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78部分

珠玉在前-第178部分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呀,明天我就做好给阿章送来,回头我再教针工局怎么做。”孟约是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常在南京,不希望再出现小公主为长耳朵兔子伤心的事。
  “行,我让针工局登门求教。”
  朱载宥这时已经在同宣庆帝说仪仗队的事了,宣庆帝琢磨片刻,笑着问孟约:“做那套衣裳的时候,阿孟是不是就想到了这个主意?”
  孟约:并没有,我从来没把事打算得这么长远过,我都是什么事砸到头顶上,再临时来想怎么解决,未雨绸缪这样复杂的事,根本不符合我的风格。
  “也不是,是阿宥提起,我才想起的,不过我之前有想过要将大明的美传遍天下。美了只在家临镜自照,那也太不像话了,就像我,如果好好穿了身衣裳化了个妆,也会想着出去,让大家赞美一下我。女固然为悦己者容,也很愿意为大家的欣赏和赞美容,在这样的时候就别说什么内心足够强大,足够自信的人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之类的话,搁这上边不适用。我漂亮我就想让大家看到,我漂亮就想让大家夸我,我漂亮就想让大家都东施效颦。”孟约一直觉得,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引领风潮,引得人人争相效仿,这样的美才是有成就感的美。哪怕这样其实很世俗,但人活在世上,岂能不世俗,当然阳春白雪也有美,只是美的受众不一样而已。
  世俗的美才是大众的。
  萧皇后:太对了。
  “正是如此,自家心里美有什么意思,就该大家都看到才好呢。”
  “那为什么是仪仗队?”
  “为大声告诉全世界我美时,还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有强大的武力维护这份美。力与美的结合,我想不到有比仪仗队更好的表达方式,也很斯文很优雅很含蓄是不是,并没有太过赤|裸是不是。”孟约这么一说,自己都被自己说服了,是的,没错,仪仗队就该是这样的存在!
  宣庆帝:她说得太有道理,以至于竟然找不出任何一句话来反驳,还让人觉得,就该照她说的做。
  孟约:对的,没错,就照我说的做吧,大明可以的,小明也可以的!
  “你动嘴皮子倒是容易,却不知如何展现力与美的同时,又恰如其份达成目的有多难。”宣庆帝说是这样说,心里却已经在开始琢磨,该怎么让仪仗队换装之后展现强大武力同时,展示礼与美。
  “那没办法,我只能帮蔓生兄到这里了。”太祖建立的军队,口令什么的都是存在的,很有现代军队行止的痕迹,所以,并不需要她去额外做什么。而且,她看仪仗队的时候,满脑子都只有“大长腿,帅帅帅”,根本没留下太多别的什么东西。当然,军训的那点,还是留着的,不过关键在地,她留着的那点,大明官军也一样有。
  宣庆帝先是瞪孟约一眼,片刻后又冲孟约笑:“罢,明天把图稿送来。”
  “遵命,陛下。”
  “淘气,这次的陈文,不能让阿宥一个人写,你抽点工夫指导他一二。”
  朱载宥赶紧起身行礼:“那就劳烦姑姑了。”
  孟约:我好像刚刚自己主动跳上了……船?
  行吧,看在是大明官船的份上。


第315章 淋漓尽致的方式
  使节团自从看了《闺门令》后,就打算一天一场,看完再去下一站。而且,他们还能赶上《巨星》大结局,追一追进度的话,不但能看完《闺门令》,还能把《巨星》也全看完。
  看过《闺门令》再看《巨星》,就会发现在这些戏,蕴藏着整个大明的风物人情,进而让使节团知道了一句大明子民对打鼓人所有故事的评论:嬉笑怒骂皆文章。一切看似是戏,但又深蕴许多道理,也藏着许多当今之世的现状——纯粹是戏迷票友们脑洞太多,这群人天天在戏堂子里听来听去,怎么可能不中套路!
