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清穿之四爷盗梦 [金推] >

第88部分

清穿之四爷盗梦 [金推]-第88部分

小说: 清穿之四爷盗梦 [金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郡王一贯喜欢和太子唱反调,这破天荒的直郡王竟然赞同太子的意思。
  随后三爷,八爷,九爷、十二爷、十四爷都纷纷起身附和太子之言。
  四爷这时又说道:“皇阿玛,这是儿臣苦思冥想多日才想到的法子。国库是大清根基,大清可不能再出现此次那般遇到灾情国库却拿不出赈灾的银两这样的事了。为大清为天下百姓,还请皇阿玛准许儿臣的奏折。”
  十三爷第一个支持四爷:“皇阿玛,四哥所言甚至是。虽然儿臣也借了国库的库银,虽然儿臣也没什么银钱,但儿臣会想办法尽快将欠款还归国库的。”
  “皇阿玛,您不教导儿臣们,说是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还有民贵君轻吗?为了大清为了天下百姓,儿臣恳请皇阿玛支持四爷追缴欠款。儿臣愿意全力协助四爷。”
  四爷和十三爷兄弟俩从天下百姓的大局去说,这好话都让兄弟俩说完了。其他皇子若说不答应不支持,那岂不是在反对康熙对他们的教育。
  但是让他们这么放弃那也是不可能的。
  又是太子先出来:“皇阿玛,追缴国库欠款是重要,但若此事公之于宗,让儿臣等兄弟众与满朝方形大臣们都失了颜面,那他们还有如何威严去管治天下百姓。此事非同小可,还望皇阿玛您三思啊。”
  太子不愧是太子,瞧说的这些话,也是站在天下大局上去说的。
  其他皇子纷纷附和太子。
  四爷:“若国库无银,再遇灾情,无银赈灾无银救治安置百姓,若百姓遭灾而亡,没有了百姓,官员再多又何用,哪来的百姓给他们管治。就是为天下百姓也是为了朝廷官员,所以才更要尽快追缴国库欠款。儿臣恳请皇阿玛恩准儿臣用此法追缴欠款。”
  四爷为了天下百姓,直接对上太子。
  如此更显得四爷心怀天下百姓,刚正不阿。当然也显得四爷太过刚直,不懂委婉。
  四爷是少数对多数,眼看着都吵起来了,康熙终于发话了。
  “好了,都别吵了。”
  诸皇子:“是,皇阿玛。”
  康熙:“国库的欠款必须要追缴,但也不能全照老四你折子说的来。事情想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做事要循序渐进,考虑后果……”
  “不过你这折子上有一点,朕是赞同的。朕的儿子不能连养家养婆娘孩子的本事都没有。你的这些兄弟们都欠了国库不少银子,朕知道让他们一下子还清是要艰难些,这样吧,你就让他们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还款。至于公布出去就算了。你们这些个混球不要脸面,朕这个当爹还要脸面呢。朕不能让天下百姓觉得朕养了一群靠吸天下百姓的血存活的废物。”
  “另个,那些个大臣们,你先去追债,若有欺君顽抗的,朕再酌情公示……”
  康熙话才说完,一众皇子脸都变了,看着四爷的眼神不善。四爷感觉到了,却全然当做不知道。
  四爷给康熙磕头:“是。儿臣领旨。”
  等一众皇子从乾清宫出来,太子先停下对四爷说:“老四,你可真是好样的。”
  四爷:“臣弟不过是奉旨办差。”四爷拿康熙的旨意来堵太子。
  太子:“好,好个奉旨办差。你很好。”
  太子说完甩袖而去。
  直郡王冲四爷冷哼一声,也转身离开。
  三爷倒是拍了拍四爷的的肩膀才说道:“老四啊,三哥是真穷,你看给三爷多分几期,每期少还点,行不?”
