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体坛多面手 >

第320部分

体坛多面手-第320部分

小说: 体坛多面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柯这时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大家都各忙各的,只有张国炜有心理准备:杜柯又要装逼了。

杜柯挂上【鹰的翅膀】,觉得有点刺激,2米22的高度,他用背越式闭着眼也能越过,更注重起跳瞬间爆发力的俯卧式,杜柯在训练中有玩过,但从未在正式比赛里使用这种经典跳法。

俯卧式跳法自1923年被发明以来,一直到80年代还有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使用,这种跳法的寿命持续了六十年,一个甲子的时光足以证明它的经典性和实用性,只不过更先进的背越式出现后,俯卧式便退居一线极少露面。实际上在一些青少年比赛中还能见到俯卧式,成年组的跳高比赛几乎清一色的背越式。

杜柯深呼吸几轮,有种刚出道时做A标的赶脚,用背越式跳2米40他也能十次过八九,此刻面对2米22高度,他竟有些小忐忑。

杜柯开始助跑,和背越式的J型助跑相比,他这次的直线助跑速度并不快。俯卧式跳高更像是跳高,因为这种跳法更注重跳,背越式则需跑跳结合。

当杜柯跨出前几步后,张国炜挺直身子凝神观望:“虽然是资格赛,但这毕竟是世锦赛啊,杜柯你可真敢玩。”

张国炜吃惊杜柯的行为,但他并不紧张杜柯是否能晋级决赛,杜柯即便演砸了俯卧式,他也还剩两次试跳机会,让杜柯用背越式跳两次,他肯定能过2米22嘛。过了2米22,又会刷出三次试跳机会,杜柯认真点跳,过了2米31的及格线几乎没有任何问题。

“大神就是这样,玩心太重,跟周伯通似的。”张国炜只能这么解释杜柯的童心。

这时其他待命的国外运动员忽然发现,杜柯的助跑轨迹好诡异啊。

“跑直线,杜柯要干嘛?”

“难道他要……”

大家正疑惑着,杜柯已助跑到横杆前,他正面对着横杆,腿部猛然发力、整个人拔地而起。

俯卧式起跳瞬间旱地拔葱这一下是决定性的,杜柯的直线助跑速度可以不用超快,但起跳时一定要爆发出全部的起跳力。

杜柯腾空而起,垂直高度足够,他腹部对着横杆过杆,状如大鹏展翅,又似饿虎扑羊。

“俯卧式!”围观的运动员、记者终于看明白了,杜柯在资格赛中的第一跳,居然使用出了几十年未在江湖上出现过的俯卧式。

杜柯腹部过杆之后,在空中调整身体重心快速下坠,并提臀收腿避免碰杆。他用俯卧式一越而过2米22高度的横杆,面部朝下着垫。

“过了!”张国炜看傻了眼,杜柯不仅用俯卧式过了2米22,而且杆上高度充足,得有10厘米左右,2米22加上10厘米那就是2米32。

根据往届世锦赛的数据,能越过2米31高度的选手也就十几个,本届世锦赛男子跳高有43位选手参赛,不出意外的话,43位选手中的三分之二用背越式也过不了2米31的及格线。2米31的及格线,国际田联并非拍脑门随便设定的,他们根据一年来的男子跳高平均成绩设定了2米31的及格线,目的是让三分之一的选手晋级决赛,大部分选手被淘汰。

“杜柯这是在干嘛?蛤蟆功?”观众席上,苏云看的是不明所以。

杜柯的大伯耐心解释到:“小苏,这你就不懂了,杜柯这招可不是蛤蟆功,此乃狮子搏兔、猛虎下山,是大型猫科动物的绝技,别扯到蛤蟆这种两栖动物上去了。哦,对了,这种跳法叫俯卧式,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是最主流的一种跳法。”大伯是搞田径出身的。

苏云不好意思的一笑:“我就当过几天田径记者,外行人说外行话啦。我从没见过有人在正式比赛中使用杜柯这种跳法,但我觉得俯卧式不可能比背越式跳的更高吧,否则80年代之后为什么大家都不用这招了?”

