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夜天子 >

第408部分

夜天子-第408部分

小说: 夜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份不明的人晃来晃去,反会引人猜疑。咱们教中长老,都有俗世亲眷吧?”

哚妮道:“那当然啊,他们也都有兄弟姐妹的,就算任长老多年,在部落间还是有许多亲戚。有时候,他们还会从亲戚家过继个儿子,以继承他这一脉的香火呢。”

叶小天眼中微微露出一丝笑意,道:“好得很!那么,就让八大长老从他们的亲眷中各自选择一户人家,搬到这东山脚下,在我府邸前后居住。我会帮他们在本地找些营生做,这样一来他们长住此地,也不会有人觉得古怪。他们是长老们的亲眷,忠心方面应该没有问题的。”

哚妮不以为然地道:“小天哥多虑了,只要说是为了卫护尊者,九寨十八峒百余旗的百姓,没有一家不愿意为尊者献出性命,他们都是忠心耿耿的人呢。”

叶小天笑道:“可是八大长老劳苦功高,这份荣耀先给他们的家人,别人才不会说三道四嘛,要不然又会像上次修宅子一样,我只要几百人,却一下子来了八千人,害得我安顿不下。”

哚妮想了想,展颜笑道:“小天哥说的是,还是你想的周全。”

※※※※※※※※※※※※※※※※※※※※※※※※※※※※

因为大雨倾盆,有了理由,叶小天便心安理得地不忙着出门了,他吃罢早饭又捱了一段时间,待那大雨停了,这才离开府邸,在侍卫们的陪同下前往府衙。

这一路行去,他们东拐西绕,专挑地势比较高的地方走,还是行行停停,十分缓慢。许多道路都已是一片汪洋,有些人家院门口垒着沙袋,院里正有人用陶盆向外舀水,还有一些顽皮的孩子坐着大号的木盆,悠游自在地把那街道当成了小河。

时不时的,也会有一幢年代久远的土墙被雨水浸泡过甚,轰隆一下便倾倒下来,华云飞见状,不禁蹙眉道:“这场大雨一下,恐怕会有不少贫苦人家倒塌屋舍,无家可归了。”

叶小天看看已经漫到马腹的积水,轻轻点了点头。

知府衙门原本是土司府,地基比较高。而且土司府的位置也处于城中地势较高的位置,所以当叶小天走上府衙前那条大街时,积水已经不深,马匹行动也轻快了许多。

叶小天赶到刑厅。脱下水靴,哗哗地倒出两靴积水,毛问智光着大脚丫子走过来,把搭在肩头的官靴递过来,叶小天套上袜子。正要穿靴,就见刑厅知事章彬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

章彬一见叶小天,便喜形于色地道:“推官老爷已经到了啊,知府老爷传令,召集三班六房、各司主官们晋见呢。”

叶小天蹬上一只靴子,问道:“知府大人可曾说是何事?”

章彬摇头道:“这个却未听说。”

叶小天便穿好靴子,独自向知府正堂走去。到了正堂一看,戴同知、李经历等人都已到了,这些人大多住在城中心或都距府衙较近的所在,都比住在东山脚下的叶小天来得便利。

尤其令叶小天惊讶的是。那位女监州于俊亭也在,这位据说从不上衙理会政务的女土司,最近似乎勤快了许多。叶小天在李经历旁边坐下,低声问道:“知府大人召见,可有什么紧要事么?”

李经历懒洋洋地道:“听说是知府大人的本家亲戚向知府大人抱怨,一下大雨便汪洋一片,出入不便,想必大人召见,就是为了这桩事吧。”

叶小天听了点点头,疏浚河道这种事与户科、工科才有关系。无论如何也不会跟他这刑厅推官有瓜葛,他今日来,只管带一双耳朵就足够了。片刻之后,一个幕僚师爷模样的人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在公案旁站定,咳嗽一声道:“知府老爷到了。”

众官员纷纷起立,就见张大胖子慢吞吞地走出来,未登台阶便先伸出手去扶住公案,把他那肥硕的身子挪上台阶,转到公案后面站定。众人长揖道:“见过府尊大人!”

