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前 >

第176部分

珠玉在前-第176部分

小说: 珠玉在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约:洒家这辈子圆满了!
  最后完全定稿的这套,全套也就宣庆帝身上才有,王醴的都还没来得及做呢。
  “样式虽然有点新奇,穿着倒很好。”
  宣庆帝穿上这身衣裳,自然而然地就端起威仪来,那架势一摆开……搁后世网络上,不知多少迷妹迷弟要大喊合不拢腿、生猴子什么的。
  “殿下,你说,要让我大明军官都穿成这样,行不行?”
  被宣主帝制服风采所迷倒的萧皇后忙不迭点头:“太行了。”
  宣庆帝斜斜扫孟约一眼:“合着,阿孟是来谈生意的?”
  孟约:妈呀,这一脸邪魅狂狷,简直了!
  “这生意,能谈。”萧皇后现在就开始想象自家俩儿子将来长成人,穿上这身的样子。
  “既然敏敏觉着能谈,那就谈。”宣庆帝想的是,没准仅凭这一身衣装,日后军汉们就能不愁媳妇儿。


第311章 这是大明的时代
  像这样一身军服,造价并不低,光成本就得三两多,这要算下来,至少是千万两的生意。宣庆帝只一听成本,就微笑着看孟约良久不言不语,直到孟约一脸“你再瞪我就要炸了”,他才收回视线说:“阿孟这生意,做得比孟院长都地道。”
  “我愿无偿提供设计图纸,面料也以极低价供应,陛下,请您一定考虑一下。”孟约又不是为挣钱,她是为看长腿制服兵哥哥。
  大明从来不差钱,不是出不起,而是这得通过内阁户部兵部商议,他们能过,这事就没问题了。他们要是不通过,除非宣庆帝一言以决,坚持要给大明所有官军换装,那也成。但关键是,宣庆帝不想为这事,费大力气去跟内阁户部兵部扯皮:“回头叫阿宥写份陈文,看看内阁的意思,内阁能批复,户部兵部便没什么问题。”
  “蔓生兄,我人生就这点愿望了,一定一定要满足我,拜托了。”穿贴身长裤套靴子的大长腿,她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的,人类关于美的追求有许许多多,到孟约这里,目前最迫切地就只有这一种。
  “看你这什么出息,行了,回头把图纸送来,也不占你便宜,回头还把阿宥给你,任你拿去当牛做马。”宣庆帝这说得好像不是自己儿子一样。
  “在做爹这方面,陛下,你真有点不如我爹。”
  宣庆帝一点不觉得这是贬低,反乐呵呵说:“倘只有点不如孟院长,那也是个好爹,天底下能有如孟院长这般为人父者,少而又少,叫你撞上且偷着乐罢。”
  孟约:“我何止偷着乐,简直睡死过去都能又笑活过来。”
  宣庆帝说话间去将身上这衣裳换下,换衣裳的间歇,宣庆帝自己对着水银镜比对了一番,果是那身挺直服帖的衣裳穿身上更显精气神。身上这衣裳固然好,却只有雍容威仪,少一股难以言说的气与劲:“阿孟的手工还是欠点,回头让针工局照着做,给阿宥阿宽载章也各做几套。”
  要不是这时代,女子穿这样一身出门,仍是有点不大妥当,宣庆帝都想给萧皇后也做几身。
  “是,陛下。”
  “老邓,你看这姑娘如何?”
  “陛下眼中一切分明,哪儿还用我说什么。”
  “想赏她,又怕恩赏太过,就这样放着什么也不赏,又觉亏了她。”孟约委实做了不少事,帮了不少忙,按说早该论功行赏。可……宣庆帝自出生起便是储君,打小见多了恩赏太过,与人太近的后果,不是没有例外的,而是少之又少。