大伯点点头:“当然,对于同一位运动员来说,背越式肯定跳的更高,就说杜柯,他用背越式跳出了2米46的世界纪录,用俯卧式最多只能跳到2米30左右,打破天2米35,不可能再高了。就像小苏你熟悉的游泳运动,杜柯游蛙泳可以战胜其他的蛙泳选手,但他游蛙泳绝对无法游出比他自由游更快的成绩,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苏云明了:“就是说杜柯正在用蛙泳泳姿参加自由游比赛,跳高版的。”

大伯:“嗯,差不多吧。”

苏云操着国际田联主席的心:“他这么玩,会不会没朋友啊……”

跳高区,裁判举起白旗,杜柯这一跳有效。

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可以用任意跳法过杆,前提是脚部起跳,杂技马戏中的某些特殊空翻动作不被允许使用在跳高比赛中。

俯卧式当然是符合跳高竞赛规则的,杜柯用俯卧式越过了2米22高度,引发了热议。

各国跳高选手有目瞪口呆的,有不明觉厉的,有热烈鼓掌的,还有吐槽谴责杜柯装逼的,反正热闹极了。

“很神奇啊,杜柯用俯卧式跳过了2米22!”

“这也不难,我在训练中也曾使用背越式之外的跳法跳过了更高的高度,2米26。”

“那你在世锦赛中跳个试试?”

“杜柯这是在鄙视我们吗?”

“你有本事你也可以鄙视啊,没关系的,我们不会介意。”

……

“嘿!杜柯!”中国田径队高指导喊着杜柯的名字。

杜柯跑到广告挡板前,隔着几米问高指导:“高指导,你找我?”

高指导有些激动,不是激动杜柯用复古玩法跳过了2米22,而是担心、紧张产生的情绪激动:“杜柯,咱别玩了行吗?这可是世锦赛啊!”他担心杜柯玩火自焚,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如果在资格赛中就被淘汰,那就糗大了。

杜柯有点童心未泯的一笑:“再玩一次,最后一次。”

第477章张弛有度

男子跳高资格赛继续进行。

A组22人,B组21人,横杆升到2米31,AB两组一共还剩17人。

在2米29高度上,一半以上的选手都被淘汰,这个淘汰率有点高,或许跟今天上午的绵绵小雨有关。

鸟巢上空阴云密布,场内小雨朦胧,绝大多数跳高运动员不喜欢阴雨天,温度陡降六七度,让体脂含量很低的跳高选手们感觉有点压抑。

王雨三次未能越过2米29,张国炜第三次才过2米29,杜柯在尽情玩耍之时却未忘记首要任务,在2米29高度上,杜柯采用背越式,一次过了2米29。

让人大感意外的是,2米40俱乐部的成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尤科夫,他跳了三次居然也没越过2米29,俄罗斯的奥运会冠军想进决赛很难了。

资格赛的及格线设定为2米31,及格线之前还有四个高度,这四个高度是给选手们找感觉、以及计算小分成功率。

如果有12名(含)以上的选手越过2米31及格线,他们将直接晋级决赛。

不足12名选手越过2米31,则从越过2米29的选手中挑选成功率最高的一位进决赛,凑满决赛12人。

奥运会、世锦赛的跳高决赛中,我们最少能看到12位选手,最多时能见到十五六人,赛制决定了这种晋级模式。

所以在资格赛中连2米29都没越过的选手,晋级决赛的概率几乎为0。

杜柯在2米29高度上采取稳妥战术,使用背越式一次过了2米29再说,先保证小分成功率。正如高指导所言,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保持者如果无法晋级决赛,看杜柯如何向父老乡亲交差?尤科夫这种奥运冠军99%的可能性会出局,世锦赛绝非儿戏,稍不留神就败走麦城了。

资格赛2米31高度试跳开始,杜柯的抽签序号靠后,他左瞧瞧右瞅瞅,同时关注A、B两组的赛况。

两组还剩17人,跳到第13人了,在这13位选手中,第一次试跳就过2米31的有4人,邦达连科、德劳因、坦贝里、托马斯等四人一次就过2米31,他们直接晋级决赛。PB为2米43的巴希姆第一次试跳也没能越过2米31。

