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

第145部分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第145部分

小说: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祁煊不满了,眼见孟茯苓要让人把行李搬进侯府,他急忙拦住她。“你是我的女人,小冬瓜是我儿子,怎能不和我同住?”
  小冬瓜腻在孟茯苓怀里,他偏要和祁煊唱反调,“你又没娶我娘!”
  祁煊哑然,他和孟茯苓好像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顿了一会,他当着薛氏他们的面,问孟茯苓,“那你何时肯嫁给我?”
  孟茯苓实在是哭笑不得,他们不是说好,等把方氏、以及定安王府解决后,再成亲吗?
  不止祁煊急。薛氏也急啊!小冬瓜都这么大了,祁煊和孟茯苓还不成亲。
  “别在门口说这些,行不行?”孟茯苓无奈道。
  祁煊悻悻地闭嘴,想从孟茯苓怀里接过小冬瓜,小冬瓜赖在她身上,不肯让他抱。
  令他觉得自己在孟茯苓。与儿子前面,是最没地位的。
  孟茯苓好笑地摇头,“你先回将军府吧?离开这么久,应该有不少事要处理,等我安置好,就去看陆管家。”
  “茯苓,不如我们现在就去看陆管家,回来再整理行李。”薛氏突然道。
  孟茯苓岂会看不出薛氏心里的忐忑?
  薛氏从马车下来,看到府门高立的侯府、与一大群出来迎接的下人,面上就露出了惧意,这会,明显是存了逃避的心理、不敢进去。
  孟茯苓心想,都到门口了,哪有不进府的理?薛氏现在要是不敢进府的话,肯定会被底下的人看轻。
  “没事的,你是这里的女主人,想什么时候进府都可以。”显然,岳韶清也看出了薛氏的想法了。温声安抚她。
  “嗯。”有岳韶清这番话,薛氏安心许多。
  不等她真正安心,太后的懿旨就到了,竟是要传薛氏和孟茯苓进宫。
  薛氏瞬间面无血色,她知道进京,面对太后是早晚的事。可没想到会这么快。
  “太后的消息真灵通,我们刚到,连府门都没进,她的懿旨就到了。”孟茯苓眸色微沉,太后明显是算准他们何时到府,才下旨传召她和薛氏。
  孟茯苓知道,传她是假,太后真正想见的人是薛氏。一般进宫,得准备一番,比如衣裳、装扮,都有讲究的。
  太后却命她们即刻进宫,压根就不给她们准备的机会。明摆着要看她们的笑话,更可能借题发挥。
  岳韶清也想到了这一点,听到孟茯苓略带讽刺的话,心里顿生愧疚,“青莲莫怕,我陪你们进宫。”
  “好,那——”薛氏什么都不懂,眼下更是六神无主,便要应下。
  孟茯苓就阻断她的话,“太后指名要我和娘进宫,你要是同去的话,只会让她更加不待见我娘。”
  虽然孟茯苓很不想承认。但薛氏要嫁给岳韶清首先要过的是太后这一关。否则,太后有的是法子阻拦他们在一起,针对薛氏。
  “茯苓说得没错,你不能陪她们去。”祁煊也说道。
  “你也不行!”孟茯苓知道祁煊接下来要说什么,一阵抢白。
  祁煊闷闷地看了孟茯苓一眼,便不说话了。
  最后。决定由无意陪孟茯苓和薛氏进宫,还有像无尾熊一样挂在孟茯苓身上,怎么都不肯下来的小冬瓜。
  小冬瓜好不容易才有机会进宫,自然不肯放过这机会。
  亏得上次太后看起来很喜欢小冬瓜,孟茯苓觉得太后应该不会刁难他,才同意让他一起进宫。
  ******
  祁煊和岳韶清到底是不放心。祁煊坚持送她们到宫门,对此孟茯苓没意见。
  他们是坐着轿子去的,未料,刚到达皇宫偏门的时候,皇上就派人传召祁煊。
  孟茯苓猜想太后料到祁煊会送她们进宫,应该事先让皇上传召祁煊。
