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书商 [封推]-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巧这时有人拿《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手抄书稿说事,说这是反书,书中有不少碍语,明显是曹家想翻案,而三味书屋出版《红楼梦》一书,目的是想蛊惑人心,置皇家的脸面不顾。
麦香并不知道这《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书稿时如何传出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从自己这流出去的,但是朝堂上的确有人拿这个做起了文章。
于是,乾隆大怒了,着吏部速查此事。
可巧这时西北的阿桂传来了天山南路再次发生叛乱急需粮草的消息,乾隆盛怒之下,把怀慈发配到西北筹集粮草。
麦香知道这个消息后三魂去了两魄,这个时候的新疆不要说条件有多艰苦,就是每天大大小小的战乱也没有一天停歇过,这怀慈去了还能回来吗?
麦香犹豫再三,找到永恩,她要跟着怀慈一起去。
“妹妹,这不可能,先不说皇上准许不准许,就说那里的条件,你一个女人家,带着一个才不足两个月大的孩子,你去了只能是给怀慈添乱。这行军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居无定所不说,吃也没有保障,大人还好说,孩子怎么办?你忍心让这么点大的孩子跟着你一起忍饥挨饿的?”永恩一听这个,脸色一沉,也不知道自己气什么。
“姐夫,我去了能帮到他,皇上不就是想筹集军粮吗?我们家捐出白银五万两,先从这边筹集一些种子过去,我听说天山脚下的土地十分肥沃,咱们的部队不打仗时可以大规模屯田种植粮食,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即便是这样,你也可以不用去,把这些交给怀慈做就是了。”永恩说什么也不同意。
“可是我不想跟他分开。”麦香的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了下来。
怀慈一听这话愣住了,所有的理由所有的借口都不及麦香这一句话的分量重。
他想起了一年前,当初为了怀慈的探花郎功名革还是不革,皇上特地召见过他,打听麦香是一个什么样性情的女子,因为当初的怀慈说了一句话,如果革去他的功名,他就陪着麦香出去游历,一边游历一边做书商,无怨无悔。
永恩自然替麦香说了不少好话,要依乾隆的意思,是想见见麦香,可惜没多久便传来麦香怀孕的消息,乾隆也就搁下了此事。
这才一年的时间,又轮到了麦香要跟着怀慈去流浪,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让皇上革去怀慈的功名,至少那时的麦香是想下江南来着,绝对比去西北冒险要强多了,还逍遥自在。
“姐夫不帮我,我自己想办法。”麦香见永恩不答应她,赌气说道。
“不管你想啥法子,总之,你别想出门,我会找人看着你。”永恩也生气了,拂袖而去。
这天,麦香正在家里给怀慈收拾行李,纵然心里有再多的不舍,麦香也知道不能随着自己的性子来,普天之下,谁敢跟皇上抗命?
“媳妇,你别这样,皇上也是在气头上,如果我一趟差事办的好,很快就能回来了。况且,阿桂干爹还在西北呢,有他照应,我不会有事的。”怀慈从后面抱住了麦香,把头贴在了麦香的肩窝里。
他比麦香还要不舍,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尽可能地安慰她。
“话是这样说,咱们现在的《红楼梦》也禁卖了,谁知道会是什么后果?”麦香一想到历史这么多的文字狱,心里就没一点底。
“媳妇这个就别担心了,吏部的人是阿克敦老大人的手下,肯定会酌情处理的,再说了,这书的戏剧都演了两年了,太后老人家这么喜欢,皇上怎么可能会定为反书呢?皇上只是为了给大臣们一个交代而已。这个不足虑。”
“相公,你后悔吗?”麦香问道。
为了惩罚一个江氏和万志高,却差点把自己搭进去,麦香怎么想怎么不合适,总觉得这个代价是不是有点大了。无奈,这是怀慈心里的一根刺,如果不拔,这辈子也好不了,作为妻子,她只能站在他身边。
“媳妇后悔了?”
“不,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支持你这么做,因为我知道这是你的心愿。”麦香把眼泪逼了回去。
怀慈扳过麦香的身子,刚含住麦香的小粉唇,只见枫叶在外面说,礼亲王福晋在外面等着。
“姐姐来了?这大热的天姐姐特地跑来了莫不是有啥消息?”麦香说完推开怀慈,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乌拉多敏是坐马车来的,麦香刚上马车,乌拉多敏看了看麦香身上的衣服,再看了看麦香的头发,问道:“怎么没好好梳洗打扮一番?”
“姐姐,这天好热的,这两天正忙着给相公收拾东西,姐姐是有啥话想单独跟我说吗?”麦香见乌拉多敏连马车都没有下,猜想是有啥坏消息,不由得心里也一沉。
“算了,我就猜到是这样。过来,我替你把头发好好梳梳。”
乌拉多敏也没接麦香的话,一面吩咐车夫走,一面从随身的梳妆匣里拿出了一把小木梳,想替麦香梳个头发,可惜她不大会梳汉人的发型,最后还是麦香自己盘了个简单的发髻,乌拉多敏挑了一枝珠钗给她插上。
“怎么了?”麦香这才注意到乌拉多敏的反常,这是要去见谁?麦香心里忽然有些不好的感觉。
“那个,妹妹,皇上想见见你,姐姐现在要带你进宫。”
“啥?皇上想见我?”麦香的嘴巴能塞进一个鸡蛋,这皇上怎么会想见她?