张胖子点点头。双手扶案向众人一看,长叹一声,漫声吟道:“天降大雨是为何,东海龙王泪滂沱,老龙哭罢回宫转,只是苦了我张铎!”

“吭……”站在叶小天旁边的李经历紧紧闭着嘴巴,冲口而出的笑声硬是被他死死憋住,憋成了一声闷哼。

叶小天还是头一回参加张大老爷主持的大排衙一类的活动,不了解这位张知府的排衙风格,是以听得心头发愣:“什么情况,一亮相先来一首定场诗,莫非接下来张知府要开始说书?”

却见张知府吟完这首不逊于“千年铁树不开花”的好诗,便缓缓落座,长叹一声道:“本城的暗河,开凿于宋神宗年间,至今也有五百多年了,久不疏浚,如今一下大雨便积涝成灾,本官想着也该清浚一番,诸位大人以为呢?”

叶小天心道:“宋朝年间修的暗渠,已用了五百多年,到现在居然还能用,已经很了不起了,这样的河道早该清瘀了,就算一年积一寸吧,五百多年下来,这河道该堵塞成什么样子了。”

众官员均默不作声,此地的官员建制虽与中原相同,但这些官儿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财政上都是自负盈亏的,想修缮河道?好事啊,可这钱谁负责?是以谁也不愿做那出头鸟。

张胖子咳嗽一声,又道:“这疏浚河道的费用,当然是由本府来出。农小苗!”

户科司吏农小苗当即上前一步,垂首而立,张胖子道:“你匡算一下,疏浚全城河道需要多少银两,需用多少劳役。”

那人念念有词地掐算半天,拱手道:“回知府大人,计支税银二百两,便可作为清瘀疏浚的费用了。另外,河道修缮,总不能全城同时开工罢,不然各种道路难行,不免造成种种不便。若逐段清瘀的话,每一河段所需劳役,有三百人足矣,如此还不用大动干戈,损伤民力。”

张胖子一听,二百两这个数目倒还在他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便慷慨地道:“既然如此,工科司吏……”

工科司吏不等张知府念到他的名字,便出列道:“知府大人,西城城墙坍毁多处,本司人员正全力修缮。另外,城北的粮仓也在建造当中,还有北城外半坡镇的水利工程也在进行当中,实在腾挪不出得力的人手再去主持清瘀疏浚了。”

张胖子一听,这粮仓就是给他们张家建的,不能耽搁。半坡镇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是他张家的,那儿的水利工程当然也不能影响,工科的干吏,绝不能再抽调了。

张胖子迟疑着向众人一瞧,众人立即纷纷低头回避,张铎不禁露出恼怒神色。于俊亭坐在上首,俊目微微一瞟,见只揣了两只耳朵来的叶小天正神游物外,不禁微微一笑,开口道:“知府大人,此事不如就交给叶推官去做吧!”

:月末最后三天,诚求月票、推荐票!



第16章推官疏渠

叶小天呆了一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是刑厅推官啊,挖河渠修下水道这种事怎么会轮到我?张胖子是个没主意的人,一听于俊亭提议,马上就觉得叶小天是很合适的人选了,便道:“叶推官……”

叶小天反应过来,急忙起身道:“大人,下官是刑厅正印,恐怕……”

于俊亭一双黑白分明的俊眼斜乜着他,似笑非笑地道:“叶推官近来很闲么,难道不能为知府大人分忧么?”

