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第1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继续把好吃的塞给柳云若,把海边的趣事说给他听,不怕气不死他。
柳云若气哼哼:“你们在玩,哪里有祭祖?跟我回京去!”
萧战的故事说得动听,加寿也让勾起兴致,也不怕柳云若会泄密,很愿意对他显摆。
“我们啊,边玩边吃边学,就这样一路返乡。再去看看太后住过的旧村庄,再去看看我家真正的小镇。”
随着加寿的话,孩子们眼神全带足想像,似在梦中一般。柳云若肚皮快要气炸,更拿起一块好吃的鱼肉大吃大嚼:“我得多吃几块,我没有去成,我看着京里,你们出去玩,”
忽然明白过来:“娘娘赏给我家的海味,是你们送的吗?”
“是呀。”加寿等笑脸儿绽放,柳云若恨恨把鱼肉又是一大口。消食的时候,搅尽脑汁想占上风:“我敢说你们不会去岭南,我敢说你们不会去长江,我敢说你们……。”
萧战笑得合不拢嘴,他现在不用说话,别的人争着回。
执瑜执璞道:“这有何难?”他们和大人的火堆邻近,唤一声:“爹爹,咱们去游长江吗?”
“去。”袁训摆摆手,让他们:“不要再争执就去,拌嘴是好孩子的差使。”
好孩子面上生辉那模样,玉珠笑话她:“这话不是夸你。”
柳云若听到一个“去”字,哪里还有功夫拌嘴。挖空心思又想出来几个地方:“我敢说黄山你们不去,你们去山西不是?我敢说恒山你们不去,我敢说,哈,”他拍手道:“泰山高,这马上就是冬天不好爬,我敢说你们不去。”
大家对他嘿嘿嘿。拜祭泰山封禅是孩子们也知道的行程,因为知道而且必去,又有太子同行,所以反而不争这个上风,也没有人去问袁训。
柳云若自觉小小占一个上风,但嘴里吃的香甜,上风没呆住就掉下来。继续嫉妒加眼红的大吃大喝外加争风。
萧战给他送来,然后就悠然自得的暗乐不停。看看他吃的多香,可见你没有吃过新鲜的,你没有见过海?岳父不带你去,哈哈哈……
小王爷眉飞色舞,自从刚才招待人,他过得就不错。
这顿饭吃得柳云若是暖了胃口伤了心,他还是个孩子,玩上面亏一截,而且袁家孩子们走一路当一路的差,让柳云若生出仰望之感。夜巡当家的威风好似明灯见雨,没法子抵抗的浇得透心凉。
镇南王却吃得很舒心,吃一口,他是风干的,想想儿子在路上吃新鲜的,好似吃到王爷嘴里那样满足。
他的人就地搜捕,并且护卫袁训安全离开,饭后,是他送走袁训一行。
车队整齐的排列开来,人马整齐的坐在马上。小胖子元皓见父亲不阻拦,和加寿姐姐坐在车尾巴上笑逐颜开。天在半下午的时候,周围暗下来。但元皓眸子放光,面庞也放光。
这不仅是养的好,还有他的精神头儿好。
好气色让镇南王流连生出不舍,元皓见到大惊失色,一猫身子要往车里躲,加寿按住他:“还没有和姑丈告别呢”,才勉强坐着没动,镇南王只能压抑下去。
老王是跟去玩的人,神清气爽调侃儿子:“你放心吧,我们学会大功课就回来。”元皓拼命的点脑袋。
“去吧。”镇南王不忍心再留儿子,让他听姐姐的话,加寿也请姑丈放心。又别过袁训,车队驶动。柳云若对父亲焦急:“他们又玩去了?这是怎么了,不当差就贪玩?”让元皓的话打断。
“父亲,我会照顾好祖父的,”
镇南老王哈哈大笑,梁山老王凑趣:“我这个祖父你顾不顾?”
