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公主有姝色 >

第17部分

公主有姝色-第17部分

小说: 公主有姝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你也别怨昭儿,那是皇帝的旨意,谁也不能违抗。总不过咱们娘儿俩还在一起,什么时候你愿意去了,娘再去,你不愿意,这就还是咱们的家。”
  吴氏再止不住眼泪,伏在老夫人膝上哭个不停。
  “娘,媳妇儿心里委屈。。。。。。”
  “娘知道。”
  吴氏知道,老夫人留下完全是为了她,否则大可去侯府做人人称羡的老太君。吴氏不愿去京都受县主的闲气,往大了说那就是对圣上的旨意不满,真治她个不敬之罪也不是不可能。可老夫人也留下就不一样了,可以说人老了留恋故土,也可以说身子不好不能远行,那她留下来就是尽孝道,谁也挑不出她半点儿毛病。
  吴氏眼泪根本止不住,婆婆以往的话不是在哄她,是真拿她当做女儿在疼。
  心里的怨气散了,也就要开始为以后做打算。
  李昭成了谕恩候,继续为皇帝效力,必定要留在京都生活。她与老夫人不去,可家里其他人呢?让谁跟去伺候,让谁留在家中,都需要再细细思量。
  吴氏琢磨了半宿,第二日叫来了胡姨娘和裴姨娘。
  “你们二人自打来了家里,三爷就在外忙着,也没见着几次。如今京都那边也得有人跟去伺候,我若再拦着,倒是亏待了你们。回院子收拾东西吧,后儿个来人接榕哥儿、柏哥儿进京读书,你们也跟着去。别懈怠,好好照顾三爷。”
  裴姨娘是真心惦记李昭,一听能去京都,喜得跟什么似得,登时就要给吴氏磕头:“谢谢夫人垂怜!妾一定尽心!”
  “行了,起来吧。”
  倒是胡姨娘揪着袖子:“夫人,纷儿还小,离不开人,若不然。。。。。。妾带她一同去?”
  吴氏听了气得一拍桌子:“你拿我当了什么人?她一个孩子,在家我还能苛待她不成?”
  “姑娘们都留在家,你自己看着办吧。若不然你也别去了,柳姨娘还眼巴巴等着呢。”
  胡氏一听立马改了口:“妾、妾不是那个意思,夫人肯照顾纷姐儿妾是一万个感激。这就回去收拾东西,夫人别恼。”
  白姨娘等了两日,见夫人让胡氏、裴氏进京,虽说不上埋怨,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
  李绾见了安慰道:“姨娘也别难过,母亲这是让人去探探路呢,谁知道那寿光县主是个什么性子?万一是个不讲理的,咱们去了也是遭罪。”
  呵,其实这位寿光县主杜甄,岂止是不讲理,还是个心狠的。
  在她手底下可落不着什么好,不去反倒是好事。
  白姨娘也点头 :“我不埋怨夫人,她有她的道理,只是那么久没见你爹。。。。。。唉。”
  “姨娘别急,夫人总有想通的时候。”


第21章 初绽
  连着好几日,整个乘安县都像过大年一般热闹。他们这犄角旮旯的小地方,也没什么能耐人,谁家子弟考中了秀才都叫有大出息。如今出了个侯爷,那就更了不得,人人都跟着面上有光,走路都带风。
  柳州府和附近几个县的百姓,也有不少特意赶过来沾喜气的,三三两两垫脚站在李家大宅外:“你说这侯爷是个啥样人?咱们能见着不?”
  “我看你是傻。侯爷!侯爷懂不懂?那是超品二等爵,听说陛下还在京都赐了宅子,那样的大人物能让你见着?”
  对面茶摊的老头儿听了,笑着招呼道:“你们也是来沾李家喜气的?来来来,进来喝碗茶水,今日不要银钱。说起那李家三小子,还是我看着长起来的。那孩子,从小看着就不一样,如今果然有了大出息!”
  两人一听,连忙问道:“老伯还认识谕恩候?”
