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农女书商 [封推] >

第83部分

农女书商 [封推]-第83部分

小说: 农女书商 [封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银子真会收回来吗?谁家愿意花一两多银子买这么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哨东西?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我想,对我们穷人来说,一两多银子是一笔大钱,可是对那些有钱的小姐和少爷来说,一两银子不就是他们的一个月或者是半个月的零花钱吗?”

    “可不是咋的,我们先前自己家的姑娘一个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现如今的这些大贵族家,有的一个月还有三四两银子的月钱呢。这些大户人家,有几家是真正靠上头的那点俸银过日子,谁家没有田地没有买卖?”李妻在一旁有感而发。

    “婶婶,话不能这样说,京城有名无实的穷王爷贝勒还少吗?多少穷的吃不上的宗亲也不是没有。”曹雪芹想到了敦敏敦诚兄弟。

    “可不,谁能比得了富察家的富贵?虽然先皇后走了,可圣上对他们家,一直盛宠至今,现在京城里还有谁家敢跟他家比。”李鼎也感慨几句。

    “表叔,我们也不用羡慕人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咱们不也是让人羡艳的钟鸣鼎食之家吗?可是转眼间,不也是忽喇喇大厦倾,谁知道下一个轮到的是谁?”曹雪芹冷笑一声,说道。

    “算了,我们还是学学罗贯中先生吧,蕙兰,温一壶浊酒来,我和霑儿饮酒说古,曹家也罢,李家也罢,都付笑谈中。”

    “表叔,错了,这首词可不是出自罗贯中先生,而是出自于杨慎。”曹雪芹纠正说道。

    “杨慎,杨慎是谁?”李鼎倒是也虚心好学。

    不说李鼎不知道,麦香也一直以为这首词是罗贯中写的,她也特别喜欢这首词表达的大气、洒脱、和超然物外。

    “杨慎是前朝的文学家,是写《廿一史弹词》的,比罗贯中晚生了一百多年,这首词是本朝初年毛宗岗父子移植过去的,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曹雪芹见好几人都探着脑袋听着,便索性多解释了几句。

    “老头子,又闹笑话了吧,亏你还自诩是读书人。”李妻笑着瞋了一句丈夫。

    “这算什么笑话,霑儿从小就是看着我姑父的藏书长大的,我姑父是谁,是江南有名的风雅名士,学富五车,我能跟他比吗?”

    “你呀,还没有开始喝就多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李妻摇摇头。

    “霑儿,你。。。”李鼎本来想解释一下的,可是话刚出口,又觉得多余。

    他们当然知道,这曹寅的藏书目前都飘落在曹寅的二女婿顺承郡王府的后人手上,曹雪芹多次上门索书未果,这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

    “先生,你也别着急,你才也不是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兴许没几年他家也倒霉沦落了,你就有机会把老先生的藏书买回来。”麦香说道。

    麦香仿佛记得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曹家的表亲在琉璃厂把曹寅的藏书寄卖,曹寅的藏书很多是孤本和善本,当时买书的人趋之若鹜。

    “呵呵,麦香的这话有道理,依你这么说,我还要多攒些银钱,即便我等不到那天,我儿子能等到那天,我也能含笑酒泉了。”

    “又胡说,我看你也是没喝就多了。”柳蕙兰一听急忙伸手捂住曹雪芹的嘴,她特别忌讳听到这个。

    麦香一听这话,想起了历史上记载的那场可怕的痘疹,要怎么才能避开呢?

    还有十年的时间,麦香不知自己能不能攒够足够的银钱,替曹雪芹把书出了,然后带着这一大批人去南方游玩个两三年再回来,应该就能保住这些人的性命吧?

    想到这,麦香真心觉得压力山大。

 第一百零九章、柳蕙兰进佟家

    次日,当麦香从佟家出来,手里拿着佟太太给的钱袋子,看见门口站着的柳蕙兰,忙举起了手里的东西,冲柳蕙兰灿烂地一笑。

    “给了多少?”柳蕙兰有些紧张,这是她跟麦香合作起来,接的最大的一笔活。

    “师娘,我早跟你说过了,佟太太那人很讲信誉的,答应了是多少就是多少,我那个人家也给到了五百大钱一个。”麦香也挣了二两银子。

    “那照这样算来,我们再好好做一个月,应该能多盖几间房子了。”柳蕙兰松了一口气,笑了,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挣到十两银子。

    “这个就说不好了,佟太太说她先拿去试卖,过几天再给我们信,还有一点,天渐渐凉了,这门帘人家即便买了也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师娘不如还做长寿花的挂件。”

    “这倒也是,算了,我也该知足了,这下能好好有个家了。”这么一想,柳蕙兰又知足起来。

    至于麦香,她倒有些发愁了,接下来,她该做什么呢?

    “师娘,我看你家的炕上有一把秃了毛的牙刷,我想问问,这牙刷你花多少银子买的?”麦香想起来自己家里还有几把牙刷柄,是不是该派上用场了?

    “那个啊,那个可不便宜,那是象牙的,是别人送的。我们在南边那会家里也用过,也是象牙的,得四五两银子一把呢。”柳蕙兰说完,突然想起了什么,看着麦香又问:“你问这做啥?”

    “师娘,我知道你针线活好。我呢,已经让我爹和五叔打磨了好几个牙刷柄,只是,这个缝毛的活,只能交给师娘了。”

    “这?这你也能做?”

