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秦时明月 (封面全本)作者:温世仁 >

第56部分

秦时明月 (封面全本)作者:温世仁-第56部分

小说: 秦时明月 (封面全本)作者:温世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木蓉睁大眼睛,回道:“我还能上哪儿去?当然是你上哪儿去,我便跟着去。”
  盖聂更加诧异,说道:“端木姑娘,我这可是要去打仗啊。”
  “我知道呀。”
  “端木姑娘,”
  盖聂不懂端木蓉怎么会如此搞不清楚状况,又道:“届时我自顾不暇,恐怕无力顾及你的安危。”
  “谁要你照顾啦?我又不是不会武,你只要做饭给我吃就行了。”
  “恐怕没时间做饭给端木姑娘吃。”
  “一天不做饭,两天不做饭,难不成一个月下厨一次还真会坏了你什么大事?”
  盖聂脸色为难地僵了一阵子,终于说道:“君子远庖厨。”
  端木蓉想了一下,这才明白,噗嗤一笑说道:“那好吧。你偷偷做给我吃,别让其他人瞧见,我绝对不会说的,你放心。”
  “端木姑娘,”
  盖聂叹口气,“此去凶多吉少,保不定能活上一个月呀。”
  “是呀,你要是死了,我就再也吃不到了……”
  端木蓉喃喃自语,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害怕神情,接着又对自己说,“吃到一顿算一顿吧。”
  抬起眼来,很坚定、很理所当然地望着盖聂说道:“事情很明白,我也不大乐意,但实在没办法,总之,你要是还一天活着,我便非得一天跟着你。”
  盖聂呆望了端木蓉一会儿,完全没辄,只好叹口气,安慰自己地想:“也罢,无论如何,届时必有伤亡,或许带个神医去反倒是明智之举。”
  于是不再坚持,也不说好,沉着脸一语不发地迈开步伐继续往前,端木蓉微微一笑,拉紧了肩上的包袱,毫不犹豫地快步跟去。
  待众人醒来时刻,这两人早已走得远远,前往齐国去加入墨家军的行列,共同抗秦。
  盖兰本意随父而去,但盖聂实在不愿再让女儿随他过亡命生涯,盖兰也知道自己身负照看四名少年少女的重责,无奈只好留下,决定再来开间包子店,虽然手艺不及盖聂,总算也还能维持生计。
  毛球自告奋勇说要学做包子,帮着盖兰照顾包子店,余暇便手捧师傅所留下的一本《洛书》参研详读,还不忘常常练习他那不成火候的定身咒。
  项羽的叔父项梁,由于自身忙于带兵出征,早已托人在邯郸打点一切,为项羽备好住处,更因得知项羽有心学习兵法,重金托付兵家学者严加督导。
  项羽二话不说,便拉着荆天明、高月、刘毕三人共居一处,刘毕很快地便又开始上学堂习读圣书,高月念书念得有一搭没一搭,荆天明则是成天将自己关在房内,偶尔才见他出来舒活筋骨,有时忍不住拿起了青霜剑,竟然也就只是将一些基本步法和基础剑诀不断反覆,果真不去练那八招“百步飞剑”连飞剑三式都不再出现。
  如今这日子虽不比淮阴时无忧无虑,也总算是暂且安定了下来,只是远方战火的隐忧仍不时环绕,转眼之间,一季又一季地便过了。
  在那遥远而广阔的北方大地,匈奴族的部落,正为了他们的将来而忧心忡忡。
  秦国一统天下在即,长久以来居住在中原北方的匈奴部族也渐感威胁。打从战国时代,匈奴部族便开始在北方壮大,且不断寇扰燕、赵两国。在无数次的劫掠当中,食髓知味的匈奴族也逐渐觊觎富庶的中原。
  秦王政的坐大,日渐危及他们的野心,甚至开始造成匈奴族的内部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主战派,主张立刻推举强而有力的领袖人才,统一匈奴各部,合力杜绝秦国的进犯;主和派,则认为应该先和秦国缔结友好关系,划地为界,以时间换取空间。
  大雪纷飞的夜里,一匹快马在营帐前停了下来,马背上的使者急急忙忙地跳下,连马都没栓,便掀开帘子跑进帐内。显然他的主人已经等候多时,此刻正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一见使者回来,赶忙迎上前去急切问道:“怎么样?秦王政有回覆了吗?”
