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农门闲妻 >

第252部分

穿越之农门闲妻-第252部分

小说: 穿越之农门闲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秃茫还茏詈蟪杉ê没担芎隳芰粼诰├镆丫前迳隙ざさ氖露耍 �
    秦玥面上只是比刚才更灿烂一些的笑容,将一张芙蓉面染得红润妩媚。
    早就知道周恒是有大能耐的人,他们总算是等来这一天了!
    “多谢姜掌柜来报信了!”
    她将小瑾泽揽紧了,眼光瞟了石青一下,石青马上去找了石心,要了十两银子来,笑呵呵塞到姜先同手里。
    “不敢不敢!”姜先同忙着将银子扔下,“是我们主子的吩咐,都是分内的事儿,这是喜事,我也愿意来这一趟,不能要你的钱哟!我这就走了!”
    他根本就没再坐下,一边转身一边又道:“你家孩子真是俊,跟周恒一个样儿,以后保准也是个状元料子!”
    姜先同跟被贼追似的跑走了,秦玥再看石青,那小子一笑,抓起银子跑了出去……
    阿正止不住的笑,凑在秦玥腿跟前,轻碰着小瑾泽的脸儿。
    “嫂子,大哥是要做官了吗?以后大哥是不是也有俸禄,咱们不用一直花着你挣的银子了?”
    “是有俸禄,但是该不多的……怎么?不想用嫂子挣的钱?”秦玥也揉揉阿正的头,引来泽包子一声争宠的叫。
    阿正将头摇的像拨浪鼓,“不是不是,我就是觉得嫂子做声音很累……若是大哥也有俸禄,嫂子就能歇歇,不做生意了……”
    他抬手揉揉小瑾泽的头,泽包子就懒懒的安静下来,眯着眼儿任他摸着。
    “这个啊?你看过嫂子近一年做过一件有关生意的事儿,还不都是你大哥接手过去的?”秦玥笑笑,很欣慰到这个时候,阿正还能想着自己的劳累。
    “做官,特别是做清官,向来都是两袖清风的。咱们家啊,不做生意也得做,这样才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再说了,这是嫂子的兴趣,就想医术一样,是我愿意做的事儿!”
    阿正似懂非懂的样子,倒也是乖乖点头了,笑着摸摸泽包子的脸,“真是滑,比起的还滑呢!”
    泽包子咧嘴笑,嘴巴一下子叼上了嫩绿的柳枝儿。
    秦玥笑着把柳枝从他嘴里抽出来,“臭小子,想吃柳叶儿了?过几天长出柳絮做点给你吃点糊糊吧!”
    周恒在春闱高中会元的消息,只仅限于家里的人知道,他们都没有声张。一个会元算什么,考中状元,才是真正值得放炮庆祝的事儿呢!
    倒是李君业过来问了一句,秦玥只说还不知道消息,估计得等到周恒回来了。

