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319部分

珠玉在前-第319部分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约对这种气氛爱得不行,喝着甜酒酿,偎着王醴,听着淡淡三言两语,看着云的远端一点一点吐出黎明。
  “文人墨客确实很适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灵感天天都能跟不要钱一样往外蹿。”文人墨客,别论天赋如何,一进入仕途,就会失掉原来的灵气。咳,远的不说,只说王醴,曾经也是诗才惊艳的,吕撷英和卢昆阆至今还偶尔说起呢。
  就是王醴自己也道,自从货卖帝王家,就再也提不起诗笔来。写诗要么一生坎坷事事多磨难,要么远离朝堂亲山近水,真正生于富贵死于安乐的诗人,哪有几个。
  “年年若当真喜欢,我们便也在此地置一茅庐。”王醴此刻看孟约,觉得她是现在就想隐居在这里。
  “好啊。”孟约这会儿是真想不到,哪里还有比庐山更适合终老此生的地方。
  恰在她话音落下时,天际缓缓现出一点金红,顿时间,华光万里铺云上,滚滚云海如同烟霞着锦寸寸绚烂。偶有浓云**,便有险峰矗立,异彩朝阳一层层纷皮,山峰却仍然执拗地呈青黛之色。
  孟约也看过泰山的日出,峨嵋的月,却还是被眼前美景震撼了心神,几乎忍不住走到观日台边,想要去捞起一捧云霞来揣入心田:“师兄。”
  “嗯。”
  “以后每一次我想看日出时,你都要和我一起啊,这么壮美的景,一个人看太可惜。
  王醴含笑道:“自然。”
  太阳全自云里跳出来时,观日台上响起清越的欢呼,片刻后又归于安静。又过了会儿,大家各自开始收拾,离开时观日台上干干净净,若非这样日日自觉维护,没有“物业”的庐山早就成了垃圾场。
  别说,孟约这会儿一回想,才觉出小明们有多棒,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又或是山野,总是特别干净的。越是看得多,越是经历得多,就越希望,这个大明能有万万年。
  山顶是晴日,山下却因湿气重,远山为雨遮,轻烟锁楼台。孟约和王醴打着伞在栈道上行走,远山近水都如大师笔下的泼墨山水,淡淡几笔着墨便是如仙踪渺渺的数峰飞至。
  及至午后,雨雾才消散,孟约和王醴吃过午饭,便泛舟水上,看青山倒映,湖水粼粼。仍还带几分湿气的微风吹起孟约的长发和衣衫,叫王醴看得几乎入了迷,孟约不由轻笑出声:“师兄这情人眼出西施出到现在还没散呢。”
  “这辈子也不会散。”
  “下辈子呢?”
  “人谁知来世,且先周全今生罢,设若真有来世,最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王醴是害怕,倘不青竹马两小无猜又多波折,他未必还有这样的好运气遇到孟约。
  “嗯,好,我会早一点找到你的。”不管人生有多少波澜,可以从小就一起欢快地趟过去。
  远处,忽有轻歌响起,像是本地的乡间小调,听不太清唱的什么内容,但唱歌的女孩子嗓音漂亮至极,唱得四面青山更加青翠欲滴,湖水也更清澈了几分。正当孟约想要问撑船人时,远处驶来另一条小船,船上有三个手舞足蹈的小混蛋并一双笑吟吟的夫妇。
  孟约:……
  这世间,就没有个让人安安静静过二人世界的地方了吗?
  “妈,我好想你们哦。”
  阿雝:没能看住他们是我不对,但你们要考虑到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他们还引进了强援,我也是没办法。
  阿煦:“兄长,爹脸好黑哦。”
  阿雝:“若将来有一日我遇到今天这样的情景,我脸也会黑的。”
  船夫在船尾,孟约和王醴在船头,两人搂搂抱抱亲亲爱爱的,船夫也不怎么能看到。所以,这仨小混蛋不来,王醴就不定就要搂着孟约好生诉衷情,道衷肠,结果……
  这时候,就是糖糖,王醴也稍微有那么点嫌弃。
  唔,这份嫌弃也仅仅只维持到糖糖扑进王醴怀里,一抱住甜甜软软带着草莓糖气味的小闺女,王醴就是再嫌弃,也会瞬间转化为喜爱到骨子里:“姑姑,姑父。”
  吕撷英和卢昆阆忍不住坏笑:“本没打算来,是糖糖前天晚上做梦梦到你们,醒了以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才带他们来瞧你们的。”
  满打满算,过了两天两夜二人世界的孟约和王醴还能怎么着,亲闺女,自己一点点养大疼大的,当然是好好哄哄她啦:“糖糖梦到什么了?”
