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 完结+番外-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若成了,以后陛下难免要落一个心思深沉,诓骗长辈的名声。”宁怀瑾苦笑一声:“也不知为了阮茵,值当不值当。”
“古往今来,哪朝哪代收封时不是连哄带骗。”宁衍捏了捏宁怀瑾的手,说道:“若是我对他恭恭敬敬的,难不成他就能将自己那金口袋老老实实地拱手交给我吗——反正都是要骗,骗一次还是骗两次,又有什么区别。”
宁衍说到这,似乎不太想再细说他的安排。他抬头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转而对宁怀瑾道:“夜已深了,有什么都明日再说吧,早些歇息。”
宁怀瑾一想也是,这些事都是宁衍长久以来一步步定好的盘算,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于是也点点头,收回手坐直了身体,一边准备翻身下榻,一边说道:“那陛下安歇,我——”
“我什么?”宁衍警惕地一挑眉,无赖似的往前一扑,整条胳膊都搭在了宁怀瑾的腰上:“这深更半夜的,皇叔还准备去再寻个屋子住?”
宁衍这样的姿势骤然拉近了和宁怀瑾之间的距离,几乎整个人都贴在了宁怀瑾的背上,宁怀瑾甚至能感受到他喷洒在耳边的温热吐息。
这样紧密的距离一下子令宁怀瑾无措起来,他浑身僵硬,却也不敢反手去推宁衍,只能下意识喊道:“陛下!”
宁衍将下巴搭在宁怀瑾的肩膀上,轻轻嗯了一声,说:“怀瑾今晚留下吧,好不好。”
宁怀瑾话一出口就发现自己过于紧张了,忙向后瞥了一眼宁衍的表情。好在宁衍并未在意,宁怀瑾缓缓松了口气,便也渐渐地放松下来。
宁怀瑾并不是不知人事的人,从他决定答应宁衍开始,他心里已经明白,未来总会有一天,宁衍会不满足于同吃同住,开始想要再进一步,做些更加亲密的事情。
于情,这对全天下任何一对“有情人”来说,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于理,宁衍身为帝王,需要枕边人“伺候”,也是合乎规矩的事情。宁怀瑾本以为自己能够理解,也可以预见。但当宁衍真的开始打破他们中间那层几不可见的薄膜,开始侵入更加紧密的距离时,宁怀瑾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一阵不安。
宁衍其实也紧张得很,他已经做好了宁怀瑾反应过激的准备,他小心地注意着宁怀瑾的表情,准备随时抽身而退,可等着等着却不知道宁怀瑾在心里想了些什么,还真的慢慢松懈下来了。
“陛下——”宁怀瑾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但他确实又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于是只能委婉地道:“这不合规矩。”
“什么?”宁衍微微一愣,随即好笑地收紧了手臂,在他肩膀上磨蹭了一下:“……怀瑾想哪去了?”
