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再不努力就要被迫继承皇位了 番外完结-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在未来还做了宰相。
也许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公主致力于收/养/孩子,全国各地的孤儿院之中,有许多孤儿院是由她张罗建立起来的,大部分的孤儿院在后来都以这位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温馨孤儿院”。
康熙帝子孙众多,儿孙绕膝,而华夏帝这个猛人,从小就给兄弟们洗脑,给侄孙们洗脑,将这些拥有血缘关系的后人,一个个都变成了人才储备。
论培养干活的毛驴,还是华夏帝厉害啊!
后人传言:若是长此以往,那么国家掌握在一家人手中,那便是家天下,而非是公天下,即使最开始本意是好的,时间长久过去,等华夏帝病逝,他的子孙后代依然会为了权力斗争而进行倾轧,腐败在所难免。
所以,在华夏帝严令各地学堂不得停办,一定要将百姓教育放在首位,在他之后的中夏帝传承自其父亲的观点,将生产力、教育普及、富国强兵放在首位,然后做好准备,等着所有的矛盾爆发,迎来大清灭亡的最终结局,为这个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画上圆满的句号。
结束封建制度,是时代的阵痛,可是若是避开这种阵痛,日后带来的后患将如跗骨之蛆缠绕国家,于其如此,不如当机立断,将封建王朝断个干净!
在这个迷茫而混乱的时代,历史的舞台上响起了属于人民的声音,他们寻找着民主的新道路。
胤礽死后来到地府,听说当初与他签订合同的地府阎君,曾经也是一位皇帝,死于两千五百年前,是这儿资历最深厚的老鬼了。
在胤礽决定暂时留在这儿等子孙,并打算前往重生池与汗阿玛汇合时,阎君笑了起来,问胤礽:“你想要看一看那个时空的后续,看一看后世对你的点评吗?”
胤礽惊讶道:“可以看到吗?”
如果可以,那当然再好不过。
阎君于是给了小美接受平行时空同一时间段网络信息的权限,让胤礽有幸可一睹那个时空,经过他改造之下的未来走向,及后人又是如何看待他的。
阎君道:“那个时空,有一个人,也带着记忆重生过去了,是地府疏忽所致鬼魂在你转世时卷入平行时空,但影响不大,只等他年老病逝,就可迁其回归。”
胤礽抬眸看那剑眉星目的阎君,总觉得好像在那儿看过阎君的服饰。
纯黑色的天子冕服,扑面而来的历史底蕴,古朴风韵,显得他尤其贵重。胤礽暗暗猜测他是哪一朝天子,两千五百年前,那是公元前就已经死了啊!
比起这位的年岁,胤礽这种做了五百年厉鬼的,资历可就浅薄了许多。
“您提起这事,是因为那是个重要人物?”
“此人名为,林则徐。”
林则徐,第一次鸦片战争!
胤礽精神一振。
“你想看一看,孙辈之后的发展吗?”
这阎君可真狡猾,诱饵一个接着一个抛出,显然是个钓鱼老手了,胤礽死前,小美曾透露阎君想要招揽他做地府公务员的心思,但被汗阿玛所拒绝。
胤礽点了点头。
“随朕来。”
地府没有阶级之分,整个办事地府如同现代化的公司,关系也是单纯的领导与打工人的上下属关系。
但阎君的自称,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过,他一直都是自称为“朕”,好像是因为他的名字之中,就带有朕这个字眼。
胤礽心中一动,多看了两眼阎君的背影。
不会吧?不会真的是那位皇帝吧?
他眼眸不由亮晶晶起来:哎呀,如果是真的,那可真是看到偶像了!
重生池边,约定好等待胤礽到来的康熙左等右等,没等来儿子,双手托腮撑着下巴,折了朵菊花在手中无聊地掰花瓣。
保成来了吗?
保成还没来?
保成今天也还没来。
康熙幽幽叹息一声。
边上的判官苦口婆心地劝说:“留在地府做个公务员也没什么不好,您也是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之一,死后有天道龙气罩着,天生就对魑魅魍魉有威慑作用,未来说不准还能像阎君那样升职加薪,做一方阎王爷与天地同寿。”
康熙摆了摆手:“没兴趣,让你们阎君另找他人。”
判官目光闪了闪,对着工作群里发上去几行字。
阎君瞥了一眼工作群,随手开启了大屏幕,胤礽可以通过地府的通讯,看到在他死后一百多年后发生的事情。
林则徐,出生于1785年,那个时候,大清已经用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拥有了蒸汽轮船,并且在1776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时,提前于世界各国进入了“蒸汽时代”。
他重生了,带着上一世的遗憾,带着对新生的憧憬,积极长大,并摩拳擦掌地准备科举考试,为的就是提早进入官场,去挽救大清避免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付出沉痛的代价。
然后他发现,咦,世道好像不对劲了?
各地学堂百花齐放,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百姓们早已经不再是为了温饱而奔波,他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勤劳干活。
科举之制,竟已经被废除了!
