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七零娇娇女[穿书] >

第73部分

七零娇娇女[穿书]-第73部分

小说: 七零娇娇女[穿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可可也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每天都准时地搬着小马扎过去听课,认真努力听课记笔记,跟当年高三备考似的。
  江寄余最后半个月也请假回来备考,虽然遗憾姜可可有老莫夫妇他们教导后不需要他再当小老师,不能偶尔趁机偷个香,但是还是很高兴自己的外公外婆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也很高兴他们因为教导这些人得到尊重而焕发出新的光彩,眼睛里的亮度都多了。
  这样才是有奔头的生活啊。
  一九七七年的冬天,江寄余乃至于整个塘边村,内心都是一片火热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这个天气寒冷的冬日悄然发芽,未来将会长成参天大树,给他们带去新的生机。
  而就在这么认真勤快,全村备考一般的情况下,一九七七年十二月的高考终于到来。
  这一次的高考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来不及组织全国命题,最终是把命题权下放到各省手里,由他们自主命题。而这也是唯一一次由各省自主命题的国家级考试。注释③
  而也可以说是考生年龄参差不齐,考生身份各不相同的一次考试,来参加高考的年龄最大考生都能够做那些应届考生的父亲母亲了。但是谁也没说笑话谁,国情如此,谁都理解,甚至遇到背上用红布条缠住孩子背着孩子来高考的,考官脸上也没意外,只是要问一下是真的不能把孩子交给家里人带着,怕影响到其他考生。
  那女人梳着刘胡兰的头发,很是冷静地叙述了她的事,“家里人嫌弃我的妞妞是女娃,整天想把她偷送给别人,还打骂我,就这档口高考消息来了,我便想要参加高考,带我妞妞回城去。他们不同意,但我坚持,我不能错过这次机会,不然我不知道哪天我就护不住我孩子,所以我要高考,于是他们就把我娃子和我一同轰出家里来了。我实在是没办法,这两个月我都是带着我孩子住在知青宿舍里,今天来也差点被拦住,这是我跟孩子唯一的机会和希望,我保证我妞妞会很乖,不会吵到其他人,要是她哭了吵到别人我立马就出考场行么?”
  就这样考官同意了,其他考生也是同情。而最后她孩子真的很乖半点没哭闹,没有影响到其他人,让那女人顺利地完成了高考。
  事后有人说那女娃子也是知道疼她妈妈的吧。
  当然,也有人说那女人不该来高考,家里人都不同意,闹成这样不好,但是更多的人还是理解,这女人是知青,他们都知道异地他乡的知青,有多渴望回去,有多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尤其这还是个为了孩子奋斗的母亲,没有多少人能指责一个为了孩子奋发向上的母爱。
  当然,这只是高考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到了考场上,拿到试卷,所有的考生都是聚精会神心里再无杂念,一心只想解决试卷上的问题,没有心不在焉,也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人会在这样几乎能决定命运的庄重时刻做出任何不合时宜的举动。
  笔尖下书写的不是简单地答案,而是未来的前程。
  很快,为期三天的高考,终于在这寒冬腊月里结束了,剩下的,便是等待,等待放榜那一刻,等待领取通知书那一天,或者,等待一个落空的希望。
  不管怎样,这都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冬日。


