过来的手雷则会摧毁整个战车。
    一辆轻型装甲车在用机枪扫倒了面前的半个班的俄国骑兵后,一发不知道从哪扔过来的手雷落在了车前的发动机盖上,伴随着一声巨响,薄薄的发动机盖被撕碎。密集的弹片向四周飞溅,如同雨点般的金属碎片直接横扫了整个战车的前部,驾驶员和车长当场阵亡。而正在后面操控机枪的主射手也被一块半尺多长的金属片打断了双腿。而随即一伙俄国步兵开始从周围涌了过来。这辆残存的战车上有他们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俘虏、机枪和弹药,他们用咆哮和长调来表示自己的兴奋,有的人甚至不顾指挥官的命令下马来到车前。试图砸开已经不那么紧的车门!
    而当这名哥萨克人撬开车门后。他看到了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对他笑了笑,随后镇定的拉响了手中的手雷然后往旁边的弹药箱上一放。一秒钟后,数千发子弹在一瞬间冲出了已经破碎的车体,巨大的爆炸和密集的弹雨对周围80米范围内的所有活物来了一次无差别的覆盖,无论是马匹还是人,瞬间就被密集的大威力机枪子弹撕成了碎片。没有人能幸免,这比榴弹或者榴霰弹威力要大出数倍的殉爆瞬间将俄国骑兵队形打成两截,虽然面对冲过来的华夏轻型装甲车俄国人已经散开了队形。但是数千发子弹的殉爆还是让他们伤亡惨重。
    更加要命的是已经从最初的打击中反应过来的华夏部队开始实施反压制,数量装甲车的损失为步兵和炮兵调整赢得了时间。此时充分反映出了华夏陆军的素质,在形势相对不利的情况下,各级军官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82mm迫击炮开始着重轰击俄国人的后续骑兵来遏制他们对步兵的持续冲锋,而就近展开的掷弹筒和机枪则将眼前的俄国骑兵死死的锁住,当重型装甲车上的37mm炮开始轰鸣的时候,俄国突击骑兵已经没有了任何胜算,机枪、速射炮和迫击炮这些骑兵的天敌在这一刻全力输出,已经失去了突然性并且被打掉锐气的俄国骑兵终于和胜利失之交臂。
    俄国人开始恐惧了,开始退却了,当骁勇剽悍的人发现对手比自己还要坚韧还要勇敢的时候,他们会比一般士兵更容易胆怯,这不仅仅是惧怕更是多年来由战争培养出来的信心崩溃而造成的结果。而当隐藏在树林中的47mm炮被密集的37mm炮弹摧毁后,失去了最后的支撑点的俄国骑兵已经彻底溃败。他们仓狂逃窜,被后面的机枪子弹所追逐然后跑进树林,密集的树木让骑兵行动很是费力,而随后,有的人开始下马徒步撤离。
    而在清扫掉俄军的右翼后,在轻型装甲车的掩护下,步兵开始攻击连接树林和主阵地的山丘,只要能攻下山丘,那就就可以和正在正面强攻的主力配合形成对俄军的钳状攻势,同时在山丘上设立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后,还可以有效的组织对方撤离,居高临下而且封死了从主阵地逃往树林的道路,俄国人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死战或者投降,当然了进入依然冰冷的河水中也是一个选择。
    萨托夫面如死灰的看着溃散的侧翼,此时的他已经知道自己输定了,虽然正面防线还在,但是失去了战防炮和骑兵的掩护,面对对方强大的火力和官兵的素质,他实在想不到士气已经趋于崩溃的俄军还能做出什么有效的抵抗。不过他认为自己这一场失败还是值得的,他发现曾经在内蒙古对俄国骑兵造成沉重打击的装甲车面对平射炮其实还是很脆弱的,要不是自己手中的平射炮太少,重武器太少的话,自己完全可以将对方的钢铁矛头打断。这是一个经验之谈,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活着将这场战斗的经验教训带回去。至于那些依然留在阵地上的俄国士兵?没人会真正关心他们,这些灰色牲口远远不如自己的性命值钱,萨托夫甚至连通知他们撤离的意思都没有,除了带了几个亲信和卫队仓狂出逃之外,剩下的俄国士兵就被他扔在了战壕里,面对暴怒的华夏陆军的进攻!