  四爷:“三哥,您是哥哥。”
  三爷听了摇摇:“倔驴啊你。”三爷说完也走了。
  五爷、七爷没说话,八爷却说道:
  “四哥一心奉公,为国为民,弟弟佩服。”
  四爷冷眼看着八爷:“为皇阿玛办差,尽心尽力是本分。”
  十四爷:“四哥,你就别说得那么好听了。合差我们兄弟几个,就你为皇阿玛办差尽心尽力……”
  十四爷真天生拧巴,非跟四爷过不去,拆四爷的台,还嘲讽四爷。
  四爷一听这话登时恼怒了:“既然知道爷给皇阿玛办差尽心尽力,那你回去尽快把银子准备好,爷回头先去你府上收账。”
  四爷怼了十四爷之后甩袖而去,十三爷赶紧跟上。
  十三:“四哥,你等等我。”
  十四爷看到十三爷追着四爷走了,冲着十三爷说:“十三这个跟屁精。”
  等到只有四爷和十三爷兄弟俩时,四爷才对十三爷说道:“十三弟,方才你该为我出头。你不是我,他们你对付不来。”
  十三爷:“我知道,不过我想和四哥你一起。”十三爷坦白自己的选择。
  四爷停下看十三爷,十三爷眼神坚定,四爷无奈:“罢了,以后你小心点吧。”
  十三爷:“四哥,你放心,我知道了。”
  兄弟俩继续往宫门走,还没出宫呢,乾清宫的小太监追过来,叫住四爷。
  “四贝勒爷,皇上召您过去。”


第一百零七章 
  四爷回到清乾宫见康熙。
  四爷:“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起来吧。”
  四爷:“谢皇阿玛。”四爷起身后问康熙:“皇阿玛; 您召儿臣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康熙:“不是政务,不必如此拘谨。”
  四爷:“是。”
  康熙虽这么说,但四爷心也不敢放松;不过康熙叫他不用拘谨; 四爷还是得做出样子。
  康熙看了四爷一眼似乎对四爷的状态满意; 他这才说道:“方才你说有事要单独跟朕说; 这事朕差点给忘了。你方才说的是什么事?那毛线衣是什么东西?”
  四爷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康熙却记得很清楚呢。
  方才四爷离开时康熙没再提起这事,四爷还以为康熙已经忘了,再加是他自己也不想这时候提,所以他就故意忘记了; 没想到康熙竟又记起来了。他都快出宫了康熙又将他叫回来了。
  四爷原本想等追缴国库库银的事之后; 再将这毛线衣拿出来。追缴库银一定会得罪不少人; 等追缴库银结束之后,他将毛线衣拿出来了; 便就是再立一功。
  有功劳加身; 得康熙关注; 那些人就算要对他动手也有顾忌。
  可是现在这个计划显然是不行了。今天穿这毛线衣进宫真是失算了。罢了; 或许这是天意吧。
  四爷心里恼了一下就想开了。
  四爷:“回皇阿玛,这毛线衣就是用羊毛纺成线织成的衣服。现在儿子身上就穿着一件; 不如儿子脱下来给您看看。”
  康熙:“那就脱下来给朕看看。”
  四爷将毛线衣背心脱下来奉给康熙看。
  康熙接过去很是好奇的翻看。方才这衣服穿在四爷身上是什么样子; 康熙可是看见的。等四爷脱下来之后,这衣服变小了。
  康熙觉得有意思,好奇是怎么回事。
  这古代的衣服几乎都是没有弹性的,康熙没见过这样的衣服所以才好奇。
  只见康熙拿着衣服翻看; 然后拉扯。四爷一直盯着看; 见康熙拿着毛线衣又拉又扯的; 四爷几次欲言又止; 到底是没说出口。
  不过他的一举一动康熙可都注意着呢。
  康熙:“怎么啦?你要说什么?”
  康熙看着四爷,四爷想了想到底没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四爷说道:“回皇阿玛,这衣服因为是用羊毛纺的线织的,所以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拉伸收缩。”
  其实四爷是心疼这衣服,因为这衣服是蓝燕亲手给他织的,他才第一回 穿呢。
  四爷他是担心康熙把背心给扯坏了。
  康熙:“具体说说这毛线衣的事?是你怎么想到用羊毛纺线织衣的?”
