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世-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诺!”魏春不管秦旭心里怎么想的。以为是贵妃的意思,低头应允。
秦旭又对赵宏道:“嗯,这个小太监不错,哈哈,走,赵宏,摆驾文华殿!”
赵宏对着秦旭掐笑,“诺!”说完低头的瞬间深深地看了一眼魏春。魏春瞅见赵宏那有些忌惮的眼光,忙对赵宏行礼。
秦旭对魏春另眼相看,这就可能砸了赵宏的饭碗。而且看昨夜的情形,皇贵妃子楚显然圣眷正隆,这个跟着皇贵妃的小太监对他地威胁着实不小。以后要注意了。
魏春看着秦旭他们走远。想到刚才赵宏那忌惮的眼神,心里顿时一紧。在赵宏凌厉的眼神下,他的后背不自觉的都湿透了。他自小就进了宫,当然明白赵宏刚才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无可奈何。
直起身子,就看见紫宫宫门处一个身影出现,他朝魏春挥了挥手。魏春看见,忙趋步走过去,看见此人脸上浮现了一种温情。行鞠躬礼道:“叔叔,您来这巡逻么?”
来人面无表情。半晌没有说话,看了自己这个侄子一眼,犹豫了半天才道:“魏春,娘娘醒了吗?”
魏春愕然。今天这个叔叔怎么问起这个了?正疑惑间,从来人身后又闪出一个人,魏春一见,顿时大惊。忙跪下行礼,口呼:“奴婢见过菟裘家主!”
这人正是菟裘勉。只见他穿着一身常服,对魏春微笑道:“魏公公啊,娘娘醒了吗?”
“回菟裘家主,陛下刚刚摆驾文华殿,娘娘服侍陛下劳累,想必又睡下了!不知家主有何事?奴婢可以代为传达!”这个菟裘勉虽然已经不是三公。他的菟裘军在出关作战中也损失惨重。长子菟裘狂又陷入了永远的昏迷,但瘦死地骆驼比马大。菟裘家在秦军这一亩三分地里仍然有不可估量的能量,魏春他一个小小地太监可不敢得罪。只好如实说道。
菟裘勉听见子楚昨夜已然侍寝,顿时脸色一变,不过瞬间又变回原来亲和的笑容,“呵呵,没事,没事!今天正好是魏将军当值紫宫宫禁,老夫正好也有点事求见娘娘。。。。。嗯,既然娘娘未起,那我就在这等着吧!等娘娘起来,可务必请魏公公代为传达一声!”说着手藏在宽大的袖袍里朝魏春伸了过来。
魏春当然知道,袖袍里恐怕就是一些赏银了。他不知道菟裘勉为何求见皇贵妃,不过也不敢拒绝,抬眼看见自己的叔叔对他阴沉着脸点了点头,于是他也就心安理得地接了过来,指尖地触感告诉他,是一根至少二两重的金条,脸上的笑容更甚,道:“家主客气了,这点小事,魏春自然办到!那,奴婢这就去给家主看看去!”
魏春会叫菟裘勉为家主,那也是有说法的。当年始皇攻魏,菟裘家出兵最多,所以当时掳回地大部分魏人奴隶都归到了菟裘家。后来始皇建地宫,他们这才脱离菟裘家,正式归为皇室奴仆。
这紫宫是正统的皇室内苑,没有皇帝的诏令,擅自进入可是死罪。按照祖制来说,菟裘勉来到紫宫这里都已经算是逾矩了。魏春看见自己的叔叔在一旁,他当然知道菟裘勉怎么会来到这里了。魏春的叔叔叫魏成刚,原先就是菟裘家的家将。后来菟裘狂兵败,秦旭重组秦军,编练禁卫三军,魏成刚就是禁卫三军后军的校尉。回到咸阳后,城禁宫禁都是由禁卫军负责。为了防止出现里通之事,极无锋将禁卫三军编练成倒班制。今天正好是魏成刚地后军掌管后宫禁卫。结果菟裘勉就乘机来求见皇贵妃。
一个失去了圣眷地将军来求见正受宠的皇贵妃,无非就是想让贵妃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而已嘛!魏春心里暗暗得出了结论。
只是,这个想法显然是底层人士才会转地弯弯道道。
魏春的身影刚刚远去,菟裘勉就换了一副严肃地表情,头也不回,铿锵地对魏成刚道:“成刚,今日之事你就当没有发生过吧!”
