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第6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厅上摆着玛瑙碗琉璃盏名贵家什,但来源从没有这么清晰的在世子妃面前走过。世子妃不知说什么好,以她锦衣玉食的日子来推想梁山王父子住在军营里,跟住马棚差不多,干巴巴地无法子劝,还是想到自己身上:“母亲,我去也住那里吗?”
那里可全是男人,世子妃这话没说出来。
“我是去过的,也曾想过置个宅子。你公公让我不要置办,说他只有一个家,就是我在这里,就是他的家。而且,”梁山王妃往厅外看看,低下嗓音告诉媳妇:“办下宅子就要有侍候的人,有侍候的人就难免让皇上生疑,又办一个家。你也知道除去各地方兵马,京都护卫以外,兵权几全在你公公手中,他这也是去疑心不是,我明白了,就不想办宅子心思,当年借住的辅国公府,你呢,现放着亲家袁家,索性的,我把你托给袁将军夫人,她怎么样,你就怎么样,她吃什么,你就吃什么,”
当祖母的为求孙子,犯痴病不少见。
梁山王妃凝住一朵笑容在嘴角:“一生两个大胖小子,那里水土一定养人。”
“咚咚咚!”
厅外传来皇城中更鼓声,把梁山王妃从话中惊醒<;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见媳妇认真在听,她苦笑:“这是我想的,还是算了吧,明儿去看你母亲的病,你早睡吧,我也早睡。”
世子妃送她回去,总觉得她的背影有佝偻,就更把婆婆的话存在心里。第二天婆媳去探病,梁山王妃和镇南王妃说话,世子妃单独去找她的父亲镇南王,把婆婆的话说出来,镇南王却是愿意的,但想到妻子重病,不敢轻易让儿女离开,有怕最后一面见不到的意思,就让女儿等候,说晚上和妻子商议。
当晚,就急急唤梁山王府世子妃回来。灯烛下,镇南王妃面色蜡黄,却告诉女儿:“没有儿子你可怎么行?不是我病了,去年就有打发你去看小王爷的心思。既然你婆婆提出来,又考虑周到,还有袁家可以同路去同住照应,我的孩子,你别管我,只管去吧。”
世子妃哭了一回,回去告诉梁山王妃,梁山王妃大喜过望,第二天带着世子妃宫中呈给中宫,中宫也就答应。
消息传开,连家尚家包括所有儿子在军营的人家,都把媳妇叫过来好一番劝说。到了晚上,出京二十余名的太子党里,有一半的人愿意随袁家去,这就收拾起来,和宝珠通声气,问她怎么走,要是车马,就大家安排起车马,要是船,就大家安排起船,都家里有,都急急办起来,好赶上袁训夫妻离京的脚步。
在各家见天儿的忙乱中,老侯不慌不忙地,和昨天一样,在午后走向宫门。
……。
老侯自回京后,钦差的差使算交卸。本来是个闲人,但这几天,在从加寿生日的第二天起,就每天往宫里来。
午后日头暑热,老侯青色道袍上沾满汗水。他此时来,并不奉召,也无有宣。手拎一包子鲜果子,走得悠然自得,在外宫内站住脚,往皇帝夏日见臣子的宫殿看过去。
宫殿丛中,不过一个角儿,要走过去,要转几道门,闻无数香花才能见到,老侯并不过去,每天只这里眯眼看看。
邹明总从他背后走来,低低地笑:“铁头御史在里边儿,还有陆御史等人。”老侯略作颔首,邹明又忍俊不禁地低声:“小袁这个东西,早几年我就知道他要炙手可热,这不,让弹劾了吧,我是半点儿不奇怪。”
在这里,老侯才会慢慢说上一句:“物极必反呐,这是个理儿。”说过,就不再看,准备走开。袁训在加寿生日当天都猜自己免不了让弹劾,第二天雪片似折子飞到皇帝案头,弹劾袁将军教女无方。
袁加寿才两岁,家里但凡有活泼而又六、七岁以下孩子的,都有家中从此无宁日的经验。有些一直到十几岁,还是闹腾的。
孩童童稚,求知和好奇并重,见到什么都想碰,又没有自制力,又遇到由着她的家人。这家子由着孩子的家人,还和一般由着孩子有区别。
皇帝都不干涉加寿的活泼,是他也知道袁国舅的病体。一个夏天还要盖被,不敢穿薄夏衣,在夏天稍有风寒就要病的人,中宫由着加寿也就不奇怪。
由着由着的,就由出弹劾来。老侯暗笑,如果这道折子由他来写,应该写袁将军生女无方,教女这事情,这不是弹劾中宫娘娘?
