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汉武帝的101次离婚记事 完结+番外-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说着话,走远了。
“听闻周小姐极为倾慕太子殿下。”安生想到坊街的传言,道。
陈娇了然,原来如此。感情这是把她当情敌了。啧啧,这刘彻小小年纪,就招蜂引蝶……
又走了一会,脚有些酸,便寻了个凉亭坐下。没多久,就见刘彻捧了一大把桂花,笑盈盈地寻来了。
“娇娇,不是让你在原处等么?怎么来这啦?让我好找。”刘彻将桂花递给陈娇,有些不满道。
莫名其妙被你的追求者,diss了一把。陈娇偷偷白了刘彻一眼,接过花。想到武帝未来姹紫嫣红的后宫,有些不爽。
“怎么突然想到去摘花?”陈娇低头,将脸埋在花丛中,深深吸了一口。
“喜欢吗?”见陈娇转移了话题,刘彻也没有深究。
“嗯,喜欢,谢谢阿彻。”陈娇给了刘彻一个大大的笑。
刘彻只觉得心间美得冒泡,自重逢以来,阿娇就一口一个太子殿下,曾经旧时的情谊似乎已忘了个干净。如今,再听她笑着唤他阿彻,只觉得,就算手再被枝叶多刮几道痕也是值得的。
“娇娇,我刚看到大姐了,她邀我们过去。”刘彻道。
“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想起刚才周婷的话,陈娇心里微微有些不爽。
刘彻一愣,“娇娇不去,那我也不去了,我们自 * 己看自己的。”刘彻素来喜热闹,陈娇知道他是想去的,正要劝说几句。抬眼,见一群人正拥簇着走来,打头的正是平阳公主。
“阿姐,怎么过来了?”见到平阳,刘彻站起来,迎上去,对于这个长姐,他还是蛮敬重的。
“看你去了那般久,怕你请动不了阿娇,姐姐就自己来请啦。”平阳笑着道。
闻言,刘彻心里有些不舒服,说得他好像要讨好阿娇似的。
陈娇没有听出平阳话中含话,更没有觉察到刘彻微妙的心绪。出于礼貌,阿娇起身,走过去,有些歉意道,“让公主久等了。”虽然知道,平阳等的不是她。
跟着平阳等人,走了一会,便到了一处场地。似乎是一个游乐场,场内已有一些少男少女。有在投壶的,也有吟诗作画的……见到刘彻等人,都停下来,行礼请安。
陈娇先前遇到的周婷,窦媛也在其中。
都是少男少女,拘谨过后,很快就玩开了。刘彻正是好玩的年纪,拉着陈娇,就往投壶处走去。他精通骑射,这种投壶于他当然是不在话下的。
几次都投中了,在大家的吹捧中,刘彻眉一挑,将箭放到陈娇手里,“你来试试。”
“我?”陈娇看着手上的箭,她能说,她是游戏废材吗?百投百不中那种。
上次祭月节,已经出过一次丑了,陈娇不想再来一次。心下一动,一个主意萌生。捂着肚子,凑近刘彻耳边,低声道,“我……我内急,先出去下。”说完,也不待刘彻反应,一阵风跑了。
在陈娇凑近那一刻,刘彻就当机了。女子温热气息,吹拂到耳上,那触感瞬间被放大了百倍。他还没有来得及体味,那团热气就飘远了。刘彻下意识地想举步跟上,又想起先前平阳的话,脸色微冷,转身又抽了一根箭,继续投壶。
能被平阳邀约的,都是长安的勋贵子弟,眼力见还是有的。敏锐感觉到刘彻情绪的变化,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跑开后,陈娇才发觉,箭羽还在手上。便唤来一个侍从,让他把箭收好。没想到,过来的侍从竟是个熟人。
“郑青,是你啊。”陈娇惊喜道。
“青见过翁主。”郑青行礼道。
“你怎么在这啦。”陈娇好奇地问。
“青跟随家主来的。”郑青笑着回答。
陈娇正要再问,就见到韩嫣走了过来。“翁主,您怎么在这?殿下找你。”在韩嫣过来时,郑青已接过陈娇手中的箭,低着头,规矩地退远了。