魏成刚一脸凝重,道:“家主,刚自然醒得。只是,家主,此时求见娘娘,恐为人所诟病,菟裘家要重新屹立于朝堂之上又何须依靠女流之辈呢?!”魏成刚也和魏春一样,认为菟裘勉来求见皇贵妃是为了让子楚在秦旭面前多说好话。站在曾经未菟裘家家将的份上,这点忙魏成刚是义不容辞的,只是为了不让已经凋败的菟裘家再受人诟病,不得已出言提醒。
菟裘勉一听魏成刚的话,顿时有些愠色浮现,暗道,哼,要不是我菟裘家如今这地步,你一个小小家将何能来训斥我?
心中虽然如此想,但却没有表现出来,一甩长袖,转身就走:“菟裘家的事不劳魏校尉操心,老夫到门外等候,魏春若是来唤。。。。。
“若是来唤,刚必定第一时间通知家主!”魏成刚看出了菟裘勉的不快,忙道。
菟裘勉不再说话,迎着漫天的细雨悄悄远去。
(说几句,雅格觉得第五卷是一个很适合我来操刀的时候,因为说实话,我不太会铺垫整个故事的脉络,而如今就当前面四卷都是一个铺垫吧!现在可以好好的开始构思一个宏大的现代秦朝社会了!
对了,先通报一声。雅格决定下个月战全勤奖,这个月我会把第五卷的铺垫写完,并留一点存稿,下个月争取每天都更一章,博取九月的全勤奖。
希望各位大大多多赏赐票票啊!)
第一通告
这次的通告不是来告诉大家我要停更;相反;我是来告诉大家;这个礼拜会有两章奉上!
呵呵,通告会连更的起点写手里,好像我是第一个哦!吼吼
原因嘛,是雅格今天去做了个肿瘤切除手术,会有几天的假期。这段时间我会加紧码字。
这个礼拜两章哦!
朋友们,给点支持和鼓励吧!
手术真的很疼,也希望所有朋友大大们都身体健康。。
此致!
第一第四章 又一条线
端坐在文华殿上的龙案后,秦旭感觉全身舒爽。看来规律的性生活还是可以让人感到振奋的。
文华殿是秦旭处理公务的地方。殿长一百五十步,宽一百步,殿内有六根立柱,还有一个简单的演武场,场地旁边放着各式兵器。以供秦旭劳累时练武娱乐之用。本来这个设置时要安排在演武殿的,不过秦旭觉得走来走去实在太麻烦,于是就又让人在文华殿也安排了这么个地方。
龙案后是一副巨型世界地图。锦缎彩绣而成。上首居中处“四海坤舆图”五个黑字,显得威武不凡。
在文华殿内摆设这些东西,怎么也跟“文华”两个字扯不上关系,秦旭考虑的是,任何时候文武都要并重,弃一皆不可。秦朝重武,结果二世而亡,宋朝重文,结果立国四百年,年年遭欺负。都不可取。
虽然文华殿内显得武气十足,但秦旭心里头现在想的可是实打实的文治之事。
对于明天班师大宴上的封赏,秦旭心里是有了一定底稿的。他既然从心底承认了自己这个君主地位置,那对于秦朝的一系列事务秦旭都打算进行往好的变革。
曾经作为大学生时他就有很多关于政治方面的构想,现在有这个机会让他进行操作,他自然兴奋不已首先,他要从新确立年号。现在世界通用的是西方纪元,对于这个秦旭是很不感冒的。他非常排斥那些以西方文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东方制度。既然这个帝国自己说了算,那首先要改的,就是这个年号。说到年号,那是自汉武帝之后每个帝王登基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比如汉武帝地年号为“建元”,以后就称建元一年。建元二年。。。。。。而往后每个皇帝登基改年号时都要说“改元**”,比如朱元璋登基,他就改元“洪武”。年号这东西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民,妙用很多。但如果秦旭沿用汉朝皇帝的制度。那未免让秦朝的威风被汉朝压过,所以他决定年号只定一个,就从自己这里开始,以后的皇帝皆用这个年号。但是用哪个年号又让他破费苦心。写了几页纸的年号都不满意,最后把最满意地几个留下,等见了终黎佐天等人之后再决定。集思广益嘛!