其他选手大多穿了件薄外套和长裤,出场试跳时脱去外套和长裤,杜柯一身短打,好像不太畏惧阴雨天气,这时轮到他试跳2米31。

“这届世锦赛的男子跳高整体水平不算很高啊,莫非和天气有关?”杜柯观察了十几位选手,搞不好资格赛中都凑不齐12位越过2米31及格线的选手。

“那就来点刺激的事情吧。”杜柯玩心又起,他走到直线助跑位,看来又要玩俯卧式。第一次试跳2米31用俯卧式,过了最好,如果不过的话,剩下两次试跳就老老实实的用背越式过关。

“2米31也用俯卧式?有点托大了吧?”尤科夫连2米29都没越过,他不敢不愿相信杜柯用俯卧式能越过2米30以上的高度,这太伤自尊了。

杜柯开始助跑、起跳,还真是俯卧式。

过杆之时,杜柯的腹部貌似擦杆,横杆晃了晃但最终并未落地。

裁判举起白旗,杜柯以俯卧式越过2米31及格线,直接晋级男子跳高决赛。

“……”尤科夫无语问苍天,走了,不想看了,多一个人越过2米31及格线,对他来说就多一分危险,他对晋级决赛已经不抱希望。

最终,刚好12人越过2米31及格线,这12人将参加明晚的男子跳高决赛,杜柯、张国炜携手晋级决赛,另一位中国选手王雨被淘汰。

按惯例,杜柯在赛后肯定首先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然后挑一两家外媒意思一下。

杜柯接受完央5记者的采访后,发现一位络腮胡子把脸都遮住一半的白人记者连蹦带跳在喊自己,杜柯看了看大胡子记者马甲上的字样:俄新社。

杜柯在喀山留下了美好记忆,俄罗斯人民对他很热情友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杜柯接受完中国记者采访后,第一时间走到俄新社记者面前,关照一下俄新社的生意。

“杜柯你好,我是俄新社常驻中国的记者谢尔盖。”俄新社记者自报家门,开口就是一句倍儿溜的普通话。

现在会说普通话的外国人太多了,杜柯早已习惯:“你好谢尔盖。”

俄新社记者知道杜柯留给外媒的采访时间不会很多,他直入主题:“你在跳高资格赛中,使用了@@%%XXX……”他忽然冒出句俄语,蹦蹦跳跳加比划手势。

杜柯看一眼就明白,俄罗斯记者估计不清楚俯卧式用中文如何表达,他正在用肢体语言描述俯卧式。

杜柯笑道:“你想说的是俯卧式吧?俯,卧,式。”

俄新社记者点点头:“是的是的,俯卧式。你是唯一使用俯卧式的选手,跳过了及格线,在跳高决赛中,你还会这么做吗?”

杜柯不置可否:“对我来说,首先要确保决赛中较好的名次,其次才是重温经典。你们的雅辛科曾用俯卧式创造了2米34的世界纪录,这是俯卧式跳法的历史最好成绩,向前辈致敬。”

俄新社记者:“你可能会超越前辈吧?”

杜柯笑了笑:“顺其自然,谢谢。”说完就走了。

俄新社记者对本社一位同事说到:“完了,这种早已深埋历史的纪录他也不放过,也要挖出来超越掉……”

……

雨,时落时停,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小雨转中到大雨,哗啦啦瓢泼了一个小时。

好在傍晚六点时分雨停了,否则今晚的比赛将后延,小雨可以硬扛,中大雨就没法继续。

室外田径比赛,天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这都是比赛的一部分。

运动员们最喜欢的外部条件是晴到多云,20…24度左右的温度,空气湿度适中,有点小微风拂面最好,风速不要太大,1。5米/秒…2。0米/秒的顺风为佳。所以北半球的室外田径比赛往往安排在3…9月份进行,合适的气候条件有助于田径运动员们创造好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