  老头子那叫一个得意:“认识!他做典史时常到我这喝茶呢。。。。。。”
  李家虽是地主,可却做事厚道,遇上灾年便减免租子,救济穷苦。再加上李昭做典史时,古道热肠,处事也公道,如今大家说起他来,全是夸他的好。但凡听说是来瞻仰李家祖宅的外乡人,乘安县的百姓便热情招待,渐渐的,在柳州府附近,谕恩候的好名声便传扬开来。
  老太太这两日也没得空闲。亲朋好友全都赶来庆贺,李家大摆筵席,知县亲自到场,就连知府夫人也来了,一连串的恭维,就差把老太太捧上了天。
  最难得的是,崔家也遣人送来了贺礼。
  老夫人握着礼单半晌不语。昔年她父亲去世时,宗族中也不闻不问,如今她的儿子成了侯爷,一向清高的崔家,终于记起了她这个人,但也仅此而已。尽管她得了诰命,成了侯爷的娘,可尊贵的清河崔家也只是差遣门人送了贺礼来,老夫人心里一时滋味儿难明。
  “娘,家中这是大喜。总共这么几口人,柳氏是买来的罪奴,暂且不提,可白氏到底是聘来的良妾,要不您也给她个恩典,让她娘家人来瞧瞧?”
  吴氏这一开口,老夫人才回过神来,仔仔细细收起了崔家礼单,道:“是这个理儿,昭儿那个脾气啊,闹得人家这么多年也不好意思登门。。。。。。你瞧着安排吧。”
  李昭对白姨娘有情意,吴氏不瞎,看得出来。若是搁在旁人,定是恨得牙根痒痒,想方设法的磋磨,可吴氏却不,李昭不爱她,她同样也不爱李昭,这便和谐的很。
  她看重的是儿女前程、是当家主母的体面,只要李昭不为了别的女人来打她的脸,那他愿意怎么宠爱旁人,就怎么宠爱。何况白姨娘是个憨傻的,没有挑事儿的心,也没有那个脑子,又只有一个女儿,与自己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李昭喜欢她,总好过喜欢旁人。
  家中这几个妾,白姨娘最省心,李绾又讨喜,所以吴氏愿意给她们脸面。
  没几日,李绾便见到了白家舅舅。
  白忻松三十出头,与白姨娘一样生了一副好样貌,留着一把美髯,身穿灰色长袍,瞧着倒有几分仙风道骨。
  兄妹二人多年不见,此刻未语泪先流。
  “月牙儿啊,是哥哥带累了你。这些年我都快埋怨死了自己,哪还敢再去赌?要再赌我可真不是人了!”
  白姨娘捶打了他好几下:“你还说这些做什么?可吓死了我,以为你。。。。。。唉,那马氏如何了?”
  “那贱人。。。。。。”话才出口便想到不该当着孩子说这些难听的,改口道:“她、我把她休了,她既觉得那小白脸子好,便跟人家过去吧,只是一两银子也别想从家拿走!一想到她险些骗了你,我就来气!”
  一错眼,见八九岁的小姑娘,歪头看着自己,眉眼竟比她妹子小时还要精致些。
  白忻松顿时没了脾气,笑道:“不说她了,这是阿绾?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要是走在街上我都不敢认了。”
  “舅舅。”
  “嗳、嗳,阿绾可真乖。”他从袖中掏出一个锦盒,不好意思的挠头:“我也是傻了,竟不知外甥女都这么大了,还买了个金项圈来,真是闹了笑话。阿绾先拿去玩吧,舅舅下回送你好的。”
  赤金的璎珞项圈上镶了个龙眼大小的珍珠,也是用了心的。
  李绾甜笑道:“谢谢舅舅。”
  白忻松见妹子满眼疼爱的看着女儿,心中一酸,低声道:“三爷有能耐,你也得为自己打算才是。我知你那时生产伤了身子,可这么多年了,还是没动静?”
  白姨娘笑容一僵:“我可不爱听你说这些,只有阿绾好好的,比什么都强。咱们兄妹好不容见面,说些高兴的才对。”
  白姨娘轻轻揭过,李绾听着却心中一惊。上辈子她年幼时,没少听宫人说酸话。
  人人都说怜贵人倒霉,挣着命生下孩子,却是个女儿。为了个不打紧的公主,搭上自己性命,心中不定多后悔呢。
  那姨娘呢?她后不后悔?