皇帝无家事,弹劾娘娘就弹劾娘娘吧,于是太子妃也就不能幸免。太子妃在中宫殿室中的失仪,会记档的,凡宫中发生之事,都会记档,当皇帝说不记时又例外。但遇到铁头的官员,他照记不误。
年初才以“告老”名义丢了丞相官职的柳老丞相,也就不能幸免<;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袁将军的两岁孩子,都教女无方,何况是几十岁的太子妃,柳老丞相也就中枪,又让御史扯进来。
这两拨子,一个弹劾袁训,一个弹劾太子妃,并不系出一组,但实在热闹,你弹劾来,我弹劾去,皇帝偶得半日闲,这两天就能烦死。
往内宫门去,浓荫幽静,繁花如织。斑驳日头只从树叶间隙中流出,暑热让挡在外面。老侯微微笑着走着,暑热消失,凉风袭来,他心有所感,回了回头。
这一回头,老侯一愣。
两出子人见驾后刚出来,从背影能看出一帮子是铁头御史,一帮子是陆御史等人。铁头御史姓林,专一的弹劾袁训。陆御史和常御史好,加寿生日那天常御史——玉珠的公公——在宫里,把太子妃举动全看在眼里,他不出面,当晚就找到陆御史,第二天专一弹劾太子妃和那倒霉不当官又让扯下水的柳老丞相。
弹劾袁训的自然弹劾不动,但他们不管。
弹劾太子妃的也没有想把太子妃拉下马,就是皇帝面前也有劝谏的,不见得是拉下皇帝。
御史,就是正风气的,弹劾有理,上意允不允就是皇帝的事情。、
今天想来皇帝没有如他们的意,也许可能还有斥责,就两帮子人都走得带着沮丧。有一个人的身影,带出老侯的惊奇。
秀才有方步一说,当官的人有官体一说,走路和挑脚汉子们不同。御史们的沮丧只在他们微略的背上,脚下步子还是丝毫不乱,迈得周正。
就显出这个人的脚步不同,全无章法。
给老侯的第一感觉,这是个家人。再看他衣裳,也确是个家人。但就是家人,老侯知道自己家里的家生子儿,打小儿在府里长大的,没有一个是这样的步子。新入府的家人,过上半年也就改变。
无事他走得粗野,哪个主人会要他跟出去。
再看这个人能跟进宫,老侯诧异住,这是哪家的?就在此时,电光火石般一闪,老侯吃惊住。这个人他见过!
他一定见过的!
前面的那个人也有感觉,回过头来。侧脸儿转到一半,让铁头林御史给阻挡,说上一句什么,老侯就只看到他的侧脸儿。
青衣小帽的家人打扮下面,他的面容愈发的熟悉。强烈的逼迫感扑天盖地而来,却还是想不起来。
内宫门上,迎接的太监已候着。哈腰笑道:“寿姑娘和老太太等着呢。”老侯暂且丢下来,随他进去。
加寿在廊下站着,看贴墙根摆放的大缸里睡莲亭亭。咧嘴儿一笑:“太爷爷,”小跑过来接老侯手中的果子。
宫里什么都有,但全是上好的。老侯去年就给加寿带东西回来,知道她的喜好。大街上略酸的果子,看着不好看宫里不会要,却好吃的,总获得加寿青睐。
小手伸过来,握住老侯的手,一同进去,见殿中悄悄无人,帷幔垂地后面,隐有笑声<;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一旁的偏殿,老太太走出来,加寿带着二丫去收拾果子,老侯悄声问:“在里面呢?”
“在。”老太太悄回。
那帘子后面笑的,奶声奶气,那是袁训的两个儿子。
老侯不再问,在他昨天坐的地方上坐下,没一会儿加寿出来,老侯开始讲故事:“这个甘罗啊,小小的年纪,就自己当家了,父亲也不在身边,母亲也不在身边,祖父也不在身边,祖母也不在身边,不像寿姐儿,父母亲不在,还有曾祖母在身边,寿姐儿就比他聪明,”
加寿听得入神。
“那个司马光,嘿,会砸缸,不过加寿你可不能学他砸缸,那是调皮孩子。你呀,要同他比比,父母亲走开,你也不哭,加寿不但不哭,还会送是不是?”
帷幔后面,中宫侧耳听着,踱步回来,另一边凉榻上,袁怀瑜和袁怀璞张手张脚,袁夫人问道:“如何?”
“他倒有心,先来告诉加寿不要哭。”加寿不哭,中宫红了眼圈。知道劝不好,袁夫人就笑话她:“又不是不回来,再说不是把寿姐儿给了你。我呢,送孙子回去,也就回来。”
一个一个的都离开,虽然还回来,也让中宫愤然:“他们自己会带吗?”
“不是有你找的奶妈?”袁夫人好笑。中宫无话可回,长长的吁出一口气去,似自语:“这个孽障,就会和我作对。”
“啊,”袁怀瑜出来一声,袁怀璞也就跟上:“哈,”也是一声。中宫顿时把孽障侄子抛到九霄云外,抱起袁怀瑜掂掂,笑道:“你是老大,长子与别人不同,我要多疼小的。”把袁怀瑜放下,抱起袁怀璞掂掂,这就无所求的满足神色:“这个也胖了。”
帷帘外面,加寿还在听故事,故事主角已变成加寿。
“加寿能干,加寿说,父亲母亲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加寿软软的学着。
老侯语带鼓励:“还要说什么?”
“嗯,要对小弟弟好。”
“就是这样,”
小嗓音在偏殿中一声一声出来时,那让念叨的一对父母正在家里伏案。
案几旁,宝珠研墨,袁训在执笔。在他手中铺开的,是一张奏折纸。最后一行字写完,袁训不满流露:“这是怎么了?我忙着收拾行李离京,还要为太子妃和柳家申辩,我呢,谁为我申辩。”
袁将军嘟囔:“我也让弹劾不是吗?”
“那是你的亲家,”宝珠哄着他,见袁训又是一写完就横针也不想拿的样子,自己吹干奏折,收拾好,拿出去叫出红花:“打发个人,这就送进宫去。”
趁这个空儿,袁训早跑到榻上去凉快。榻在窗下,他带着睡下就不想起来,面庞伏对下,让宝珠取凉茶过来:“写这种折子把我累到。”
“宝珠哪里有空儿,宝珠还要收拾东西。”宝珠这样说,还是亲手倒碗凉茶进来,看着袁训喝完,把他揪起来:“一起去看收拾出来的东西。”
“又要往城外去?”袁训望向院子,家里不热,但外面必定炽热满天<;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拗不过宝珠,而且东西真的要看,袁训边起身边道:“全怪姑母,”只说这一句,又让宝珠堵回去,宝珠道:“快不要这样的说,这是姑母的情意。”
又道:“你还要抱怨,我更不知道怎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