  “回大人,信在这里。”
  匈奴使者小心翼翼的自怀内掏出信函,交给他的主人——呼都儿。呼都儿乃是匈奴部族当中,相当有名望的一位部族首领。他迫不及待地拿了信,坐回椅子上展信阅读,表情先是欣喜,但没过多久,便面有难色。
  “大人,信上怎么说?”
  围坐在帐内的将领们纷纷探问。
  呼都儿皱起眉头,说道:“秦王政答应要帮忙,但是有两个附带条件。首先,他要咱们将'冷月霜刀'送到咸阳,以表诚意。”
  呼都儿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立刻有人大声抗议:“大人,冷月霜刀是咱们族人的骄傲,也是咱们的技艺远远压过中原人的证明。中原地方绝对找不到一位刀匠,能做得出这样巧夺天工的杰作!”
  这人话才刚说完,旁边就有人反驳,说道:“大人,不管冷月霜刀有多么价值连城,都不会比一个部族的命运重要。如今咱们若是要跟头曼为敌,能帮助咱们的只有秦国。能用一把刀换来秦王的承诺,已经是非常划算的条件了。”
  一时间帐内沸沸扬扬,两派声浪各持己见。呼都儿扬手示意,要众人冷静下来,继续说道:“秦王要求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要咱们对栾提头曼发兵。只要秦王拿到冷月霜刀,就会立刻下令边境的军队,帮助咱们夹攻头曼。”
  众人一听哗然,就连主和派也面有愤色,“大人,秦王这样未免太没诚意!一旦咱们对头曼发兵,就等于是表态了!到了那一刻,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赢得了头曼,咱们才能开战!”
  “就是啊!万一秦王政拿到冷月霜刀,却食言不出兵了呢?别说刀回不来,咱们的性命也统统不保!”
  “大家先冷静下来!”
  呼都儿扬声压过众人骚动,缓缓说道:“今天就是因为已经下定决心,要和头曼划清界限,大伙儿才会聚集在这儿,在座的各位,都算是头曼的政敌,如今他登高一呼,以'单于'之名自居,迟早也会逼咱们表态。他要和秦国决一死战的立场是很明确的。可是想也知道,就算咱们服他,首当其冲被派去送死的,也还是咱们。”
  呼都儿说完环顾四周,眼看众人沉默不语,显然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这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忽然响起,那声音冷若冰霜,淡淡说道:“大人,不如由我来将冷月霜刀送到秦王手里吧。”
  呼都儿身后的角落,一个女人坐在阴暗处,不知道为什么,先前竟是谁也没有注意到她,这时她一开口,众人皆忍不住暗暗倒抽一口凉气,露出害怕神色。
  这名女子的一张脸上非但没有半点表情,甚至完全看不出年纪,她的肌肤白皙似雪,浑身包裹在一袭黑纱之中,两眼看似无神,仿佛这帐篷内满满的人,她谁也看不见,然而无论是谁和她的目光接触了,都觉得像是有把刀子割下来一般。黑衣女子一边说话一边缓缓起身,悠悠然踏出了黑暗角落,金色火光无比温暖地将她包围,众人却都因为她的靠近,感到一股强大的寒冷。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江湖上人人闻之色变的下毒高手——“月神乌断”回


第三章 冷月霜刀
  月神乌断乃是神都九宫门下第二大弟子,神医端木蓉的师姐,专擅毒术,众所皆知,然而多少年来却鲜少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凡是见过她真面目的,大抵都没能活下来。
  她自从离开神都山之后,为了更进一步钻研毒术,也为了每隔两三年便要与师妹端木蓉比拼二人之间毒术和医术的高下之分,乌断和端木蓉一样,经常四处找人下药。