  至于大明储君之后不能再陪同看戏,使节团表示理解,他们中其实并没有能等同大明储君身份的使节,因此大明储君能陪同,他们已经很能感受到大明的热情了,要真是全程陪同,他们才要觉得奇怪呢。实话说,要真是那样,他们可能会不安到怀疑大明是不是打算搞名堂。
  “孟院长早上好。”
  大清早的,孟老爷正要出门去科学院,没想门才打开,还没下台阶,就从马车上下来个朱载宥:“殿下安好。”
  “我来寻姑姑。”
  孟老爷:不找我就成,随你找谁去。
  孟老爷这时知道,为什么今天早上闺女吃早饭吃得像是魂没了一样,原来是这朱载宥要来。
  “姑姑。”
  孟约:嗯。
  “姑姑不想见到我哦?”
  孟约:“是有一点。”
  “即使不想见,我也已经来了。”本宝宝现在已经不怕人嫌弃!
  本来孟约是想自己进宫去的,朱载宥来了也好,在宫里总没有在家里自在方便:“行行行,你有理。”
  领着朱载宥进画室,姑侄俩各据画案一边,清理干净的画案上,铺开一份制好的册页,朱载宥在上边一项一项写,并一项一项同孟约商量。孟约是懂的就提一句,不懂的略过,当朱载宥一脸惊奇时,孟约瞪他:“我又不是全知全能,当然有不知道的。”
  “我也没想过姑姑全知全能啊。”朱载宥是觉得,孟约所学,可能不比他少多少。世情世事的方方面面,孟约好像都有点涉猎,或许不深,但足够全面。
  孟约:这得感谢现代教育。
  这一次,孟约是真的搜肠刮肚,把自己能说的都说了,一点没留。毕竟文化侵略这种事,完全可以说是脑洞嘛,她都从脑洞里生出好多个世界了,再生出点别的来也丝毫不奇怪对吧。
  朱载宥信以为真:“怪不得姑姑能画那么多好看的故事,可我什么都画不出来。”
  “你也想画绘本?”孟约倒是知道朱载宥对编故事有一定的热爱,也颇具天赋,但是她没想到,朱载宥会真的动笔。
  “不是想,是画过,可是……我画的没意思。”朱载宥面露无奈,没动笔之前,觉得自己能画出伟大的作品,动笔之后……生生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材料。
  “回头把你的本子拿来看看。”孟约说完琢磨了一下,少年努力正经,她却努力把少年往不正经的路上带,回头蔓生兄会不会想揍死她。
  朱载宥可不管孟约有什么样的顾虑,一听开心到不行,合上册页卷起孟约让他捎的图稿,就要回宫去,连饭都顾不上吃。孟约看着风风火火跑走的少年,半晌半晌才幽幽说一句:“也是个撩完就走的,菜都做好了说不吃!”
  宫中,宣庆帝午饭才刚吃,就见儿子脚下跟安了轮子一样一路疾走,便不住侧目。朱载宥赶紧缓下脚步,挤出如同小时候一般乖萌的笑,宣庆帝睨儿子一眼道:“不是说在孟园吃饭,怎么,惹你姑姑生气,不给你饭吃?”
  “不是,我……急着回来替姑姑把图稿给爹。”总不能说他饭也不吃,是为了回来取画稿,好去接受前辈的指点,将来也画出好看有趣的绘本来叫人传唱吧……怪羞耻的。
  “吃过饭再说,看你这满头汗,先整理干净来吃饭。”
  朱载宥抑制住不住跳跃的心,净手洁面坐到桌前,安安稳稳地吃饭,并且在他爹私下难得露出的威严注目下把所有礼仪都端出来,好容易把这顿饭吃完,朱载宥转身就要走。宣庆帝却叫住他,朱载宥没办法,今天他爹肯定是故意要为难他:“爹。”
  “现在有阿章,你的撒娇就不值钱了。”
  朱载宥:……
  “画稿你看过了没有?”