  糖糖理直气壮地摇头:“不记得了,只记得这里好痛。”
  孟约:“一点缘由没有,你痛什么。”
  “可能是想爹妈想的吧。”糖糖随手发糖,一点不拖泥带水地把爹妈哄好。
  吕撷英笑得不行,卢昆阆扶着吕撷英也一样满脸是笑:“既然把糖糖他们三个送到了,那我们也算是交了差,你们一家子好好玩,我和阿英自去山中走走。”
  孟约:合着不让我们过二人世界了,是因为你们想过。
  “先生,你们是故意的吗?”
  吕撷英和卢昆阆大笑乘舟离开,不消片刻便登岸走远,留下孟约和王醴并仨小混蛋脸对脸。这样的时候,只能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亲生的亲生的,不能扔不里”。
  仨小混蛋撒欢时,王醴和孟约对视一眼,无声而笑,岁月在彼此的笑容里漫长悠然且恬静温柔。
  愿这一生,风霜不到你脸上,愿这一世,波澜不到你心头,愿在这滚滚红尘中,与你相约青山绿水,同天地共白首。
  愿世人温柔地对这世界,也愿世界温柔地对待所有人,愿人间每一张脸上都有微笑,愿大明每寸河山都永传万世。
  愿有一日重逢,虽过万载千年,得见你风采依然。


第571章 套你们麻袋
  时间无声而去,悄如流水。
  阿雝要离家去谯郡求学时,糖糖抱着他腿,死活不肯,阿煦也舍不得兄长,遂抱住另一条。阿雝一左一右腿上俩肉坨坨,一点办法也没有地看爹妈,爹妈乐呵呵做壁上观,压根就没打算上来给他解围。
  作为长兄,阿雝真是一路心累过来的,偶尔会想干嘛不就生他一个,可低头一看一大一小俩坨从小看大的肉,还是又欢喜又不舍:“只是谯郡罢了,又不远,外公也在那里,总不能老是把外公一个人留在谯郡吧。再说,等你们长大一点,也可以去谯郡读书,反正……爹有妈妈有爹就成,没我们兄妹三人,他们正好天天糊在一起。”
  糖糖:“我不要大兄离开我,大兄走了,只有二兄一个保护我,我怕。”
  阿雝:你把爹置于何地?
  “我也不要大兄去谯郡,大兄一走,我要是有作业不会写怎么办,总不能坐蒸汽机车老远去找大兄吧。”
  阿雝:你把曾经的南山书院一学霸置于何地?
  最后还是孟约心疼阿雝,出声给他解的围:“但是阿雝好喜欢工学院呀,阿煦和糖糖真的要拦着兄长,不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
  这个道理,用来说服阿煦倒是可以,糖糖不行,她抬起满是泪痕的小脸蛋,哭哭着说:“兄长最喜欢我,最喜欢我!”
  阿雝绝对不敢对此提出丝毫疑义,不然糖糖能哭出一片海来淹没整个南京城:“兄长当然最喜欢糖糖。”
  “兄长喜欢我就不要走。”
  阿雝:我妹妹从小就点亮了把话题聊死的技能。
  阿雝能顺利登上去谯郡的蒸汽机车,还是糖糖自己哭累睡着,就这样临睡前还眨巴着小泪眼,哭叽叽地不让阿雝走。至于最后糖糖醒过来,怎么哭,爹妈阿煦怎么哄,登上蒸汽机车往谯郡去的阿雝表示:反正不用我哄。
  且不说此去谯郡,阿雝如何学习,如何在将来,带领工学院进入属于他们的新的时代。只说阿雝走后糖糖睡醒,满园子找来找去不见兄长,立马又泛泪花:“二兄,你为什么不看着兄长?”
