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福妻当自强-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弄好了所谓的勒索信,转念一想,又在信纸上涂了某种绝育药,为了手不碰到这药,她甚至戴了好几个手套,然后再将这信塞在信封里。
她笑眯眯地看着送信的蔚海,“你可别打开看哦,若是出事可不关我的事情。”
蔚景原本没打算看的,被她这么一说,好奇心也起来了,“这里面除了信,还有什么?”
安宁露出了含着羞怯的甜甜笑容:“我只是在信纸上抹了断子绝孙药而已,若是不小心碰了,估计后半辈子很有可能就断子绝孙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药物能够制造出中毒好几年的效果,除非是寻来太医这种级别的,若是普通的大夫,看病过后只会以为周台平好几年前就已经中毒了。安宁下这个药,也无非就是想要给那对男女添堵埋刺。要知道,按照卫先生的说法,这种药也就是在男子身上起作用,对女子没有啥效果。
对于一个男人而言,这简直是再可怕不过的惩罚,蔚景看着那封信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放心吧,信封上没抹,只要你不作死去打开信件,就不会有事情。”
这药可是她花了好大功夫才学会的,第一份就送给了周台平,想想有点小激动呢!
……
周台平坐在家里,一脸愁眉苦脸,他已经两日没有去报社了。一开始,在得知那萧若音所住的屋子,被一把火给烧了的时候,他心中不是没有松一口气的。他一开始留着萧若音,除了为了所谓的好名声,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丽儿的缘故。
丽儿当初含泪地看着他道:“虽然我们因为爱情做了对不起小姐的事情,但是好歹留着她这条命吧。”
自从萧若音的陪房萧柳枝逃出去以后,他便一直胆战心惊的,一边对外宣布萧柳枝的死亡,一边担心这女人万一去衙门状告他了怎么办?更是因此狠狠惩罚了看守的人。
只是没想到萧柳枝的逃离只是一个开始,没等萧若音被火烧死的消息让他开心半天,两个儿子的失踪让他直接傻眼了。
萧丽两眼通红地走了进来,看到周台平后眼泪不住地往下掉,“老爷,您一定要找到文祥啊。”
萧丽也曾在心中诅咒过无数次周文宇的死亡,迫于明面上周文宇是她的儿子,她还不能对他太差,以防别人看出端倪,只能诅咒他将来死于非命,也好少一个同她儿子争家产的。虽然她想要周文宇出事,但一点也不想要她儿子一起出事啊!
事实上,一个家庭之中,庶子同嫡长子相比,能分到的钱财还不到三成,周文宇作为“庶子”,少的话拿一成,多的话则三成。只不过萧丽太过贪心,恨不得周家全部财产都是她儿子的罢了。
周台平看着萧丽,她眼睛发红,让他忍不住想起了他们几十年前的相遇,那时候的她也是红着眼睛为他包扎伤口,那一眼便注定了他今生的沉沦。
他忍不住将萧丽揽在怀中,“放心吧,丽儿,我已经给好几个大人写信,定会有文祥的消息的。”至于周文宇这个儿子,已经被他丢在脑后了。
丽儿将身子埋在他怀里,心里却想起了已经被一把火烧死的萧若音。大小姐,你就算是嫡女,身份高贵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被我这个外室之女给压的死死的。
就在这时候,周家的门房急匆匆进来了,“老爷,外头有人送了一封信过来,说要让老爷亲启。”
周台平松开抱着萧丽的手,接过那信件,上面歪歪扭扭的周台平亲启让他不觉皱起了眉头——信封上的字也是桂圆的手笔。
他撕开一口子,抽出信件,上面用他两个儿子勒索两万两的内容让他气血涌了上来,差点晕厥过去。他的手紧紧捏着信纸,“混蛋!这个五虎寨又是什么?我非要他们付出代价!”
萧丽跟在周台平身边二十多年,为了讨好周台平,甚至玩一把红袖添香,因此也跟着学习了字,她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抢过信纸,“文祥,文祥被抓了?”
周台平深呼吸一口气,“两万两,想都别想!我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萧丽连忙拉住他的衣襟,哭喊道:“不行啊,老爷,万一他们真的对文祥下手怎么办?”若是对周文宇下手的话,她还巴不得呢,偏偏是她的文祥!