“在行军的时候,怀瑾不是也总跟我住在一起吗。”宁衍笑着说:“南阳府衙就这么大,也找不出第二个正院了——怀瑾总不好去后院女眷的地方住,不如就委屈委屈,跟我接着住在一起了,好不好。”
宁衍善解人意地解释了一通,也算是给了宁怀瑾一个台阶下。
宁怀瑾这才发现他误会了宁衍的意思,他不自在地干咳一声,整个人都有些尴尬,支支吾吾了两声,没说出好还是不好来。
宁衍那能真的给他拒绝的机会,于是对他的尴尬只装作不知。
若是平日里,宁衍提出这样的要求,宁怀瑾尚可以用“不合规矩”“尊卑不分”之类的理由拒绝。可他刚刚才误会了宁衍的用意,现下正是觉得自己“小人之心”的时候,宁衍自己先一步放低姿态,提出些并不十分过分的要求,他便不好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否则总觉得自己过于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驳宁衍的面子一样。
宁衍对宁怀瑾了解颇深,将他这点心思摸得异常透彻,于是胆子也大了许多,硬是维持着方才的姿势将宁怀瑾往榻上带了带。
“就当陪陪我,怀瑾。”宁衍说:“我许久没睡个好觉了。”
正文 ——完了。
宁怀瑾本以为这一夜恐怕难以入眠,可不知是因为奔波劳累的亏空还没休整过来,还是因为什么其他的缘故,他被腹胃中刚刚垫进去的暖意烘了一会儿,不知不觉间,还真的就着耳边宁衍清浅的呼吸声睡着了。
这一夜他几次从深眠中醒来,模糊间只记得自己似乎做了个前言不搭后语的梦,梦中如何他记得不太真切,只记得似乎总是断断续续的,上一刻他还在阳光明媚的春日里给回望皇宫,下一刻便又莫名出现在了寒风凛冽的西北联防府。
但唯一不变的是无论他哪一次从梦境的间隙里冒出头来喘口气,宁衍的手臂都牢牢地圈在他的腰间,随着他的呼吸一起一伏,仿佛整宿都没有换过姿势。
少年人身上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药味,他的额头抵在宁怀瑾脆弱的后颈上,清浅的呼吸喷洒在宁怀瑾耳后那块薄薄的皮肤上,在不知不觉中跟宁怀瑾的呼吸声融为一体。
明明他靠得那样近,却依旧没有让睡梦中的宁怀瑾感到不适。外室里的火盆将干燥的硬木烧成脆弱的炭火,灰白的碎屑扑簌簌地落下来,落在断裂的木茬断口上。
宁怀瑾在这样令人舒心安全的环境中获得了一夜好眠,那些会令他紧张的梦境在不知不觉间消散殆尽,只剩下梦里梦外如影随形般的少年身影。
等到他神清气爽地从沉睡中醒来时,外面已经天光大亮,宁衍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起了身,另外半侧的床榻打理得干干净净,软枕已经立起来叠在了床内侧。
宁怀瑾从榻上坐起身来想了想,也没发觉宁衍是什么时候从他身边离开的。
连日来的疲累终于在这一场沉眠中消退了大半,宁怀瑾精神好了许多,人也显得不那么憔悴了。
他掀开被子下床,正想唤人来伺候,却见床头的脚踏旁边搁着一只小小的矮凳,矮凳上放了一只药瓶,底下压着一张叠好的纸。
宁怀瑾拿起那张便签时,心里就隐隐猜到了什么。
他将药瓶握在手里,展开信件看了一眼,果不其然是宁衍的亲笔所书。
“十里留给怀瑾,秦六我先带走了,若是上药,可不能找那些年轻美貌的。”
在这封信末尾,宁衍还颇有闲心地在落款处描了一枝梅花,纤细的梅枝节节向上,上头零星点缀了几个花苞,只有一朵开得正盛。
他工笔画得甚好,又有灵性,寥寥几笔便能将这样的简单花样描得栩栩如生,手里虽没有颜料水墨,但浓墨淡笔间,也能看出那花儿开得娇嫩非常。
“南阳府衙后头栽了几棵梅树,我替怀瑾看过了。只可惜这梅花瘦瘦小小,不太出息,开得晚。”宁衍在信上写道:“想来再过半月赏来正好,到时候我陪怀瑾一同去。”
宁怀瑾无奈地笑了笑。他几乎能想象到宁衍晨起时是如何轻手轻脚地绕过他,走到门前又觉得不满,于是折回来写了这张字条的。
真是……宁怀瑾在心里感慨道,宁衍这手段,用在他身上真是屈才了。
现在看来,若论才情和细心,宁衍比先帝更甚,这十八般花样任是用在哪个女子身上,怕是都能轻而易举地俘获芳心,可偏偏宁衍要拿来对付自己,宁怀瑾哭笑不得间,竟也觉得有些微妙的欣喜。
宁衍轻而易举地用一张手信挑起了宁怀瑾一天的好心情,宁怀瑾无奈地笑了一会儿,将这张字条折起来,顺手压在了枕下。
“来人。”宁怀瑾唤道。
十里早先就在门口候着了,听他唤人便连忙推门进来。他这些日子在宁衍身边,接手了不少玲珑的活计,渐渐地对伺候人也得心应手起来,俨然不比宫内的其他内侍差劲了。
加上宁怀瑾不是个离了内侍就活不下去的人,他贴身的事大多习惯亲力亲为,所以反而觉得十里这样进退有度听吩咐的,倒比那些规矩严苛的内侍们强多了。
宁怀瑾任他服侍着洗漱完毕,穿上外袍,随口问了一句:“陛下是什么时候起身的?”