    失去了指挥的军队就变成了一盘散沙,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对方强大的不是自己可以抵挡的时候更是这样,战局的失利和萨托夫的逃跑让俄国防线变得不堪一击,整场战斗在随后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结束了,除了个别见势不妙跑的快的俄国骑兵逃离了包围圈,剩下俄国官兵要么投降要么阵亡。战斗总算胜利了,但是看着眼前被摧毁的战车和阵亡的战友,李伟心中还是一阵阵的痛楚,华夏陆军花费了巨大本钱弄出的机械化部队在这一场战斗中的表现多少让李伟有些失望,而俄国人的应变性让李伟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一丝担忧。
    现在的他没有心情考虑这场战斗给自己带来的是升迁还是降职。他需要的是立即将这场战斗的报告送到蔡锷将军手中,以便在未来发动装甲突击的时候,自己今天的遭遇不会在主力部队身上重演。其实李伟所率领部队的遭遇在今天的战斗中是一个个例,毕竟俄国人把剩下的几乎全部的47炮都布置在这里,而其余的追猎者战斗营在攻击的时候显得异常顺利,仅仅只有机枪和臼炮的俄国人根本无法抵挡追猎者的攻击,外围原本打算伏击华夏陆军的俄国骑兵被身后的铁骑打的仓狂逃窜。
    在这个时代,汽车的速度并不比骑兵快,但是有一个问题是,马匹需要休息需要吃草料这都需要时间,而且绝大部分俄国骑兵的马匹都是要负重的,上面有他们的干粮武器和其它物资,在负重情况下,马匹的续航力就会变的相当糟糕,车辆只要没有机械问题,只要有油就可以追击,而且驾驶员也可以换着开车,虽然在凹凸不平的荒原上开着连原始越野车都不算的装甲车非常难受,但是比起前面那些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的俄国人来说,华夏的追猎者营还是很舒服的,至少可以在颠簸的车厢内喝一口水然后吃上一块饼干。
    剩下的战斗与其说是战斗倒不如说是在后面驱赶着俄国人进行一场武装游行,失去了绝大部分重武器和补给的俄国人一心想回去,但是后面有紧追不舍的追猎者小队犹如狼群一般不时的冲上去咬上几口,在精锐的士兵和马匹也绝对不能和汽车比精力!而在正面,从防线上暂时抽调的部队则对俄国人可能逃窜的道路上设下重重埋伏,在前后夹击之下,除了极个别的俄官逃出生天之外,剩下数千名俄国官兵都在历次的战斗中毙命或者背负,而俄国人的敌后骚扰计划也因为巨大的损失而告一段落。
    按理说肃清了敌后威胁的华夏陆军应该准备攻击了,但是正面战场上却依然平静。华夏陆军依然在做着战前的准备,而此时,李伟的作战报告已经送到了蔡锷的桌子上,在他看来,华夏的装甲矛头必然要做出一些调整!
    感谢书友搞得定的月票支持。

第六百四十七章 磨砺
    “这场交战的规模虽然很小,但是却具备了一场真正的机械化攻防战的所有要素,攻击方的装甲矛头和步兵配合,以及远程火力支援,防御方依靠地形巧妙的设立阵地,并且配备平射炮来阻击装甲部队。而在进攻方攻击受挫后再安排机动兵力进行反击。如果把这场战斗的规模放大的话,那将是我们的主力装甲部队所要面对的情况了。”蔡锷正色道。
    “不得不说上次俄国人在内蒙古吃了亏之后还是研究了一下,你还别说,大概的思路还是正确的。现阶段,平射炮配上穿甲弹后对装甲车和坦克的杀伤力太强了,75mm速射炮几乎可以摧毁所有类型的装甲车辆,即使是57mm炮对于我们的坦克也是很大的杀伤。在加上前面的地雷的阻碍作用和那些炮兵掩体。这些东西对一门75mm炮的战力会有极大的提升!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我们的装甲矛头冲击这些严密设防的阵地恐怕就和步兵冲机枪阵地没啥区别了。”聂士成忧心忡忡的拿着一份资料说道。而这份资料上则是各种口径的火炮对目前华夏陆军的战车防御的穿深记录,即使是防护最好的豹式突击炮的45mm正面装甲也很难在中距离上挡住75mm38l长管加农炮的攻击!至于装备着速射炮的小坦克,好吧,57mm炮近距离都可以打穿!
    聂士成的忧虑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在历史上,直到1936年发生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坦克在面对由战防炮的阵地时依然是出于绝对劣势,曾经一门得过产的37mm反坦克炮隐藏在一座教堂废墟之后一天内打掉了12辆苏联援助的各种坦克。即使到了苏德战争期间,没有足够炮兵和航空兵支援的装甲部队面对装备了大量反坦克炮的防线依然十分吃紧。当然了这些防线里面可能还会有像88mm高射炮这样的大杀器来客串!
    “情况虽然比较严峻。但是我们依然要从整体上来分析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足够的加农炮配上有纵身的阵地和地雷阵,后面再加上一些远程火炮,嗯这是一个很好的陷阱,谁进去谁完蛋,但是战术上的优势并不能解决战略上的问题,比如说。俄国人一共才有多少75mm加农炮?能够配输给一线部队用于反装甲作战的75炮能有多少?作为进攻方,我们可以集中数倍于防御方的火力来对对手进行压制,而且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绕开这些孤零零的要塞。”彭毅倒是很乐观。毕竟这样的防御阵地虽然强大。但是构筑所需要的物资和时间也是相当长的,俄国人因为国力和物资的问题,并不能保证没一处阵地都坚若磐石!
    “从战役层面来看,对于防御坚固的永久性要塞并不适合用装甲部队强攻。我们需要的是寻找对方的薄弱点。然后战术和速度来迅速突破这些脆弱点。然后装甲部队继续前进完成迂回和包抄,而后面的步兵则负责扩大突破口承担实际上的占领任务,至于那些要塞,我们完全可以围而不打。不做过多的纠缠。我们将力量集中在一处,以数倍的优势敲开对方一个点,然后在对方还没来得及调整部署和重整之前对敌发动连续不断的突击。装甲矛头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攻防上,在机动性方面也有无与伦比的优势。”马玉昆说道。
    “另外,我们需要强化机动炮兵的战斗力。炮兵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开战前实施压制那样简单的。随着堑壕体系的发展,能够在第一波炮击下生存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炮兵必须可以和进攻部队协调,在战斗中不断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因为车辆的限制,我们的机动榴弹炮最大不过105mm短管火炮。射程是够了,但是威力恐怕还不行。120mm迫击炮估计也悬,总装备部不是刚刚调过来一批150mm线膛迫击炮吗?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把他们编入装甲部队,随时为前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能抗住150mm线膛迫击炮的掩体怕是不多吧。”彭毅试探性的问了问。
    “战斗室里可能装不下那么重的火炮,不过如果改成拖车的话应该可以,前面的车上装有弹药和装填设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