第86章 好消息不断的一九七八
  一九七八年的春节; 姜可可是在塘边村生产队度过的。
  这一年的春节比以往都要热闹,或许是因为高考带来的新希望,或许是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
  知情队伍更是跟村民合作,打算办一个晚会,临时搭了个台子,一群人或演或唱或跳; 热闹的不得了。
  姜可可也被邀请上去表演,不过她推掉了,她不好意思站上舞台去表演,倒是能帮忙策划,毕竟她有后世的记忆; 又在国外生活过;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策划一次热闹符合时代又新奇的晚会并不难,还有牛棚的老莫夫妇他们帮着出谋划策,因此这项任务也进行得很顺利。
  不仅是年轻人; 也不仅是知青,姜可可最大限度地让大部分人都能参与到这个晚会之中,既做个观赏者,又做个参与者,让大家都能在这舞会中尽兴; 并且能成为一次美好的回忆。
  而通过策划这档节目; 姜可可才发现大家真的都是多才多艺; 比如赵志红竟然会跳舞,朱梅有把好嗓子,村支书的媳妇秧歌扭的好,二流子方加蛋是个戏精……
  姜可可真的是大开眼界了。
  于是在通过将近一个来月的策划和排练,在年三十这个下午,塘边村生产队的社员知青们都早早忙完,换上崭新或者比较少补丁的衣裳,打扮得精神利落地搬着小马扎来看表演(没办法,塘边村只有村委的小广播那儿通了电,连个灯泡都没,只能下午表演)。
  节目主持人是村支书儿子大壮的媳妇和一个女知青,都是识字的,代表村民和知青,两人穿着簇新的衣裳,大壮媳妇还特意把结婚那天穿的大红花色喜服给穿过来,姜可可帮她们两个编了新潮的发型和化了妆。那化妆品是上次邱娟仪带过来给她的,这次都贡献出来了,因为大家发现有化妆品后都要求着要画两笔,包括婶子大叔们,都觉得化过妆后更精神更好看。
  姜可可有些窘,这个年代的化妆品真的不咋样,防水效果很差,但是大家都不介意,只好都给画两笔,要跳要运动的画的浅一点,免得待会出汗妆花了,那就搞笑了。
  不过那么多人她一个人肯定是画不来的,江寄余也不肯让她帮男性化妆,于是也一起帮着画,还有些不讲究的或者觉得自己比较有审美的自己动手来抹两笔,结果眉毛画得又粗又歪,脸蛋涂的跟猴屁股似的,偏偏还觉得美滋滋,而村民们也觉得很好看?
  姜可可表示你们开心就好,反正这审美她是欣赏不来的。
  就这样紧锣密鼓又井井有条地准备好了表演,节目开场前先让几位村干部上台说几句话,村干部们都与有荣焉,这感觉跟给大家传达上头文件学习政治思想是不一样的,大家伙都有种别样的新奇感,村里存在感一直算是比较低的妇女主任脸上的笑容就没停止过,胖嘟嘟的脸蛋尽是笑容。而一向木讷少言的生产队队长也是抬头挺胸一脸自豪,连村支书这个人精都感到这种场合上来说话格外有面儿。
  但好在他们还没受后世那种逢领导讲话便长篇大论的风气影响,很简介地说了几句质朴又热情的话就下台表示节目可以开始了。
  而第一个节目就是村里大娘婶子们准备的扭秧歌,衣服虽然没法统一,但是腰间都缠着红色布带,那是特意找来野生染料染上的,耳朵边还统一地别了一朵新鲜摘的大红花,而喇叭唢呐锣鼓这类配乐更是东拼西凑跟别的生产队借来的。
  喇叭一吹锣鼓一敲,大娘大婶们便齐齐跟着开嗓,身段扭起来红布带扬起来,富有地方特色又喜庆的秧歌便在塘边村的简陋台子上开始了,底下的人半点不觉得舞台效果不好,纷纷给面子地鼓掌,还有点大声喝彩的,于是台上的大家伙儿表演得更起劲卖力了。
  而等一支热情洋溢喜庆十足的秧歌扭完,节目主持人还没来得及宣传下一个节目呢,忽然就听到有别的喇叭锣鼓声由远及近传过来,并不是表演团队弄的,而是别的人。
  大家纷纷暂时停下,往声源处看去,竟然是公社领导们和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后面还跟着一群人?
  姜可可定睛看过去,只见那群人中拉起的一条横幅中写着“热烈庆祝塘边村生产队15人高考喜获佳绩!”
  另一条横幅则写着“热烈庆祝江寄余考上省理科状元,姜可可考上省文科状元!”
  一时之间,看懂横幅上文字的大家都沸腾起来了,塘边村所有考生们都是猛地爆发出惊呼声“成绩出来了?成绩出来了!啊,我们考上了吗?我们考上吧!啊!”
  其他不识字的村民一听到这话,每个人也跟着欢呼雀跃起来,纷纷站起来,不知是谁先开始带头鼓掌,其他人纷纷鼓起掌来,欢呼声和掌声似乎比锣鼓声还要热闹。
  村支书上前迎住公社领导们,“欢迎欢迎,欢迎各位领导的到来。”
  公社领导脸上尽是笑容,握住村支书的手用力地摇了摇,“恭喜恭喜!你们真是好样的,整个生产队一共十八位考生,竟然考上十五位,其中还有一位是省理科状元,一位是省文科状元,真的是厉害啊!其他公社,不,附近所有公社加起来,都没你们生产队的考上的学生多!”
  村支书一听也很兴奋,其实他横幅上的字没认全,十五位考上也知道是个不错的数据,但是听到比附近其他公社加起来的考生还多,这一对比,就知道他们村有多厉害了。
  还有省状元啊,文理两个状元啊!
  村支书有种自己捡到大便宜的感觉,他觉得再没有其他届村干部做的能有他这个成就了,他对得起列祖列宗了,脸上的笑容快要咧到耳后根后,连忙问有哪些考上了,被录取到哪些学校了,通知书到了吗?
  公社领导也没嘲笑他的激动,要知道他接到这个消息也是激动得大年三十就赶过来了,还带上了公社锣鼓队,那记者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可见一个生产队能考上这么多学生,那是多么值得激动光荣的事啊。
  让村支书和其他人不要急,他抄了一份名单,正好给大家广播广播下。本来是打算用生产队的小广播的,但是看见生产队竟然在办节目,还有大喇叭,全村的人基本都在这儿了,那就上去借个台子念一下名单,宣扬一下!
  村支书也是个人精,赶紧把公社领导请上台,让大家安静一下听一听,而其他领导记者就清楚一条条长板凳来给请坐上,很是周到。
  而其他村民们被打断了表演也没意见,反而很期待地听到到底有哪些人考上了,要知道这次除了知青们,他们村子里也有几个考生啊,考中了那么多个学生,其中会不会也有自己闺女/儿子/孙子孙女啥的啊?
  考生们除了姜可可和江寄余,各个都是紧张的要命,几乎是攥紧了心神快要屏住呼吸一样,期待着能从公社领导嘴里听到自己的名。
  “……江寄余,389分,被三水大学录取,也是今年G省理科状元!”
  “……姜可可,391分,被三水大学录取,也是今年G省文科状元!”
  总分四百分,江寄余和姜可可能够考出这个分数,真的是很厉害了,底下人都是用力鼓掌欢呼,状元啊,两个状元在他们村!是他们村的知青!
  而且,还是被华国首都名牌大学录取啊,这得多厉害了,也要他们两个对自己分数有信心敢填,现在可不是像后世那样考完后才填志愿,要提前填,没有足够信心,都没人敢填首都的名牌大学,所以有很多人因为填志愿问题也是绞尽脑汁,怕估分估高了,又怕估低了,总之是两难,出现不少分数高于填报志愿录取线,或者分数也够不上志愿录取线而去不了更好的大学或者直接没录上。
  江寄余和姜可可当初填的时候也是咨询过老莫夫妇跟姜远鹏夫妇的,加上自己发挥又稳定,才能既考出好成绩,又考上好学校。
  一阵子欢呼议论之后,公社领导也没让其他考生等太久,了解他们急切地心理,继续念道,“……郭为红,301分,被州河大学录取。”
  “……许愿国,2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