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在红楼修文物 >

第256部分

我在红楼修文物-第256部分

小说: 我在红楼修文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就是一件北宋汝窑青瓷莲花温。时人所说的“温”即温碗温壶,其实就是温酒器,用时在里面盛上热水,酒盏盛于其中。这件温酒器形似莲花,因此叫做“莲花温”。
  汝窑与柴窑一脉相承,烧出来的颜色乃是“雨过天青云破处”。这一枚汝窑青瓷莲花温,便是烧的“雨过天青”釉,屑玛瑙入釉,烧出来的釉汁莹厚如堆脂。釉汁中有棕眼,宛若蟹爪,底有芝麻花,钉痕细小1,据石咏判断,的确是汝窑无疑。器型于大方简洁之中透着一丝婉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这一梯队之下,尚有不少以“夏荷”为主题的图轴、扇面、彩釉器皿,价格稍逊。这其中不止是大内所藏,也有十六阿哥暗中托付“松竹斋”的白老板,批量淘来的精品,打算在拍卖会上转手,中间得到的差价便折到内库里去。
  最便宜的依旧是玻璃器,造办处玻璃厂那里,由唐英特别选了些式样精美,色彩绚丽的莲花形器皿,还未标上“内造”印记的,交付给十六阿哥。然而据石咏看起来,唐英主持烧造的这些玻璃器,工艺水平已经又上了一个台阶,到时拍卖,身价未必会比前朝古董更低。
  待一切准备就绪,“百花深处”的帖子便散了出去。
  因为拍卖会的地方有限,总共有二十间投暗标的包间,另外“藕花书屋”那里,有五十个公开竞买的席位,总共只有七十张帖子。
  鉴于上回松鹤楼拍卖时送出去的帖子曾经被热炒,石咏这次除了极少数“人情帖”给了十六阿哥分派之外,其余帖子都直接明码标价,放在琉璃厂公开售卖。公开竞买的席位一百两一位,暗标的包间三百两一位,包间可带亲友五人,一起出席竞拍,所以其实暗标更值,因此包间的帖子一下子就全被抢没了,而且据说后来在黑市上炒到了五六百两一张。
  这也在石咏的意料之中,但他不管这些,反正光靠帖子他就收回了一万两,虽然距离目标八十万两还很遥远,但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但石咏看着白老板那里报过来的账,也忍不住唏嘘,这年头,寻常百姓只要二十两银子就够过一年了,早年间他一家子更是曾经为了二两银而捉襟见肘,可如今这些大户,几百几千两银子,连眼都不带眨的——这天下的钱,竟全在这些人的口袋里。
  待到拍卖这日,还发生了一件刷新了石咏旧观念的事情,二十个包间中,有四个包间,事先打了招呼,说是会有女眷到场,其中有两个包间来的全是女眷。这就意味着在那些包间侍奉招呼的伙计,最好还要安排些仆妇丫鬟;此外进场退场时要给女眷们专门安排,单独进场退场。
  于是事先已经做好的安排又临时要改,一场人仰马翻下来,石咏深刻地认识到,这个时空里,女性朋友们虽然饱受约束,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掌握了主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财权,并在这种投资机会到来的时候敢于出手。石咏原不该小觑这部分实力的。
  一番检讨之后,来宾已经陆陆续续到齐,十六阿哥颇有些紧张地站在石咏身边,低声问:“茂行,有把握么?”