“父亲,回去代我问长辈好。”元皓顾不上回话,按加寿教的说着。
镇南王有一瞬间想追上去,但还是稳住心情。只大声回话:“好,你好好的玩,吃好喝好,”
“还有学好功夫功课,我会好好打战表哥的。”这是元皓自己的话。
萧战哈哈大笑:“我会和加福天天一起的。”
笑声远去,镇南王眼圈微湿,但自言自叹:“长这么高了,太上皇太后一定不敢相信。”
……
三天后,在这里搜索结束的镇南王返京,他的马背上,亲自带两个大包袱。
一个是驴肉火烧,一个是本地金丝小枣,都是元皓吃过说好,要送给太上皇太后,和皇上皇后,还有自己母亲。
儿子的交待,王爷自己执行。进了京门不回家,就去宫门上求见。当值太监奉承他,要帮他拎包袱。镇南王微微一笑:“这里面是上贡的要紧东西,不给别人经手。”太监吓得一缩脑袋:“那您还是自己提着吧,只是我瞅着怪重的。”
------题外话------
么么亲爱的们,好想你们。
第六百四十七章 元皓大放光彩
镇南王心想可不是怪重的,这里面是出游的人心意在内。根据加寿等添油加醋,往表弟脸上贴金的说法,全是元皓一个人想到送好吃的回京。又是吃的,镇南王一路上不离开身子,更别说交给太监过个手。
王爷自己提着来到御书房。
皇帝见到他欣然,他迫切的想听听围剿林允文的回话。让镇南王平身回话,听得很认真。镇南王说完,皇帝看向两个大包袱:“这是什么?”
巴不得有这么一问,皇帝不问等下也要说的镇南王满面春风:“回皇上,飞虎将军元皓给皇上送的当地小吃。”
皇帝微愕,先想到本朝没有飞虎将军,只有虎贲尉这样的名称,后面“元皓”两个字跳到耳边。皇帝哈哈大笑:“送来我看,元皓又淘气了是不是?什么时候自创飞虎将军?”
镇南王边笑着回话:“容臣慢慢道来。”边把包袱就地打开,有掌管膳食的太监见到是吃的,走过来准备验看再呈上去。皇帝觉得扫兴,命他:“朕先不吃,朕正要看看外面的吃食。”离开案几兴冲冲:“是一般的小吃吗?百姓们全吃得起的?”
镇南王已打开包袱,一个一个油纸包扎得紧紧的。虽然冷下来,但芝麻和驴肉焦香味道还是扑到人面上。王爷跪下来:“请皇上恕罪,这是当地最普通的小吃,百姓们以它为生。元皓吃的开心,就是臣没见到他,也会送回来。因他年纪小,他没考虑这东西名字不好听。”
皇帝嗅着香味隐然食指大动,闻言不以为然:“百姓吃的东西,名称肯定入不了御膳房菜单,恕你们父子无罪,你对朕说这是什么。”
“驴肉火烧。”镇南王回答过,小心打量皇帝面容。
不是王爷过于小心,而是往宫里去的东西,一要品相好,二要名称吉祥,三要……宫中稀奇古怪的规矩本就很多。驴肉这名称,又不是上得台面带口彩。
皇帝倒没有什么,当值的太监皱起眉头,上前来进言:“请皇上看看也罢,再不然,您用些阿胶也就是了。”太监认为这东西不雅。
皇帝对他不悦:“你小心太过,再来阿胶是什么东西?驴皮不是吗?阿胶能进上,朕就不能吃口肉?”命他把火烧和肉验看过,送到御膳房加热送来。
镇南王点出来给太监:“这一包是驴肉,这一包是火烧,重新烤来由我来夹。”
太监接过去了,另一个大包袱打开。一样的油纸用麻绳包得紧紧的,解开一个,红色的小枣得到解脱,挤落几个出来。
也不用水洗,镇南王就在这里吃了一个,权当他此时是个验看的人。双手掬上,送到皇帝面前。
“这是太子殿下一行和臣等为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挑拣,每包九十九个,愿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福寿安康,长长久久。”
皇帝开怀大笑:“好。”
金丝小枣是贡品之一,宫里的只会比镇南王的好,不会比镇南王送来的差。但亲手所捡,长长久久的话,令得皇帝异常开心。镇南王吃了一个,皇帝也想这就尝上一尝。
但当值太监又来恳请,再扫皇帝一回兴致,收起一包镇南王说太子亲手所拣,验看过,拿下去清洗再送上来。
胭脂似的一盘,摆在案几上就成一道风景,让得皇帝和镇南王的谈话也更热烈。
皇帝已问过镇南王匆匆和太子一行见面,他的小枣是街上现买匆匆而拣,但信件不能匆匆而写得详细,要看信得等几天。
太子的信件大多是快马来回,说不好明天就会过来。但自从他们上路以后,皇帝加意要看的,反而是孩子们信件。
孩子们稚气的描述路上见到的人文村庄,汤面大包子里放的什么,又是多少钱一碗,在皇帝看来更加真实。都知道孩子们不会过多粉饰不是吗?
