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天骄-第7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林三国要核实这个消息,三天,足够了。
“西凤皇位之争已至白热化,他们暂时无暇他顾。北林的小皇子在王爷的支持下,已经可以和北林摄政长公主分庭抗衡。摄政长公主自顾不暇,短时间内抽不出精力对付王爷。南凉目前没有任何异动,南凉太子先前吃了败仗回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声音,南凉消息闭塞,很多消息我们的人都探不到,现在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暗卫将这两天,所传来的消息,一一禀报给楚九歌知晓。
楚九歌点了点头,示意暗卫退下。
待到暗卫走后,楚九歌才拆开王梓钰给她的回信。
王梓钰在信中告诉她,北域粮饷的事,他已经过问了,户部很快就会把粮饷送来,但只能送开年这一季度的,先前的……
不是他不给,而是朝廷的国库,拿不出那么多粮食与银钱。
王梓钰也在信中,给楚九歌解释一下。
先前,东林有荣兰的岁贡,又不用给北域拨军饷,每年粮食充足,国库也充足,可现在荣兰被先皇赐给了北王,且免了北王的税收,光粮食,朝廷每年就要少收两成。
没有荣兰的岁贡,朝廷的粮食勉强供需平衡,根本没有余力往北域拨粮。
且,以前朝廷是不给北域拨军饷的,现在没了荣兰的收入,还要加上北域的支出,国库再丰也经不起这般花销。
是以,先皇虽然说了要给北域拨军饷,可满朝大臣都装傻,后来先皇病重,精力不够,没有再提此事,朝中大臣就当这事没有发生。
再后来,先皇驾崩,新皇登基,这事就更没有人提了,便是北域的将领托人来问,朝中大臣也只傻。
他们打定主意了,只要北王不提,他们就当这事没有发生,而依他们对北王的了解,北王绝对不会问,更不会催要。
北王根本不想要皇上给的任何东西,更不用提,北王现在压根不缺粮饷。
眼见这一季都要去过了,朝中大臣本以为这事过去了,却不想……
楚九歌写信到京城,催问了粮饷的事。
王梓钰在信中,以戏谑的口吻告诉楚九歌,朝中大臣得知她写信讨要军饷,一个个面容怪异,像是吞了半只苍蝇,吃也不是,吐也不是。
经过长达数个小时的商议,才最终决定,把北域这一季的军饷发下来,但以后肯定是不会用了。
不是朝廷不想给,实在是负担不起。
而且,北王有荣兰在,根本不缺粮食,不缺军饷。
王梓钰给楚九歌的回信很长,足足有三夜,除了回复军饷的事,还跟楚九歌说了一下,京中最近发生的一些事。
其他的人家,王梓钰都一笔带过,重点提了谢家。
谢家,谢老太爷被谢玄的父亲,送去老宅养老,与谢老太爷一同被送走的,还有武王的儿子谢瑾年……
第1437章 黯然,再怀一胎
谢瑾年,武王的儿子。
因他父亲的身份,得了先皇喜,而后又因先皇得知武王,并非他心爱女子所出,遭了先皇厌恶弃。
先皇知道武王骗了他,就没有再管武王的死活,武王在被送回京的途中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先皇还活着时也没有派人去找他。
谢瑾年则被先皇丢进了冷宫。
先皇的态度摆在那里,谢家老太爷也不敢做什么,就这么任由谢瑾年独自一个人,在冷宫挣扎。
谢瑾年一个少年,他就是再聪明,独自一个在冷宫,没个人照看也活不下去。
先皇死后,新皇登基,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谢瑾年这个皇孙,谢瑾年险些死在冷宫。
他跑出来求救,遇到了王梓钰。
王梓钰知晓楚九歌很喜欢谢瑾年,将人救了下来,并悄悄地送到谢玄的父亲手里。
谢玄的父亲,拿谢瑾年做筹码跟谢老太爷谈判。谢老太爷为了保住谢瑾年,不得不交权,回老宅养老。
谢家从今天起,真正换了家主,谢玄的父亲开始真正的当家作主了。
王梓钰知楚九歌担心谢玄,特意在信中写到,“谢伯父接手谢家的权利后,第一件事就是寻找谢玄。九歌,你别担心,谢玄不会有事。你,谢伯父,还有我,我们都在找他,他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是呀,他不会有事的。”楚九歌轻轻笑了一声,继续看王梓钰的信。
除了谢家的事,王梓钰还写了一些其他的事,不是楚九歌关心的人与事,只是比较有意思,王梓钰特意写出来给楚九歌看罢了。
写完这些后,王梓钰的笔锋一转,开始寻问楚九歌的现状,写了一些让她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的话,还有北域的事他知道了,楚九歌有什么需要他做的直接开口,不要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担着……
楚九歌将王梓钰的信看完,苦笑一声。
她明显能看出来,王梓钰在写后半代时,笔墨顿了一下,而问她现状的那些字,与前面的墨迹也不同。
字迹一样,墨迹不同,应是分两次写的。
不需要多问罪,只看这封信,楚九歌就能想到,王梓钰将信写好后,想了多久,才写上那些寻问她现状的话。
信的后半断,几乎都是问话,是需要她回答的,很明显……
王梓钰希望她回信。
然,她并不想回信,也不能回信。
次日一早,楚九歌就让侍卫告诉魏将军,朝廷会把这一季的军饷补足,但也只有这一季的军饷,余下的就要北域自给自足。
“有这一季就足够了!有这一季,我就不用担心大家不够吃了!”魏将军没有想到,朝廷这么快就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要知道,他们先前可是派人去京城问了数回,都没有一个人给他们一个准信。
他们也不敢去找王爷的帮忙,也不敢找王爷留在京城的人出面。
王爷走之前,给他们留下了足够的粮食,他们的粮食不够,完全都是自找的,根本不敢让王爷知晓。
现在事情解决了,魏将军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轻松了,“还是王妃厉害,我们这些大老粗去了京城,就是两眼一抹黑,完全找不到路。”
解决了粮草的事,下一步就是安排城中这些孕妇了。
不过这事急不来,也没有必要急。
她已经把饵下了下去,也做好了准备工作,只要那些孕妇的家人一妥协,她就可以安排大军把她们送走。
途中的风险,她会尽力降到最小,不周山那边,她也有了应对之策,不会让不周山把这些孕妇掳走。
接下来的两天,楚九歌任由北域那些人闹翻天,也不曾站出来说一句,每天只为四百名孕妇看诊。
到现在,楚九歌已收容了两千多名孕妇,她现在已没有精力,每天都去为她们复诊,只让医童和侍女盯着,有身体不适的,她才会去看诊。
如此一来,不可避免的,有些孕妇受到的关注就少了。
结合先前传出来的消息,北域那些有妻子的男人都坐不住了,纷纷找关系活动,希望能让自家的妻子,跟着大军去荣兰。
现在,王妃才收容了两千个孕妇,就已经照顾不过来,待到所有的孕妇都住进去,王妃一个人一双手,要怎么照看?