  ☆、第一章 小家状元郎

四月初三,京城,皇宫,太和殿。
    太和殿乃早朝之大殿,俗称金銮殿。
    此日,金鼎焚香,明烛辉煌。文武百官皆在列,行居两侧,屏息静神。五十三岁的皇帝萧政晔神色慵懒,一手撑着头,一手搭在龙头扶手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点着。
    殿中一条红毯巍峨绮丽,却没人站在上面。不多时,明亮似天窗的殿门口,缓缓而入三人,相仿年纪,恭谨严肃的面上,或多或少带着些紧张。
    三人踩在红毯之上,只觉脚下绵软轻陷,满目热烈,让人有些头晕眼花。
    这便是,整个王朝,最高权力集中的地方啊!
    此三人乃本次科考前三甲,只是,名次还没有确定。
    百官只看着进来这三人,除左侧那年轻人面色清隽俊朗些,其余两人皆是普通样貌。但,到了这金銮殿,也不是说谁长的最俊谁就能当状元的。所谓人不可貌相,一切都不能从表面做决断的。
    那被百官认为俊朗的,便是一身月白勾云素锦深衣,眉目低垂,神色淡然的周恒。
    三人刚出现在门口的时候,萧政晔便缓缓坐直了身子,高台之上,皇帝细眸横扫,威严颇举。
    照例行跪拜之礼,山呼万岁。
    萧政晔只问了一个问题,这是最后一个,此次科考的问题,将决定,殿下这三人,谁才是金科状元,名副其实。
    皇帝只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却让文武百官都皆为诧异,而殿下三人也都有些不知所措。
    “若今日你们就是金科状元,出了这宫门,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皇帝沉厚微哑的声音,将“就是”二字咬的重了那么一点。明台金殿,萧政晔为居高位,端坐如神祗。许是那声音带了那么一点点的沙哑,听起来竟莫名有些慈祥。他威严又慈祥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了一圈后,他将目光注视在三人身上。
    略带凉薄的目光沉重如山,三人忽然之间就有些心慌了,手心的汗不住往外冒。
    没有人敢出声……
    萧政晔沉吟了片刻,看向最靠左侧的一人,“刘誉山,从你开始说。”
    被点名的人将自己的双手紧攥了一下,先叩首,想要在叩首时候平稳住的呼吸反而更杂乱。
    “草民会去家乡的庙里,还,还愿。草民,的母亲在草民赶考前,在庙中为草民许了愿了。”
    一说到庙里,众百官皆暗暗摇头叹惋。
    这孩子到底还是个孩子啊!
    中楚虽有不少庙宇,但究其根本,是为了愚化束缚人心,以更好的利用人权天授,掌控四方百姓,不能被提到这样的场合的。
    科举考试,多少还是要选贤任能,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以便长远之治。刘誉山先就说还愿……呵呵,这脑子都被钝化,还谈什么用一颗年轻的心,来为中楚社稷建功立业呢?
    看他呆头呆脑,口齿不清的,该是读书读傻,成书呆子了吧!
    萧政晔没有多问,淡淡地恩了一声,示意下一人来说。
    挨着刘誉山的人,叫楚言。
    他比刘誉山要好上一些,起码说话是不结巴颤抖的。
    “启禀皇上。若是草民得中状元,草民将回家祭拜列祖列宗。草民一家五代科考,皆是到举人之位就再为前进,唯草民一人能荣登这金銮殿,得见圣颜。若不是自己勤苦读书,祖宗保佑,上天庇护,草民许是没有如此成绩的。”
    楚言微微抬了下眼皮,虚晃见金殿之上,明黄的玉履浮龙,在鼎中生烟的缭绕中,隐约似飞在云中的圣物。
    他顿了一下,心中渐渐多了几分笃定,又道:“我朝以孝行天下,得四方百姓拥戴,国泰民安,是为陛下圣明之举,亦是历代先皇保佑。唯孝先行,养儿终老。草民亦是,得吾皇盛德之窥明,乃行其道。”
    萧政晔将悠远的目光轻掠到楚言身上,霎时变得深邃。他微微往后靠了一下,身旁的太监马上躬身将龙椅上明黄的靠垫竖起,丝毫声响没有发出。
    “楚言。”
    萧政晔雍沉的声音突然响起,平静的没有一丝情绪起伏,仿佛只是在念一个人名字的而已。
    “草民在。”楚言身子一颤,伏地应声。
    “你是京城人。”
    “是,草民家祖居京城,百年未变。”
    萧政晔发出笑声,“人生百年啊……”
    每年除夕,皇帝都要在相国寺祭祖供奉,以求一年内国泰民安。今年萧政晔不仅供奉社稷,还在二月二的时候,携皇后及众子嗣,在太庙,为重病的太后祷告。而太后,也在那日之后奇迹般的转好了,能在天气大好的时候,在儿孙的陪伴下到御花园中走几步。