  朱载宥摇头,宣庆帝便招手示意他过去瞧,画稿上,是孟约画的制服人物相,窄腰长腿,笔挺制服,头上戴的帽子式样有些奇怪,再往后翻还有其他样式的衣服靴子帽子款式。不管哪一套都显得十分精神,但总有点怪怪的,直到看到后边的衣服裁片,朱载宥才知道怪在哪里——孟约笔下这些着制服的人物相画得都有点夸张,但衣裳还是挺正儿八经的,并不会显得奇装异服。
  “阿宥觉得这身衣裳如何?”
  朱载宥:“这就是姑姑说的军服?仪伏队以后就穿成这样吗,虽然也还是能看到日常服制的一些样式,但感觉还是更像是全新的服饰。”
  “不如给阿宥也做一身试试?”萧皇后看过宣庆帝穿后,就一直想看儿子穿,想着儿子穿着也肯定很精神。
  “也?”
  “你爹已经有了。”
  “你姑姑给做的。”
  朱载宥:宝宝不开心,宝宝有情绪,为什么没我的!
  王醴:连我的都没有,小孩儿不要想太多知道不知道。
  有情绪的储君殿下最后磨着宣庆帝穿上,虽然儿子的撒娇已经不值钱,但也不会完全卖不出去,宣庆帝享受了片刻儿子拼命撒娇的样子,笑着去换上。宣庆帝一穿出业,储君殿下的小情绪瞬间变成了惊叹,连再加点小情绪都没顾上。
  “好看。”人物相总有点怪,虽然也好看,腿长得有点不现实,腰更是窄得只有一小撮,穿到宣庆帝身上后,才知道,可能是有点夸张,但绝对没有夸张得太过份。
  只看宣庆帝一人站出来什么样,就能想象到,一整列大明官军穿上之后列队成阵是什么样的风采与威仪。
  看来世上真的有能把力与美一起呈现到淋漓尽致的方式啊……
  #朱载宥:我也好想成为这样脑洞棒棒的作家!#


第316章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未几日,针工局将宣庆帝和朱载宥的军服都赶制出来,父子俩穿好站在镜前时,仿佛有什么东西得到了延续与传承一般,父子俩久久凝望最后齐齐含笑。接下来,针工局便全力为禁卫司特地选出来的几十人赶制军服。待到《巨星》最后一场戏开演时,禁卫司的几十儿郎也终于换上了新制的军服。
  禁卫司选人,多是从勋贵宗室中选长相身高都在标准线以上的,本来就个个英挺高大,再穿上量体裁衣做出的军服,一亮相就吸引住了所有人视线:“嚯,这模样,够神气。”
  “陛下今日叫吾等前来是为此事?”内阁与兵部户部都知道宣庆帝最近在憋大招,没想到会是这个,这有点不上不下的,虽然是个招,但可不是什么大招。禁卫司拢共几千人,一人四季十六套衣裳,全换了也不当几个钱,且禁卫司是由内库供给,并不由户部发银。
  换句话说,禁卫司一直是由皇室自己供养的,甚至再说广一些,不仅皇室如此,宗室也多半是自家供养自家。从世宗那一代开始,就有意识地减少因供养皇室给大明子民带去的负担,到现在皇室宗室每年每人拿的,和同品阶的官员一样,甚至还有一部分宗室子弟是不取分文的。
  所以,内阁与兵部户部都有些不解,这搞的什么?
  “诸公以为,我大明官军是否应当皆有如此神气。”
  户部:噢,在这等着我们呐。
  内阁:我大明的官家,从来都是这样一群酷爱搞事情的。
  兵部:我们强烈支持。
  “陛下,四季衣裳,便是一季只做一套,那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如今户部的境况陛下也当知晓。不是拿不出来,而是如今旱涝难料,仍是保我百姓安宁为先。拨给各军的银钱,可以适当追加一部分,但真要吾朝官军一齐换装,这户部委实拿不出来。”户部尚书也没办法,如今他是一睁开眼就要头疼,一进衙门,就要面临各衙门各地方如雪片般飞来的拨银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