  “我先进去。你们在这里等着,会有人来领路。”祁煊说完,又凑到孟茯苓耳边低语几句。
  孟茯苓了然一笑,微微点头,薛氏却不明所以。
  她们一面坐在轿子里等着,一面透过轿子里的小窗子,打量起皇宫来。
  孟茯苓不是第一次进宫,并不觉得有什么,倒是薛氏紧张得不行。
  令孟茯苓惊讶的是小冬瓜异常淡定,竟没有好奇地东张西望。
  也不知过了多久,有太监过来了,孟茯苓忙招呼薛氏下轿。一起走到宫门前。
  那太监似乎三四十岁的年纪,脸上白白净净的,声音有些尖细。
  斜眼扫了她们一眼,见她们衣着普通,便带了几分轻视。也许因为孟茯苓是美食大赛夺冠者,才没有言语上的不敬。
  太监在前头领路,顺便跟她们说了宫里的规矩,以及一会儿见了太后该如何行礼。
  孟茯苓虚应几声,未多做理会,心里却思索着要如何应付太后。
  一路不知走了多远,穿过一道又一道的宫门,才到太后的寝宫。
  领路的太监将她们交给另一个管事太监,才由管事太监带她们到正殿。
  “茯苓。”薛氏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不由伸手去拉孟茯苓的袖子。
  不成想,薛氏刚碰到孟茯苓的袖子,不远处就传来一道尖厉的呵斥声:“放肆!”

☆、第174章 醉得一塌糊涂

  薛氏吓得手一抖,急忙要缩回手,却被孟茯苓握住了,“娘,别怕!”
  孟茯苓冲薛氏投以安抚一笑,方转头,看向站在殿外的人,来人是她之前在敬国寺见过的嬷嬷,好像姓邓。
  此人长得一副刻薄相,定是经太后授意,才敢呵斥薛氏。
  孟茯苓凛凛一笑,“邓嬷嬷是吗?放肆的人是你吧?岳阳侯的女人,你也有资格呵训?”
  她本要说岳阳侯的妻子,但想想还是作罢,毕竟薛氏和岳韶清还没有成亲。
  不过,她很奇怪,太后对岳韶清的情况可谓是了如指掌,难道她在岳韶清身边安插了眼线?以太后对岳韶清的重视程度,也不无可能。
  “大小姐言重了,是这位夫人行举不妥。”
  邓嬷嬷的冷厉只针对薛氏,与孟茯苓说话时,又换一副嘴脸,不敢有半点不敬,仅仅因为孟茯苓是岳韶清的亲生女儿。
  这就改口称她为大小姐?邓嬷嬷的区别待遇,令孟茯苓不忿,她最讨厌这种势利的人。
  “大小姐,太后娘娘已经等候多时,请随奴婢来。”邓嬷嬷在宫里也是有品级的管事嬷嬷,在孟茯苓面前,却极其恭敬。
  孟茯苓这才知道太后根本不在寝宫里,她更是窝火,由刚刚的管事太监直接领她们去,不就好了?非要他们在这等上一会。
  邓嬷嬷带着他们出了正殿,面前的景色陡然一变,孟茯苓神色淡然。
  薛氏却忍不住瞧了几眼,暗暗咂了咂嘴。
  邓嬷嬷瞧见薛氏眼底的惊叹,微微翘了翘唇角,眼底露出一丝鄙夷,脚下的步子也故意加快。
  许是邓嬷嬷的不加掩饰,连薛氏都察觉到她眼里的鄙夷,连忙收回四处张望的目光,更显得不安。
  孟茯苓脸色愈沉。却没有多说,只低头看怀里的小冬瓜。
  小冬瓜似感觉到了,抬头冲孟茯苓绽出璨然笑容,也不说话,撅起小嘴往她的唇亲了一下。
  他们跟着邓嬷嬷在御花园里转了好一会儿,眼前豁然开朗,面前竟是一个小湖,湖中心有一个亭子。
  远远地就瞧见亭子里有不少人,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一人,那人自然是太后。
  孟茯苓目力极好,看到太后底下坐着好几个女人。
  离得太远,她看不清太后的表情,只觉得入目,便是一身晃眼的明黄色。
  “小冬瓜,你怎么了?”孟茯苓感觉到小冬瓜的身子微微僵硬,便有些担心。
  但她低头顺着小冬瓜的目光望去,发现他竟像在找人一样。
  连叫几声,小冬瓜都没反应,孟茯苓干脆轻拍着他的脸,他才回过神来,“娘亲,怎么了?”