    是以,在中楚重孝的传统下,皇帝祭祖孝母的德行,在京城中得到百姓的称赞,但别的地区的人知不知道此番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楚言能在这时候将此事利用并安加在自己身上,且将萧政晔奉承的如此精妙,他是京城人的身份,就不难猜了。
    但皇帝的一声类似感叹的话,却是让楚言不知该不该接话了,只恭敬的垂眸听着。
    不想萧政晔真的没有再说下去,淡淡地将视线落在周恒身上。
    前两人回答问题的时候,这年轻人跪坐着,腰杆却挺得笔直,一颗白玉雕出的青竹似的。瞧着样貌,倒也是比那二人顺眼些,恭谨淡然的很。
    萧政晔右手轻轻敲在龙椅上,打量着安静垂眸的周恒。
    这孩子,这样坐着,倒像是以前的明钰了……
    不知,他能给出什么答案呢?
    周恒安静等着,皇上既是不再与楚言说什么,现在定是在看着自己。他缓缓将呼吸捋顺,轻抿了唇,将一切杂念压下。等着皇帝叫他。
    “周恒,你来说说吧!”
    “是。”周恒将长袖一举,颔首答话。
    “草民若中状元,依我朝官例,该进翰林院编修。此职当在京中久居。草民将先吩咐随从,在京中买一处院子,并让其将一应事物准备齐全。此时间里,草民将回到梁城周家村的家中,将村中一应事务嘱咐妥当,带妻儿兄妹,一起归京。再行其他事宜。”
    萧政晔怔然,这样简单的事,对一个在小山村出身的学子,当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却没在周恒脸上看到一点对前景的憧憬,而只是在回答一个问题而已。
    萧政晔敲在龙椅上的手停了一下,紧紧盯着周恒一派风轻云淡的脸,看他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
    两侧的官员也都看着这个俊朗的年轻人,有人摇头有人点头,总之是看好的和不看好的各占一半。
    张之谦默默抚着自个儿的胡须。这个人他在张文义身边见过,是个知礼懂事的孩子,见到自己,也是像其他学子一样,崇敬且请教学问,言谈举止皆是温和。
    今儿到了金銮殿倒也不见太大的心情起伏。不过,他说的也太简单了些,未免有些大题小做。依自己对皇帝的了解,他要么将此人弃之不理,要么,就是一阵究问……
    不知……皇帝好不好看这人。
    张之谦心里探究的时候,周恒腰杆依旧笔直挺拔,匀称的身姿玉雕一般,衣上浅浅的图案花纹在金光闪闪的殿中,似乎不断变换着形状,一层一层的起着波澜。
    萧政晔似注意到这细节,挑眉盯着他身上一处云锦图案。片刻,不知是鼎中香烟升起缭绕之故,还是有四方的金光闪烁之故。那团云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散成了一只蓬着硕大尾巴的银狐,银狐腾跃,忽又成了锦云。
    萧政晔摩挲着龙椅扶手,京中名贵丝锦蚕缎中,不是没有可幻化的明丝金绣,但周恒也说了,他是小村子里的人,怎会有如此衣料?
    萧政晔正出神想着,地上跪坐着的周恒突然一个恭谨行礼,将他的视线撩动起来。
    “皇上,草民之最大心愿,便是将自己的家庭经营的和乐美好,妻子无忧,兄妹自由发展,家中仆役能得以人的尊重。”
    “草民进京赶考时,家中稚儿刚过满月,草民不得已离家,心中揪痛,难舍不已。草民妻子对草民,穷苦不弃,患难相依,草民每每离家,皆想着念着。”
    “草民若得以腾达,必先将自身之骨血奉养得当,与己同荣。”
    “草民认为,不论何时,百姓心中都是没有国之根本概念的,他们只希望将自己的小家经营妥当。而在他们经营自己家庭的时候,不管是农业,商业,还有冶铁、织造、船工等各行各业,都在蒸蒸日上。”
    “因为百姓要顾家营生,所以他们心甘情愿的将自己手中的饭碗端实端正。或在这样的蝼蚁草民苦心经营下,三百六十行,才一日上升一毫。年年岁岁,才有行行的状元,才有我朝繁荣的经济,强壮的兵马。”
    “所以,众多小家庭的努力,造就我朝这个大家庭的荣华。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无百姓之家,哪有中楚之家。但若无中楚之家,亦无百姓之家。这是循环往复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