  石咏点点头,然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些没底。
  这次与上回松鹤楼的拍卖相比,少了半场玻璃器皿行销权的拍卖,而且拍卖的物品数量和等级也要比上回稍逊一筹。上回单一件北宋定窑的孩儿枕,就拍出了十四万两的高价,这次吴圻的缂丝图轴虽然名贵,但石咏估计还是会比孩儿枕要略逊一筹,能拍到七八万两,已经算是很高。
  石咏很清楚,拍卖行要做细水长流的生意,就要珍惜市场资源,不能一次性将生意全做光。他如今最需要的,乃是积攒口碑,并且勾起人们的重重兴趣。这第一单拍卖,石咏其实只需要主顾们一句话,“下次还来!”这样他不仅为以后的拍卖铺平道路,同时也能吸引其他手中有古董想出手的主顾前来拍卖行委托。
  然而十六阿哥却需要八十万两银子。
  矛盾就在这里。石咏自己预估的,所有这些拍品拍出总价大约会在七十至七十五万两之间,至于能不能达到十六阿哥的目标,真要看运气了。
  一时,公开竞价那边已经热热闹闹地在“藕花书屋”开拍,与此同时,公开竞价那边的拍品也会送到包间去,请主顾们过目,若是这边也对拍品感兴趣,可也遣人前往“藕花书屋”,一道参与竞拍。
  但这样做的人并不算多,因为但凡出了大价钱坐在包间里的,大多是冲暗标那十几件金贵物件儿来的。
  石咏前后张罗着,在藕花书屋忙碌了一会儿。拍卖的成果证实了石咏的预感,造办处玻璃厂制的玻璃器果然大受欢迎,拍出的价格比好些元明时的古物更要好,但是总体拍卖的成交价格并未给石咏带来惊喜,如果最后这些暗标价格没有大的突破,最终目标还是难以完成。
  忽然,前来帮忙的白老板匆匆忙忙来寻石咏,说是十六阿哥请他到“福乙”号包间去。
  “百花深处”总共建了二十间掩映在百花深处的小包间,分别以十天干配上“福”、“喜”二字命名。石咏匆匆赶到“福乙”号,一进门,正见到十四阿哥与十六阿哥坐在一处。
  石咏无奈了,如今他与十六阿哥走得较近,十六阿哥从来不跟他客气,一向直接免去他的礼,然而十四阿哥却不能这样。石咏只能老老实实地向这一位请了安,心里暗想,姑且算是对门邻居到这里来捧场吧!
  包间中,除了十四与十六两位,还坐着一位女眷。石咏也反正不敢多看,但大致扫了一眼,便知道是十四阿哥的外宅吴氏。
  “石咏,听说你前日成婚了,爷那一阵子忙于兵部的事儿,还顾不上向你道喜,现在有工夫了,贺你大喜啊!”
  石咏哪里还敢计较这“贺喜”是真情还是假意,总之以十四阿哥的身份,能记住他前日里成婚的事儿,已是不容易,他只管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谢过对方。十四阿哥便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茂行,你先去将那件‘汝窑青瓷莲花温’取来吧!”十六阿哥没啥表情,只管吩咐。
  石咏一怔,带着疑惑看了回去,十六阿哥只得耐着性子给这耿直的下属解释:“虽说最后这几件暗标的拍品,会依次送到每个包间供人观赏一回,但是十四哥还是想先瞧一瞧那件‘莲花温’。”
  十四阿哥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石咏除了听命,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当即转身出了包间,亲自去了那件汝窑瓷器,盛在囊匣中小心翼翼地捧过来,呈至十四阿哥面前。
  十四阿哥则笑着一扭头,望着身旁坐着的吴氏,笑道:“你看这件怎么样?喜欢么?”
  吴氏那边以帕子掩口,然而她那柔美的笑意正从眉梢眼角里漫出来,只听她莺声婉转,对十四阿哥说:“爷说是好,自然就是顶顶好的!”
  十四阿哥当即一拍双手,道:“今日你且看着,爷就替你将这件东西‘拍’下来!”
  他一面说,还一面回头拦十六阿哥:“十六弟千万别跟我客气,知道你身上也是领着差事的,张罗这么一场也不容易,咱们就照你这拍卖行的规矩来,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但是这件东西,爷是志在必得!”
  他这般豪气干云地许过愿之后,又柔情似水地转向吴氏,低声说:“爷头一回见你,你就是在为爷温酒。你那温酒的本事,世上再无旁人及得上你,爷可是心悦诚服的。你小字又是‘莲儿’,爷怎么会容这件东西落到旁人手中?”