  先前李绾便觉得奇怪,父亲在家时多半时间都宿在跨院儿,可姨娘就是没再有身孕,难道都是因为生自己时伤了身子?
  这年月,后院儿的女人们都道,只有生了儿子才是指望,姨娘若真是。。。。。。那她会不会怨自己?
  白姨娘送走了哥哥,便见女儿盯着绒毯出神:“阿绾,怎么了?”
  谁想女儿一抬眼竟是眼圈通红,白姨娘吓得赶忙搂住她:“乖乖,这是怎么了?你可别吓姨娘。”
  “姨娘,您是因为生我时伤了身子,才再没有孕?”
  “这、是有这么回事儿,可。。。。。。”
  “那您怨不怨我?可曾后悔?”
  女孩儿清亮的凤眸中藏着惶恐不安,好似只要自己点点头,就能把她逼上绝境。白姨娘心都拧成了一团:“你这是说的什么傻话?姨娘怎么可能会怨你?”
  她抱住浑身僵直的女儿,轻轻拍哄:“起初是有过那么一点儿不甘,可我第一次抱你时,你小小一团缩在我怀里,从那一刻起,什么埋怨啊不甘心啊,便通通不敢有了。我只感谢老天,幸而我的女儿健健康康,只要你能好好的,姨娘怎么都甘愿。我不羡慕别人有儿子,我的阿绾那么好,比谁都好。。。。。。”
  李绾缩在女人温软的怀里,叹了口气:“姨娘,谢谢你。”
  “你瞧,又说傻话了不是?”
  。
  。
  李昭做了谕恩候,便越来越忙。
  可无论再忙,每月寄到老宅的三封书信却从未断过。除去松鹤院和正院的,还有小跨院儿的一封。
  纸上满满都是思念之情,说京都繁华,可天实在太冷,他很不习惯。说发现了一家酒楼,做的小菜很有家乡味道。说陛下赐的宅邸外,有颗枣树,结的枣子又圆又甜,他时常偷摘。
  每每说完自己近况,还要问白氏好不好,阿绾好不好?一遍又一遍,絮絮叨叨,可却又是熨帖人心。
  每次李绾念完都惹得姨娘又哭又笑,可这家书中,却从未提及要接她们到京都去。白姨娘失落,李绾却有些担心,这条路,看来父亲走的很艰难。
  三年间,除了越堆越多的书信,李绾的日子没什么波澜。真要说有什么困扰,大概就是这张脸吧,就连她自己照镜子时,也时常会愣住。她不得不承认,两世加起来,李绾的这张脸绝对是她见过的最美,就连父皇后宫中的那些曾经令她惊为天人的佳丽,也无人能比得上半分。
  镜中女子的新月眉不描而黛,偏又生了一双妩媚的丹凤眼,随意一瞥也似烟波流转,尽显风流。这样的眉眼,美则美矣,可实在是美的太过锐利,美的盛气凌人。
  而她的唇形又极为丰润,颜色又浅又娇。愣是在这十分的秾艳里,又掺进了三分柔媚,让人感慨老天爷实在是不公平,把所有极致的美,都给到了这一张脸上。
  李绾今年十二,才开始抽条。春蝉服侍她沐浴时已是不敢多看,红着脸连连道:“姐儿,您还是自己洗吧,我这胸口蹦蹦乱跳的。”
  她的这副身子就像是上好的白玉,莹白洁润,挑不出半点儿瑕疵。而且格外娇,稍稍一搓碰,便是一身红痕。胸前也开始发育,长腿细腰,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再过两年,还不知得长成什么样,但也只有如此,才撑得起那红颜祸水的名头吧。
  沐浴过后,春蝉一边帮她梳头,一边叹气道:“得亏咱们乘安县地方小,没那么多登徒子。可就这,每到您要去冬青寺的日子,附近州县的书生、公子就一股脑全挤了去,往日怎么不见他们这么虔诚?还不都惦记看您一眼呢。”她的绾姐儿像仙子似的,也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能肖想的?呸!
  李绾咬唇,她说怎么玄真最近有些不快,原来是自己给寺里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