十里身为影卫,别说是头天夜里宁衍跟宁怀瑾睡在一起,就算是宁衍干出再出格的事情来,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是以对宁怀瑾的态度一如既往,闻言一板一眼地回答道:“酉时二刻陛下便起身了,辰时初刻出的门。”
宁怀瑾点了点头。
他没有继续询问宁衍去了哪,一是因为打探君王行踪是大忌,二是因为他大概也猜得到一二。
他自己从信阳府的战场前回来,能得片刻喘息,可宁衍却不行。前朝和前线两头的担子都压在他身上,哪怕是不在朝堂之中,他也得与南阳附近的几府大员议事。再加上京城来的折子和前线的军报,宁衍恐怕比他还忙乱一些。
宁怀瑾已经几个月不在宁衍身边了,一时半会也摸不清他现在的习惯,并不敢贸然往他身边去,生怕再打乱了他平日里的规程。
“信阳府那边有什么消息吗。”宁怀瑾又问。
“谢将军这些天整军时,也试探地往安庆府那边走了走,遇到阻挠便撤回来了。”十里显然是提前被宁衍交代过什么,回话很是精细:“陛下晨起时吩咐传信,说是让信阳府就地整军,年前都不必再动,所以想必谢将军也会尽早撤军,休养生息。”
“那宁铮呢。”宁怀瑾又问。
“听说是发了大怒。”十里低声说:“具体的探不太清了,只知道宁铮似乎也有想亲征之心,但不知为何又打消了念头,不晓得是不是因为府里那位王妃的缘故。”
宁怀瑾一听,便知道这样细致的消息是宁衍着重打探过的,既然如此,就说明宁衍时时刻刻也关注着宁铮的动静,便不用他操心了。
宁怀瑾在外头奔波几月有余,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现下好容易松口气,也不想把自己绷得太紧。
他不想去前面分宁衍的心,也暂且不想出门,于是略想了想,倒对宁衍信中说的梅树起了兴趣,便对十里说:“你不必跟着了,我去院子里转转。”
十里自然是不会驳他,闻言手脚麻利地收拾了东西,说道:“陛下吩咐,这几日正好下霜,王爷若是出门,记得添件衣裳。”
宁怀瑾本想说他只是去院子里转转,但转念一想,又怕宁衍回来后会“借题发挥”,于是干脆没说什么,乖乖加了件披风。
南阳府衙并不大,哪怕是算上前头的衙门官府,也不如半个王府大小。
只是这样的小地方,府衙修建时也没有多么讲究,只勉勉强强合了个“天圆地方”的轮廓,里面的院子修得一塌糊涂。
而且大约是因为现在正有真龙落脚的缘故,这零星大点的府衙还经过了一番修葺,几道隔门明显是刚加上不久,上头还有新鲜的泥瓦痕迹。
整座府衙被大致分成了三块,除了最前头的府衙之外,后院也被拦腰分成了两半,中间那块地方大些,是宁衍日常起居的正院,再后头一点地方,便是女眷应住的后院,连带着花园之类的地方也都在那一处。
宁怀瑾当时在南阳府没待上多久便跟着谢珏一起出征,对府衙内的景致不太熟,略转了两圈,也只是勉强摸了个大概。
虽然府衙中没有女眷,但后院还是住着些侍女,宁怀瑾本不想往后院去,只在前头转了两圈,没寻到宁衍所说的景致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