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脊梁 >

第150部分

脊梁-第150部分

小说: 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死以谢天下,相对而言也不过是种谬论。

对全天下千万计的民众来讲,如果你真的损害到了他们的利益,那么是你一个人的死能够弥补的吗?个人地生死在这些目前,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如果你真的尽心了。那么就可以无愧于心了吗?可以安心去死了吗?想想那些还在你造成的影响下生活的人们,死都是一种逃脱的借口。

尹扬想了到这些,他感觉到如果真的要干好一个县委书记,那么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地地方,也许可以自己欺骗自己,错了可以去改,但那是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一种宽容。自己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才对,而绝非是去用来作为解释和理由。

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省委的建议,去党校充电学习一段时间,顺便也是对自己这段时间工作以来的一种梳理和总结,并认真的考虑下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怎么去做?

尹扬的思路很紧密,他逐渐的在分析着这件事情发生地种种原因和影响,并想到了应该如何去总结,这样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件事情,让损失降到最小的办法。也一步步地逐渐清晰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验总结。

最后。他认真地考虑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自己如果去学习的话。古川的工作应该怎么安排?各项工作现在正处于一种关键的紧要阶段,自己如果不作出得当的安排的话,那么对全县的整个工作地连续性和持续性,危害是非常大地。

这样自己又是在对古川人民的一种不负责任,就性质而言,它和饮水工程没有区别,也是一种负不起地责任。

其实应该怎么安排。本着对现在古川领导班子的了解以及各自在分工上的表现。尹扬刚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上的计划。

旅游产业将是今年的保证古川财政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在这点上,不论是已经上调到市里的仇局长还是暂时主持工作的古局长,都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好这一块的工作,古川没有比他们更适合的人选了。

按道理讲,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点上工作的安排的应该大家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歧义了!

但尹扬没有这么盲目的乐观,古川在干部的问题上一些习惯和规则,不是自己一个人一两天就可以改变的。古川是一个交通闭塞,信息欠发达的地方,在这里干部们排名和座位,习惯性的是以资历深浅和广结人缘的程度,作为潜规则下一种干部们坐位置的大家默认的主要依据。

如果哪个干部被提拔了,首先能够说服大家的是这个干部是某某领导亲自圈定,或他是什么什么来头,总而言之,他必须是有一定关系才能够坐上好位置的。

就连尹扬当初来的时候,人还没有到古川,这里已经传开了尹扬各种关于尹扬来历的调查和传言,什么尹扬是巩书记亲自点的将,什么尹扬是从北京下来锻炼的等等。

古川当时为了这个书记而起的各种波澜和暗潮,居然在这些消息下,迅速的平复了下去,大家抱着各种不同的情绪和心态,做好了各种准备,安心的等待尹扬的到来了。

说实话,这样说其实也不能给说完全是错的,尹扬确实是巩书记向省委推荐的没错,但尹扬和巩书记之间的关系就传的有点失真了,什么尹扬是巩局长以前在北京读书时老师的儿子啊!尹扬是北京一个什么中央首长的什么啊!。。。。。。

说的有鼻子有眼,如果你不相信,他们还会拿“事实”跟你争,说你看为什么尹书记敢自己招人,而且一招就是县长、局长的一大批,也没有什么事情,上面也不说什么,反而给了一个古川干部古川定地从没有过的权力。这是多大的事情啊!其他哪个县市敢这么干?甚至到最后,干脆给了一个公务员改革的定点县的名义,让尹扬在人事上的权力到了一个县委书记从未有过的高度,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再看一个县委书记被“双规”(指那次调查。),居然惊动了省委和国务院,两个地方都派出了不同的工作组亲自来到古川,如果不是有人关心会有这样的事情吗?那什么样地人才会让上面都这么关心呢?这还很清楚的说明了问题吗?

还有哦,我们县委书记自己有奔驰,你们谁有吗?你知道一辆奔驰要多少钱吗?百来万啦!买了车一辆车就百把万。我们这个书记有钱的很。他刚到省城,就在省城买房子,刚到古川就盖别墅,你们说他怎么会这么有钱,当时这些在古川看来,已经是富的不可想象的地步了,多少人一辈子也不过是为了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四处奔波,早出晚归的辛勤工作啊!

(上面的别墅指地是尹扬在县城边上的那座房子。尹扬当时因为这是自己第一座自己亲自盖的房子,所以在设计上就参考了很多资料,由周歆和在北京的父母选择了上百种不同风格的别墅中的一种,这在被大山包围的古川可是一道新奇,亮丽的风景啊!也因此特别的吸引人们地眼球,羡慕的同时就是对县委书记展开地种种猜测。)

这完全是太子出行的规格,老一辈人如斯很深沉地说道,脸上还是我很清楚,但就是要说不说的那种神秘表情。

各种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各种传言一度把尹扬给神秘化了。所以很多人在面对尹扬的时候都很小心和尊敬,这就是千百年下来的一种习惯使然。

这些虽然给尹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让人并不是很希望的帮助,尹扬在古川能够触动很多人地利益。居然遭到地反弹比预计的要小地多,在古川,只要是说尹扬书记说的事情,在民众中就很有号召力。

因此旅游局长这个位置在被仇局长空出来以后,这个当初没有人愿意去,被专门用来收容那些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编制内的公职人员的去处。在尹扬来到古川以后。变成了集全县之力打造的热的发烫的好单位,多少人眼热着这个位置啊!而它的领导班子又是全县资历最浅的一群人。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去年在公开招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提拔或录取进来的,这比起很多单位的领导们大多是逐级提拔大相出入根基要浅的多,因此在很多人,包括县里一些主要干部的心里都是很不舒服。

他们常常互相抱怨自己兢兢业业的为国家、为古川干了一辈子工作,现在一句话,一个文件,就把自己的成绩和进步的希望全部改变了,那党的干部组织考察制度哪里去了?