而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改为了以“公务员考试”选官,以医学考试选大夫,以商业考试选商人,以匠人考试选工匠这等各行各业都井井有条的选拔方式。
林则徐一脸懵,遂对这个大变样的世道,迸发了莫大的热情。
上一世,他曾写过许多著作,被后人称呼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也是他,留下了虎门销烟的传奇。
他为挽救国家,睁开了眼睛一条缝,被世界的变化震撼颠覆了三观。
这一世,已经走在前沿的大清给了他莫大的震撼。
清政府再也不是上一世麻木不仁的模样,原本开设在京城有许多八旗子弟前去享乐的鸦片馆全都消失无踪,沿海地区严查禁令,禁绝鸦片流入大清。
但是这一世,拥有胤礽的介入,值得大清发展变得不同,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却与上一世大同小异。
在彼得一世去世后,沙皇俄国诞生了一位致力于扩张版图的女王,人称叶卡捷琳娜二世,林则徐来到这里时,这位女王已经指挥国家军队一路西进,攻下了奥斯曼帝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多片疆域,使得沙皇俄国国内版图扩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这位女王显然也有心思想要往东面打,却碍于大清边境军队的强大,无法硬碰硬。
沙皇俄国的扩张,使得大清朝廷拉响了警钟。
而西方在于东方的贸易之中,因商品质量不如东方,商品销售不出去,国内又大量购买东方产品,使得西方各国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为了扭转这一逆差,林则徐记忆中的鸦片战争,再一次降临。可这一回,他们国家的军队之中可没有人吸食鸦片,国库充足而武器、战船先进,林则徐靠着丰富为官、领兵经验,一路升迁,先后获得两位帝王的信任,从而参与这一场与前世截然不同的鸦片战争。
这一场战斗,以英国惨败为结果,看到大清蒸汽钢铁所做的大船战船扬帆而起,海军战力彪悍凶猛,枪炮先进,人才兼备,林则徐激动的眼眶通红,下令开炮,将英国派遣来侵略之战船击沉!
朝野之中,众臣反响剧烈,朝中主战派占据多数,大部分人竟赞同以牙还牙,派遣海军去攻打英国海岸。
民间呼喝,百姓义愤填膺,高呼“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如果这辈子是一场光怪陆离的梦,那他愿意再睡得久一些,让这个梦变得更加美妙,美妙到嘴边含笑。
如今在位的皇帝是中夏帝弘晳之孙,年纪轻轻继承皇位,性子虎的很,战意上来,还真下令给林则徐,要他奉命去恐吓英国。
林则徐摩拳擦掌,接受帝命,果真将战船开到了英国港口,吓得英国国会商讨之下,派遣使臣寻求议和。
林则徐遂请示帝王。
皇上说:“和什么和?他们说和我们就和,那岂不是很没面子?打他们,把他们都打怕,民意聚集,士气高昂,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大清海军除了打海盗,已经闲了太久了,该给这把刀子磨一磨。”
有了底气,那感觉到底是不一样的,林则徐一路打过去,打得西方各国对大清海军闻风丧胆!
之后的六国联军侵华,英国被打怕了,八国联合起来在海上集结势力一路往东方来,他们半路上临阵脱逃,以国王重病为借口开溜了。法国见状,也跟着找了借口溜走,康熙年间的教训告诉他们,想要与吃软不吃硬的东方古国做生意,要保持礼仪,对他们礼貌,他们才会回敬以礼貌。
另外六国入侵,确实给大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封建王朝也是在这一刻被外力所打破,走向了陌路。
这个时期混乱,却也有序,有序的是民间百姓,混乱的是各种学生、文人起义,历史上出现了人民的声音,出现了工人阶级的声音。大清走向了末路,可华夏的民主,在这内忧外患的驱动下,茁壮成长。
社会上的生产力与科学,足够应对大变化,各地学堂培养出来了成批成批的优秀学子。
他们在那个时代发光发热,造就了一段又一段伟人故事。
民心之怨,都朝着外敌而去,直到新的人民政府成立后,人们恍然回首,发现大清虽亡,国家的武器、人才都没有流失。
在这个时代,封建余孽也纠缠着这个国家,也许是因为此前朝代根基打的牢固,反而造成了封建要消不消的局面,这是最为尴尬的,时代变革之阵痛,如同分娩般痛苦,一旦熬过去了,将迎来最伟大的新生!
朝代之末,总有人为集团利益垂死挣扎,那位传说中在正历上留下笔墨的女人,慈禧太后,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再次出现在了平行世界。她为了维护大清统治,发动政变,最终却迎来了失败的结果。
六国联军,未能攻破京城防线,而在胤礽与康熙年间修缮扩大的圆明园,作为太上皇故居也保留了下来,成了华夏建筑历史上留给后人的隗宝。
平行世界历史走向虽不同,最终的结果却是大同小异。
这一片土地诞生的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高高升起,华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伟大之人的领导下,以飞跃的速度,超越历史上的任何一国,走向世界之巅!
大屏幕上播放的平行时空内容,胤礽看得心情激荡,久久没有回神。
“根据多元宇宙理论,平行空间是真实存在的,那并非是一场梦境。”
阎君说道:“历史殊途同归,中原大地诞生的文明,他们可以抵抗磨难,破茧成蝶。属于我们的封建时代过去了,你不想要看一看未来,深入感受一下正史上的华夏,会如何光辉璀璨,发扬光大,站上世界之巅吗?”
胤礽眨了眨眼,将激动的泪珠憋回了湿润的眼眶。
“阎君的意思是?”
“不如加入我们团队,”阎君轻咳一声,身旁的秘书官闻声走上前来,将公司招人的广告念出。
胤礽差点就上了鬼当,还好汗阿玛及时赶到!
这地府公司,可是007无休制,做了一辈子的皇帝,还想让他做打工人,想得倒美!
以康熙与胤礽的简历,是可以荣誉挂职而不当打工人的。
阎君见没能忽悠到人为他打工,幽幽叹息一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