    “自从在你家和格格家看到这个东西,我便动了心思,不过,我可没有象牙。是用木头做的,保证能用,肯定好用,走,师娘,我们找卖肉的要点猪毛去。”

    麦香说完正要拉着柳蕙兰离开。迎面碰上突然碰到了佟立文和丰年。

    “麦香,你啥时候来的?你这是要走了?”佟立文看见麦香,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我来了一会了。已经见过太太了,正打算回家。”麦香自从知道他有了内定的妻子之后,心里的那点小火苗早熄了。

    “这位想必就是麦香的师娘吧?师娘你好。”佟立文注意到了麦香身边的柳蕙兰,柳蕙兰的气质形象跟农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佟立文才会大胆推测对方的身份。

    “你好,你是佟家的少爷吧?”柳蕙兰也不傻,在佟家门口碰见的,还带着一个小厮,身份是显而易见的。

    “师娘好,叫我佟立文就行了。什么少爷不少爷的,听说师娘和先生的学问相当好。我还想找个机会登门拜访呢,就是怕莽撞了。”佟立文客客气气地说道,说完还特地看了麦香一眼。

    佟立文总算想起来了,那天在他母亲的屋子里,麦香一口一个“大少爷”他听得为何会刺耳了,因为他觉得麦香跟他生分了。

    柳蕙兰听了这话。瞧了瞧对方的神情,再看看麦香,笑着说:“不过是瞎认得几个字罢了,哪里就说得上学问?不知佟家少爷现在哪里入馆?”

    “就在镇里的八旗官学附读,因明年想参加童生试,家里又给请了一位先生。”

    “难怪佟少爷小小年纪气度就不凡,这念过书的大家公子就是不一样。”

    “师娘就别笑话我了。对了,麦香,我刚才好像听得你说要什么猪毛,你要猪毛有何用?”佟立文见麦香半天没有说话,忙看向麦香询问。

    “我想做点东西。”

    “这样啊,那个地方也不干净,你们女孩子去也不合适,让丰年去一趟吧。”

    “不用了,不用。”麦香的话刚说完,丰年就跑开了。

    “你们还有啥要买的吗?”佟立文又问。

    麦香这会十分为难,她若说有,看佟立文这样子,肯定是会跟着自己去,可如果她不走,总站在这佟家大门口算怎么回事?

    柳蕙兰显然也考虑到这个,说道:“没什么要买的了,我们本来也打算回家了。”

    她以为这样一说,佟立文就会明白什么意思,没想到佟立文却开口说道:“既然没啥事,师娘,不如跟我进去喝碗酸梅汤解解暑吧。”

    “不了,不打扰了。”柳蕙兰忙拒绝道。

    佟立文看向麦香,麦香也忙摆手说:“真的不去了,方才太太已经给我喝过了。”

    佟立文待要再劝,哪里知道门口的小厮见佟立文回来了,早就有人报告了佟太太,佟太太听说儿子在门口跟麦香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谈了半天就是没进门,觉得蹊跷,便出来看看。

    “麦香,你们有话怎么不进去说,这大热的天在这站着?你这孩子,跟我们还见什么外?”佟太太上来就看着麦香问。

    佟太太说完,忙转向柳蕙兰,问道:“这位是?”

    “太太,这是我师娘,也是我干娘,师娘,这是佟太太。”

    “原来麦香嘴里不离口的师娘就是你了,我早就想见一面了,麦香你这孩子也是,师娘都到家门口了,你也不带进来坐坐。”佟太太笑着说道。

    说实在的,柳蕙兰有些被佟太太的热情吓到了,她知道佟太太对麦香不错,但是没想到对方这么随和没有架子,她有些糊涂了,为啥呢?

    柳蕙兰毕竟在大宅门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也不是那种扭捏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妇人,所以,这会见佟太太亲自出来迎接了,也没有不进门的道理,加上她也想了解一下这佟太太的为人,忙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打扰佟太太了。”

    “哪里。能请到你才是我们的荣幸。”佟太太打理夫家生意多年,哪里会看不出柳蕙兰的不同来?

    虽然眼前这女人穿着比较寒素,但是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这女人有过良好的家教,绝对不是寒门小户出来的,想必是因为什么落魄了。

    还有,她早就从柳蕙兰的针线上判断柳蕙兰手艺不俗,有了好奇心。想结交结交,如今对方都到自己家门口了,她岂有错过之理?

    佟太太带着柳蕙兰和麦香进了偏厅,刚分宾主坐下,丫鬟便送来了凉凉的酸梅汁,佟太太又低声吩咐丫鬟上些西瓜。

    “佟太太。不用麻烦了。”柳蕙兰忙说。

    “对了,还不知师娘贵姓?”佟太太问,她看着柳蕙兰应该比她大几岁。

    “夫家姓曹。太太叫我曹娘子就可。多谢佟太太这些日子对我们的照拂,麦香回去后没少说佟太太的好话,没想到今天有机会亲自跟佟太太说声谢。”

    “曹太太客气了,说到照拂,应该是麦香姑娘照拂我才是,这孩子,心思灵巧,做出来的东西既新奇又好看,多少人都夸着呢。”

    “那也是小打小闹不值钱的小玩意,难得佟太太不嫌弃。”

    “这就不错了。她才多大?说到她做的东西,我们老太太上次收到那长寿花的挂件。着实高兴了好几天,也没少夸麦香这孩子。”

    麦香看着这两人互相客套来客套去,她都觉得有些昏昏欲睡了。

    “对了,我一直有个疑问,今日见到曹太太,斗胆问一句。曹太太刺绣的针法,我瞧着跟我们这边人大不一样,不知曹太太师从哪里?”佟太太问道。

    她一直觉得柳蕙兰的手艺不错,曾经拿去找人鉴定了一下,说是典型的苏绣,所以也会想问问,同时也试探一下。

    “我是南边人,我从小跟家里学的苏绣。”柳蕙兰也不避讳,因为她猜对方已经看出来这点。

    “难怪我说不一样呢。曹太太,你有没有兴趣做大件的东西,如果是双面绣,价钱就能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