  不同的是,端木蓉专找病人、找死人来研究,乌断却总是找上健健康康的活人来当试验品,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或者和她无冤无仇的江湖好汉,都是莫名其妙地在她手上命丧黄泉。由于她经常在有月光的深夜出没,是以没过多久,便得了个“月神”的名号,在江湖上名声大噪,人人闻之丧胆,自然也结下了许多仇家。
  三年前,她忽然从江湖上销声匿迹,谁也不知道,原来她竟是来到这北方大漠,深居简出,与毒为伍。呼都儿招揽乌断为己所用,利用她的毒术来解决许多绊脚石。
  由于乌断向来对政治权力不放心上,是以呼都儿对乌断非但是礼遇至极,甚至越来越信任。至于乌断,只要呼都儿继续将自己的阶下囚交给她,任其利用,要她替呼都儿多杀几个人,根本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跟在呼都儿身边的其他人,并不太知道乌断的来历,却都晓得她下手之狠,用毒之残,是以人人对她既害怕又无可奈何,虽然对呼都儿如此重用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大伙儿都觉得不妥,却也没有人胆敢多说什么。
  这时挺贱乌断自告奋勇,说要替呼都儿将冷月霜刀送到秦国,在场众人各个皱起眉头,面面相觑。这可是他们族里举世无双的宝刀,怎么能够轻易交给一个外人呢?没想到,呼都儿一听月神乌断愿意为他送刀,居然立刻满脸欣喜,大声说好。
  “太好了,在座当中,就属你对中原最为熟悉,若是由你来护送宝刀,那我可就大大的放心了!”
  呼都儿说罢转身,自座后拿出个一尺有余的锦套,里头装的,便是传说中的匈奴宝物——冷月霜刀。多年以来,匈奴族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这把刀是活的。
  呼都儿将那包裹着宝刀的锦套交给乌断,一名家臣看了连忙上前说道:“大人,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此人乃是呼都儿的老臣,名叫闰振,在族里相当有地位及分量,应对进退向来非常得体,他目光直视呼都儿,大声说道:“这件大事关系了与会十四个部族的存亡,此重责大任应当由咱们和乌断大人共同分担。我建议从族里挑选三十名勇士,由我带领,随乌断大人共同前往秦国。”
  呼都儿听了看向乌断,问道:“你觉得呢?”
  乌断仍旧是面无表情,淡淡回道:“好啊。”
  呼都儿点点头,对闰振说道:“好!就这么办!事不宜迟,今晚就选定人手,明早启程前往咸阳。”
  底下众人憋气憋了个老半天,这时终于得以暗暗松口大气,觉得放心许多。
  事实上,老臣闰振除了不放心将宝刀交给乌断一人之外,之所以提出同行的建议,其实还有别的用心。由于呼都儿过度信任乌断,其他部族的族长,私底下都感到非常不满意,闰振也因此忧心忡忡,怎奈呼都儿执迷不悟,如何劝解都没有用。闰振暗暗决定,这趟去秦国的路上,定要伺机除掉这个祸根。
  隔日,有三十名匈奴勇士所组成的使节团,便浩浩荡荡地上路了。他们越过草原与沙漠,随着脚下逐渐踏入中原之地,两旁景色也跟着改变。闰振无时无刻都在防备乌断,深恐他带了宝刀半途消失,同时也一路仔细盘算,计划究竟该何时对乌断下手。
  这天傍晚,众人来到一处河谷驻扎,待营帐钉好了,闰振叫两个副手进帐里,吩咐他们暗地通知大家今晚动手,话才说到一半,外头的守卫却忽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喊着:“大人、大人、不好了!刚刚下去河边打水用餐的弟兄,变得很不对劲,好像是中毒了!”
  闰振一听立刻从椅子上弹跳而起,二话不说往外直冲,两脚才刚奔出营帐就停了下来,一双眼睛瞪得老大,面无血色。
  眼前七八具尸体倒在地上,各个脸色发黑,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