  “我看阿孟姑娘,或许并不曾想过,她所做所为是当赏的。不如就这样,不能赏阿孟姑娘的,陛下不是已经惠及阿孟姑娘的家人。”不然孟老爷彼可能这么轻易地通过吏部与内阁,就这么顺顺当当成了工学院的院长,需知,孟老爷是连正经书都没好好读多少年的。
  宣庆帝摇头:“孟衡臣能为工学院院长,是他拿自己的成就说的话,虽我有从中推动一二,却委实不能算是恩赏,孟衡臣凭自身应能得此。至于王重崖,虽是我示下,却是吏部自行安排,如今内阁杨首辅亦十分爱其才,不需外力亦自有前程。”
  那内监沉默片刻,半晌后笑道;“陛下,不是已经把最好的赏,送到孟家。”
  “阿宥……唔,倒也是。”
  孟约压根不知道有这样的谈话存在,也不知道宣庆帝对她居然会有种“李广难封”的感触,她吃过晚饭便出宫去。因天色渐晚,路上已经亮起街灯,也不知是哪里发的电,如今御街上用的全是电灯,全是宫灯样式,映得满街如一片流离的梦境。
  灯下,有男男女女穿行,或是一家老小,或是新婚夫妇,又或是乍相恋的男女。沿街还有挑担叫卖的,再过会儿还会有支着摊出来卖宵夜的,宵禁没这么早,随着大明一天一天成长,宵禁也随之往后推,如今要到十点半才宵禁。冬春两季则会更早一点,因怕路面结冰,一般七八点关城门后就会鸣钟宵禁。
  由于夜里朱载宥安排了《巨星》的第二场戏,所以孟约居然在街上的朱载宥正好打个照面。孟约也是闲着没事,正好想要感受一下走在《清明上河图》里是什么感觉,不想就这么被朱载宥逮住:“姑姑,我们正要去德麟班看戏,既然遇见,就别回去了,一起看戏啊!”
  然后朱载宥就同左右的使节说:“这位就是创作出《巨星》这部戏曲蓝本的打鼓人,除《巨星》外,她还有多部作品,可惜诸位只能在南京待几天,不然,真该让诸位都细细观看一遍。”
  使节团里,真有几位使节是特别爱《巨星》这部戏的,对于孟约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完全拜服。那种超乎时代的世界背景,看似遥不可及,但却真实而且并不似空中楼阁,而且在大明,他们已经看到了触目可及的未来。可能有一定出入,但并非不可抵达。
  “这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阁下,这是大明的时代。”
  不但是一个时代,而且是无数个时代的开端,这一点,不仅大明深知,还有只不过初初到来大明土地上使节团,也都已知晓。不止国人有一斑窥一豹,外洋国度亦有类似的谚语,盲人摸象自然摸不到全貌,可只要不是瞎子,看到了就会知道那是一头巨大的象。
  外洋使节,用各种夸张的言语,来表述着他们对这个时代属于大明的认知。朱载宥可是宠爱与赞美堆里长大的,这般言辞,于他而言不痛不痒,因而他十分从容地走到孟约身边,用他独有的方式撒娇:“姑姑,一起去看戏吧。”
  孟约:少年,自从你没有圆脸后,我就不愿意再接受你的卖萌了,所以,死心吧!
  “姑姑。”
  孟约:好吧好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德麟班门口,桑班主也已经迎出来,看到孟约,简直比看到朱载宥还喜出望外,打过招呼便直接冲孟约去:“孟夫人,你可是回来了,你不在这些辰光,大家伙儿有话都不知该怎么跟你说。”
  孟约:就是怕你们有话想跟我说,我才不想回来的,以及,如果是催生孩子的话,谢谢,不必了。