太子、大学士等也不会粉饰,但再用孩子们的信来做个对比,孩子们说的话还是质朴。
没有信,皇帝就让镇南王细细的回他看到的。镇南王却不能细细的回,因为他还要把飞虎将军交待的差使送给太上皇宫中。就只把主要的细细的说。
比如林允文鼓惑多少人心,京中大天教主一到,就地说法,又有多少人幡然悔悟。
比如宋团练怎么凶恶,太子殿下如何英勇不惧,殿下救下当地官员。
再比如加福手下有一堆将军,飞虎将军自称吓得住飞豹,吃得下飞鹿,另有飞鸟将军有把小木刀出借……皇帝听得津津有味。
御膳房送来加热过的驴肉火烧,镇南王借这个机会小心提醒:“回皇上,臣还要去见太上皇太后。”皇帝讶然失笑,然后怪一怪元皓:“全是飞虎将军闹的,朕只想听他的故事,竟然把太上皇太后也一定想听忘记。”
镇南王也笑,把给皇后的东西留下,带着给太上皇和太后的东西往内宫去。
离开御书房后,没有人的地方。有个侍候他一起进宫的随从小声回话:“奴才到御膳房打点,让他们把新鲜的芝麻椒盐在火烧上撒一层。”镇南王扑哧一笑:“你小子会侍候。”随从谦虚几句:“小王爷吃个饼也要挂念皇上娘娘,太上皇太后,奴才们粉身碎骨,也得让侍候出好来不是。”
这奉承恰到好处,镇南王有了自得:“是啊,元皓大进益了。”
……
“元皓大进益了,”皇帝自言自语,他的手里捧着刚送来的火烧。
火烧这东西,是烤出来的。冷凉以后再加热,上面芝麻的香味一样出来。跟新打的相比口感稍逊,但又加一层芝麻椒盐,完全可以弥补不新鲜的不足。
驴肉加热一下,反而料汁入得更好。夹在一起,皇帝吃得夸奖不已。吃一口火烧,夸一声元皓。元皓送来这个,无意中打中皇帝的念想。作为皇帝,他无时不挂念百姓们吃饱穿暖。
从窗子看出去,已有薄薄小雪下来,这是初冬的季节。一般来说,青黄不接指的是春天,陈粮已收完,新粮大多在夏天才能收。地寒没有化冻,野菜也生得少。初冬时候,刚打下秋天的粮食,皇帝不应该担心。
但各省土地有肥沃有贫瘠,百姓们有富得流油、有穷的年年口粮不济。这里面不见得完全是财主的欺压,官府的剥削。也存在风雨不调,不同的田地出息就是不多。
年年的秋天,是收成的日子。皇帝却已开始筹划军中过冬,今年受灾的地方怎么过冬,缺衣少食的地方怎么赈济。全国那么大,每年都有受天灾水患的地方,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