纪元也用一个,不过要从始皇那里开始。按照西方纪元来算。始皇是公元前221年登基为帝(是称帝,不是当秦王),所以秦旭决定将公元前221年定为秦历元年,称秦历元年,一直到今天,就是秦历两千两百四十一年。Xiaoshuo520好像冗长了一点。不过秦旭也先把决定写在纸上,到时候征求终黎佐天等人的意见。
其次。秦旭要重新制定秦法。这是他很早以前就有的念头。秦法以“酷”“厉”闻名天下,但就是这种秦法才最终让始皇完成了吞二周而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雄霸伟业。按终黎佐天等人的意思是不用改,完全照搬秦法就可以了。可秦旭知道,秦法不但苛刻,酷厉,而且绝对不能使用于现代人身上。比如城外那条大道,如果规定只有皇帝能走,那新咸阳城以后的发展肯定受到极为深远的影响。皇帝地威严与神秘的确需要制度来保障,但会搞的天怒人怨的保障秦旭还是敬谢不敏的。
可改也不能改成现今这个样子。秦旭心里想的是;彻底抛去自秦以后各代封建王朝儒皮法骨地统治模式;建立一个完全以法家为主导的新式帝王社会主义社会。而这修改秦法则是这个社会建立地根本所在。
秦人崇法;同时也尊法;守法。但修改法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事。就连现在修改或者制定一个法律还需要人民代表公投呢。更何况是修改一本类似于秦朝宪法的庞大法规。而且要完成这项工作非要专门人才不可。秦旭一个人是无法搞定的。他只是在纸上提出了大致的框架。然后让季常找一些现代人才去处理。原维亮好像是剑桥大学毕业的,应该能胜任。
不过在交通法规的相关条款里。秦旭特别着重加入了一条:驾驶汽车者在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遵守法律法规的行人撞伤。则肇事者一半财产必须归于受伤者;致死的话,肇事者自身财产的百分之八十归于死者地财产继承人。
这一条是秦旭看了一则网络报道后萌生地想法。当年在网络上,沸沸扬扬地报道一件事,就是一个开宝马的有钱人在路上将行人撞倒之后,为了逃避以后伤者家属对他无穷无尽地勒索,又把车倒回去将行人碾死。看见这件事后秦旭当时和老纪,强棍等人就豪言壮语:“如果有一天我定法律,一定把这帮禽兽狠狠地罚一把!”
誓言犹在耳,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实现了。Xiaoshuo520
再次,秦旭要决定这次出征各个有功士卒的封赏。秦时地封赏是按照军功来分封土地,奴隶,乃至赋税,徭役等等方面。这种制度下的秦人对于战争的兴致非常高昂,再加上商鞅的一系列补充法律让所有秦人“怯于私斗却勇于公战”,所以不论是“善战”的赵国铁骑还是“敢战”的魏国重甲都不及“喜战”的秦士!自秦以后,各个封建王朝都没有再能聚集起如同秦军那般“喜战”的虎狼之师,并不是自秦之后的朝代放弃了“军功授爵”制度,相反,自秦之后的朝代大都沿用了秦的许多规章制度,只是他们为了自己统治的需要大幅度的篡改了秦朝的“军功授爵”制度。他们的军功授爵制度只对固定的贵族阶层开放,下层士卒想要晋升非常困难,而且和生活实际不挂钩,即使有个别强大的人才也会被自己的军官贪墨掉军功,唐时薛仁贵的事情就很能说明问题。
而秦时的军功授爵制度是完全对下层人民开放的,即使是奴隶。只要你能在为了秦国利益地战争中建立功勋一样能得到爵位,摆脱奴隶身份。而且为了这个制度的完美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