“一会进了宫,别东张西望的,旁边有贵人来了要低着头,不许大声说话,也不许大笑,让你磕头你就磕头。。。”乌拉多敏知道麦香不懂这些礼节,细细地叮嘱。
“等等,姐姐,我先问问,皇上见我是为了相公的事情吗?”麦香想不到乾隆有见她的必要,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民女,还没有被赐封,应该不至于惊动他老人家吧?
第三百二十三章、雷霆雨露均是天恩
不过话说回来,知道自己要去见皇上,麦香还是有点小小的兴奋,也有点小小的虚荣,不知这位从电视里看过无数版本的号称最英明睿智的皇帝见到自己会问些什么,而自己的愿望是否又能实现呢?
到了宫门口,麦香刚要下马车,乌拉多敏拉住她,不无担忧地说道:“记住,进了宫,皇上问你什么就答什么,尽量顺着他。”
“这个我知道。”麦香还不至于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掀开帘子,只见有一个太监在宫门口等着,见到乌拉多敏忙说道:“可算来了,赶紧的吧,皇上正等着呢。”
“还请王公公多关照些。”乌拉多敏说完,忙给这位太监塞了个红包,太监倒是也不推脱,很快就放进了自己的袖袋里。
麦香跟着这太监进了宫门,才知道乌拉多敏不跟自己进去,只是在宫门口等着。
话说这个宫门麦香也不认识,跟自己后世见到的太不一样,不过从太和殿门口过的时候麦香还是找到了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也不知拐了多少路,这才进了一道门,麦香抬头看见了“乾清门”三个大字,进去后没多久,便看见看“乾清宫”的门匾。
一路上都是太监宫女,麦香也不敢四处张望,倒是发现一点,就是这些宫女们的长相实在很普通,麦香跟她们一比,倒像是一堆狗尾巴草里的一株四叶草,还是草,不是花。
战战兢兢进了乾清宫的大门,麦香刚抬头看见了那块著名的“正大光明”牌匾,还没有来得及看清龙椅上的那个人。就听见身边的太监喊道:“低头,跪下。”
麦香忙低头跪下,腹诽了一句,说道:“民妇万叶氏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麦香一着急忘了乌拉多敏教自己的话,顺口把电视里看到的说了出来。
“抬起头来。”
麦香再次腹诽了一句,抬起头来,想顺便打量下那个高坐龙椅上的人。可惜,距离有些远,又不敢盯着看,只觉得金光闪闪的,不过貌似这乾隆长得还不错,比康熙爷的画像好看多了。
乾隆见了麦香的长相颇有些失望,倒是觉得对方的这双眼睛还有几分灵动,居然还敢盯着他看了一眼。
“你就是万叶氏?”
“回皇上,是的。”
这不废话吗?
“你是怎么认识礼亲王福晋的?”
“回皇上。是在卧佛寺送壁鞋的时候认识的。”麦香秉着少说少错的原则,问什么答什么。
“朕听礼亲王说,你打算捐出五万两白银陪着你丈夫去西域,朕能问问为什么吗?”
“一是不想跟他分开,二来也是想为皇上分忧。”
“为朕分忧?说来听听。”
“皇上派我相公筹集军粮,我想。这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不论战争结束还是没有结束,军粮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听说西域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尤其是天山脚下的土地,十分肥沃,可惜,那边人烟稀少又不善耕种,所以土地常年荒芜着,小女子以为可以以兵团的形式,让驻军士兵一边屯田耕种一边操练演习,做到生产与战争两不耽误。”
其实,麦香说的问题乾隆不是没有考虑过。问题是这话从一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这就不得不让乾隆深思了。
“这番话,是有人教你的吗?”
“回皇上。没有。”
“说到为朕分忧,朕记得好像这是你第三次这样做了,第一次是种牛痘,第二次是山西的煤矿,这次你又捐出五万两白银,这样吧,你替朕做了三件大事,朕也替你做三件事,你想仔细了,想要啥?”
麦香没想到这皇上的思维也比较跳脱,想了想,磕头说道:“小女子谢皇上的恩典,小女子只想要皇上的一样东西。”
“哦,是啥?”乾隆觉得有几分兴致了,没想到这个女人不但不贪,貌似还很聪慧。
“小女子只想求皇上的一幅墨宝,小女子的愿望就做一名逍遥自在的书商,愿天下的读书人都能深得书中三味,所以小女子的书铺叫‘三味书铺’,小女子想请皇上赏一块牌匾,三味书铺的牌匾。”
麦香不是不想再提两个要求,只是自古君王都反复无常,麦香如果提出来让怀慈不去西北,只怕会让他作难,毕竟朝会上已经决定的事情,怎么能出尔反尔?
再说了,这难保不是乾隆试探自己的意思。
至于麦香说的跟着怀慈去西北,麦香冷静下来,也觉得这个想法的确不现实,怀慈是跟着部队送军粮,时间很赶,一路舟车劳顿不说,只怕还会碰上土匪敌人,麦香手无缚鸡之力,又带着一个孩子,的确是去添乱。
而且,麦香听了怀慈的分析,乾隆既然让吏部的人处理《石头记》一事,也表明乾隆是有意放过他们,麦香索性求一个皇上书写的门匾,以后谁还敢说三味书铺卖反书?
所以,思忖片刻,麦香只提了这一个要求。
“你可想好了,真的只要一个门匾?”乾隆掩饰住脸上的笑意,问道。
这个女人果然没有令他失望,难怪永恩会如此看重她,居然会想到用这样不战而胜、一劳永逸的方法才为自己度过难关。
“想好了。”麦香没敢抬头。
“你抬起头来,朕听说你是打算去跟着你相公去西域的,怎么又反悔了?”
“回皇上,小女子不是反悔,是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