萧丽想起上面说的嫡长子,心中愤恨:凭什么要让她儿子替周文宇那个贱人之子挡灾啊。
“老爷!”她苦苦哀求着。
周台平也就是一时说气话罢了,想到两万两,他的心忍不住在滴血。
周家顿时陷入了一片的愁云惨淡之中,周台平和萧丽急着在三天以内筹出两万两,萧丽更是将自己的一些首饰都给卖了。
至于周若因,她的嫁妆加起来差不多五千两左右,在萧若音被下药后,就都落在萧丽手中。但是这些年为了周台平的走动人情往来,加上维持萧丽自己奢侈的生活,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最多只能再变卖出一千两银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周台平更是将家里那些别人送的珍贵字画等东西便宜卖了出去,那些东西勉勉强强只凑出了五千两银子。
……
在周家努力筹钱的时候,安宁正在同凌天晴一起拔玉米。
八月底的时候,她所种植的玉米已经全部成熟了,许多的佃农在请示过她后,便要开始摘玉米。
安宁问了下凌天晴,看她是否要一起,凌天晴一听就来了兴趣。
安宁原本没打算要摘玉米的,她来玉米田中,也不过是要看这些玉米的收成,做个记录罢了。但话已经出口,她也只能同凌天晴一起。
她头顶戴着一顶大帽子来遮挡太阳,对凌天晴道:“这摘玉米啊,也是有诀窍的,要一手抓着玉米杆,再一手拿着玉米,使劲一掰,就好了。”
说完,一个玉米也被她摘了下来。
这动作很是简单,凌天晴很快就上手了,几个丫鬟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跟着动手了起来。
不远处的佃户们也热火朝天地摘着玉米。安宁去年一共申请了一百亩的三样作物,其中红薯四十亩,玉米和土豆都是三十亩。
因为红薯和土豆还没收成的缘故,负责这两块的佃户也一起过来帮忙摘玉米。安宁眯眼看了一下,虽然人的确不少,但是等剥完玉米恐怕也要到晚上了,她还想在下午的时候把玉米的重量称一下,于是便又将负责其他田地的佃户也喊了过来。
要知道,她名下可是有一千两百亩的田,前段时日,又新买了个庄子,这些田差不多由好几十户人来打理的。
安宁素来对这些佃户十分大方,逢年过节给的礼物也不少,因此这些佃户也就不觉得做做一点活有什么不好,打了声招呼后便一窝蜂过来了。听说安宁也来的人,更是激动不已,纷纷想在这个主子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一时之间,玉米田中人声鼎沸,一个个卯足了劲头做事。
被这么一瓜分,三十亩的玉米田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经搞定。
凌天晴嘴角抽了抽,她原本还以为能摘到下午的。
安宁见状,吩咐桂圆拿十两银子去换成铜钱,到时候来帮忙的这些人,每个人都分给二十文钱。
这些人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财,一个个激动万分,才做一个时辰的活,就有二十文钱啊,真是不错!
等全部摘好后,又花了一番功夫将这些玉米给称量了一下,三十亩的田地,一共产了七万斤,平均每亩田地产了两千多斤的玉米,虽然比不上现代亩产万斤,可是这样的结果一出来,已经足够镇住了不少的人。
一个年纪四十五的王方抖动着双唇,一脸不可置信,“真的有这么多吗?”要知道现在的水稻亩产量也就是几百斤啊。
安宁唇角微微扬起,她原本还怕第一次种植,或者说这玉米不如现代那些改良过的,产量恐怕没有想象中的如意,但成果勉强还是可以的。等到第二年第三年,佃户们有了经验,相对的产量还能够提高。
安宁突然又想起了套种高产种植,玉米这种作物无论是同大豆花生都很不错,等明年她便可以试着做一下,提高产量。
就在这时,王方突然爆发出了一阵嚎啕的哭声,他跪在这玉米山前,哭得像个小孩一样,另一只手拿着一根的玉米。
哭声充满了悲哀欣喜等一类复杂的情绪。
桂圆在她耳边轻声说道:“我听说,王生他之前的家人,就是因为饥荒饿死的。”
在这种时代,能不能过好日子除了看上位的是否明君,另一方面就是看天气了。大周有几年的气候不是特别好,又是干旱又是涝害,据说那几年死了不少的人。
安宁想了想,对桂圆说道:“这几天,是我们玉山村收玉米的时节,等到时候,统计一下每家每户种植的玉米产量,我做成一个表格,到时候发到报纸上。”
这种关系到百姓民生的事情,想必很容易在宣州月报上通过的。安宁其实更想发表在大周月报的,好歹大周月报的发行地域多,但架不住她现在同周台平成仇人了,在周台平还没下台之前发表上去,不是自找羞辱吗?
这些摘下来的玉米,全都收起来,堆在仓库中,于是这些佃户就开始了剥玉米粒的辛苦生活了。
拨好的玉米粒,到时候还得拿一部分磨成玉米粉。
凌天晴自己挑选了好些玉米,装在袋子里,准备带回去吃,她问道:“这个怎么吃好?”
安宁说道:“直接蒸着吃就很美味,嗯,等下我抄几份这方面食谱给你。”
凌天晴点点头,对她来说,自己亲自拔下来的玉米吃在嘴里也更加的美味。
因此她还特地给安宁透露了一个消息,“宫里的那位兰常在,见红了。”
安宁花了几秒钟时间才反应过来着兰常在是何许人也,不就是郝家那位娘娘吗?
“没保住吧?”她问道,应该是没保住才对,不然当初那郝大太太也就不会因此直接晕厥了过去。啧啧,才刚传出好消息没多久,甚至晋升消息才下了几天而已,就传出这事……安宁忍不住要幸灾乐祸一把,让你们嚣张。
她又看凌天晴,“你消息真是灵通。”即使来了开原县这地方,仍然有人给她通风报信。
凌天晴有些得意地撇了撇嘴,“我出宫之前去拜访过大姐姐的。”
她口中的大姐姐便是那十分彪悍养了好几个面首的大公主。从这话来看,她们姐妹两的感情似乎还是挺可以的。
安宁摇摇头,“不过郝家也算赚到了,好歹升了一级,虽然没了孩子。”
凌天晴指着她笑,“我看郝家宁愿要孩子,也不要位份的。”有了孩子,就意味着有了依靠,若生的是男孩,说不定将来运气好还能博一个天大的富贵。
凌天晴没说的是,郝蓉蓉也就是初入宫那些天让皇帝欣赏了一阵才有不少天数的宠爱。如今这宠爱已经淡了许多,加上她这次流产又伤了身子,等出来以后,也不知道要何年马月才能出头。后宫中泯然于众人的常在多着呢,不差她这位。
她那位父皇……即使现在的她颇受宠爱,也仍然看不懂他的想法,甚至怀疑着,他真的会有真正爱着的人吗?这后宫的众多妃子,落在他眼中,也许也只是拿来打发时间的玩具吧。
即使是那种宠冠后宫的珍嫔娘娘,也未必真有外界说的如此上心。也许是她不像其他人一样拼命求着皇帝的宠爱,深陷其中,反而更能看得清一些所谓的事实。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