“你也是来参加平阳公主的游园会的?”陈娇问。
“平阳公主的游园会,本来是在城郊,她自己的别庄。不知怎的,昨天临时改到了这里。”韩嫣摇头,他是跟刘彻一道来的。只是刘彻在这边约会,他们在另一处候着,以防殿下有所需。
没一会儿,就到了前厅。投壶游戏已经结束了。大家都坐在一处,似乎是在吟诗作画 * 。这场面,陈娇莫名地想溜,只是脚才转了个方向,就听韩嫣那大嘴巴朝刘彻大喊,“殿下,翁主来了。”
场面瞬间寂静,陈娇只得硬着头皮,走过去。
平阳起身,热情地拉了阿娇,坐在刘彻旁边,“阿娇,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吟诗作赋呢。听姑姑说,阿娇可是才女,文采斐然,自小就会作诗赋呢。”
陈娇干笑,她老娘馆陶就是这样,两分都要吹个十分,让她压力山大。
“刚才,我们正吟诗呢,翁主也来一首吧。”周停接口道。
陈娇想推却说自己不会,细想了下,自己本就有想获得些名气,以图后来。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么?竟然已决定剽窃先辈们诗词,就不要矫情地心虚作态了。各位诗仙,词圣,学者前辈们,对不住了。
陈娇在心里一番请罪后,便转头看了眼,旁边意气纷发的刘彻,及在坐的少男少女们,很自然想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觉得刘彻肯定会喜欢。微微思索了下,便朗朗读道:
少年智则大汉智,少年富则大汉富;少年强则大汉强,少年独立则大汉独立;少年自由则大汉自由,少年进步则大汉进步;少年胜于匈奴则大汉胜于匈奴,少年雄于九州则大汉雄于九州。
场内,一片寂静。陈娇的这首诗赋,既不是诗也不是赋。要说文采斐然也不尽然,但人读之,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好!好诗!”刘彻默念了一遍,只觉得,这诗极其合他心意,娇娇果然是最懂他的人。
谁也没注意到,隐蔽的角落,郑青默念着诗句,看着高座上,有些羞涩的绝色少女。只觉得,世界都黯然失色,只有她,才是这唯一的一抹亮色。
第28章 得了宝贝的阿娇 她也就一张脸,迷惑迷……
馆陶一向要强,好面子。觉得这次,陈娇是真给她长脸了,就不余遗力地到处炫耀。她是长公主,长安城的勋贵,都愿意卖她这个面子。
这不,才一日,陈娇朗读的这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火遍全长安。
全长安城勋贵都知道,这大汉少年,说的就是太子。这篇诗赋是娇翁主对太子的倾慕之作。在他们看来,就像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奏《凤求凰》一样。带着八卦之火,陈娇猛地,成为了长安城声名鹊起的小才女。
听说,这篇诗赋,景帝连读了两遍,颇为喜欢。
听着侍女打听来的八卦,陈娇心虚之余,又有些飘飘然。
趁着馆陶高兴,陈娇顺势将城郊别院要了过来。她打算将城郊别院打造成,她的办公楼。摊子大了,人员也多了,需要有一个单独的地方,来安置这些。城郊别院虽只是别院,占地却很大,而且馆陶财大气粗,将别院也建了三层,足够陈娇目前的人员安置。
先前从钱塘来的陈清,李雪等人,便一直暂住在起来。听闻,陈娇要将之打造成办公区,都是 * 极为兴奋的。这标志着,他们北京,终于在长安城落了根。
因为起始是北京饭店,是以,大家都习惯叫北京。久而久之,陈娇便将自己的集团,取名为北京集团。这也是她对二十一世纪的一种寄托,一种思念。