第312章 正经人,从不耍流氓
  其实,南京城的戏迷票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复万语千言想对孟约说的,可是一到催生大军出现,大家的千言万语就都变成了对打鼓人的担忧。都快两年半了,还没见点动静,由不得大家不替她操这份心。虽然说,王醴家中就他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人生一辈子走一起,有个孩子还是更牢稳一点。
  本来还有人要给孟约介绍医师,但想到孟老爷如今任工学院院长,想必科学院里的医学院士们都看了个遍,而且给人介绍医师这种事,也不好这么直来直去。他们且爱着打鼓人呢,自然不想让打鼓人有丝毫尴尬。
  孟约一出现,整个德麟班里都是欢呼声,夜戏还是卖出票去了的,所以戏迷票友们没错过孟约。后台听到欢呼声,也有人伸出头来看,不多时常抱云自台上踱出来,冲着孟约一笑:“阿孟姑娘可是舍得回来了,挺好,明儿记得还来,今儿就得上戏了,我就先不同你多说。”
  “行。”明天她会来就有鬼了,孟约决定,明天清早就去科学院,虽然工学院已经搬了,可农学院什么的不是还在么,她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对种地抱以热情的。
  台上台下,见孟约答应明天来,更很快又纷纷坐好,一路却免不得冲孟约打扫呼。孟约一一回过去,比朱载宥还有国民度,不不不,准确地说,她比宣庆帝都更有国民度,毕竟朱载宥和宣庆帝并不是人人都见过,人人都认识,而且人家人前还得端着点,国民度上自然要逊色一点。
  玩政治的国民度不如搞艺术的,这是千古使然的现实。
  “对了,还没问阿孟姑娘下个绘本画什么?”
  “《疾风令》,绘官场沉浮事。”
  “官场沉浮,那就没太祖的事了?”
  “可以让太祖托生成个小官儿啊!”
  “哦,差点忘了还能这样。”
  “可要是龙椅上坐的是个昏君,太祖会不会一天照三顿琢磨着怎么造反?”
  孟约:这个梗很萌嘛,可惜这回要为师兄唱赞歌,所以不好意思,这回跟太祖真没关系。
  “不不不,阿孟姑娘这两年不知怎么弄的,特别热衷挑起话题,所以,未必会如我们所愿,还是等绘本出来再看吧。”这才真是看懂了孟约的明白人呢。
  才看两个绘本的朱载宥:“姑姑,这回你会挑起什么话题?”
  《疾风令》的故事,从目前看来,都是一个忠奸相斗的官场戏,因为有王醴的架构和曹仲仑从头到尾捋细节,精彩又不失趣味,紧张的时候看得人忍不住捏紧拳头,激昂的时候让人热血沸腾,急迫的时候则是连呼吸都让人忍不住放轻放浅。所以,朱载宥觉得,这会是一个很正经,很精彩,很引人入胜的故事。
  孟约:正派反派大反转算不算?
  “呵呵,看了就知道了。”不剧透是一个创作者最基本的操守,因为剧透了就没意思了呀。
  朱载宥:不,姑姑,你这样一笑,我本来有底的心,顿时没了底。
  孟约自然随朱载宥上楼去看戏,使节团各自分成几个包间,孟约和朱载宥坐一块。戏台上是《巨星》第二场,孟约到现在还记得《巨星》每一场戏,戏迷票友们的反应。
  毕竟太祖曾在《闺门令》里成女身,所以纵然还是爆笑满堂,却也没那么惊诧。外洋周边的国家,即使原本不知道太祖的,在要出使大明前,也紧急地看了看太祖生平。
  实话说,对于大明皇室肯让开国皇帝这样被人“捉弄”,使节团里没有一个人不惊讶,岂止是惊讶,简直是完全没办法淡定下来:“这演的确实是你们大明那位太祖皇帝是吧?”
  “是的。”陪同的鸿胪寺官员点头。
  “这样非议太祖皇帝,也是被允许的吗?”
  “这有什么不被允许的,那是你们没看过《闺门令》,在《巨星》里,太祖只是演女角,在《闺门令》里,太祖直接就成了女儿身。”鸿胪寺年轻官员内心略有点小激动:哎哎哎,现在想起《闺门令》都觉得格外激动人心呢,什么时候能再复习一遍就好了。
  使节团:……
  虽然听起来有点离谱,但是真的很想看看啊!
  “我们能有幸观看一场《闺门令》的戏吗?”
  “这得问德麟班,听完这场戏不算早,未必人家会愿意唱,这样吧,我去问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