“呃……”

叶小天真想亏着良心说他确实很忙,可这小妖女刁蛮的很,万一她非让自己递上承办的一应诉状怎么办?目前为止,就只有一个张土舍来告过状,还因为朴阶被杀而未递上状纸……

万般无奈之下,叶小天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低头道:“是,那么,疏浚河道之事,就请交给下官来办吧。”

张胖子转嗔为喜,开口赞道:“叶推官年少有为,精明强干,定然不会有负本府所托的,你办事,我放心。”

叶小天很是无语。

张胖子议定此事,可以就此免了亲族找他聒噪,便心满意足地回转内宅去了,自有一位师爷替他上前,笑吟吟地向叶小天打了声招呼,低声道:“叶推官,西城一带住的大多是府尊大人的本家,你懂得,呵呵……”

这位师爷刚走,戴同知又凑上来,向叶小天和煦地一笑,道:“本官府前积水甚深,出入很是不便啊,,你懂得,呵呵……”

戴同知刚刚走开,州判御龙又走过来,对叶小天道:“叶推官呐,本官住在城南的安澜巷,你……”

叶小天赶紧点头道:“我懂得。我懂得!”

孺子可教也,御州判含笑而去,李经历又凑上来,搭着叶小天的肩膀。亲热地道:“贤弟,我那丈人家住街头,我家住街尾,我家住在哪儿你是知道的,咱们自己兄弟我就不用嘱咐你什么了。反正你懂得。”

叶小天再度无语。

这一路下去,认识的、不认识的,职阶比他高的,职阶比他低的,纷纷上前打招呼,叶小天含含糊糊地一一答应下来,回到刑厅签押房里坐下时已是昏头转向,李秋池像条黄花鱼儿似的溜过来问道:“东翁,知府召见有何要事啊?”

叶小天想到自己一介推官跑去挖渠治河,一时之间还有点儿不太真实的感觉。便有些迷茫地道:“今日大雨,城中多处积涝成灾,知府大人决定拨款清瘀;疏理河道,说是咱们刑厅事务不忙,就交给咱们刑厅来办了。”

李秋池先是一皱眉头,旋即展颜道:“管他是不是份内之事,有事做总比没事做好。再说,这件事未必不是东翁与各位官员结纳关系的一个契机。呵呵,不知知府大人准备拨款多少啊?”

叶小天皱了皱眉,努力回忆着道:“唔……。好像是拨银二百两吧,轮番调换,每拨劳役征三百人。”

李秋池翻着眼睛想了想,便转身走了出去。叶小天从来没有市政建设方面的经验,正苦苦思索该如何着手,李秋池又抱着一具算盘走回来,这是他从户科那里借来的。

李秋池作为师爷,在叶小天的公案之左就有一张办公桌,李秋池把算盘往桌上一放。便开始噼呖啪啦地打起算盘来,一边打算盘一边还念念有词:“依他地惯例,似我铜仁这般大小的城池,全城清瘀需时约两年,分段施工,每日用工三百人的话,计曰……二十一万九千人次……”

叶小天好奇地看向他,不知这位师爷又打算干什么,不过……李师爷的算盘打得当真不错,噼呖啪啦的听起来还挺有节奏感,看来李大状若是去当个账房也是蛮称职的。

李秋池继续道:“现今市价两石米一两银子,二百两银子可买四百石米,四百石米的话,人均每日合粮米约为三两……”

李秋池的眉头蹙了起来,当时的一两约等于现代的三十七克,也就是说,如果服劳役的人自己带工具,官府只负责吃饭问题的话,这些劳役每人每天也只有一百克米上下,这点米熬粥都得熬稀点儿才能撑过一日三餐,何况官府不可能只负责吃饭,骡马呢,车辆呢,工具损坏的维修呢,这些都是钱呐。

叶小天听到这里业已皱紧眉头,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开口了。

李秋池道:“这么点钱……”

叶小天道:“这么久啊……”

李秋池摇头道:“东翁,时间不是问题,最难的是初时的安排和调度,一旦一切确定下来,大人只需安排几个小吏负责就行了,不必亲历亲为,真正为难处,是银子不够啊。”

叶小天跳起来道:“先生所言甚是,没有钱怎么做事,我去找府尊大人要银子!”

叶小天风风火火而去,只过了小半个时辰便怏怏地回来了,李秋池问道:“东翁要来了多少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