  石咏在一旁看着,突然像是明白了。
  这十四阿哥口中所说的,莫不就是那“一事精致便能动人”的典故?
  作者有话要说:  1汝窑“雨过天青”釉釉色特征参考度娘。


第229章 
  石咏猜得不错; 十四阿哥自己也承认了,他当初相中吴氏; 就是因为温酒。
  能温酒的妾室史上还有一位; 也是宋人; 原本只是一名奴婢; 旁人问其技艺,只说能温酒。命她尝试温酒,温出来的酒头次太烫; 第二次偏寒; 三次则刚刚好了。既而她每天温酒,所温之酒温度始终如一; 都如头回温酒的第三次。后来家主便赞她; “一事精致,但能动人; 亦其专心致志而然”1。
  可能十四阿哥心中; 吴氏的确是有她的特点; 旁人都及不上吧。
  石咏望着眼前这只青瓷莲花温,心想,也不晓得这只温酒的器皿; 与昔日那名温酒的“奚奴”是否有关联。
  他在这头不确定; 那边十四阿哥已经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拍得”这枚汝窑瓷器,赠给心爱的女子,以纪念他们因温酒结缘; 并因为吴氏闺字中有一个“莲”字,这件物事作为定情之物,也颇有意义。
  石咏在一旁,与十六阿哥两人尴尬地笑笑,都想这十四阿哥还真不把他俩当外人,这些事在他们面前说来,也毫无避忌。虽说十六阿哥与石咏作为这间拍卖行的“主持”,绝对不会与前来拍卖的主顾为难,可是十四阿哥这样做,多少还是有些有失谨慎。不仅十六阿哥,连石咏,也难免在心中大摇其头。
  少时那些公开竞买的物件儿已经全部拍完,总是这夏令时节夜短昼长,这时也已天色渐暗。“百花深处”院中有一处荷池,荷池中这时点起了莲灯,灯光掩映,将池中的真荷也尽数映亮,幻耶真耶,直如梦境。一时满院清风,荷香阵阵,哪怕在距离荷池较远的“福”、“喜”二十间包间中的主顾,也莫不感到心旷神怡。
  这边却也不急着拍卖其余物件儿,“藕花书屋”那里,拜出了茶会,邀请早先在公开竞价拍中的主顾留下来饮茶,并奉上茶点。
  而二十间包间里,则送上的是以“夏荷”为主题的一桌席面,酒菜茶饭点心,无一不与“荷”有关,再加上席面精致而风雅,味道也烹调得恰到好处,虽说包间里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养尊处优惯了的,但多数也对这席面赞不绝口。
  石咏其实在心里暗暗叫苦,他晓得这“百花深处”第一回 亮相,其实就已经将服务标准提得非常高了:以“夏荷”为主题做出待客的席面不算是太难,莲藕莲子莲心茶,哪怕用荷叶包着蒸糯米鸡,都能算是与“荷”相关的,连上一道活鱼现烹的鱼羹,也能说是“鱼戏莲叶间”。回头等换个季,再要操持这样风雅的席面,恐怕还要好生再费一番思量。
  待众宾酒足饭饱,正摩拳擦掌准备着第二场暗标拍卖的时候,第一场拍卖的结果已经算出来,总共得了四十万三千八百两银子。好消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流拍的,而且拍出的总价至少达到了总目标的一半儿,坏消息则是低于石咏的预期,石咏原盼着这些东西能拍四十五万两的,结果还是有缺口,这个缺口若是要指着后半程来填不上,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很可能这场拍卖就如石咏所预估的那样,以七十万至七十五万两之间的的总价收场。
  八十万两的目标,到底还是有些难那。
  过了片刻,拍卖行的掌柜亲自过来给众宾们讲解这次拍卖的新规矩。
  上一回在松鹤楼,暗标的规矩是,若是双方有叫价完全一致的情形出现,便会邀请双方二次叫价。结果拍那只北宋定窑孩儿枕的时候,买家聪明,在叫价十四万两的基础上多加了五百两,便无人与他“撞价”,因此连二次叫价都无,直接让买家将好东西收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