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艘航母去抗日-第6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远笑道:“宴会上有什么啊?”
侍从神秘地笑了笑,说道:“小人只是个传话跑腿的,这些事情小人是不知道的。”
林远笑了笑说道:“那好,我明天去赴宴也就是了。”
转过天来,林远来到了小德张的宅邸,被一个仆人带到了湖边的一间小阁子里,小德张和袁玉林正在里面等他,这次没有了幕僚宾客们的相陪,场面十分安静,林远笑道:“昨天晚上听说了今天的宴会,我就一直惦记着,连觉都没有睡好!”
小德张笑道:“在下知道林帅平日里节俭,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今天特地找了些上品佳物!”说完便冲侍从说道:“先把餐具拿上来!”
这时只见三个美艳女子走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端着一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精致的雕花紫檀木盒子,女子们走到三人近前,把手中的盒子放在三人面前,含着笑走了,林远打开盒子,只见里面的东西很像小剪子、小锤子,还有几件他从来没有见过。
小德张笑道:“这便是蟹八件,我们今天吃螃蟹!”然后给侍从使了个颜色,又有三个女子走上来,手中端着精致的小盘子,盘子里放着一只螃蟹,小德张笑道:“林帅知道这螃蟹是从哪里来的吗?”
林远轻轻摇头,小德张笑道:“这是我让人从苏州阳澄湖弄来了的!蟹王之王!阳澄湖大闸蟹!”
林远听完便是一惊:“甘肃到苏州远隔千里,不知道他们是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把螃蟹运过来的!”林远指着盘子里的那只螃蟹问道:“莫非我们的螃蟹就只有三只吗?”
小德张笑道:“当然不是了,我们的螃蟹有不少呢?不过这一只就够我们吃上一阵子的了,来,我教你用蟹八件吃,这第一步,就是用小剪子把蟹脚剪下来……”小德张说完就拿出小剪子,慢条斯理地剪着,林远看着他的动作,心中泛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心想:“像他这样拆完这一只螃蟹,怎么也得用上一个小时!”
果不其然,小德张一边说话一边拆螃蟹,还让林远学他的样子,一只螃蟹就拆了一个半小时,拆完螃蟹小德张又让人送上来一只,林远注意到:送螃蟹上来的美艳女子都不一样,显然是每只螃蟹都由专门的女子来送。
这顿螃蟹宴林远从上午十点一路吃到晚上十点,却才吃了个半饱,小德张这才依依不舍地让林远回去,林远回到住处,发现沈晚晴在等自己,急忙问道:“有东西吃吗?”
沈晚晴笑道:“你吃了一天的饭怎么还饿呢?”
林远无奈地说道:“一天就吃了几只螃蟹,我能不饿吗?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觉?”
沈晚晴说道:“北京发来了重要情报,我急着告诉你,所以就一直在等你。”
林远急忙问道:“什么情报?”
沈晚晴笑道:“先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再说。”
林远笑道:“你就快点说吧,我把情报当饭吃。”
沈晚晴说道:“康有为最近上了一道奏折,要光绪帝实施变法!”
林远急忙说道:“在我们的时代里他是因为甲午战败才力谏变法的,这个时代我们胜利了他为什么还要变法?”
沈晚晴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讲:康有为看了蒙古我们的改革,觉得蒙古的政策非常好,所以希望清廷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对了,他还特地提到了你!”
林远问道:“提到了我?他是怎么说的?”
沈晚晴答道:“康有为说,林帅乃是不世之才,希望光绪帝能将变法改革的重任交给你,若是由你全盘负责改革变法之事,大清之富强,必将远超泰西诸国!”
林远笑道:“这下事情可有意思了,我还担心清廷对我下手呢,没想到康有为出来插了这么一杠子!”
沈晚晴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道:“这是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在咱们的关东报上发表的文章——《蒙古见闻录》,上面写道:‘蒙古本是化外蛮夷之地,民食膻腥不知礼仪,然在林帅之治下,不过半年,民皆安居乐业,和善好礼;蒙古另有工矿厂数家,所产之物竟远销泰西诸国,故以林帅为变法之统领,必使我大清重现盛唐之壮景也!’”
林远问道:“那民间都是什么意思?”
沈晚晴说道:“当然是支持你去变法了!不仅是民间,听张华说,很多高官也很支持你!我想小德张这几天经常找你玩,应该就是想要巴结你!”
林远点点头,正在这时又有人来报:“林帅,张公公请您明天去府上赴全鱼宴!”
第1156章最关键的情报
林远一听头都大了,急忙告诉侍从:“我今天吃螃蟹吃坏肚子了,今后五天都得吃清淡的东西,再有宴会什么的不用找我了!”
小德张的侍从这才走了,以后的几天,小德张依旧盛情邀请林远,听说林远吃不了大鱼大肉,便想出了馒头宴,咸菜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小德张似乎把搜刮土地的事情抛在脑后,也不怎么过问分发土地的事情。
等到七月二十五日,林远正在为如何推掉小德张的“素菜宴”而苦想借口时,一个侍从进来说道:“林帅,有皇帝的急电。”
林远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朕听闻林爱卿将东北、蒙古治理得井井有条,甚悦,特召林爱卿回北京,共商变法革新之大计!”
林远看完电报对侍从挥挥手,说道:“你先下去。”
侍从说道:“林帅,不立刻回复吗?”
林远说道:“先不着急,等到晚上再回复。”林远说完便拿着这份电报去找沈晚晴,沈晚晴看完电报问道:“你怎么想的?”