“我听周奕他们几个说,说是咱们这离黑雾森林太近,胎儿会受毒气影响,在北域呆得越久,对胎儿越不利,这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我也听说了。”
“我们不能再这么等下去,我打听到的消息,工匠们已经将马车改造完了,大军也做好了准备,随时都会出发。如果我们错过了 这个机会,几乎不可能再去荣兰了。”
“可是,王妃不同意,我们能怎么办?王妃不让我们跟着大军去,我们要私自去,那就是逃兵,是会被处死的。”
“逃兵不逃兵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千里迢迢的,我们根本没有能力,把人平安送到荣兰去。”
“求王妃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不如我们再去求求王妃?我们不要王妃保证什么安不安全的问题,我们只要能去荣兰就行了,路上所有的风险,我们自己承担。”有人提了一句。
他这话一出,围在一起商量的几个男人顿时沉默了。
留在北域对胎儿很不利,这一点他们已经相信了,不然……
为什么他们北域的女人,怀不上孩子?
为什么,他们的妻子怀上孩子后,身体这么虚弱,特别容易流产?
现下,对他们来说,能把妻子送离北域是最好的,可是路上的风险太大了,王妃不给他们保证,他们真得不敢冒险。
万一出了事,可怎么办?
那人提出意见后,本以为会有人附和,可不想他说完,众人皆沉默,那人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人说话,气呼呼的说一句,“我不管你们这些人了,我自己去找周奕几个商量。反正不管怎么样,我都要把我娘子送离荣兰。曾将军都敢冒这个险,我有什么不敢的。
我真不明白,明知留在这城对孩子不好,你们还在想什么?途中出问题的概率那么小,你们在担心什么?真要出了什么事,大不了……大不了到了荣兰,我跟我娘子再怀就是了。我就不信,我娘子这胎能怀下,下胎怀不上!”
那人说完,就大步离去,可是……
第1438章 请求,不敢提
他说的话,却如同一记闷棍,敲在众人头上,瞬间就把众人给敲醒了!
对呀,为什么他们要去担心,不一定会发生的意外呢?
明知留在北域,对孩子不好,为什么他们不敢赌一把?
就算真有什么意外了,他们的妻子还能再怀不是吗?
先前那么多妇人流产了,她们的丈夫还是一样活得好好的,充满了希望吗?
“留在这里,真的不好吗?不是说,只是可能不好吗?”
“你别天真了,看看黑雾森林住的那些人,你觉得留在这里好吗?再看看我们?”说话的人,伸出黑瘦黑瘦的手,苦笑,“看看我们,没几个能过四十,这地方有什么好?真要好,怎么寸草不生?真要好,王爷为什么带着我们东征西战,拿下荣兰。”
“二狗说得对,这地方真要好,为什么连草都不生。草比人的命还要贱,草都活不了,孩子那么娇弱,咱们的孩子生下来,能养到多大?”
众人一想,不再犹豫,齐刷刷朝周奕几人的住处走去。
他们决定了,要放手一博,要去荣兰。
那天领头的几个人,正围在周奕家商量,商量着什么时候去找楚九歌,再次向楚九歌求情,听到外面的动静,周奕几人都吓了一跳,“出去看看。”
“周奕哥,我们想好了!我们跟你一起去,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不管王妃提出什么要求,我们都要去荣兰。只要能去荣兰,怎么都好。”一行人浩浩荡荡,围在周奕家外,把周奕的家挤得满满当当,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幸亏周奕的妻子,前两天住进了楚九歌安排的地方,不然这么多人突然出现,周奕的妻子要受到惊吓就不好。
“你们怎么想通了?”周奕见这些人态度坚决,一时间也有几分奇怪。
他先前跟这些人说,他们可还是在犹豫,总觉得去荣兰太不保险了。
“这地方连草都不生,孩子那么娇弱,怎么活得下来?与其等他生下来,带着他长途奔波,不如趁现在放手一博。”站在前头的人,听到周奕的话,眼睛一下子就红了,“要是,要是万一没福,孩子没了,也总比留在这里强。”
“你们这么想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