  四爷:“回皇阿玛,儿子是受羽绒服的启发。儿子想这家禽的绒毛能做成衣服,能保暖御寒,那其他动作身上的毛是不是也能保暖御寒呢。
  儿子在府里看到羊毛毯就想到了羊毛。和家禽比起来,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羊更不怕冷。而各种羊中又数绵羊的毛最多最软。儿子就想试,所以派人去蒙古收购羊毛。”
  “羊毛处理干净之后,儿子原本想将羊毛和家禽的绒毛一样做成羽绒服。后来发现这羊毛比起家禽柔软的绒毛来太硬太粗了。儿子试过了,这羊毛做成羽绒服根本不能穿,太扎人了。”
  “来后儿子想起去年儿子府里的乌苏氏用棉花纺成线给弘昀织手套之事,儿子就想不如将这羊毛纺线。于是就让下人去试试。儿子手下倒有几个颇有几分聪明的奴才,他们不仅将羊毛纺成线,还纺成了粗细不同的羊毛线。”
  “儿子府里的乌苏氏女红不错,儿子便将纺成的羊毛线给她,让她想办法做成衣服。没想到她想出了织衣之法,便给儿子织了这身毛线背心。”
  原本这羊毛纺线织衣是四爷从蓝燕那受了启发,应该是蓝燕的功劳。不过四爷没有将所有的功劳归到蓝燕身上,而是将一部分功捞揽到自己身上。
  四爷这么做倒不是跟蓝燕抢功劳。四爷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蓝燕。四爷就是不想蓝燕太打眼太惹人注意,蓝燕是后院女眷,功劳太多太惹眼于她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这些功劳于她一个后院女眷实在无多大用处。
  四爷更怕蓝燕功劳太惹眼,招来他那些兄弟的目光落到蓝燕身上,给蓝燕带来危险。
  正是因为如此,四爷才将大部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四爷:“皇阿玛,这羊毛纺成的线不仅有弹,而且非常暖和无霜。羊毛线织成衣服之后,虽说羊毛还是有些扎,但只要不是贴身穿都不会感觉到扎。
  皇阿玛,这羊毛纺成的线织成的衣服,也是非常好的御寒之物,儿子觉得这毛线衣是值得推广开的。羊毛这东西在蒙古草原非常多,以前蒙古人除了用羊毛做毛毯之外,并无其他用处。多余的羊毛都丢弃了。若是从蒙古草原那收购羊毛,然后纺线织衣,那大清的百姓又能多一样御寒之物。”
  康熙将手伸到毛线衣里,他的手很快就暖和起来,这使得康熙对这毛线衣有了和羽绒服一样的信心。
  康熙:“的确是暖和。的确是不错。的确是值得推广。”
  康熙用三个的确肯定毛线衣也肯定了四爷的提议。
  四爷:“皇阿玛,关于这毛线衣儿子还有个想法。”
  康熙:“哦,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四爷:“皇阿玛,若是商人去蒙古收购羊毛,这样蒙古的牧民也能多一项收入。有了收入他们就能买更多东西。最重要是,若是大清的商人经常去蒙古收购羊毛,蒙古的牧民们为了有更多的收入,他们就会养更多的绵样。若是他们将精力都花在养绵羊上,那他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养马,这就会使得养马匹的数量就会减少。马的数量少了,战马的数量也会减少。”
  “牧民们靠着养绵羊就能有不错的收入,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安逸使人懈怠,安逸使人堕落。既然有了稳定的收入,能过上安逸富足的活,谁还愿意去打仗。安逸富足消磨了他们的斗志,他们会甘愿于安逸富足的生活。”
  “没有战马,士兵们没有斗志;到时这蒙古的骑兵也就不成气候了。这样大清对蒙古之事,就可以不用再打仗了。”
  四爷:“皇阿玛,这是儿子个人的想法。若有不周全之处,还请皇阿玛勿怪罪。”
  康熙听了四爷的话明白四爷的意思,是想用羊毛控制蒙古草原的经济,进而控制整个蒙古。
  康熙:针对蒙古之事,老四这法子太好了。几乎是兵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