林远说道:“我想知道慈禧太后的态度,这是最关键的情报,按照咱们时代戊戌变法的情况,光绪帝同意了维新派的变法,可是被慈禧太后给扼杀了,我担心这次也会像戊戌变法一样。”
沈晚晴说道:“要探知慈禧太后的态度,就要找到莞儿,如果她说慈禧太后同意了,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说着就用通讯器找到了莞儿,然后把通讯器交给林远,说道:“你来对她说吧?”
林远接过通讯器就听见了莞儿开心的声音:“哥哥,你还好吗?”
林远笑道:“我很好,你知道吗?我很快就要回去了。”
莞儿说道:“我当然知道了,你还不知道吧?皇帝给你的诏书实际上是慈禧太后发的,只不过没用她的名义。”
林远问道:“那这么说,变法革新是太后支持的了?”
莞儿说道:“当然了!”
林远心想:“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于是说道:“那好,我没有别的事情了,咱们北京见吧。”
莞儿答应下来,林远关上通讯器,对沈晚晴说道:“是慈禧太后的意思,看来这次的变法是真的了。”
沈晚晴点点头,说道:“是真的最好,可会不会是假的呢?”
林远问道:“这有什么假的?”
沈晚晴说道:“找你回去变法是假,暗中害你才是真!”
林远想了想说道:“应该不会,莞儿日夜陪在慈禧太后左后,如果慈禧太后对我有微词,莞儿不会看不出来,经过你的训练,莞儿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小丫头了,而且皇宫里人那么多,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要对我下手,莞儿一定会听见一些风吹草动的。”
沈晚晴说道:“可是也有情况表明:清廷真的要加害你,比如那个衣带诏,你真的要回去?”
林远沉思了半晌才说道:“让咱们做出他们要加害我的判断都有可能有别的解释,不是吗?还有,如果真的能通过改革手段解决中国现在的问题,不用打内战,不是很好吗?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莞儿的情报!她的情报告诉我们,清廷没有加害我的意思。”
沈晚晴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咱们就回去吧。”
林远于是把侍从叫来,告诉他给清廷回复,说自己将会乘坐七月二十七日的火车,预计将在七月二十九日抵达北京。
侍从答应下来,转身要走,林远连忙叫住他,侍从问道:“林帅,您有什么事情吗?”
林远说道:“你是不是要把随行人员名单也一起发给他们啊?”
侍从说道:“没错,这是惯例,您知道的,有了随行人员名单,他们好准备相关的接待工作。”
林远说道:“你把侍从名单给我,我这次要在人员上做一些变动。”侍从于是把名单拿来,林远于是把名单上随行记者——沈晚晴的名字划了下去,然后把名单交给了侍从。
沈晚晴问道:“你为什么要把我的名字划下去?你不用我和你一起回去了吗?”
林远说道:“虽然现在的情况都表明他们不会害我,可是我们也不能完全不考虑他们加害我的情况,我把你的名字划掉,让他们以为你没有回去,而你则悄悄返回北京,作为一条暗线在北京埋伏好,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沈晚晴点点头,说道:“既然要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说到这里沈晚晴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只钢笔,举到林远面前,问道:“你还记得它吗?”
林远看着那只钢笔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沈晚晴笑道:“还记得刘雨风要刺杀你的那次吗?我就是用它打断了刘雨风的刀。”
林远笑道:“我想起来了,这支钢笔里面暗藏着一套击发装置,能够当成手枪来使用。”
沈晚晴说道:“没错,你把它带在身上,最危急的时候拿出来,也许能够有用。”
林远说道:“那好,这个东西我就带在身上了,我要坐后天的火车出发,你坐明天的车走,到了之后不要声张,隐藏在暗处,不要被别人发现。”
沈晚晴说道:“我明白,你就放心吧。”第二天,沈晚晴就先坐火车回去,第三天,七月二十七日,林远登上前往北京的火车,七月二十九日下午四点,列车刚缓缓驶进站台,林远就见到站台两边满是穿着官袍的官员,还有不少百姓,车站上空打着大横幅,横幅上面写着:“欢迎林帅”。
林远心想:“看来他们真的不是要害我。”林远正在想着,列车缓缓停下,车门一开,林远就见到李莲英站在自己面前,对他笑道:“林大人路上辛苦了。”
林远笑着客气了两句,李莲英接着说道:“我听说火车上没有什么好吃的,想必林帅这两天都是啃干馒头过来的。现在正好是晚饭时间,圣上已经在御花园摆宴,宴请林帅!”
林远心想:“本来想先回家安排一番的,既然光绪帝要在御花园摆宴,那我就去吧。”于是林远便跟着李莲英出了车站,李莲英给林远安排的是轿子,所以慢吞吞的,等到晚上五点多,轿子才磨蹭到紫禁城,林远到了紫禁城才发现,门口有不少马匹和轿子,林远于是问道:“这么多大臣都来了吗?”
李莲英笑道:“圣上和老佛爷听见您回来十分高兴,所以决定大宴群臣!不过他们吃饭的地方和您不一样,他们是在太和殿上,好多人在一起,皇上和老佛爷只不过是去说句话,而您是在御花园,和圣上面对面坐着,圣上还请了京城最好的戏班子和杂耍班子,给林大人解闷。”
第1157章罩在核心
林远笑了笑,心中暗想:“这次的接待规格为什么那么高?看来清廷对变法之事十分重视啊。”林远一边想着,一边和李莲英往御花园走,在门口把手枪交给一个小太监保管。
林远还是第一次来到御花园,他原来见过不少大宅子里的花园,民间的像张紫玉家,高官的像李鸿章家、杨昌浚家,可是他们的花园和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