一切都在向好,食为天,开业一月,生意异常火爆。因长安权贵众多,随之而来的问题,麻烦也多。好在,有从钱塘调来的,有经验的人手帮忙,一切也还算得上是有条不紊。
这日,处理完公务,正要去城郊别院,昨日胡慎等人已从钱塘到了长安,陈娇虽好奇,胡慎为何亲自来了。但也顾念旅途劳顿,令他们休息一晚,今日才去。
行至后门时,见门口聚集了一堆人,看衣着都是平民百姓,人头攒动看着像有人在闹事,陈娇微微皱起眉头。
陈娇让安生去打听,没一会儿,安生回来了,“禀翁主,是后厨部把一些客人吃剩的饭菜,发放给吃不上饭的平民百姓。”
陈娇想了下,觉得这是好事。食客浪费的现象,她早就想说了。只是这个时代,贵族为显耀钱多不差钱,都是一点,就点一桌。就算剩得再多,奴仆,随从们,也不能上桌吃。心善的,会给下人们再点一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陈娇尽量让厨房,把每份的份量减少了些,又让小二,在客人点餐时,提醒客人,不要多点。结果为此还闹出了事端,有些贵人,以为是被轻视了,闹将了起来。
“翁主,这么平民聚在这东城,时日长了,恐有事端。”安生忧心道。
“你担心得没错。”贵族都觉得自己天生高贵些,对平民,奴仆,看不起。秉性好的,不闻不问,脾气不好,打骂甚至杀害也是有的。想了想,便道,“你去把这事,跟林丘说下,让他妥善处理。”
“诺”安生应声离开。
陈娇让马车先去宣平门等候,自己则慢慢走着,等安生追上来。陈娇很享受逛街的这种感觉,像是行走在历史岁月里,那种感觉很奇妙。
“翁主”有人唤她。
陈娇抬头,阳光下,少年笑得羞涩,腼腆。
陈娇也笑了,“是阿青啊。”看郑青手上提着药包,问道,“你这是,生病了?”
“我三姐病了,我来给她抓药,刚好看到翁主。”郑青左右看了看,道,“就翁主一个人吗?”
“嗯,安生有点事去办了,我在这等她。”
郑青想提醒陈娇,女孩子独自一个很不安全。又担心,陈娇不喜欢。虽然知道她脾气好,对像他这样身份的人,都和颜悦色,真心以待。不知为何,就是不想,她有一丝一毫的不开心。
看郑青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似是有些拘谨。陈娇便找了个话题,“你还有姐姐呀?”
“嗯,我有三个姐姐。”郑青答道。
“哇,这么多?”陈娇脱口道。早忘记了这是古代,而不是流行独生子女的现代。
郑青 * 腼腆地点头,见陈娇似乎对他的姐姐们有兴趣,便说起了姐姐们的事,陈娇也听得津津有味。
两人谈笑甚欢,却不知,不远处一家酒楼二层临窗,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们。
“这个陈娇,真是不要脸,在大街上跟个下人,打情骂俏。”周婷愤愤道。她的丫鬟,佩儿附和道,“坊间都在传,馆陶长公主耐不住寂寞,在外面养了男宠。依奴婢看,这个娇翁主,跟她娘就是一个货色。”
馆陶养男宠之事,可以说是个半公开的秘密。馆陶行事不加遮掩,堂邑侯陈午又远在封地。陈娇倒是劝过两次,见馆陶依旧我行我素,也懒得再理。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更何况,其实内心里,她也是蛮羡慕馆陶的。
长安城权贵,虽有不满馆陶作风的,但也没人敢多说什么。
周婷两主仆敢这么肆无忌惮地议论馆陶,一来是周亚夫正位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至上。周家也是长安百年世家,自觉底气雄厚。二来嘛,是家跟馆陶素来不睦。
这事还要从周婷的奶奶辈,说起。馆陶公主的妹妹,昌平公主下嫁当时还是绛侯的周胜之,也就是周亚夫的哥哥。后来,绛侯国除,自杀。昌平公主就成了寡妇,深居简出,对出尽风头春风得