  阿煦:那哪是我能看得住的。
  “糖糖不难过,要是想大兄了,我们随时去看他。”阿煦委实有点哄不住,决定带糖糖去吃点好吃的,据说美食最能安抚人心。
  这会儿,孟约和王醴已经敢让几个孩子自己上街了,当然,所谓的自己上街,还是要带仆妇车夫和马车的。俩小的手拉手出门,不想吃个芝麻汤圆都能遇到一帮熊孩子。
  本来熊孩子和他们不相干的,但是一群熊孩子打着打着,就打翻了糖糖和阿煦的碗。
  糖糖:“二兄,我才吃一颗……”
  眼看糖糖才收眼泪又红了眼圈,阿煦头都大了:“没事没事,二兄再给你叫一碗。”
  “打架不对。”厌学糖觉得学校虽然讨厌,但是有一点说得很对——暴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遇到暴力的时候,也不要一味以暴制暴。碰到别人打架,不能告老师告家长就告差官!
  阿煦:糖糖妹妹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多时,一群差官过来,把一群脑袋都打破了的倒霉熊孩子拖走,由于熊孩子们被抓住还没收手,甚至还打到了差官,等待他们的将是至少一个月的“改过自新”惩罚。
  有熊孩子不开眼,冲着阿煦糖糖飞踢出一只鞋,被阿煦将将抓在手里,那熊孩子还敢放狠话:“告状精,等着,回头套你们麻袋。”
  阿煦:这肯定是我妈的戏迷,套麻袋这种梗,我妈百用不厌。
  “二兄,那个哥哥要是找我们麻烦怎么办?”
  “唔,好像不是个哥哥,是个姐姐。”虽然鞋子脏得不像样,但确实是女孩子穿的样式,料子本身还顶好,就是主人并不爱惜。
  糖糖:啥?
  甜暖的厌学糖哪里见识守这样的姐姐,她印象里的姐姐都是超棒超好的,从来没见过打架的姐姐。
  忽然感觉世界有点危险的糖糖扯扯阿煦的袖子:“二兄,我们还是早点回家吧。”
  某天,阿煦带糖糖放学回家的路上,居然真的被人套了麻袋,不过阿煦也不是白给的,他可是习武天分不下于画画的不偏科少年。当即反手把人给套进麻袋里,再一看糖糖在一边傻了眼,倒没被波及,手上松了松:“好胆,居然真敢找上门来。”
  “愿打服输,你赢了当然是你说了算。”
  阿煦被气得笑出声,把麻袋揭开,见果然是那天的女孩子,松开手道:“赶紧回家去,下回别再动不动套人麻袋。叫我妈知道,你们学她绘本里当街套人麻袋,非到你们家,跟你们家爹妈好好聊聊天不可。”
  不知名的女孩子忽然双眼圆睁,居然满是欣喜:“是真的吗,打鼓人真的会到我们家去吗?”
  阿煦:“赶紧回家去,好好上学,我妈不稀罕连学都不好好上的。”
  女孩子:“那我回去好好上学,打鼓人就能稀罕我,就会见我吗?”
  阿煦:“你可以考长江书院,我妈在长江书院教书。”
  女孩子也就比糖糖大三四岁的样子,也不好怎么形容,大约像是泥坑里开出来的花,哪怕溅了泥水,也很活气,很阳光灿烂的样子。
  阿煦觉得,这可能就是人生中遇到的,无数过客中的其中一个,以后不会再有什么交集。却想不到,四年后,这女孩子真能考进长江书院,还当修了戏曲文学课,而且,他妈还挺欣赏。
  据说,该姑娘,小时候根本没有性别概念,她是同家里的堂兄弟一起长大的,家里的长辈一心想扭转,却是有心扭转无力回天,一直假小子到读完蒙学。哪怕她穿一身女装,还有人认为她是个漂亮的,家里有恶趣味长辈的男孩子呢。
  正是因为没有性别概念,所以该姑娘对一照面就认出她是个女孩子的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