也因此各个县里部分人和单位,对县旅游局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抵触和排斥,明里暗里给旅游局设置麻烦。

其他的就算不参与这些,但也是要冷不热,从不主动配合旅游局的工作。

以前,仇局长在尹扬的支持下,也确实干出了不少成绩,加之他本身在接人待物之间也比较得当,所以旅游局的处境正慢慢的好转了起来,另外大家也知道自己暂时不可能在旅游局的人事上有什么希望,心里的那股子酸劲也就渐渐淡了下来。

现在仇局长突然上调,这个意外的来临令很多人顿时亢奋起来,上下的动作也顿时频繁和积极起来,不约而同的展开了对这个肥的流油的局长位置的明里暗里的角逐。

尹扬在上次常委会上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来自全县各个方面所施展出来的压力,他原本还是想采取同样的办法,像当初自己在安排仇局长那样,先让人上去,然后让古丽芬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在旅游局局长这个位置上的竞争性,是超越其他竞争者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尹扬没有时间来安排这些了,如果自己一去党校学习,毫无疑问,古川必须有人来代替自己主持工作,那么在旅游局的人事安排上就可能会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尹扬暂时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一项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这个因素,如果人变化了,那么与之相关的各种事情也就会发生变化。就像在全县饮水工程上,因为人们对水资源的取用上发生了变化,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水资源整个系统的改变,它们要通过调整来适应人们的这种变化,后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

在这两件事情上,很显然,这种变化的后果是不容乐观的,它们已经可以预见的会对古川造成损失。

那么自己要巩固和加强对旅游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现在旅游局领导班子的关注,给与充分的大力支持,让它的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这样在市里仇局长的关心下,必然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

尹扬在心里一遍遍的思考着,比较着。

但不论他怎么考虑,心里总感觉不是那么踏实,因为郝县长在常委会上讨论这个问题时,他一直没有表态,这让尹扬很是担想来想去,尹扬感觉自己还是需要抽个时间,跟郝方方就这个方面交换一下意见,争取能够达成一致。

但这样就可以确定自己离开古川,去省党校学习以后,事情不会发生变化吗?尹扬不敢确定,他在想到政府那边之后,心里就没有什么底,从水泥厂购置设备到劳保用品采购,这些不能够不让尹扬心里有所担忧啊!

尹扬眼睛瞪着自己办公桌的桌面,心里感觉很棘手,突然,他无意中看到了桌上的一处,眼睛突然一亮。

第三部分 筑巢

第一百一十章补救

尹扬看见的是桌上的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他突然心里动了一下,地球也许会因为某些人而遭受创伤,但却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止转动。

古川也是如此,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必然潮流,自己在这上面其实无需太过担忧和怀疑,只是需要尽力去促进这种进步的速度和效果就可以了。

那么自己可以给跟郝县沟通,加强交流,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那么拓展一下,自己自然也可以与其他人加强这种沟通,交换彼此对一些事情的意见,增进了解,这不也是在促进古川整个工作的开展吗?

尹扬想的这些,是努力的在开解自己心中的一个结,一个心结。

来到古川以后,尹扬就一直有意无意的与省委巩书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尽量的减少着彼此之间工作以外的接触,就是工作上的正常汇报,他也下意识的选择减少。比如这次去昆明,两次经过省城,他都说行程安排的太紧张,时间上来不及而过门不

其实,尹扬自己都知道,这个理由很牵强!!

真实的原因也许是那些流言,在自己心里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影响;也许是距离之间的差距太大,让尹扬感到很不方便;也许什么都不是,就是尹扬自己心里受到性格、环境、成长、知识等各方面的影响,书生意气太重。使他有避嫌地这种举动。

如果单从个人来讲,中国是一个非常提倡精神修养,看重民族气节和个人品格上那种傲与谦,清与浊,上与下之分的国度,这里源远流长的几千年文化长河对文人影响很大。

他们也许可以把自己身上的唯一一件御寒之物分与饥寒者,自己则于寒风中高歌而行,毫不犹豫。但他们却不会接受别人的施舍,认为那是嗟来之食。辱了自己读书人的名声,而从不肯考虑这是否是种善意?于大众或家人是否有益?所以他们只喜欢做施舍者,却绝不肯做被施舍者。

他们也许可以很谦虚的礼贤下士,但却绝对不肯逢事权贵,不管这种权贵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不到把他地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