  “没事!”孟茯苓神色微滞,到底没说什么。
  邓嬷嬷领着他们匆匆往那湖心亭走去,踏上九曲小桥之后,无意被邓嬷嬷留在桥头。
  而薛氏不敢再东张西望,低眉顺目地走在孟茯苓身边,一步一步走近湖心亭。
  孟茯苓暗扫了亭里的人,衣着华贵、打扮讲究的女人不少。她瞬间明白了,这些女人肯定是皇上的妃子。
  她们看她和薛氏的眼神多是不屑,甚至有的还掩嘴暗笑。
  孟茯苓直接将她们无视了,从容不迫地向太后行礼,至于其他妃子,反正无人与她说过身份,她便当作没看到。
  小冬瓜更不可能向皇上的妃子行礼,他装出一副天真不知礼的样子。
  只是他没看到皇后很失望,他知道凭他现在的情况,要在宫里调查什么,很不容易。
  需要的得到皇后的帮忙才行,皇后是他前身的亲娘,若知道他就是太子,肯定会帮他的。
  倒是薛氏学着孟茯苓的样子行礼。因为紧张,说得磕磕巴巴,惹得那些妃子们哄然大笑。
  这些人往日哪里敢在太后面前这般?她们个个皆是人精,都知道太后有意刁难薛氏。
  薛氏窘得满脸通红,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孟茯苓见了,既不忍,也生出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太后抿了口茶,微微蹙眉,把目光移到薛氏身上,细细打量起薛氏来。
  她早就知道岳韶清这么多年一直记挂着一个出身乡野的女人,现在见到真人了,单看薛氏这副胆小软弱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这样的村妇,哪里配得上她出类拔萃的弟弟?
  “你就是薛青莲?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太后放下手里的茶盅,面无表情道。
  薛氏唯唯诺诺地抬起头,却不敢直视太后。
  孟茯苓无语了,本来太后就看不起薛氏的身份,见薛氏这般软弱,肯定更加不喜。
  说句真心话,别说太后,连孟茯苓自己都不喜薛氏的性情。
  “你觉得你哪一点配得上韶清?”太后直接道,语气都带着刺人之感。
  孟茯苓见不得薛氏被刁难,正想开口帮她,没想到薛氏猛地抬眼直视太后,“太后娘娘,因为韶清爱民妇!”
  薛氏是鼓起莫大的勇气,才说出这话,太后脸色徒然一变。
  孟茯苓面上划过一丝诧异,薛氏的反应令她很意外,随即,她笑开了,很想为薛氏喝彩。
  可不是?论什么配不配?只要岳韶清爱她,便是最大的资本。
  “好大的口气,岳侯爷要什么绝色美人没有?怎么可能会爱上你一个要貌没貌、要才无才的村妇?”一名妃子讽笑道。
  “我原以为宫里的宫女都很循规蹈矩,不成想,还有比我这村姑还不如的,连太后都不放在眼里。”孟茯苓淡扫了那妃子一眼,故意把那妃子误当成宫女。
  “你——”那妃子正要训责孟茯苓,太后却喝道:“宁贵嫔,谁准你开口的?还有没有将哀家放在眼里?”
  其他妃子暗自幸灾乐祸,她们都知道太后今日的用意,可无人敢出这个头。
  宁贵嫔吓得直告罪,她还想讨好太后,不想,竟弄巧成拙了。
  太后训了她一番,就让她回去禁足思过。
  “茯苓,上次的事,你别放在心上,是哀家误会你了。”太后对孟茯苓的态度好上不少,与之前,简直是天壤之别。
  自她知道孟茯苓才是岳韶清的亲生女儿,对于上次在敬国寺的事,有些过意不去。
  但是,太后也觉得把孟茯苓一起传召进宫,很失策。
  现在她要给薛氏作难,孟茯苓肯定会阻止,她总不能连孟茯苓一起教训。
  “您是太后,民妇不敢放在心上。”孟茯苓不卑不亢道。
  言下之意,你是太后,你想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